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团拜之举由来已久,由宋代的团拜礼而得名,且曾代指同年会,至明代逐渐成为京官新春庆贺的团体聚会。清代团拜发展至鼎盛,参与官员众多、内容更具娱乐性,且为地方官员所效仿,成为官员交接的一种手段。
[关键词]团拜,行礼,联谊,庆贺
[中图分类号]K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57—6241(2010)02—0065—03
新春佳节,各级党政机关纷纷举行团拜会,这已为大家所熟知。前人对此习俗记述多为“由来已久”。较为含糊,其发展演变的过程也没有较多考证。事实上,团拜历史确实久远,且礼俗内容颇有讲究。
一、团拜之缘起
团拜一词,始见于宋代,《朱子语类·杂议》记载:“团拜须打圈拜。若分行相对,则有拜不着处。”可见“团拜”最初的含义是指行礼的方式,相聚而拜,参拜人员围成圆圈,相互面向,行拜礼。宋人林之齐《拙斋文集》里有“团拜记”一文,记述了团拜的形式和功能:
今也既序少长之秩于此,自后每遇冬年节序必于质明会集,叙拜于育王塔院,有不愿预者勿预,不设酒肴,贵可继也。夫士农工商,各有定业之常,以生士之常,业在守其礼法而已,岁时叙拜以为子弟劝礼法,熟有大于此者乎?
从文中可知,团拜为冬年节序时众人按照长幼尊卑之序排列,依次而拜,因此也可以称之为“团拜礼”。又如《南宋馆阁录》记载:“正旦冬至拜先圣团拜,是日设先圣颜子像于道山堂中间,省官序班堂上,北向再拜,长贰三上香,在位者复再拜。礼毕,团拜于堂上,同年者各讲私礼。”所以,在宋代团拜本是一种在元旦和冬至节时使用的团体庆贺礼仪。据清人考证,团拜礼的形式起源于古代乡饮酒:“《周礼》环拜以钟鼓为节,注宾客环列而拜,殆团拜所自防《仪礼》乡饮酒之礼”。乡饮酒之礼在于明尊卑、论齿序,故团拜礼也具有此教化作用,乃是遵循古风的表现。团拜礼沿袭至清代,官僚士夫、平民百姓都有所使用,成为团体庆贺时的重要礼仪。
宋代文武殿试后举行鹿鸣宴,新科进士行团拜。据《梦粱录》载:“两状元差委同年进士充本局职事官,措置题名登科录。帅司差拨三局人员,安抚司关借银器等物,差拨妓乐,就丰豫楼开鹿鸣晏,同年人俱赴团拜于楼下。”鹿鸣宴上,众进士整肃衣冠,论齿序、行团拜,合于礼数。缔结年谊,把酒言欢,喜庆热闹。鹿呜宴后,每逢年节同年都例行聚会,即同年会。相聚时,众人例必行团拜礼以论齿序,所以,团拜逐渐成为同年会的代称。
同年为同榜及第者,饱读诗书,每逢团拜皆赋诗和韵,作雅集之会。例如,南宋名臣崔与之曾记述他与同年团拜之事,“嘉定庚辰正月二日,杨尚书率同年团拜于西湖,因为游湖之集,适湖水四合,乘兴凿冰泛舟如所约也,杜侍郎赋诗和之”。这次同年团拜旨在庆贺新年、敦睦年谊,游湖泛舟,吟诗酬唱,尽显文人风流雅韵。
据此而言,团拜即代指同年会,使团拜含义发生了变化。这种同年团拜强调的是一种团体聚会活动,而非单纯的行礼方式。参加者都是乡会试及第的官僚士人,因此同年团拜是科举制度的产物。同年之人多任职于京师或地方,团拜遂慢慢变成部分官员每年例行的聚会。宋代以后,团拜的社交联谊功能得到加强,办团拜的范围慢慢扩大,逐渐发展成了明代的新年团拜活动。 。
明代以来,京师为辐辏之地,衙署府堂林立,贵胄缙绅云集,新年例行团拜。例如,兵部尚书熊明遇曾作《崇祯四年正月二日同九卿团拜国子监》一诗:“太学春临泮水香,衣冠肃穆共升堂。时行夏正开青帝,礼宪周家重素王。班定群公先揖让,酒余三爵倍矜庄。辟雍丰镐今兼美,南国遥瞻北极光。”从诗文中可知团拜的参加者为九卿,他们之间的关系即为同僚,个中或有同年、同乡,此次活动很可能是官办性质,非私人聚会。国子监祭祀行礼,意在尊古,宴饮酬酢,重在联欢,团拜已成为京官岁首庆贺的聚会活动。
