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马克·吐温著作《哈克贝利·芬历险记》主要通过二元对立形象塑造的手法,展现了哈克贝利·芬的机智、勇敢与善良。基于此,本文首先介绍了文学作品中的悖论的主要内容。其次,分析《哈克贝利·芬历险记》的主要创作手法。最后,针对《哈克贝利·芬历险记》中的悖论现象,进行深入的探讨。
《哈克贝利·芬历险记》在文学研究领域,被视作美国现代文学的开端,作品中饱满的人物形象,富有戏剧表现力的情节冲突,充满趣味与可读性的人物对话,将美国现代文学的发展,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哈克贝利·芬历险记》中有着众多的悖论现象,作者基于这种创作表达方式,集中展现了黑人所受到的压迫,塑造了人物多元化的性格,使得人物呼之欲出、形象生动。
一、文学作品中的悖论的主要内容
悖论是表面上同一命题或推理中隐含着两个对立的结论,而这两个结论都能自圆其说。文学作品中的悖论,与这种数学概念上的悖论,既有统一性,又有一定的差别。文学作品中的悖论主要有社会文明的悖论、自由的悖论、生死的悖论、创造的悖论等,具有鲜明的文学特征。文学作品中的悖论,主要通过人物性格的展示、环境的描写、人物的心理活动、人物的命运安排来集
中展现。
文学作品运用这种故事创作手法,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作用。一是丰富作品的表达层次,将人物的命运交给时代、交给社会、交给人物自身的性格,利用这几个因素之间的冲突,增强故事情节的流畅感,减少创作过程中的人工雕琢痕迹。二是理顺故事的逻辑,将读者的认识、逻辑、矛盾的局限性与故事情节的发展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极大程度地激发读者的好奇心,使读者对于主人公的遭遇产生强烈的共情心理,增强故事的可读性与趣味性,吸引读者继续阅读下去。
二、马克·吐温著作《哈克贝利·芬历险记》的主要创作手法
马克·吐温著作《哈克贝利·芬历险记》,集中展现了美国近代人民的生活形式,具有非常深刻的广度。作品中展现出了对人民深切的关怀,具有充沛的人文情感,并时刻闪耀着理性的光辉。作者塑造了哈克贝利这个形象,在人物的命运变化的过程中,融入了自己对人民生活深切的观察,融入了自己对于社会阶级、男女关系、社会压迫、宗教意识变迁、劳动创造的价值等种种现实问题的思考。这部作品在艺术上具有独创性,在思想观念上具有开拓性,因而,长久以来,该作品一直受到美国人民乃至全世界人民的广泛喜爱。
在这部文学作品中,主人公哈克贝利·芬的历险,是在腐朽窒息的“文明社会”中的历险,主人公的种种尝试,看似是对自由的追逐与向往,但实际上很难通过这种追逐与“历险”,而获得真正的自由。主人公的“生”与“死”,在逻辑层面与情感层面,恰恰与生理层面与现实层面相反。因而,这部作品中包含着大量的悖论现象。
三、马克·吐温著作《哈克贝利·芬历险记》中的悖论现象
(一)社会秩序的悖论
马克·吐温著作《哈克贝利·芬历险记》,主要描写了白人男孩哈克贝利为摆脱文明的教化离家出走,与黑人奴隶吉姆成为共同历险的伙伴,二人在途中经历了种种奇幻故事。这部作品是美国黄金时代的集中展现,对社会秩序有着丰富的描写。例如,在“和父亲在一起的日子”这一章节中,作者写道,“父亲对于我来说,是一个遥远而又陌生的符号”“父亲就是不允许的代名词吗?”“父亲真的爱我吗?”,作者通过这样的描写,将父亲形象与社会的礼教、约束等同起来,用立体的人物形象集中展示了社会的风貌。
在这种描述中,作者大量运用悖论这种创作與表现手段。作品中,父亲对哈克贝利的“爱”,实际上是对孩子天性的“杀害”,父亲代表的美好、优雅、传统、道德的社会形象,实际上是“吃人”的封建传统,是对“人”的漠不关心和对“情感”的忽略。作品中,作者通过这种悖论的创作手段,突出了伪善的社会与人的本性之间的冲突。所有看起来美好的,实际上都可能会伤害你。所有看起来肮脏混乱的,实际上都可能蕴含着最美好的人性光辉。
