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未成年犯罪人与被害人心理治疗的法律规制

来源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ndanCrack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20年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表明了国家对未成年人保护的关切态度.然而,审视这两部关键性立法的调整内容,不难发现未成年人的心理治疗问题仍然未被重视,以至于存在立法空白.通过对基础概念的辨析,对交叉学科的探索,对域内外相关规定的考察,可发现我国刑事立法在该方面有缺陷,这不仅不利于化解社会矛盾、降低再犯率,更难以贯彻国家关于未成年人保护的刑事政策.因而应当出台统一的《未成年人司法法》,对未成年的犯罪人和被害人平等保护,通过引入识别程序、治疗程序和跟踪程序等,进一步完善未成年人的心理治疗刑事规范,采用“试点—推广—拓展”三步走战略,将相关规定落实到位.
其他文献
习近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积极探索,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主要内容,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以马克思主义三大科学方法论构成为研究视角,对习近平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思想展开探讨:一是习近平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态度;二是习近平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思维方式;三是习近平遵循实践认识论的探索路径.
文化自信在“四个自信”中具有基础性地位.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明确了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总要求,年轻干部作为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坚力量,其文化价值观对于整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至关重要.文章分析新时代增强年轻干部文化自信的理论与现实意义,阐述习近平关于文化自信系列重要论述的核心要义、精神实质和实践指向,这是新时代增强年轻干部文化自信的重要遵循,并提出进一步增强年轻干部文化自信的实践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