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坐在吴拉尔斯家温暖的坑头,喝一口米扎米汗妈妈新沏的奶茶,留有柴火香味的哈萨克馕漂在碗中央,嚼在口中的马肉温热筋道,连我这个汉族女孩都有点儿不想走了,难怪吴拉尔斯说他研究生毕业一定会回到家乡。为这个还不算富裕的小镇提供尽可能的法律援助,为边疆少数民族的团结、繁荣稳定出份力,“我相信,在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浪潮中肯定会有我的一席之地。”吴拉尔斯说。
17本荣誉证书
这个寒假是吴拉尔斯·哈列汉大学生活的最后一个假期,在伊宁市英也尔乡英也尔村那户普通的农家,喂牛、提煤、打扫院落里新飘落的雪花……24岁的哈萨克族小伙子吴拉尔斯作为家中唯一的棒劳力,自然是勇挑重担!如果不是记者造访,孝顺的吴拉尔斯会一直帮着爸爸妈妈劳动到开学的前一天!
儿子永远是父母最大的骄傲!
哈列力汗,这个年近六旬的老人,谈起在北京理工大学法学院上大学的小儿子吴拉尔斯,总有掩饰不住的自豪!终于,老人还是忍不住从里屋抱出了一大袋子证书让记者看:北京理工大学“团员之星”、“励志先锋”、“军训优秀学员”、“学生优秀干部”、“优秀党员”,被共青团中央和全国学联授予“全国大学生自强之星”……17本红艳艳的荣誉证书摊开来堆了满满一桌子。“要不是他爸非让他把上大学期间获得的获奖证书带回家让我们看看,我还真不知道儿子上了4年大学,能有这么多收获,这该是他付出多少才得来的哟!”米扎米汗妈妈一边抚摸着证书,一边替儿子心疼!
4年前的那次谈话
对于2007年秋的那次谈话,吴拉尔斯至今难忘:“那是结束在秦皇岛分校的预科学习后回到北京理工大学法学院,辅导员老师找到我。因为我当年的高考入学成绩是472分,这还是算上50分的少数民族加分。而我周围的同学分数多在620分到640分之间,几乎是200分的差距。当时我的进校成绩是院内的倒数第一,要想跟他们竞争,难度可想而知!”吴拉尔斯说,辅导员的谈话还有另外一层意思,2006年作为双语考生参加高考,外语科目不是英语而是汉语。一脚跨进重点高校的大门,对他这个连英语26个字母都认不全的学生来说,“零”起点几乎断送了他赶超的信心!
吴拉尔斯说,因为饮食习惯的差异,第一次出远门的他,可以忍受从伊宁市辗转到北京三四天时间里只啃妈妈打的柴火馕;也可以把本就是硬座的火车座位让给一位老人,而自己站了58个小时到首都……而对于学习上的这道坎,他心里真的有点儿没底。
95分与200篇英语课文
支撑吴拉尔斯最强烈的信念就是,“既然这么不容易才考上大学,还来了北京,就是拼了命也要学好,不能给家里人丢脸!”而来自父母和兄长“你一定能行”的鼓励成了吴拉尔斯努力的最大动力。
因为家境贫寒,当初吴拉尔斯是拿着申请到的2.4万元助学贷款报的到。所以,他没有丝毫理由不努力!
为学好英语,舍友、外教、复读机、MP3……无一不是吴拉尔斯练习发音的“良师”。辅导员李双老师给他推荐了《新概念英语》,让他把书里的文章都背熟。“每天早晨6点起床,在学院操场上,我大声地朗读课文,然后再默背单词、背课文。”一年半,3本《新概念英语》,近200篇课文,五六干英语单词……吴拉尔斯学习英语的进度是几乎每天一课《新概念英语》,每周保证背下5篇课文。“用掉的练习本摞起来足有30公分,我跟自己较劲,晚上在自习课堂上必须默写一遍当天的课文和生词,如果过不了就罚在练习本上抄几遍!”