由此而言,宋明时代所言团拜,其实是三重含义:其一是指团拜礼,为狭义概念;其二是代指行团拜礼的同年会,是一个过渡性的概念;其三是指京官的新春聚会活动,包含有行团拜礼等内容,为广义概念。三者之间相互关联:若无团拜礼,则不可以称之为“团拜”,只能等同于一般的团体宴会;但若只单纯行团拜礼,又似乎缺少年节联谊庆贺的热闹气氛。所以,至明代以后,以庆贺新春为目的的团拜聚会为官员所追逐热捧,而礼俗内容也有了一定的变化。
二、团拜之发展
清代团拜活动较之以往有了大的发展,礼俗内容更为丰富。团拜旨在庆贺新春、敦睦情谊,“盖京师地大人众,往往经年不一面,亦借此以得聚晤耳”。行团拜之会为新春盛事,“缘自开印后,各科各省各衙门无不演戏团拜,各省督抚提镇两司来京,其同乡与所治京官亦以音樽宴会。至会试之年,各省新举人到京,无不设宴公请座主”。因此,清代团拜也可以认为是官场的一种团体社交活动,尤以京师为甚。较之前代,团拜礼俗变化主要表现在它的参与人员众多、娱乐性增强和影响范围更广几个方面。
首先,清代团拜参与人员关系复杂,庆贺交际功能无限放大。据清人考证,“宋赵氏升《朝野类要》卷五:诸处士同乡曲并同路者,其在朝及三学相聚作会日乡会,若同榜及第聚会则日同年会,此即今同乡同年团拜所防”。因此,清代团拜包括同年团拜、同乡团拜和同僚团拜三种类型。
同年团拜即源于宋代的同年会,同年之谊在于相似的求学、入仕经历,让他们在官场中更能惺惺相惜。科举考试是官员缔结年谊的缘起,这种年谊伴随整个宦海生涯。其科分深者的团拜,往往延续到子孙后辈。以那桐为例,其父为咸丰戊午科场案中被斩的编修浦安,曾于咸丰三年(1853年)癸丑科会试中第二百一十名贡士。那桐本人于光绪十一年(1885年)乙酉科顺天乡试中举,由此人仕为官。乙酉科的同年团拜,那桐自是每会必至。虽然其父已故,但那桐基本每年都要参加癸丑科的同年团拜,仕途上他也颇得旗下官员的提携庇佑。
同乡团拜即源于同乡会,古人的乡土观念根深蒂固,以地缘关系为基点,其层次小到乡村,大至联省。京师为文薮之地,才俊汇聚,维系人际关系的一项因素和条件就是籍贯。相同的籍贯,具有相同的文化氛围,当然也就“同声相应,同气相求”。于是同乡之间,也就有一种特殊的“乡谊”关系。恰如乾隆年间内阁学士尹壮图所言:“春正月,奉先大夫命初偕同乡行团拜礼,自是桑梓之谊益加亲密。”正是这种乡谊促成了同乡团拜的盛事。
与之相比,同僚团拜或许更多的是一种程序化的应酬,虽无年谊、乡谊可言,但不同官阶的官员都可参与,没有严格的限制条件,成为官场中最方便的沟通方式之一,因此,这种类型的团拜最易于被后人所继承。
其次,清代团拜礼活动更重娱乐性。以往团拜重在遵循古风,活动伊始祭祀行礼,继而宴饮酬唱,基本是团拜的传统礼俗内容。清代团拜酒宴之外以丝竹娱乐,观剧成为活动的重头戏。嘉道以前,团拜观剧风气犹简,而“自同治年来,演戏盛于 正二月,渐至四月始止。每演戏一日,必继以夜,金鼓丝竹,鞋鞯暄阗”。清末,团拜多有夜戏,众京官作竟日欢,所以清末郭则沄曾言:“其燕聚恒于各会馆,笙歌选日,车马如云。夜深恒有灯剧,将晓乃散,极觞春之盛焉。”
因此新春团拜时,京城建有大戏楼的各大饭庄和会馆堂会异常热闹,如宣外之财神馆、文昌馆、福寿堂等,“至光绪甲午后,则湖广馆、广州新馆、全浙会馆继起,而江西馆尤为后进,率为士大夫团拜宴集之所”。团拜扎堆爆满时,不得不几科合办,搭桌宴饮,如《翁同稣日记》记载,光绪十六年(1890年)闰二月初六日,在湖南会馆参加己酉科团拜,届时丁未、甲辰等6科同局,共20桌,楼上楼下,热闹纷呈。
