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
截至2010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到4.2亿,突破了4亿关口,较2009年底增加3600万人;互联网普及率攀升至31.8%,较2009年底提高2.9个百分点。
宽带网民规模为36381万,使用电脑上网的群体中宽带普及率已经达到98.1%。
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2.77亿,上半年新增手机网民4334万,增幅为18.6%。其中只使用手机上网的网民占整体网民比例提升至11.7%。
农村网民规模达到11508万,占整体网民的27.4%,半年增长7.7%,低于城镇网民相应增幅。
网民年龄结构继续向成熟化发展。30岁以上各年龄段网民占比均有所上升,整体从2009年底的38.6%攀升至2010年中的41%。与此同时,网民学历结构呈低端化变动趋势。初中和小学以下学历网民增速超过整体网民。
3 政策推动相关技术应用的步伐。2009年1月,政府发放第三代移动通信(3G)牌照,目前3G网络已基本覆盖全国,移动互联网呈现蓬勃发展势头。2010年1月,国务院决定加快推进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互联网三网融合,随着三网融合方案和试点城市相继确定,未来将有助于农村互联网的普及。相关政策的出台加快了我国新技术的应用步伐,逐步降低互联网的使用门槛,推动了互联网向不同群体渗透。
(二)宽带网民规模
2010年上半年,我国宽带网民规模继续增加。据工业和信息化部数据,2010年1~5月,基础电信企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净增979.2万户,达到11301.7万户,而互联网拨号用户减少了168.8万户。宽带基础服务覆盖率的不断扩大,带动了宽带用户规模的增长。截至2010年6月,在使用有线(固网)接入互联网的群体中,宽带普及率达到98.1%,宽带网民规模为36381万。虽然我国宽带网民的绝对规模在增长,但其在总体网民中的比例却有所下降。这主要是由于只使用手机上网的群体规模增速过快所致。截至2010年6月,只使用手机上网的网民规模增加到4914万人,较2009年底增长1842万人,占整体网民的比重提高到11.7%。
同时,“宽带不宽”的问题仍然存在。根据Akamai5公司的报告数据计算,我国平均上网速度,只有857kbps,接人速度远远落后于美国、日本、韩国等互联网发达国家。
(三)手机网民规模
我国手机网民规模继续扩大,截至2010年6月,手机网民用户达2.77亿人,较2009年底增加了4334万人。手机网民在手机用户和总体网民中的比例都进一步提高。2010年上半年,手机网民较传统互联网网民增幅更大,成为拉动中国总体网民规模攀升的主要动力,移动互联网展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
与去年和前年同期相比,今年上半年手机网民规模继续稳步攀升;但是相比去年下半年,手机网民增幅出现了一定滑落。原因主要是以下两点:一是季节性下滑。查看历年数据,下半年的手机网民增幅一般都高于上半年,据推测这可能和电信运营商的营销策略有关。各大电信运营商下半年会密集推出各类优惠活动,其中包括手机上网资费、终端补贴等方面的政策。这些利好政策极大地促进了手机上网行为的普及。二是和3G商用有关。虽然3G是在2009年年初宣布正式商用,但实际上运营商密集推广主要是集中在2009年下半年,这也极大地促进了2009年下半年中国手机网民超高速的增长态势。但3G商用对于手机上网服务的普及更多是停留在营销层面上的,受终端、网络、资费等方面的限制,3G网民还未成为手机上网网民增长的主要推力。2010年伴随3G概念的逐渐淡化,3G及移动互联网的宣传力度的减小,网民增幅回归到了正常水平。
二、网民结构特征
(一)性别结构
目前,我国网民男女性别比例为54.8:45.2,男性群体占比高出女性近10个百分点,女性互联网普及程度相对较低。
(二)年龄结构
