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天快下班的时候,一位约20岁、脸上带着一丝稚气但心事重重的女孩走进了我的心理咨询室。她欲言又止的焦虑神情,让我想到她可能有什么难言之隐。
我请她坐下之后,为她倒了杯水。她坐在那儿,低着头,考虑了好久才对我说道:“医生,这几年来,我被一个问题困扰着。”
“什么问题?”我鼓励她说下去。
“我……会不会是得了性病?”她言语中充满了疑惑。
“性病?”我也疑惑了,看性病怎么到我这儿来?但我没有拒绝她,仍微笑着问道:
“可不可以说说你的性交史?”
“我……没有过……”姑娘的脸一下子就变红了。
“没有?那你为什么怀疑自己患性病?”
“我知道自己不会患性病。但是我总有这种想法,特别是在我身体有什么不适的时候,这种想法更强烈。”姑娘有些着急。
“慢慢说,告诉我你有这种想法的由来,好吗?”
在我的开导下,姑娘慢慢地讲述着……
她叫琳,是一个大学一年级的学生。在她七八岁时,一次暑假,出于好奇,她与表妹和邻居的两个男孩一起互相抚摸对方的性器官,感到好玩。之后,又有过几次这样的游戏。不过后来,她很快忘了这事。
几年后,她月经来潮,并有白色粘液出现,还带有一股很难闻的气味。琳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因羞于告诉母亲,自己草草处理了事。
一天放学回家,琳看到社区内的卫生宣传栏上贴着许多预防性病的资料和画报。看着看着,琳突然想起了小时候的游戏,对照宣传资料上说的性疾病传播方式,她不由得感到紧张起来。再联想到自己月经来潮时出现的白色粘液,她开始怀疑自己得了性病。后来她一直为此紧张不安。
琳的妈妈察觉到了她的变化后,追问之下,琳把白色粘液的事向妈妈说了。妈妈带着琳去医院检查,确认为白带增多。琳服了几副药后,白带的问题很快就解决了。
可是琳心中的疙瘩却没有解开。她总是想着小时候玩那种游戏时的场景,想着资料上的内容,仍常为自己会得性病而担心不已。琳变了,变得寡言少语。
上高中后,特别是高三,琳的这种想法更强烈了,甚至有些过分敏感。她担心这事会让他人知道,特别是男同学,怕他们嘲笑自己。平时上课,也常走神,成绩当然受到很大影响。父母和老师多次找她谈话,但她总是羞于启齿。
考上大学后,性病的阴影仍缠绕着琳,她时常会感到浑身瘙痒不适。她很担心自己不能坚持读完大学,精神为此痛苦不已。所以,她今天来到了我这里。
听着琳的叙述,我知道她确实患病了,不过不是性病,而是心病——疑病症,又称疑病性神经症。
疑病症的患者常表现出对自己身体健康状况的过分关注,常为自己身体的一些极微小的变化而感到极大的恐慌和不安。他们甚至深信自己已患了某种疾病,并感觉伴有某些躯体的特殊不适。为此,疑病症患者忧心不已,四处求医,但经检查却又被告知无疾病。这一切,其实都是心理因素在作祟。琳,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但是琳的病情是怎么形成的呢?我开始解释给她听:
“人在童年的时候,对性知识是一无所知的。出于好奇心,小时候玩一些所谓的性游戏,是一种正常行为。你在青春期的前后,有没有老师或家长给你讲过有关性方面的知识?”
“没有。”琳答道。
“这就对了。在你看到关于性病宣传资料之前,性知识几乎一片空白。你看到的那些资料就是你所接受到的第一手性资料。正如小猫会把第一次睁开眼所看到的动物当成是自己的妈妈一样,那些资料占据了你性知识的领域。这时,你联想到自己月经的白色粘液,不自主地就把它与性病联系在一块了,你就开始怀疑自己有性病了。性病的严重性让你感到害怕。”
“哦,是这样!”琳听完我的分析,释怀了。但紧接着又问了一个问题:
“怎样才能消除我这个心病呢?”
我很高兴给她讲这个问题,因为患者乐观而积极配合的态度,其治疗的成功率是比较高的。
“首先,向你讲解关于性病的基本知识,暴露你最为担心的心理问题,树立治疗的信心;其次,对这些心理问题进行分析解释,想办法进行识别、疏导;再次,布置家庭作业,让你自我分析,医生和家属作‘协同指导’,帮你找到症结所在;最后,通过放松训练,改变你紧张焦虑的情绪,以达到逐渐放弃疑病的想法。”
的确,有了琳的积极配合,一个多月后,她就摆脱了“性病”的困扰。
(作者系上海市杨浦区精神卫生中心副主任医师)
我请她坐下之后,为她倒了杯水。她坐在那儿,低着头,考虑了好久才对我说道:“医生,这几年来,我被一个问题困扰着。”
“什么问题?”我鼓励她说下去。
“我……会不会是得了性病?”她言语中充满了疑惑。
“性病?”我也疑惑了,看性病怎么到我这儿来?但我没有拒绝她,仍微笑着问道:
“可不可以说说你的性交史?”