官员对观剧的喜爱如痴如醉,以致晚清不得不挑选一名熟悉梨园戏事的京官,称为“戏提调”,专门负责定班、搭席、点戏、支配角色、排列先后等杂务。乐此不疲者大有人在,像光绪年问兵部主事吴焘、郎中孙春山等常充任此职。有些京官对名伶仰慕追捧,嗜戏如命,团拜时亦亲自登台票戏,如光宣时期位居决策中枢的那桐大学士。
再次,清代团拜不仅兴盛于京师,还流行于地方,影响范围更广。清末光绪年间,江苏人吴友如主绘的《点石斋画报》中有一幅“新年团拜”,描绘的是官员团拜行礼的情景,画旁有文:“团拜始于京官,凡在同乡,由会馆中执事备帖分请,约期行礼,嗣是而行之外官矣,嗣是而大家望族房分过多者,亦相将学步。事简而礼赅,诚良法也。”因此,外省团拜多效仿京官。道光年间,彭玉雯在自编年谱里记述:“保定每年正月官场有团拜之局,各詈亦互请春酒,悬灯演剧润色升平,此旧例也。”从形式到内容完全仿效京师团拜,是官场必要的应酬,虽“各詈”但“亦互请”,团拜之举实有些许不得已而为之的意味。
同时,团拜也逐渐成为官员之间交接的一种手段。俗语云“朝中有人好做官”,外官常假借团拜联系年谊、乡谊之名对京官公行贿赂。外官馈送京官,夏则有冰敬,冬则有炭敬,出京则有别敬,“同年同乡于别敬之外,则有团拜项,谓每岁同年同乡有一次团拜也”。正因如此,在《点石斋画报》“新年团拜”文中,特别列举浙江巡抚刘仲良预饬僚属:“上省贺年者,立予奏参。盖不欲属员之奔走于浮文,而欲其黾勉于职守。”严禁借团拜以行浮华谄媚。如此说来,清末官场中的很多团拜,联谊的初衷已荡然无存,只有赤裸裸的功利色彩了。
三、结语
综上所述,“团拜”的历史可以追溯至宋代,因行团拜礼而得名,其论齿序、讲尊卑的教化作用被沿袭。成为年节团体聚会的必行礼数。科举时代,官僚士人将团拜礼应用于同年雅集,使其开始具有团体聚会的含义。明代以来,团拜更突出它庆贺联谊的社交功能,逐渐成为京官新春贺岁的团体聚会。清代团拜将传统的团拜礼、同年会和新春聚会相结合,参与人员范围增大,同年、同乡和同僚积极响应,并增加了观剧等娱乐内容,同时新年团拜也为外官所效仿,并成为京官和地方官交接的重要的手段。
辛亥革命爆发,传统的团拜没有随着清王朝的覆灭而结束。相反,举行的范围已不限于政府官员,凡夫俗子;三教九流皆于新春行团拜。团拜的活动内容也悄然发生变化,“履端伊始,万象更新,集合各团团员于一堂,从容言笑,互道既往一年之经过,而预祝未来一年之胜利”,宴饮必不可少。行礼则以鞠躬为主,观剧也被新兴娱乐取而代之。民国时期的团拜处于由传统向现代过渡的阶段。新中国成立以后,团拜之名犹存,但已摒弃了旧时的繁复和糟粕,众人欢聚一堂,清茶一杯,糖果一碟,交流思想、联络感情,距宋明清以来的团拜礼俗已渐行渐远。
[关键词]团拜,行礼,联谊,庆贺
[中图分类号]K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57—6241(2010)02—0065—03
新春佳节,各级党政机关纷纷举行团拜会,这已为大家所熟知。前人对此习俗记述多为“由来已久”。较为含糊,其发展演变的过程也没有较多考证。事实上,团拜历史确实久远,且礼俗内容颇有讲究。
一、团拜之缘起
团拜一词,始见于宋代,《朱子语类·杂议》记载:“团拜须打圈拜。若分行相对,则有拜不着处。”可见“团拜”最初的含义是指行礼的方式,相聚而拜,参拜人员围成圆圈,相互面向,行拜礼。宋人林之齐《拙斋文集》里有“团拜记”一文,记述了团拜的形式和功能:
今也既序少长之秩于此,自后每遇冬年节序必于质明会集,叙拜于育王塔院,有不愿预者勿预,不设酒肴,贵可继也。夫士农工商,各有定业之常,以生士之常,业在守其礼法而已,岁时叙拜以为子弟劝礼法,熟有大于此者乎?