网民年龄结构继续向成熟化发展。30岁以上各年龄段网民占比均有所上升,整体从2009年底的38.6%攀升至2010年中的41%。这主要是由于互联网的门槛降低,网络渗透的重点从低龄群体逐步转向中高龄群体所致。
(三)学历结构
网民学历结构呈低端化变动趋势。截至2010年6月,初中和小学以下学历网民分别占到整体网民的27.5%和9.2%,增速超过整体网民。大专及以上学历网民占比继续降低,下降至23.3%。
(四)职业结构
分职业看,网民中学生,个体户/自由职业者,农林牧渔劳动者等群体占比上升较快,无业/下岗/失业、农村外出务工人员、产业服务业工人等职业占比在下降。学生群体在整体网民中的占比仍远远高于其他群体,接近1/3的网民为学生。
(五)收入结构
互联网进一步向低收入者覆盖。与2009年底相比,个人月收入在500元以下的网民占比从18%上升到20.5%,月收入在 1501--2000的网民群体占比也有所上升。无收入群体网民占比有所下降。
(六)城乡结构
截至2010年6月,农村网民规模达到11508万人,占整体网民的27.4%,上半年增幅为7.7%;城镇网民规模达到30492万人,占比72.6%,上半年增幅为10%。受制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滞后、互联网接人条件不足、硬件设备落后等因素,农村地区网民的增长仍显得较为缓慢,增幅小于城镇地区。值得期待的是,目前三网融合方案已经获得通过,并在部分农村地区已经开始试点推广,这将会对农村互联网的发展带来质的变化,未来农村网民规模有望加快增长。
第二章 互联网基础资源
一、基础资源概述
截至2010年6月。我国IPv4地址达到2.5亿,半年增幅7.7%。作为互联网上的“门牌号码”,IPv4地址资源正临近枯竭,互联网向IPv6网络的过渡势在必行。我国域名总数下降为1121万,其中CN域名725万。CN在域名总数中的占比从80%降至64.7%。与此同时,COM域名增加53.5万,比重从16.6%提升至29.6%。网站数量下降到279万个,CN下网站为205万个,占网站整体的73.7%。国际出口带宽达到998,217Mbps,半年增长15.2%。
第三章 网络应用行为
一、网民网络应用行为
我国网民的互联网应用表现出商务化程度迅速提高、娱乐化倾向继续保持、沟通和信息工具价值加深的特点。2010年上半年,大部分网络应用在网民中更加普及,各类网络应用的用户规模持续扩大。其中,商务类应用表现尤其突出,网上支付、网络购物和网上银行半年用户增长率均在30%左右,远远超过其他类网络应用。社交网站、网络文学和搜索引擎用户数量增长也较快。电子商务应用的高速发展和娱乐社交类应用的较快增长,与我国互联网发展特点有关。我国电脑网民宽带普及率接近100%,青少年网民占整体网民一半左右,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应用呈普及化趋势。互联网作为全面的平台,成为人们信息获取的常规来源,娱乐休闲的重要方式,商务交易的便捷渠道。
从网络娱乐、交流沟通、信息获取和商务交易四类网络应用的变化来看,商务类应用发展仍然最为突出。截至2010年6月,网络购物、网上支付和网上银行的使用率分别为33.8%、30.5%和29.1%,半年用户规模增幅分别为31.4%,36.2%和29.9%,增速在各类应用中排名前三。网络购物在主要网络应用中排名提升一位,使用率超过了论坛/BBS。交流沟通类应用的使用率有增有减。社交网站、即时通信使用率增长较快,半年用户规模分别增长19.6%和11.7%。电子邮件和博客应用的用户绝对规模虽在增加,但使用率却略微下浮。网络娱乐应用继续发展,其中网络音乐使用率仍居所有应用首位。网络视频结束近1年来的下降,使用率首次上升,达到63.2%。网络文学和网络游戏用户规模增长较快,半年增幅分别为15.7%和11.9%。
(一)信息获取
1 搜索引擎。2010年上半年,搜索引擎在网民中的使用率增长了3个百分点,达76.3%;搜索引擎用户规模已达3.2亿人,半年内增长3912万人,增幅达13.9%。从2009年开始,搜索引擎进入新一轮的快速发展时期。2010年上半年,一方面,搜索引擎用户规模和渗透率持续增长;另一方面,用户使用搜索引擎的频率增加,生活中各种信息的获取更多地诉求于互联网和搜索引擎。