(二)人物性格的悖论
相对于社会秩序的混乱无序,小说中的人物性格描写,比较鲜明有秩序,但这种有秩序实际上是一种更加巧妙的悖论设置。人物性格的整体发展走向,是追求自由、向往美好、反对束缚、强调平等与爱,可是这样的人物性格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是注定要破裂、注定要消亡、注定要打碎的。作者设置这样的人物性格走向,实际上是一种“把美好打碎给人看”的悲剧创作手法。这种人物性格上的悖论设置,很好地为主题的悖论服务,提高了作品的思想深度与情感内涵。
例如,《哈克贝利·芬历险记》中“两个无赖”这一章节,作者写道,“陆地象征着冷酷、虚伪的现代文明,密西西比河则象征着人们对自由的追求向往”。然而,主人公哈克贝利与他的朋友吉姆,在象征着自由的密西西比河上,遇到了历险过程中最大的威胁与挑战。哈克贝利对于河流有着美好的向往与期待,认为河流就是自由,就是摆脱束缚,这种结构上的悖论为人物性格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使得小说人物的形象更加饱满,哈克贝利也在这样的矛盾与冲突中逐渐成长起来,具有了真正意义上的抗争精神。
(三)自由的悖论
《哈克贝利·芬历险记》中关于自由的悖论,主要集中在对主人公追求自由、人性的讴歌,与环境的艰险、苦难的矛盾当中。小说通过对社会悖论、人物性格悖论的描写,着重突出了在当时的社会现实下,人的力量是多么的渺小,人的力量又是多么的强大。这种弱小与强大之间的关系,本质上也是一种悖论关系。作者认为,只要人性不死,就永远闪耀着自由的光辉,就会如同一个光明的火把,将黑暗、伪善的社会现实点亮。但是,这种力量连接的过程又是多么的艰苦,一切环境看起来都在对主人公施压,一切关系看起来都是对人性的捆绑与鞭打。这种悖论的结构设置,让《哈克贝利·芬历险记》的“自由之旅”,实际上成为一场“难获自由之旅”。但哈克贝利的自由之心不死、人性的光辉不灭,这种充满矛盾关系但又极为和谐的人物心理,深化了作品的主题。
(四)生与死的悖论
《哈克贝利·芬历险记》主人公对自由的追求,实际上是通过“求死”的方式在“求生”。哈克贝利在父亲营造的刻板、压抑的家庭环境中,与伪善、阴暗的社会环境中,已经是一个“将死之人”,他的灵魂、他的情感、他的知觉已经被自己主动地关掉了一部分,虽然他的肉体生活得很好,却仍然是一个“死人”。在追求自由的道路上,哈克贝利遇到了种种危机,甚至生命的安全都受到冲击和威胁,但是哈克贝利在这种经历中完全享受到了生命的乐趣,感受到了生活的真实,并对人生产生了深刻的思考与真实的探索。他从原有的生活环境中跳跃出来,落地生根,成为一个全新的人。除此之外,作品中对于“生”和“死”还有一些细节上的悖论处理,例如,最后萨利阿姨与哈克贝利的对话“天啊,伤了什么人吗”,“没有,死了一个黑奴”,这里的“没有”就是一个巨大的悖论。
四、结语
文学作品中的悖论具有独特的艺术表现魅力。马克·吐温著作《哈克贝利·芬历险记》中的悖论现象,对于展现人物内心的活动、塑造一个完整的文学环境有着明显的作用。从本文的分析可知,研究马克·吐温著作《哈克贝利·芬历险记》中的悖论现象,有助于人们掌握这部作品的创作背景,抓住作品的核心观点,学习作者的创造手法。因而,人们要深入钻研这部伟大的作品,并深化对其中悖论现象的分析。
(东北农业大学)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7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项目编号:17WWB064)、2017年黑龙江省艺术科学规划项目(项目编号:2017D039)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冯涛(1977-),男,黑龙江大庆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英美文学。