从文中可知,团拜为冬年节序时众人按照长幼尊卑之序排列,依次而拜,因此也可以称之为“团拜礼”。又如《南宋馆阁录》记载:“正旦冬至拜先圣团拜,是日设先圣颜子像于道山堂中间,省官序班堂上,北向再拜,长贰三上香,在位者复再拜。礼毕,团拜于堂上,同年者各讲私礼。”所以,在宋代团拜本是一种在元旦和冬至节时使用的团体庆贺礼仪。据清人考证,团拜礼的形式起源于古代乡饮酒:“《周礼》环拜以钟鼓为节,注宾客环列而拜,殆团拜所自防《仪礼》乡饮酒之礼”。乡饮酒之礼在于明尊卑、论齿序,故团拜礼也具有此教化作用,乃是遵循古风的表现。团拜礼沿袭至清代,官僚士夫、平民百姓都有所使用,成为团体庆贺时的重要礼仪。
宋代文武殿试后举行鹿鸣宴,新科进士行团拜。据《梦粱录》载:“两状元差委同年进士充本局职事官,措置题名登科录。帅司差拨三局人员,安抚司关借银器等物,差拨妓乐,就丰豫楼开鹿鸣晏,同年人俱赴团拜于楼下。”鹿鸣宴上,众进士整肃衣冠,论齿序、行团拜,合于礼数。缔结年谊,把酒言欢,喜庆热闹。鹿呜宴后,每逢年节同年都例行聚会,即同年会。相聚时,众人例必行团拜礼以论齿序,所以,团拜逐渐成为同年会的代称。
同年为同榜及第者,饱读诗书,每逢团拜皆赋诗和韵,作雅集之会。例如,南宋名臣崔与之曾记述他与同年团拜之事,“嘉定庚辰正月二日,杨尚书率同年团拜于西湖,因为游湖之集,适湖水四合,乘兴凿冰泛舟如所约也,杜侍郎赋诗和之”。这次同年团拜旨在庆贺新年、敦睦年谊,游湖泛舟,吟诗酬唱,尽显文人风流雅韵。
据此而言,团拜即代指同年会,使团拜含义发生了变化。这种同年团拜强调的是一种团体聚会活动,而非单纯的行礼方式。参加者都是乡会试及第的官僚士人,因此同年团拜是科举制度的产物。同年之人多任职于京师或地方,团拜遂慢慢变成部分官员每年例行的聚会。宋代以后,团拜的社交联谊功能得到加强,办团拜的范围慢慢扩大,逐渐发展成了明代的新年团拜活动。 。
明代以来,京师为辐辏之地,衙署府堂林立,贵胄缙绅云集,新年例行团拜。例如,兵部尚书熊明遇曾作《崇祯四年正月二日同九卿团拜国子监》一诗:“太学春临泮水香,衣冠肃穆共升堂。时行夏正开青帝,礼宪周家重素王。班定群公先揖让,酒余三爵倍矜庄。辟雍丰镐今兼美,南国遥瞻北极光。”从诗文中可知团拜的参加者为九卿,他们之间的关系即为同僚,个中或有同年、同乡,此次活动很可能是官办性质,非私人聚会。国子监祭祀行礼,意在尊古,宴饮酬酢,重在联欢,团拜已成为京官岁首庆贺的聚会活动。
由此而言,宋明时代所言团拜,其实是三重含义:其一是指团拜礼,为狭义概念;其二是代指行团拜礼的同年会,是一个过渡性的概念;其三是指京官的新春聚会活动,包含有行团拜礼等内容,为广义概念。三者之间相互关联:若无团拜礼,则不可以称之为“团拜”,只能等同于一般的团体宴会;但若只单纯行团拜礼,又似乎缺少年节联谊庆贺的热闹气氛。所以,至明代以后,以庆贺新春为目的的团拜聚会为官员所追逐热捧,而礼俗内容也有了一定的变化。