为了满足用户的多元需求,进一步提升搜索引擎作为互联网人口的地位。国内各搜索引擎厂商服务更加多元化,增加了浏览器、输入法、网络社区、网络视频、电子商务等不同领域的投入;同时,微博客等新兴网络应用的快速发展,助推了国内实时搜索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在搜索引擎用户规模快速增长,搜索服务能力不断提升的基础上,搜索引擎在网络营销的精准性和营销效果评估方面的挖掘,大大提升了网络媒体的营销价值。
2 网络新闻。截至2010年6月,网络新闻使用率为78.5%,用户规模达3.3亿人,半年内增长2201万人,增幅7.2%。互联网的快速普及和渗透,使网络媒体覆盖的人群范围更加广泛;伴随着网民上网时间的不断增长,互联网的粘性不断增强,网络成为人们获取新闻资讯的主要媒介之一,网络媒体的影响力快速提升。网络媒体快速发展使报纸、杂志、电视等传统媒体的生存和发展面临挑战,加快了向数字化媒体转移的步伐。同时,随着我国网民年龄结构的逐渐成熟和优化,网民中的主体人群已经成为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生产和消费主体,互联网在社会舆论、经济发展、文化创作中的作用逐渐凸显,网络媒体的价值也正在经历由量的增长到质的提升过程。
(二)商务交易
1 网络购物。截至2010年6月,网络购物用户规模达到1.42亿,使用率提升至33.8%,上浮了5.7个百分点,半年用户增幅达31.4%。网络购物用户规模较快增长,显示出我国电子商务市场强劲的发展势头。随着中小企业电子商务的应用趋向常态化,网络零售业务日常化,网络购物市场主体日益强大。同时,2010年上半年,网络购物市场涌现出一些新的模式和机遇。首先,团购模式的兴起,显现出区域性电子商务服务发展的势头;其二,购物网站向手机平台平移,移动电子商务紧密布局;其三,B2C模式主流化发展,网络购物更加注重用户体验和安全保障等,其四,购物网站加快自建物流或合作提供物流的步伐,积极主动夯实线下服务基础。另外,随着免运费价格战再次打响,通过媒体宣传和促销活动使网络购物加速向社会大众 渗透。
2 网上支付。目前,我国网络支付的使用率为30.5%,用户规模达12810万,半年增长36.2%,仍然是用户增速最快的网络应用。网上支付快速增长的原因主要有几点:一是网络购物增长迅速,拉动网上支付快速增长。网络购物规模半年内增加3396万人,而网络购物用户中网上支付用户比例高达72.8%。二是网上支付的支持范围更加广泛。在种类上,已有越来越多的支付企业开通网上支付水电煤等费用的服务;在地域上,不仅一线城市,大量二三线城市也在拓展网上支付方式。三是企业间网上支付应用更加广泛。企业信息化程度更加深入、软硬件设施升级等都加速了企业信息流的升级,越来越多的企业间资金流通趋向于通过网上支付的方式进行。
3 旅行预订。我国旅行预订的比例相对较低,但呈现加快增长的趋势。截至2010年6月,旅游预订的使用率为8.6%,用户规模达到3612万人,半年增长19.4%。通过互联网平台实现旅行预订的用户群体在不断增大,同时,我国移动电子商务进入在线旅行预订行业的脚步也在加快。2010年上半年,国内旅行预订网站开始纷纷入驻手机终端,推出了手机预订功能,开通手机网站实现酒店和机票预订服务的功能。从旅行预订的用户端看,手机旅行预订的潜在用户群体庞大。手机网民中旅行预订用户覆盖率较高,旅行预订产品标准化适宜手机平台展示,因此未来旅行预订还将迎来较快的增长。
(三)交流沟通
1 即时通信。截至2010年6月,我国即时通信用户规模达到3.04亿人,使用率达72.4%。与2009年末相比,即时通信使用率有所回升,这与移动即时通信的推动作用密不可分。目前,只用手机使用即时通信的用户占到8.5%,规模达到2585万人。
(四)网络娱乐