“我……没有过……”姑娘的脸一下子就变红了。
“没有?那你为什么怀疑自己患性病?”
“我知道自己不会患性病。但是我总有这种想法,特别是在我身体有什么不适的时候,这种想法更强烈。”姑娘有些着急。
“慢慢说,告诉我你有这种想法的由来,好吗?”
在我的开导下,姑娘慢慢地讲述着……
她叫琳,是一个大学一年级的学生。在她七八岁时,一次暑假,出于好奇,她与表妹和邻居的两个男孩一起互相抚摸对方的性器官,感到好玩。之后,又有过几次这样的游戏。不过后来,她很快忘了这事。
几年后,她月经来潮,并有白色粘液出现,还带有一股很难闻的气味。琳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因羞于告诉母亲,自己草草处理了事。
一天放学回家,琳看到社区内的卫生宣传栏上贴着许多预防性病的资料和画报。看着看着,琳突然想起了小时候的游戏,对照宣传资料上说的性疾病传播方式,她不由得感到紧张起来。再联想到自己月经来潮时出现的白色粘液,她开始怀疑自己得了性病。后来她一直为此紧张不安。
琳的妈妈察觉到了她的变化后,追问之下,琳把白色粘液的事向妈妈说了。妈妈带着琳去医院检查,确认为白带增多。琳服了几副药后,白带的问题很快就解决了。
可是琳心中的疙瘩却没有解开。她总是想着小时候玩那种游戏时的场景,想着资料上的内容,仍常为自己会得性病而担心不已。琳变了,变得寡言少语。
上高中后,特别是高三,琳的这种想法更强烈了,甚至有些过分敏感。她担心这事会让他人知道,特别是男同学,怕他们嘲笑自己。平时上课,也常走神,成绩当然受到很大影响。父母和老师多次找她谈话,但她总是羞于启齿。
考上大学后,性病的阴影仍缠绕着琳,她时常会感到浑身瘙痒不适。她很担心自己不能坚持读完大学,精神为此痛苦不已。所以,她今天来到了我这里。
听着琳的叙述,我知道她确实患病了,不过不是性病,而是心病——疑病症,又称疑病性神经症。
疑病症的患者常表现出对自己身体健康状况的过分关注,常为自己身体的一些极微小的变化而感到极大的恐慌和不安。他们甚至深信自己已患了某种疾病,并感觉伴有某些躯体的特殊不适。为此,疑病症患者忧心不已,四处求医,但经检查却又被告知无疾病。这一切,其实都是心理因素在作祟。琳,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但是琳的病情是怎么形成的呢?我开始解释给她听:
“人在童年的时候,对性知识是一无所知的。出于好奇心,小时候玩一些所谓的性游戏,是一种正常行为。你在青春期的前后,有没有老师或家长给你讲过有关性方面的知识?”
“没有。”琳答道。
“这就对了。在你看到关于性病宣传资料之前,性知识几乎一片空白。你看到的那些资料就是你所接受到的第一手性资料。正如小猫会把第一次睁开眼所看到的动物当成是自己的妈妈一样,那些资料占据了你性知识的领域。这时,你联想到自己月经的白色粘液,不自主地就把它与性病联系在一块了,你就开始怀疑自己有性病了。性病的严重性让你感到害怕。”
“哦,是这样!”琳听完我的分析,释怀了。但紧接着又问了一个问题:
“怎样才能消除我这个心病呢?”
我很高兴给她讲这个问题,因为患者乐观而积极配合的态度,其治疗的成功率是比较高的。
“首先,向你讲解关于性病的基本知识,暴露你最为担心的心理问题,树立治疗的信心;其次,对这些心理问题进行分析解释,想办法进行识别、疏导;再次,布置家庭作业,让你自我分析,医生和家属作‘协同指导’,帮你找到症结所在;最后,通过放松训练,改变你紧张焦虑的情绪,以达到逐渐放弃疑病的想法。”
的确,有了琳的积极配合,一个多月后,她就摆脱了“性病”的困扰。
(作者系上海市杨浦区精神卫生中心副主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