二、团拜之发展
清代团拜活动较之以往有了大的发展,礼俗内容更为丰富。团拜旨在庆贺新春、敦睦情谊,“盖京师地大人众,往往经年不一面,亦借此以得聚晤耳”。行团拜之会为新春盛事,“缘自开印后,各科各省各衙门无不演戏团拜,各省督抚提镇两司来京,其同乡与所治京官亦以音樽宴会。至会试之年,各省新举人到京,无不设宴公请座主”。因此,清代团拜也可以认为是官场的一种团体社交活动,尤以京师为甚。较之前代,团拜礼俗变化主要表现在它的参与人员众多、娱乐性增强和影响范围更广几个方面。
首先,清代团拜参与人员关系复杂,庆贺交际功能无限放大。据清人考证,“宋赵氏升《朝野类要》卷五:诸处士同乡曲并同路者,其在朝及三学相聚作会日乡会,若同榜及第聚会则日同年会,此即今同乡同年团拜所防”。因此,清代团拜包括同年团拜、同乡团拜和同僚团拜三种类型。
同年团拜即源于宋代的同年会,同年之谊在于相似的求学、入仕经历,让他们在官场中更能惺惺相惜。科举考试是官员缔结年谊的缘起,这种年谊伴随整个宦海生涯。其科分深者的团拜,往往延续到子孙后辈。以那桐为例,其父为咸丰戊午科场案中被斩的编修浦安,曾于咸丰三年(1853年)癸丑科会试中第二百一十名贡士。那桐本人于光绪十一年(1885年)乙酉科顺天乡试中举,由此人仕为官。乙酉科的同年团拜,那桐自是每会必至。虽然其父已故,但那桐基本每年都要参加癸丑科的同年团拜,仕途上他也颇得旗下官员的提携庇佑。
同乡团拜即源于同乡会,古人的乡土观念根深蒂固,以地缘关系为基点,其层次小到乡村,大至联省。京师为文薮之地,才俊汇聚,维系人际关系的一项因素和条件就是籍贯。相同的籍贯,具有相同的文化氛围,当然也就“同声相应,同气相求”。于是同乡之间,也就有一种特殊的“乡谊”关系。恰如乾隆年间内阁学士尹壮图所言:“春正月,奉先大夫命初偕同乡行团拜礼,自是桑梓之谊益加亲密。”正是这种乡谊促成了同乡团拜的盛事。
与之相比,同僚团拜或许更多的是一种程序化的应酬,虽无年谊、乡谊可言,但不同官阶的官员都可参与,没有严格的限制条件,成为官场中最方便的沟通方式之一,因此,这种类型的团拜最易于被后人所继承。
其次,清代团拜礼活动更重娱乐性。以往团拜重在遵循古风,活动伊始祭祀行礼,继而宴饮酬唱,基本是团拜的传统礼俗内容。清代团拜酒宴之外以丝竹娱乐,观剧成为活动的重头戏。嘉道以前,团拜观剧风气犹简,而“自同治年来,演戏盛于 正二月,渐至四月始止。每演戏一日,必继以夜,金鼓丝竹,鞋鞯暄阗”。清末,团拜多有夜戏,众京官作竟日欢,所以清末郭则沄曾言:“其燕聚恒于各会馆,笙歌选日,车马如云。夜深恒有灯剧,将晓乃散,极觞春之盛焉。”
因此新春团拜时,京城建有大戏楼的各大饭庄和会馆堂会异常热闹,如宣外之财神馆、文昌馆、福寿堂等,“至光绪甲午后,则湖广馆、广州新馆、全浙会馆继起,而江西馆尤为后进,率为士大夫团拜宴集之所”。团拜扎堆爆满时,不得不几科合办,搭桌宴饮,如《翁同稣日记》记载,光绪十六年(1890年)闰二月初六日,在湖南会馆参加己酉科团拜,届时丁未、甲辰等6科同局,共20桌,楼上楼下,热闹纷呈。