1 网络游戏。网络游戏用户规模继续增长,达到2.96亿人,新增3156万人,较2009年末增长11.9%。网络游戏在网络娱乐应用中一直处于上升趋势,使用率从2009年末的68.9%攀升至目前的70.5%。中国网络游戏用户增速继续放缓,游戏类型细分和产品品质提升成为行业关注重点。从游戏用户的增长率分析,游戏用户规模半年增长率仅为11.9%,为近五年最低增幅。较低的用户增长率意味着中国网络游戏用户规模已经趋向饱和,这也将推动整体网络游戏行业的转型。首先,中国网络游戏市场细分,这种细分一方面是游戏产品的细分,针对不同人群的需求运营产品,提升产品针对性;另一方面则是区域市场细分,在一线城市互联网普及率较高的形势下,二三线地区存在更广阔的发展空间;第二,中国网络游戏产品向品质竞争层面转换,网络游戏在游戏选择以及使用上趋于深入,从而推动中国网络游戏从数量到质量上的提升;最后,用户增长缓慢、监管政策收紧以及产品同质化特征导致中小厂商发展形势更为恶劣,未来中国网络游戏市场将进一步集中,中小厂商淘汰形势将愈加严峻。
2 网络文学。截至2010年6月,网络文学使用率为44.8%,用户规模达1.88亿,较2009年底增长15.7%,是互联网娱乐类应用中,用户规模增幅最大的一项。网络文学的商业化推进是促使网络文学用户快速增长的主动力。2010年,网络文学商业化运作的步伐加快,文学网站通过增加投资金额、加大宣传力度、打击侵权盗版等措施,调动作者创作热情,丰富文学作品内容,从而吸引用户的广泛参与;同时,电信运营商、终端设备商开始介入网络文学市场,为网络文学开拓新的传播渠道,使网络文学覆盖到更多用户。其次,3G时代手机网民的增长,以及用户对无线内容的庞大需求,拉动了手机网络文学的使用率,对网络文学用户规模增长起到推动作用。第三,电子阅读器、PSP等阅读终端的技术升级和不断普及,丰富了网络文学的传播载体,将网络文学应用推送到更大范围的用户群。
目前,有36.4%的网络文学用户只在电脑上在线/下载看网络文学作品,只在手机上在线/下载看网络文学作品的也有30.7%。这说明网络文学用户群体在电脑和手机两类终端使用上较为分化。
3 网络视频。目前,网络视频用户规模达到2.65亿,使用率从2009年末的62.6%上升到63.2%。网络视频结束了去年用户下滑的局面,使用率开始缓慢上升。2010年上半年,网络视频新增用户2500万,增幅达10.4%。经过2008~2009年视频行业的清理整顿后,国内视频产业的发展进一步走向规范有序;在市场环境优化的基础上,2010年上半年中国网络视频呈 现平稳增长趋势,拥有更广泛的用户覆盖面,用户规模持续增长;同时,视频网站营销手段不断创新,广告主对视频网站营销的认同度进一步提升。随着国家三网融合政策的部署和实施,中国网络视频也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视频传输速率的提高,接入渠道的增多,将使网络视频获得更广泛的用户支持,成为大众视频消费的重要方式,快速提升了网络视频的媒体价值和商业价值。但是,也对网络视频的带宽服务能力和内容制作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手机网民结构特征
(一)性别结构
与2009年末相比,手机网民中男性占比小幅上升,达到57.1%,这与整体网民性别结构的变动趋势一致,但男性用户在手机网民中的占比,大于整体网民中男性用户占比。在使用手机作为上网终端上,男性群体的优势更为明显。
(二)年龄结构
2010年上半年,手机网民年龄向成熟化方向发展。手机网民中30~49岁占比显著提升,增加了3.7个百分点,10~19岁手机网民占比下降了2.1个百分点。
(三)学历结构
与整体网民的学历结构相比,手机网民学历偏低。2010年上半年,手机网民群体学历结构在提升。中小学及以下学历手机网民的比例显著下降,初中及以上各学历层次的网民比例均有所上升。
(四)职业结构
与2009年底相比,除了产业服务业工人、专业技术人员、农村外出务工人员、无业人员占比下降外,手机网民中其他职业类型群体占比均有所上升。在手机上网和电脑上网用户融合趋势下,手机上网不断向各个群体渗透。
(五)收入结构
由于手机网民中职业结构分化,手机网民的收入结构也出现变化。截至2010年6月,手机阿民中月收入在500元以下的占比提升到21.9%,月收入在3001~8000元的手机网民提升到12.9%。
(六)城乡结构
截至2010年6月,我国手机网民城乡分布比例为71.1:28.9,手机网民中农村人口仍高于整体网民中农村网民比例。但是,由于手机和电脑上网用户呈现融合趋势,农村手机网民占比较2009年末略微下降,手机网民与整体网民的城乡结构趋于一致。