每天晚自习教室的关灯时间是23点,这也成了吴拉尔斯雷打不动回宿舍的时间!
大一第一学期“大学英语”课程考试,吴拉尔斯的成绩是95分;大二第~学期,他顺利拿到了英语四级考试证书。
成长路上的影响人
吴拉尔斯给记者最深刻的印象就是能够常怀一颗感恩之心,他把今日成绩的取得归功于父母、兄长、辅导员老师,还有情同手足的舍友!
在诸多荣誉证书里,记者意外地发现了一本“优良学风宿舍”证书。“这是学院特别发给我们宿舍的。”吴拉尔斯自豪地说,同舍4人,他们的口号是“为同学服务”。几年间,大家相互影响、共同进步,宿舍4人全部在大学期间入了党。
“我年龄最大,可因为家庭困难、刚来时学习又跟不上,所以舍友都在默默关心着我这个‘老哥’,参加司法考试,他们帮我买来辅导书,每本都八九十块钱呢;英语底子差,准备出国的一个舍友就天天帮我练口语……”点点滴滴他都记在心头:不声不响地打扫好宿舍卫生,打开水时顺手就把其他人的也带了,下雨时为同学送伞……他和大家成为紧密联系的整体。
虽然是家里5个孩子中最小的一个,父母却从未娇惯过吴拉尔斯,“父亲强调‘言必行、行必果’。记得我六七岁的时候,有一次开家庭会议,母亲让大家对父亲抽烟这种行为表个态,几个哥哥都声讨他。也就是从第二天起到现在,快20年了我没再见过父亲抽一次烟。”吴拉尔斯的父亲军人出身,对孩子的教育就是坚韧、不气馁。
12岁就开始跟哥哥在外面租房住,调剂伙食、对出现的思想问题及时点拨……吴拉尔斯在大哥那儿还享受到了如父亲般的关爱。所以,在北京理工大学70周年校庆之际,作为优秀学生代表的家长,除了母亲,吴拉尔斯还专门把大哥也邀请到了学校。
学成报效家乡伊犁
3年的不懈努力终于换来了丰硕的回报:2010年,吴拉尔斯作为北京市5位代表之一,被共青团中央和全国学联授予“全国大学生自强之星”荣誉称号;今年,学院从培养新疆地区后备人才和维稳后备骨干出发,破格推荐其攻读法学硕士,吴拉尔斯被保送到本校攻读法学专业硕士,即将成为小村里历史上的第一个硕士研究生。
虽然吴拉尔斯已经适应了北京的生活,虽然在北京发展会有更广阔的前景,但他还是准备学成后回到家乡。“还有两三年的时间,你不会改变主意吗?”面对记者的疑虑,吴拉尔斯坚定地笑着摇摇头,“五年都没有改变我当初的想法,今后也不会。”他立志毕业后回家乡支援家乡建设,希望将所学科学文化知识应用于西北家乡的开发建设中。
“回家乡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这里的人们不懂得法律,遇到纠纷时不是吵架就是动手。法治的欠缺是阻碍家乡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所以我希望可以回去做一些普法工作。法律的普及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和经济的发展,为新疆少数民族的团结稳定、为整个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发展尽一份力。”记者感言:
4年半大学生活,18次往返家乡伊犁,从西北边陲到首都北京,16万里路,吴拉尔斯从未奢侈地坐过一次飞机,“家庭条件不允许是唯一的理由”;
日渐弯曲的身躯、双鬓渐生的白发……年老的父母是吴拉尔斯最大的牵挂。吴拉尔斯说,无论何时,儿女真的要“常回家看看”;
伊犁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区,作为一名少数民族大学生,吴拉尔斯更懂得少数民族人才对边疆建设和发展的重要性,所以,他决定学成后义无反顾地为家乡建设建功立业。
从吴拉尔斯身上我们看到的是坚忍、自强、豁达和感恩,他以宽广的胸襟和乐观的态度对待生活中的每一样事物哪怕是挫折,这也是他能够取得今天成绩最重要的原因。
厚积而薄发,常怀爱他人、爱家乡、爱祖国之心的吴拉尔斯,定会用不懈的努力,使自己的人生绽放更加耀眼的光芒!