官员对观剧的喜爱如痴如醉,以致晚清不得不挑选一名熟悉梨园戏事的京官,称为“戏提调”,专门负责定班、搭席、点戏、支配角色、排列先后等杂务。乐此不疲者大有人在,像光绪年问兵部主事吴焘、郎中孙春山等常充任此职。有些京官对名伶仰慕追捧,嗜戏如命,团拜时亦亲自登台票戏,如光宣时期位居决策中枢的那桐大学士。
再次,清代团拜不仅兴盛于京师,还流行于地方,影响范围更广。清末光绪年间,江苏人吴友如主绘的《点石斋画报》中有一幅“新年团拜”,描绘的是官员团拜行礼的情景,画旁有文:“团拜始于京官,凡在同乡,由会馆中执事备帖分请,约期行礼,嗣是而行之外官矣,嗣是而大家望族房分过多者,亦相将学步。事简而礼赅,诚良法也。”因此,外省团拜多效仿京官。道光年间,彭玉雯在自编年谱里记述:“保定每年正月官场有团拜之局,各詈亦互请春酒,悬灯演剧润色升平,此旧例也。”从形式到内容完全仿效京师团拜,是官场必要的应酬,虽“各詈”但“亦互请”,团拜之举实有些许不得已而为之的意味。
同时,团拜也逐渐成为官员之间交接的一种手段。俗语云“朝中有人好做官”,外官常假借团拜联系年谊、乡谊之名对京官公行贿赂。外官馈送京官,夏则有冰敬,冬则有炭敬,出京则有别敬,“同年同乡于别敬之外,则有团拜项,谓每岁同年同乡有一次团拜也”。正因如此,在《点石斋画报》“新年团拜”文中,特别列举浙江巡抚刘仲良预饬僚属:“上省贺年者,立予奏参。盖不欲属员之奔走于浮文,而欲其黾勉于职守。”严禁借团拜以行浮华谄媚。如此说来,清末官场中的很多团拜,联谊的初衷已荡然无存,只有赤裸裸的功利色彩了。
三、结语
综上所述,“团拜”的历史可以追溯至宋代,因行团拜礼而得名,其论齿序、讲尊卑的教化作用被沿袭。成为年节团体聚会的必行礼数。科举时代,官僚士人将团拜礼应用于同年雅集,使其开始具有团体聚会的含义。明代以来,团拜更突出它庆贺联谊的社交功能,逐渐成为京官新春贺岁的团体聚会。清代团拜将传统的团拜礼、同年会和新春聚会相结合,参与人员范围增大,同年、同乡和同僚积极响应,并增加了观剧等娱乐内容,同时新年团拜也为外官所效仿,并成为京官和地方官交接的重要的手段。
辛亥革命爆发,传统的团拜没有随着清王朝的覆灭而结束。相反,举行的范围已不限于政府官员,凡夫俗子;三教九流皆于新春行团拜。团拜的活动内容也悄然发生变化,“履端伊始,万象更新,集合各团团员于一堂,从容言笑,互道既往一年之经过,而预祝未来一年之胜利”,宴饮必不可少。行礼则以鞠躬为主,观剧也被新兴娱乐取而代之。民国时期的团拜处于由传统向现代过渡的阶段。新中国成立以后,团拜之名犹存,但已摒弃了旧时的繁复和糟粕,众人欢聚一堂,清茶一杯,糖果一碟,交流思想、联络感情,距宋明清以来的团拜礼俗已渐行渐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