《哈克贝利·芬历险记》在文学研究领域,被视作美国现代文学的开端,作品中饱满的人物形象,富有戏剧表现力的情节冲突,充满趣味与可读性的人物对话,将美国现代文学的发展,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哈克贝利·芬历险记》中有着众多的悖论现象,作者基于这种创作表达方式,集中展现了黑人所受到的压迫,塑造了人物多元化的性格,使得人物呼之欲出、形象生动。
一、文学作品中的悖论的主要内容
悖论是表面上同一命题或推理中隐含着两个对立的结论,而这两个结论都能自圆其说。文学作品中的悖论,与这种数学概念上的悖论,既有统一性,又有一定的差别。文学作品中的悖论主要有社会文明的悖论、自由的悖论、生死的悖论、创造的悖论等,具有鲜明的文学特征。文学作品中的悖论,主要通过人物性格的展示、环境的描写、人物的心理活动、人物的命运安排来集
中展现。
文学作品运用这种故事创作手法,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作用。一是丰富作品的表达层次,将人物的命运交给时代、交给社会、交给人物自身的性格,利用这几个因素之间的冲突,增强故事情节的流畅感,减少创作过程中的人工雕琢痕迹。二是理顺故事的逻辑,将读者的认识、逻辑、矛盾的局限性与故事情节的发展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极大程度地激发读者的好奇心,使读者对于主人公的遭遇产生强烈的共情心理,增强故事的可读性与趣味性,吸引读者继续阅读下去。
二、马克·吐温著作《哈克贝利·芬历险记》的主要创作手法
马克·吐温著作《哈克贝利·芬历险记》,集中展现了美国近代人民的生活形式,具有非常深刻的广度。作品中展现出了对人民深切的关怀,具有充沛的人文情感,并时刻闪耀着理性的光辉。作者塑造了哈克贝利这个形象,在人物的命运变化的过程中,融入了自己对人民生活深切的观察,融入了自己对于社会阶级、男女关系、社会压迫、宗教意识变迁、劳动创造的价值等种种现实问题的思考。这部作品在艺术上具有独创性,在思想观念上具有开拓性,因而,长久以来,该作品一直受到美国人民乃至全世界人民的广泛喜爱。
在这部文学作品中,主人公哈克贝利·芬的历险,是在腐朽窒息的“文明社会”中的历险,主人公的种种尝试,看似是对自由的追逐与向往,但实际上很难通过这种追逐与“历险”,而获得真正的自由。主人公的“生”与“死”,在逻辑层面与情感层面,恰恰与生理层面与现实层面相反。因而,这部作品中包含着大量的悖论现象。
三、马克·吐温著作《哈克贝利·芬历险记》中的悖论现象
(一)社会秩序的悖论
马克·吐温著作《哈克贝利·芬历险记》,主要描写了白人男孩哈克贝利为摆脱文明的教化离家出走,与黑人奴隶吉姆成为共同历险的伙伴,二人在途中经历了种种奇幻故事。这部作品是美国黄金时代的集中展现,对社会秩序有着丰富的描写。例如,在“和父亲在一起的日子”这一章节中,作者写道,“父亲对于我来说,是一个遥远而又陌生的符号”“父亲就是不允许的代名词吗?”“父亲真的爱我吗?”,作者通过这样的描写,将父亲形象与社会的礼教、约束等同起来,用立体的人物形象集中展示了社会的风貌。
在这种描述中,作者大量运用悖论这种创作與表现手段。作品中,父亲对哈克贝利的“爱”,实际上是对孩子天性的“杀害”,父亲代表的美好、优雅、传统、道德的社会形象,实际上是“吃人”的封建传统,是对“人”的漠不关心和对“情感”的忽略。作品中,作者通过这种悖论的创作手段,突出了伪善的社会与人的本性之间的冲突。所有看起来美好的,实际上都可能会伤害你。所有看起来肮脏混乱的,实际上都可能蕴含着最美好的人性光辉。
(二)人物性格的悖论