截至2010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到4.2亿,突破了4亿关口,较2009年底增加3600万人;互联网普及率攀升至31.8%,较2009年底提高2.9个百分点。
宽带网民规模为36381万,使用电脑上网的群体中宽带普及率已经达到98.1%。
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2.77亿,上半年新增手机网民4334万,增幅为18.6%。其中只使用手机上网的网民占整体网民比例提升至11.7%。
农村网民规模达到11508万,占整体网民的27.4%,半年增长7.7%,低于城镇网民相应增幅。
网民年龄结构继续向成熟化发展。30岁以上各年龄段网民占比均有所上升,整体从2009年底的38.6%攀升至2010年中的41%。与此同时,网民学历结构呈低端化变动趋势。初中和小学以下学历网民增速超过整体网民。
3 政策推动相关技术应用的步伐。2009年1月,政府发放第三代移动通信(3G)牌照,目前3G网络已基本覆盖全国,移动互联网呈现蓬勃发展势头。2010年1月,国务院决定加快推进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互联网三网融合,随着三网融合方案和试点城市相继确定,未来将有助于农村互联网的普及。相关政策的出台加快了我国新技术的应用步伐,逐步降低互联网的使用门槛,推动了互联网向不同群体渗透。
(二)宽带网民规模
2010年上半年,我国宽带网民规模继续增加。据工业和信息化部数据,2010年1~5月,基础电信企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净增979.2万户,达到11301.7万户,而互联网拨号用户减少了168.8万户。宽带基础服务覆盖率的不断扩大,带动了宽带用户规模的增长。截至2010年6月,在使用有线(固网)接入互联网的群体中,宽带普及率达到98.1%,宽带网民规模为36381万。虽然我国宽带网民的绝对规模在增长,但其在总体网民中的比例却有所下降。这主要是由于只使用手机上网的群体规模增速过快所致。截至2010年6月,只使用手机上网的网民规模增加到4914万人,较2009年底增长1842万人,占整体网民的比重提高到11.7%。
同时,“宽带不宽”的问题仍然存在。根据Akamai5公司的报告数据计算,我国平均上网速度,只有857kbps,接人速度远远落后于美国、日本、韩国等互联网发达国家。
(三)手机网民规模
我国手机网民规模继续扩大,截至2010年6月,手机网民用户达2.77亿人,较2009年底增加了4334万人。手机网民在手机用户和总体网民中的比例都进一步提高。2010年上半年,手机网民较传统互联网网民增幅更大,成为拉动中国总体网民规模攀升的主要动力,移动互联网展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
与去年和前年同期相比,今年上半年手机网民规模继续稳步攀升;但是相比去年下半年,手机网民增幅出现了一定滑落。原因主要是以下两点:一是季节性下滑。查看历年数据,下半年的手机网民增幅一般都高于上半年,据推测这可能和电信运营商的营销策略有关。各大电信运营商下半年会密集推出各类优惠活动,其中包括手机上网资费、终端补贴等方面的政策。这些利好政策极大地促进了手机上网行为的普及。二是和3G商用有关。虽然3G是在2009年年初宣布正式商用,但实际上运营商密集推广主要是集中在2009年下半年,这也极大地促进了2009年下半年中国手机网民超高速的增长态势。但3G商用对于手机上网服务的普及更多是停留在营销层面上的,受终端、网络、资费等方面的限制,3G网民还未成为手机上网网民增长的主要推力。2010年伴随3G概念的逐渐淡化,3G及移动互联网的宣传力度的减小,网民增幅回归到了正常水平。
二、网民结构特征
(一)性别结构
目前,我国网民男女性别比例为54.8:45.2,男性群体占比高出女性近10个百分点,女性互联网普及程度相对较低。
(二)年龄结构
网民年龄结构继续向成熟化发展。30岁以上各年龄段网民占比均有所上升,整体从2009年底的38.6%攀升至2010年中的41%。这主要是由于互联网的门槛降低,网络渗透的重点从低龄群体逐步转向中高龄群体所致。
