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7年在印度马哈拉什特拉省,一名叫做尤迪特的男子用餐时,突然感觉到咽喉一阵干痛灼伤,在喝了一两杯水后,症状仍未减轻。尤迪特起初本以为是简单的食物过敏,没有多加留意,但随后腹部一阵绞痛,出现了越来越严重的恶心呕吐,随行的前女友艾迪蒂·莎玛立刻拨打急救电话,将尤迪特送往医院。
主治医生一眼就看出尤迪特的症状是食物中毒,对他进行洗胃和催吐,不幸的是,几分钟后,尤迪特还是不治身亡。随后的血液检测报告显示,尤迪特死于砷中毒。
案情僵持
尤迪特的蹊跷死亡,引起了印度警方的注意。在多方调查取证后,警方将嫌疑人锁定为尤迪特的前女友艾迪蒂·莎玛,并以谋杀罪将其逮捕。
24岁的艾迪蒂是工商管理硕士,2006年她和尤迪特已到了谈婚论嫁的地步,热恋中的两人定下了婚约。不过在读研究生期间,艾迪蒂又结识了另一名男子、同班同学普拉文·克汉德瓦尔,随后移情别恋,与新欢私奔到了新德里。但放不下感情的尤迪特仍然不舍不弃,追到了新德里,希望艾迪蒂能回心转意。
在印度警方看来,艾迪蒂为了摆脱尤迪特的纠缠,有充分的杀人动机。而且在案发当日,正好艾迪蒂约尤迪特在一家麦当劳店中见面,有作案时机。在尤迪特死亡前,也曾告诉医生他吃过一些一些艾迪蒂送给他的糖果。不过,这些只是警方的逻辑推理,并没有确凿的证据论证。而且,艾迪蒂在被捕后否认自己和未婚夫的死有关。
脑部扫描技术登场
眼看案情将处于僵持不下的状态,印度法庭决定用脑部扫描来确定她是否犯有谋杀罪。
此前,脑部扫描已经广泛应用于世界各地的刑事案件的侦查中。这是由于脑电波可以监测大脑各个区域的活动,所以常被用来解读嫌疑人的心理活动。比如脑电波的一种常见波β波出现时,可以表明嫌疑人处于精神紧张和情绪激动或亢奋状态。而与语言相关的脑电波一旦被监测到,即使嫌疑人处于沉默阶段,警方也可以通过电极阵列,解码嫌疑人的思想。
不过,刑事侦查中的脑部扫描技术的核心还是寻找一个叫做“P300”的特殊的大脑电信号。20世纪60年代,神经生物学家首次发现了P300与大脑认知的关联。一个人在看到、听到某个熟悉的事物大约300毫秒后,大脑会出现持续增加的电活动“P300”。
30年后,“P300”被用于刑事侦查。在证据难以搜齐的情况下,警方会给出有关物体的语言或视觉暗示,然后借助是否检测到特别强烈的“P300”信号,来判断犯罪嫌疑人与罪行是否有关。这次印度法庭的脑部扫描,就是为了识别脑电波活动数据中的P300信号。
一锤定音
在一间安静的没有窗户的屋子里,检调人员将脑波纪录仪连到了艾迪蒂的大脑上。头部贴上32个电极后的艾迪蒂紧闭双眼,一言不发地坐在一边。随后,在检察官的监督下,检调人员开始在她面前,以艾迪蒂的第一人称口吻朗读一篇“我如何毒杀了尤迪特”的文章。
之所以不是直接问讯的方式,比如“你是否杀了尤迪特?”,“你是不是往他食物里投毒?”是因为这个测试要求嫌疑人有配合的意愿,并且很重要的一点是,要保证所有提示都是以非指控性的形式呈现。如果直接指控,就会使得嫌疑犯在测试过程中变得激动,影响测试效果。
在长达1小时的读脑测试中,艾迪蒂没有开口说过一句话,然而脑电图描记仪显示,当尤迪特惨遭谋杀的细节被朗读出来时,比如“我买了砷”、“我与被害人在快餐店相遇”等情节出现时,艾迪蒂大脑中储存经验记忆的区域开始异常活跃起来。之后,为了验证检测结果,检调人员又重复进行了一次测试,测验结果同样显示出明显的P300信号。
这正好与该套测谎技术的发明者设定的“罪犯标准”相一致。这套测谎技术的发明者说,人回想目击过的事件与做过的事时的脑波不一样,这套系统可以辨别两者间的差异。倘若嫌犯脑部记忆区活跃起来,出现明显变化,则可推断此人正是罪犯。
2008年6月,尽管艾迪蒂在法庭上还是辩称自己是无辜的,但法官还是毫不迟疑地进行了宣判。这位法官在判词中解释称,对艾迪蒂的大脑扫描显示,她具有关于砷的“经验知识”。艾迪蒂随后被法庭判处终生监禁。
是否该信任“P300”
在各国,“P300”在刑事案件侦查中都有过实战经验。不过,其他国家的法官虽也采信脑部扫描结果,但一般是被告律师藉以证明被告精神有问题试图脱罪或减刑,而不是被检方当成说服陪审团嫌犯有罪的证据。2008年印度的艾迪蒂案还是世界上第一例通过“读脑术”判定嫌犯有罪的案例,创下法庭以脑部扫描结果为判决凭据的全球首例,一时激发世界司法界的争议,人们的关注点在于在侦查过程中,过分信任技术是否可行?