17本荣誉证书
这个寒假是吴拉尔斯·哈列汉大学生活的最后一个假期,在伊宁市英也尔乡英也尔村那户普通的农家,喂牛、提煤、打扫院落里新飘落的雪花……24岁的哈萨克族小伙子吴拉尔斯作为家中唯一的棒劳力,自然是勇挑重担!如果不是记者造访,孝顺的吴拉尔斯会一直帮着爸爸妈妈劳动到开学的前一天!
儿子永远是父母最大的骄傲!
哈列力汗,这个年近六旬的老人,谈起在北京理工大学法学院上大学的小儿子吴拉尔斯,总有掩饰不住的自豪!终于,老人还是忍不住从里屋抱出了一大袋子证书让记者看:北京理工大学“团员之星”、“励志先锋”、“军训优秀学员”、“学生优秀干部”、“优秀党员”,被共青团中央和全国学联授予“全国大学生自强之星”……17本红艳艳的荣誉证书摊开来堆了满满一桌子。“要不是他爸非让他把上大学期间获得的获奖证书带回家让我们看看,我还真不知道儿子上了4年大学,能有这么多收获,这该是他付出多少才得来的哟!”米扎米汗妈妈一边抚摸着证书,一边替儿子心疼!
4年前的那次谈话
对于2007年秋的那次谈话,吴拉尔斯至今难忘:“那是结束在秦皇岛分校的预科学习后回到北京理工大学法学院,辅导员老师找到我。因为我当年的高考入学成绩是472分,这还是算上50分的少数民族加分。而我周围的同学分数多在620分到640分之间,几乎是200分的差距。当时我的进校成绩是院内的倒数第一,要想跟他们竞争,难度可想而知!”吴拉尔斯说,辅导员的谈话还有另外一层意思,2006年作为双语考生参加高考,外语科目不是英语而是汉语。一脚跨进重点高校的大门,对他这个连英语26个字母都认不全的学生来说,“零”起点几乎断送了他赶超的信心!
吴拉尔斯说,因为饮食习惯的差异,第一次出远门的他,可以忍受从伊宁市辗转到北京三四天时间里只啃妈妈打的柴火馕;也可以把本就是硬座的火车座位让给一位老人,而自己站了58个小时到首都……而对于学习上的这道坎,他心里真的有点儿没底。
95分与200篇英语课文
支撑吴拉尔斯最强烈的信念就是,“既然这么不容易才考上大学,还来了北京,就是拼了命也要学好,不能给家里人丢脸!”而来自父母和兄长“你一定能行”的鼓励成了吴拉尔斯努力的最大动力。
因为家境贫寒,当初吴拉尔斯是拿着申请到的2.4万元助学贷款报的到。所以,他没有丝毫理由不努力!
为学好英语,舍友、外教、复读机、MP3……无一不是吴拉尔斯练习发音的“良师”。辅导员李双老师给他推荐了《新概念英语》,让他把书里的文章都背熟。“每天早晨6点起床,在学院操场上,我大声地朗读课文,然后再默背单词、背课文。”一年半,3本《新概念英语》,近200篇课文,五六干英语单词……吴拉尔斯学习英语的进度是几乎每天一课《新概念英语》,每周保证背下5篇课文。“用掉的练习本摞起来足有30公分,我跟自己较劲,晚上在自习课堂上必须默写一遍当天的课文和生词,如果过不了就罚在练习本上抄几遍!”
每天晚自习教室的关灯时间是23点,这也成了吴拉尔斯雷打不动回宿舍的时间!