(三)学历结构
网民学历结构呈低端化变动趋势。截至2010年6月,初中和小学以下学历网民分别占到整体网民的27.5%和9.2%,增速超过整体网民。大专及以上学历网民占比继续降低,下降至23.3%。
(四)职业结构
分职业看,网民中学生,个体户/自由职业者,农林牧渔劳动者等群体占比上升较快,无业/下岗/失业、农村外出务工人员、产业服务业工人等职业占比在下降。学生群体在整体网民中的占比仍远远高于其他群体,接近1/3的网民为学生。
(五)收入结构
互联网进一步向低收入者覆盖。与2009年底相比,个人月收入在500元以下的网民占比从18%上升到20.5%,月收入在 1501--2000的网民群体占比也有所上升。无收入群体网民占比有所下降。
(六)城乡结构
截至2010年6月,农村网民规模达到11508万人,占整体网民的27.4%,上半年增幅为7.7%;城镇网民规模达到30492万人,占比72.6%,上半年增幅为10%。受制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滞后、互联网接人条件不足、硬件设备落后等因素,农村地区网民的增长仍显得较为缓慢,增幅小于城镇地区。值得期待的是,目前三网融合方案已经获得通过,并在部分农村地区已经开始试点推广,这将会对农村互联网的发展带来质的变化,未来农村网民规模有望加快增长。
第二章 互联网基础资源
一、基础资源概述
截至2010年6月。我国IPv4地址达到2.5亿,半年增幅7.7%。作为互联网上的“门牌号码”,IPv4地址资源正临近枯竭,互联网向IPv6网络的过渡势在必行。我国域名总数下降为1121万,其中CN域名725万。CN在域名总数中的占比从80%降至64.7%。与此同时,COM域名增加53.5万,比重从16.6%提升至29.6%。网站数量下降到279万个,CN下网站为205万个,占网站整体的73.7%。国际出口带宽达到998,217Mbps,半年增长15.2%。
第三章 网络应用行为
一、网民网络应用行为
我国网民的互联网应用表现出商务化程度迅速提高、娱乐化倾向继续保持、沟通和信息工具价值加深的特点。2010年上半年,大部分网络应用在网民中更加普及,各类网络应用的用户规模持续扩大。其中,商务类应用表现尤其突出,网上支付、网络购物和网上银行半年用户增长率均在30%左右,远远超过其他类网络应用。社交网站、网络文学和搜索引擎用户数量增长也较快。电子商务应用的高速发展和娱乐社交类应用的较快增长,与我国互联网发展特点有关。我国电脑网民宽带普及率接近100%,青少年网民占整体网民一半左右,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应用呈普及化趋势。互联网作为全面的平台,成为人们信息获取的常规来源,娱乐休闲的重要方式,商务交易的便捷渠道。
从网络娱乐、交流沟通、信息获取和商务交易四类网络应用的变化来看,商务类应用发展仍然最为突出。截至2010年6月,网络购物、网上支付和网上银行的使用率分别为33.8%、30.5%和29.1%,半年用户规模增幅分别为31.4%,36.2%和29.9%,增速在各类应用中排名前三。网络购物在主要网络应用中排名提升一位,使用率超过了论坛/BBS。交流沟通类应用的使用率有增有减。社交网站、即时通信使用率增长较快,半年用户规模分别增长19.6%和11.7%。电子邮件和博客应用的用户绝对规模虽在增加,但使用率却略微下浮。网络娱乐应用继续发展,其中网络音乐使用率仍居所有应用首位。网络视频结束近1年来的下降,使用率首次上升,达到63.2%。网络文学和网络游戏用户规模增长较快,半年增幅分别为15.7%和11.9%。
(一)信息获取
1 搜索引擎。2010年上半年,搜索引擎在网民中的使用率增长了3个百分点,达76.3%;搜索引擎用户规模已达3.2亿人,半年内增长3912万人,增幅达13.9%。从2009年开始,搜索引擎进入新一轮的快速发展时期。2010年上半年,一方面,搜索引擎用户规模和渗透率持续增长;另一方面,用户使用搜索引擎的频率增加,生活中各种信息的获取更多地诉求于互联网和搜索引擎。