虽然大脑扫描测试的拥护者坚称,P300是一个自动的大脑反应,犯罪嫌疑人是无法控制的。但是,事实是这样吗?
在美国伊利诺伊州的西北大学,一组心理学家进行了相关的犯罪心理研究。在研究初期,他们要求受试者在电脑屏幕上观看一组犯罪的图片,并想象自己进行这场犯罪。之后在大脑指纹测试中,受试者要有意忘掉这场犯罪。研究者发现,大部分受试者都能做到这点。
之后,进入了第二个模拟犯罪阶段。教授们教学生如何进行一次完美犯罪。这些学生将进入校园里一间小办公室,了解学校职员存放财物的地点,以及如何安排最佳的作案时间以避免被抓等。当天晚些时候,每一位学生都成为了一个熟练的小偷,顺利地偷到了一些东西。
随后,研究者们对这些“小偷们”进行了大脑指纹测试。初期结果也显示,一些人确实能有意地抑制P300信号对重要提示的反应,从而欺骗测试的执行者。
当然,模拟犯罪是否可以和现实参与的暴力犯罪相提并论还有待讨论。不过,这也为这项许多司法机关依赖的脑部扫描技术的科学性打上了一个巨大的问号。如果实施者对受测试者进行操纵,无论是有意的还是无意的,都可能会让受测试者增加导致负罪的P300信号反应。比如在艾迪蒂案中,艾迪蒂在被诱导深信尤迪特是因自己而中毒身亡后,可能也会产生负罪感强烈的P300,以此信号为依据,判处这位24岁的姑娘终身监狱,未免会太轻率。2008年,由5位神经生物学家组成的印度国家委员会起草了一份报告,强烈要求印度司法系统停止使用这项技术,因为该技术的有效性太过局限。
看来,随着脑电波测量技术的完善,类似测谎仪的科学手段引入判案会成为不可避免的潮流,毕竟各国司法机关手头都有大量的无头案子等着判。不过,如何避免技术错误所造成的冤案,是对这项技术的一大考验。
主治医生一眼就看出尤迪特的症状是食物中毒,对他进行洗胃和催吐,不幸的是,几分钟后,尤迪特还是不治身亡。随后的血液检测报告显示,尤迪特死于砷中毒。
案情僵持
尤迪特的蹊跷死亡,引起了印度警方的注意。在多方调查取证后,警方将嫌疑人锁定为尤迪特的前女友艾迪蒂·莎玛,并以谋杀罪将其逮捕。
24岁的艾迪蒂是工商管理硕士,2006年她和尤迪特已到了谈婚论嫁的地步,热恋中的两人定下了婚约。不过在读研究生期间,艾迪蒂又结识了另一名男子、同班同学普拉文·克汉德瓦尔,随后移情别恋,与新欢私奔到了新德里。但放不下感情的尤迪特仍然不舍不弃,追到了新德里,希望艾迪蒂能回心转意。
在印度警方看来,艾迪蒂为了摆脱尤迪特的纠缠,有充分的杀人动机。而且在案发当日,正好艾迪蒂约尤迪特在一家麦当劳店中见面,有作案时机。在尤迪特死亡前,也曾告诉医生他吃过一些一些艾迪蒂送给他的糖果。不过,这些只是警方的逻辑推理,并没有确凿的证据论证。而且,艾迪蒂在被捕后否认自己和未婚夫的死有关。
脑部扫描技术登场
眼看案情将处于僵持不下的状态,印度法庭决定用脑部扫描来确定她是否犯有谋杀罪。
此前,脑部扫描已经广泛应用于世界各地的刑事案件的侦查中。这是由于脑电波可以监测大脑各个区域的活动,所以常被用来解读嫌疑人的心理活动。比如脑电波的一种常见波β波出现时,可以表明嫌疑人处于精神紧张和情绪激动或亢奋状态。而与语言相关的脑电波一旦被监测到,即使嫌疑人处于沉默阶段,警方也可以通过电极阵列,解码嫌疑人的思想。
不过,刑事侦查中的脑部扫描技术的核心还是寻找一个叫做“P300”的特殊的大脑电信号。20世纪60年代,神经生物学家首次发现了P300与大脑认知的关联。一个人在看到、听到某个熟悉的事物大约300毫秒后,大脑会出现持续增加的电活动“P300”。