大一第一学期“大学英语”课程考试,吴拉尔斯的成绩是95分;大二第~学期,他顺利拿到了英语四级考试证书。
成长路上的影响人
吴拉尔斯给记者最深刻的印象就是能够常怀一颗感恩之心,他把今日成绩的取得归功于父母、兄长、辅导员老师,还有情同手足的舍友!
在诸多荣誉证书里,记者意外地发现了一本“优良学风宿舍”证书。“这是学院特别发给我们宿舍的。”吴拉尔斯自豪地说,同舍4人,他们的口号是“为同学服务”。几年间,大家相互影响、共同进步,宿舍4人全部在大学期间入了党。
“我年龄最大,可因为家庭困难、刚来时学习又跟不上,所以舍友都在默默关心着我这个‘老哥’,参加司法考试,他们帮我买来辅导书,每本都八九十块钱呢;英语底子差,准备出国的一个舍友就天天帮我练口语……”点点滴滴他都记在心头:不声不响地打扫好宿舍卫生,打开水时顺手就把其他人的也带了,下雨时为同学送伞……他和大家成为紧密联系的整体。
虽然是家里5个孩子中最小的一个,父母却从未娇惯过吴拉尔斯,“父亲强调‘言必行、行必果’。记得我六七岁的时候,有一次开家庭会议,母亲让大家对父亲抽烟这种行为表个态,几个哥哥都声讨他。也就是从第二天起到现在,快20年了我没再见过父亲抽一次烟。”吴拉尔斯的父亲军人出身,对孩子的教育就是坚韧、不气馁。
12岁就开始跟哥哥在外面租房住,调剂伙食、对出现的思想问题及时点拨……吴拉尔斯在大哥那儿还享受到了如父亲般的关爱。所以,在北京理工大学70周年校庆之际,作为优秀学生代表的家长,除了母亲,吴拉尔斯还专门把大哥也邀请到了学校。
学成报效家乡伊犁
3年的不懈努力终于换来了丰硕的回报:2010年,吴拉尔斯作为北京市5位代表之一,被共青团中央和全国学联授予“全国大学生自强之星”荣誉称号;今年,学院从培养新疆地区后备人才和维稳后备骨干出发,破格推荐其攻读法学硕士,吴拉尔斯被保送到本校攻读法学专业硕士,即将成为小村里历史上的第一个硕士研究生。
虽然吴拉尔斯已经适应了北京的生活,虽然在北京发展会有更广阔的前景,但他还是准备学成后回到家乡。“还有两三年的时间,你不会改变主意吗?”面对记者的疑虑,吴拉尔斯坚定地笑着摇摇头,“五年都没有改变我当初的想法,今后也不会。”他立志毕业后回家乡支援家乡建设,希望将所学科学文化知识应用于西北家乡的开发建设中。
“回家乡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这里的人们不懂得法律,遇到纠纷时不是吵架就是动手。法治的欠缺是阻碍家乡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所以我希望可以回去做一些普法工作。法律的普及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和经济的发展,为新疆少数民族的团结稳定、为整个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发展尽一份力。”记者感言:
4年半大学生活,18次往返家乡伊犁,从西北边陲到首都北京,16万里路,吴拉尔斯从未奢侈地坐过一次飞机,“家庭条件不允许是唯一的理由”;
日渐弯曲的身躯、双鬓渐生的白发……年老的父母是吴拉尔斯最大的牵挂。吴拉尔斯说,无论何时,儿女真的要“常回家看看”;
伊犁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区,作为一名少数民族大学生,吴拉尔斯更懂得少数民族人才对边疆建设和发展的重要性,所以,他决定学成后义无反顾地为家乡建设建功立业。
从吴拉尔斯身上我们看到的是坚忍、自强、豁达和感恩,他以宽广的胸襟和乐观的态度对待生活中的每一样事物哪怕是挫折,这也是他能够取得今天成绩最重要的原因。
厚积而薄发,常怀爱他人、爱家乡、爱祖国之心的吴拉尔斯,定会用不懈的努力,使自己的人生绽放更加耀眼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