相对于社会秩序的混乱无序,小说中的人物性格描写,比较鲜明有秩序,但这种有秩序实际上是一种更加巧妙的悖论设置。人物性格的整体发展走向,是追求自由、向往美好、反对束缚、强调平等与爱,可是这样的人物性格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是注定要破裂、注定要消亡、注定要打碎的。作者设置这样的人物性格走向,实际上是一种“把美好打碎给人看”的悲剧创作手法。这种人物性格上的悖论设置,很好地为主题的悖论服务,提高了作品的思想深度与情感内涵。
例如,《哈克贝利·芬历险记》中“两个无赖”这一章节,作者写道,“陆地象征着冷酷、虚伪的现代文明,密西西比河则象征着人们对自由的追求向往”。然而,主人公哈克贝利与他的朋友吉姆,在象征着自由的密西西比河上,遇到了历险过程中最大的威胁与挑战。哈克贝利对于河流有着美好的向往与期待,认为河流就是自由,就是摆脱束缚,这种结构上的悖论为人物性格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使得小说人物的形象更加饱满,哈克贝利也在这样的矛盾与冲突中逐渐成长起来,具有了真正意义上的抗争精神。
(三)自由的悖论
《哈克贝利·芬历险记》中关于自由的悖论,主要集中在对主人公追求自由、人性的讴歌,与环境的艰险、苦难的矛盾当中。小说通过对社会悖论、人物性格悖论的描写,着重突出了在当时的社会现实下,人的力量是多么的渺小,人的力量又是多么的强大。这种弱小与强大之间的关系,本质上也是一种悖论关系。作者认为,只要人性不死,就永远闪耀着自由的光辉,就会如同一个光明的火把,将黑暗、伪善的社会现实点亮。但是,这种力量连接的过程又是多么的艰苦,一切环境看起来都在对主人公施压,一切关系看起来都是对人性的捆绑与鞭打。这种悖论的结构设置,让《哈克贝利·芬历险记》的“自由之旅”,实际上成为一场“难获自由之旅”。但哈克贝利的自由之心不死、人性的光辉不灭,这种充满矛盾关系但又极为和谐的人物心理,深化了作品的主题。
(四)生与死的悖论
《哈克贝利·芬历险记》主人公对自由的追求,实际上是通过“求死”的方式在“求生”。哈克贝利在父亲营造的刻板、压抑的家庭环境中,与伪善、阴暗的社会环境中,已经是一个“将死之人”,他的灵魂、他的情感、他的知觉已经被自己主动地关掉了一部分,虽然他的肉体生活得很好,却仍然是一个“死人”。在追求自由的道路上,哈克贝利遇到了种种危机,甚至生命的安全都受到冲击和威胁,但是哈克贝利在这种经历中完全享受到了生命的乐趣,感受到了生活的真实,并对人生产生了深刻的思考与真实的探索。他从原有的生活环境中跳跃出来,落地生根,成为一个全新的人。除此之外,作品中对于“生”和“死”还有一些细节上的悖论处理,例如,最后萨利阿姨与哈克贝利的对话“天啊,伤了什么人吗”,“没有,死了一个黑奴”,这里的“没有”就是一个巨大的悖论。
四、结语
文学作品中的悖论具有独特的艺术表现魅力。马克·吐温著作《哈克贝利·芬历险记》中的悖论现象,对于展现人物内心的活动、塑造一个完整的文学环境有着明显的作用。从本文的分析可知,研究马克·吐温著作《哈克贝利·芬历险记》中的悖论现象,有助于人们掌握这部作品的创作背景,抓住作品的核心观点,学习作者的创造手法。因而,人们要深入钻研这部伟大的作品,并深化对其中悖论现象的分析。
(东北农业大学)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7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项目编号:17WWB064)、2017年黑龙江省艺术科学规划项目(项目编号:2017D039)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冯涛(1977-),男,黑龙江大庆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英美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