为了满足用户的多元需求,进一步提升搜索引擎作为互联网人口的地位。国内各搜索引擎厂商服务更加多元化,增加了浏览器、输入法、网络社区、网络视频、电子商务等不同领域的投入;同时,微博客等新兴网络应用的快速发展,助推了国内实时搜索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在搜索引擎用户规模快速增长,搜索服务能力不断提升的基础上,搜索引擎在网络营销的精准性和营销效果评估方面的挖掘,大大提升了网络媒体的营销价值。
2 网络新闻。截至2010年6月,网络新闻使用率为78.5%,用户规模达3.3亿人,半年内增长2201万人,增幅7.2%。互联网的快速普及和渗透,使网络媒体覆盖的人群范围更加广泛;伴随着网民上网时间的不断增长,互联网的粘性不断增强,网络成为人们获取新闻资讯的主要媒介之一,网络媒体的影响力快速提升。网络媒体快速发展使报纸、杂志、电视等传统媒体的生存和发展面临挑战,加快了向数字化媒体转移的步伐。同时,随着我国网民年龄结构的逐渐成熟和优化,网民中的主体人群已经成为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生产和消费主体,互联网在社会舆论、经济发展、文化创作中的作用逐渐凸显,网络媒体的价值也正在经历由量的增长到质的提升过程。
(二)商务交易
1 网络购物。截至2010年6月,网络购物用户规模达到1.42亿,使用率提升至33.8%,上浮了5.7个百分点,半年用户增幅达31.4%。网络购物用户规模较快增长,显示出我国电子商务市场强劲的发展势头。随着中小企业电子商务的应用趋向常态化,网络零售业务日常化,网络购物市场主体日益强大。同时,2010年上半年,网络购物市场涌现出一些新的模式和机遇。首先,团购模式的兴起,显现出区域性电子商务服务发展的势头;其二,购物网站向手机平台平移,移动电子商务紧密布局;其三,B2C模式主流化发展,网络购物更加注重用户体验和安全保障等,其四,购物网站加快自建物流或合作提供物流的步伐,积极主动夯实线下服务基础。另外,随着免运费价格战再次打响,通过媒体宣传和促销活动使网络购物加速向社会大众 渗透。
2 网上支付。目前,我国网络支付的使用率为30.5%,用户规模达12810万,半年增长36.2%,仍然是用户增速最快的网络应用。网上支付快速增长的原因主要有几点:一是网络购物增长迅速,拉动网上支付快速增长。网络购物规模半年内增加3396万人,而网络购物用户中网上支付用户比例高达72.8%。二是网上支付的支持范围更加广泛。在种类上,已有越来越多的支付企业开通网上支付水电煤等费用的服务;在地域上,不仅一线城市,大量二三线城市也在拓展网上支付方式。三是企业间网上支付应用更加广泛。企业信息化程度更加深入、软硬件设施升级等都加速了企业信息流的升级,越来越多的企业间资金流通趋向于通过网上支付的方式进行。
3 旅行预订。我国旅行预订的比例相对较低,但呈现加快增长的趋势。截至2010年6月,旅游预订的使用率为8.6%,用户规模达到3612万人,半年增长19.4%。通过互联网平台实现旅行预订的用户群体在不断增大,同时,我国移动电子商务进入在线旅行预订行业的脚步也在加快。2010年上半年,国内旅行预订网站开始纷纷入驻手机终端,推出了手机预订功能,开通手机网站实现酒店和机票预订服务的功能。从旅行预订的用户端看,手机旅行预订的潜在用户群体庞大。手机网民中旅行预订用户覆盖率较高,旅行预订产品标准化适宜手机平台展示,因此未来旅行预订还将迎来较快的增长。
(三)交流沟通
1 即时通信。截至2010年6月,我国即时通信用户规模达到3.04亿人,使用率达72.4%。与2009年末相比,即时通信使用率有所回升,这与移动即时通信的推动作用密不可分。目前,只用手机使用即时通信的用户占到8.5%,规模达到2585万人。
(四)网络娱乐
1 网络游戏。网络游戏用户规模继续增长,达到2.96亿人,新增3156万人,较2009年末增长11.9%。网络游戏在网络娱乐应用中一直处于上升趋势,使用率从2009年末的68.9%攀升至目前的70.5%。中国网络游戏用户增速继续放缓,游戏类型细分和产品品质提升成为行业关注重点。从游戏用户的增长率分析,游戏用户规模半年增长率仅为11.9%,为近五年最低增幅。较低的用户增长率意味着中国网络游戏用户规模已经趋向饱和,这也将推动整体网络游戏行业的转型。首先,中国网络游戏市场细分,这种细分一方面是游戏产品的细分,针对不同人群的需求运营产品,提升产品针对性;另一方面则是区域市场细分,在一线城市互联网普及率较高的形势下,二三线地区存在更广阔的发展空间;第二,中国网络游戏产品向品质竞争层面转换,网络游戏在游戏选择以及使用上趋于深入,从而推动中国网络游戏从数量到质量上的提升;最后,用户增长缓慢、监管政策收紧以及产品同质化特征导致中小厂商发展形势更为恶劣,未来中国网络游戏市场将进一步集中,中小厂商淘汰形势将愈加严峻。
