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月14日,知名IT人洪波在朋友圈爆料称,腾讯可能会推出微信公众号的付费阅读功能。随后,腾讯创始人马化腾在洪波的朋友圈发表评论,确认了此事的真實性,并表示“争取加快”推出这一功能。
早在2016年8月,就曾有网友爆料微信公众号将推出付费订阅功能,并贴出了带有“付费阅读”模块的某个微信公众号截图。次日,微信安全风控中心高级总监郑立鹏发了一条微博,承认上述公众号是微信旗下的测试账号,但并未透露其他消息。该次泄密至今已有半年,微信公众号的付费阅读功能被坐实也不那么出人意外了。
腾讯披露的数据显示,目前微信平台已有2 000多万个公众号,内容的变现方式主要有广告和打赏两种方式。以较为热门的公众号“槽边往事”为例,其创作者“和菜头”透露,每篇文章平均收获的打赏金额不到4 000元,单篇最高3万元。与原创打赏功能相比,付费阅读是微信公众号内容商业化的更大一步。
为知识付费,直接原因是阅读市场的不断成熟。智能手机的普及,让人们的阅读习惯发生了重大改变,朋友圈、微博的转发以及新闻客户端的推送,已成为人们最主要的信息获取来源。同时,移动互联网能够实现对碎片化知识需求的整合,让冷门知识不再曲高和寡,无论是摄影爱好者,还是园艺爱好者,都能快速找到拥有相关知识的牛人,并获取到自己所需要的知识。
同时,很多数据表明,互联网读者对付费阅读的接受度正在提高。腾讯下属研究部门曾经对1 700多名网民进行的调查显示,约55%的受访者称曾经为专业知识和见地花过钱,包括付费订阅内容、下载文件等。艾瑞咨询近期发布的研究报告显示,在“2015年中国新媒体用户付费习惯与意愿统计”中,33.8%的用户已产生过对新媒体内容的付费行为,15.6%的用户有进行付费的意愿但还没有进行付费的行为,50.6%的用户不愿意也不打算为新媒体内容付费;而在2014年的调研数据中,69.7%的用户不愿意为新媒体付费。
事实上,从2016年至今,得到、在行、分答、知乎live、、喜马拉雅、吴晓波频道、钛媒体、36氪等互联网自媒体平台都先后推出各类内容付费产品,并笼络了一大批网络名人入驻。这些网络名人创造出的高价值内容以及获得的收入数据也颇为不俗。
不过,除了处于金字塔顶层的明星微信公众号外,对于大多数作者来说,付费阅读功能可能并没有多少实际意义。因为现在是互联网内容过剩时代,用户接触到的信息资源实在太多,很难会对普通作者的文章掏钱。而且,对于一直视流量为王自媒体内容生产者来说,使用付费阅读就意味着传播量的减少。那么,是收割读者还是继续培养用户,是追求影响力还是追求商业利益,似乎也是一个两难的选择。
早在2016年8月,就曾有网友爆料微信公众号将推出付费订阅功能,并贴出了带有“付费阅读”模块的某个微信公众号截图。次日,微信安全风控中心高级总监郑立鹏发了一条微博,承认上述公众号是微信旗下的测试账号,但并未透露其他消息。该次泄密至今已有半年,微信公众号的付费阅读功能被坐实也不那么出人意外了。
腾讯披露的数据显示,目前微信平台已有2 000多万个公众号,内容的变现方式主要有广告和打赏两种方式。以较为热门的公众号“槽边往事”为例,其创作者“和菜头”透露,每篇文章平均收获的打赏金额不到4 000元,单篇最高3万元。与原创打赏功能相比,付费阅读是微信公众号内容商业化的更大一步。
为知识付费,直接原因是阅读市场的不断成熟。智能手机的普及,让人们的阅读习惯发生了重大改变,朋友圈、微博的转发以及新闻客户端的推送,已成为人们最主要的信息获取来源。同时,移动互联网能够实现对碎片化知识需求的整合,让冷门知识不再曲高和寡,无论是摄影爱好者,还是园艺爱好者,都能快速找到拥有相关知识的牛人,并获取到自己所需要的知识。
同时,很多数据表明,互联网读者对付费阅读的接受度正在提高。腾讯下属研究部门曾经对1 700多名网民进行的调查显示,约55%的受访者称曾经为专业知识和见地花过钱,包括付费订阅内容、下载文件等。艾瑞咨询近期发布的研究报告显示,在“2015年中国新媒体用户付费习惯与意愿统计”中,33.8%的用户已产生过对新媒体内容的付费行为,15.6%的用户有进行付费的意愿但还没有进行付费的行为,50.6%的用户不愿意也不打算为新媒体内容付费;而在2014年的调研数据中,69.7%的用户不愿意为新媒体付费。
事实上,从2016年至今,得到、在行、分答、知乎live、、喜马拉雅、吴晓波频道、钛媒体、36氪等互联网自媒体平台都先后推出各类内容付费产品,并笼络了一大批网络名人入驻。这些网络名人创造出的高价值内容以及获得的收入数据也颇为不俗。
不过,除了处于金字塔顶层的明星微信公众号外,对于大多数作者来说,付费阅读功能可能并没有多少实际意义。因为现在是互联网内容过剩时代,用户接触到的信息资源实在太多,很难会对普通作者的文章掏钱。而且,对于一直视流量为王自媒体内容生产者来说,使用付费阅读就意味着传播量的减少。那么,是收割读者还是继续培养用户,是追求影响力还是追求商业利益,似乎也是一个两难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