2 网络文学。截至2010年6月,网络文学使用率为44.8%,用户规模达1.88亿,较2009年底增长15.7%,是互联网娱乐类应用中,用户规模增幅最大的一项。网络文学的商业化推进是促使网络文学用户快速增长的主动力。2010年,网络文学商业化运作的步伐加快,文学网站通过增加投资金额、加大宣传力度、打击侵权盗版等措施,调动作者创作热情,丰富文学作品内容,从而吸引用户的广泛参与;同时,电信运营商、终端设备商开始介入网络文学市场,为网络文学开拓新的传播渠道,使网络文学覆盖到更多用户。其次,3G时代手机网民的增长,以及用户对无线内容的庞大需求,拉动了手机网络文学的使用率,对网络文学用户规模增长起到推动作用。第三,电子阅读器、PSP等阅读终端的技术升级和不断普及,丰富了网络文学的传播载体,将网络文学应用推送到更大范围的用户群。
目前,有36.4%的网络文学用户只在电脑上在线/下载看网络文学作品,只在手机上在线/下载看网络文学作品的也有30.7%。这说明网络文学用户群体在电脑和手机两类终端使用上较为分化。
3 网络视频。目前,网络视频用户规模达到2.65亿,使用率从2009年末的62.6%上升到63.2%。网络视频结束了去年用户下滑的局面,使用率开始缓慢上升。2010年上半年,网络视频新增用户2500万,增幅达10.4%。经过2008~2009年视频行业的清理整顿后,国内视频产业的发展进一步走向规范有序;在市场环境优化的基础上,2010年上半年中国网络视频呈 现平稳增长趋势,拥有更广泛的用户覆盖面,用户规模持续增长;同时,视频网站营销手段不断创新,广告主对视频网站营销的认同度进一步提升。随着国家三网融合政策的部署和实施,中国网络视频也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视频传输速率的提高,接入渠道的增多,将使网络视频获得更广泛的用户支持,成为大众视频消费的重要方式,快速提升了网络视频的媒体价值和商业价值。但是,也对网络视频的带宽服务能力和内容制作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手机网民结构特征
(一)性别结构
与2009年末相比,手机网民中男性占比小幅上升,达到57.1%,这与整体网民性别结构的变动趋势一致,但男性用户在手机网民中的占比,大于整体网民中男性用户占比。在使用手机作为上网终端上,男性群体的优势更为明显。
(二)年龄结构
2010年上半年,手机网民年龄向成熟化方向发展。手机网民中30~49岁占比显著提升,增加了3.7个百分点,10~19岁手机网民占比下降了2.1个百分点。
(三)学历结构
与整体网民的学历结构相比,手机网民学历偏低。2010年上半年,手机网民群体学历结构在提升。中小学及以下学历手机网民的比例显著下降,初中及以上各学历层次的网民比例均有所上升。
(四)职业结构
与2009年底相比,除了产业服务业工人、专业技术人员、农村外出务工人员、无业人员占比下降外,手机网民中其他职业类型群体占比均有所上升。在手机上网和电脑上网用户融合趋势下,手机上网不断向各个群体渗透。
(五)收入结构
由于手机网民中职业结构分化,手机网民的收入结构也出现变化。截至2010年6月,手机阿民中月收入在500元以下的占比提升到21.9%,月收入在3001~8000元的手机网民提升到12.9%。
(六)城乡结构
截至2010年6月,我国手机网民城乡分布比例为71.1:28.9,手机网民中农村人口仍高于整体网民中农村网民比例。但是,由于手机和电脑上网用户呈现融合趋势,农村手机网民占比较2009年末略微下降,手机网民与整体网民的城乡结构趋于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