30年后,“P300”被用于刑事侦查。在证据难以搜齐的情况下,警方会给出有关物体的语言或视觉暗示,然后借助是否检测到特别强烈的“P300”信号,来判断犯罪嫌疑人与罪行是否有关。这次印度法庭的脑部扫描,就是为了识别脑电波活动数据中的P300信号。
一锤定音
在一间安静的没有窗户的屋子里,检调人员将脑波纪录仪连到了艾迪蒂的大脑上。头部贴上32个电极后的艾迪蒂紧闭双眼,一言不发地坐在一边。随后,在检察官的监督下,检调人员开始在她面前,以艾迪蒂的第一人称口吻朗读一篇“我如何毒杀了尤迪特”的文章。
之所以不是直接问讯的方式,比如“你是否杀了尤迪特?”,“你是不是往他食物里投毒?”是因为这个测试要求嫌疑人有配合的意愿,并且很重要的一点是,要保证所有提示都是以非指控性的形式呈现。如果直接指控,就会使得嫌疑犯在测试过程中变得激动,影响测试效果。
在长达1小时的读脑测试中,艾迪蒂没有开口说过一句话,然而脑电图描记仪显示,当尤迪特惨遭谋杀的细节被朗读出来时,比如“我买了砷”、“我与被害人在快餐店相遇”等情节出现时,艾迪蒂大脑中储存经验记忆的区域开始异常活跃起来。之后,为了验证检测结果,检调人员又重复进行了一次测试,测验结果同样显示出明显的P300信号。
这正好与该套测谎技术的发明者设定的“罪犯标准”相一致。这套测谎技术的发明者说,人回想目击过的事件与做过的事时的脑波不一样,这套系统可以辨别两者间的差异。倘若嫌犯脑部记忆区活跃起来,出现明显变化,则可推断此人正是罪犯。
2008年6月,尽管艾迪蒂在法庭上还是辩称自己是无辜的,但法官还是毫不迟疑地进行了宣判。这位法官在判词中解释称,对艾迪蒂的大脑扫描显示,她具有关于砷的“经验知识”。艾迪蒂随后被法庭判处终生监禁。
是否该信任“P300”
在各国,“P300”在刑事案件侦查中都有过实战经验。不过,其他国家的法官虽也采信脑部扫描结果,但一般是被告律师藉以证明被告精神有问题试图脱罪或减刑,而不是被检方当成说服陪审团嫌犯有罪的证据。2008年印度的艾迪蒂案还是世界上第一例通过“读脑术”判定嫌犯有罪的案例,创下法庭以脑部扫描结果为判决凭据的全球首例,一时激发世界司法界的争议,人们的关注点在于在侦查过程中,过分信任技术是否可行?
虽然大脑扫描测试的拥护者坚称,P300是一个自动的大脑反应,犯罪嫌疑人是无法控制的。但是,事实是这样吗?
在美国伊利诺伊州的西北大学,一组心理学家进行了相关的犯罪心理研究。在研究初期,他们要求受试者在电脑屏幕上观看一组犯罪的图片,并想象自己进行这场犯罪。之后在大脑指纹测试中,受试者要有意忘掉这场犯罪。研究者发现,大部分受试者都能做到这点。
之后,进入了第二个模拟犯罪阶段。教授们教学生如何进行一次完美犯罪。这些学生将进入校园里一间小办公室,了解学校职员存放财物的地点,以及如何安排最佳的作案时间以避免被抓等。当天晚些时候,每一位学生都成为了一个熟练的小偷,顺利地偷到了一些东西。
随后,研究者们对这些“小偷们”进行了大脑指纹测试。初期结果也显示,一些人确实能有意地抑制P300信号对重要提示的反应,从而欺骗测试的执行者。
当然,模拟犯罪是否可以和现实参与的暴力犯罪相提并论还有待讨论。不过,这也为这项许多司法机关依赖的脑部扫描技术的科学性打上了一个巨大的问号。如果实施者对受测试者进行操纵,无论是有意的还是无意的,都可能会让受测试者增加导致负罪的P300信号反应。比如在艾迪蒂案中,艾迪蒂在被诱导深信尤迪特是因自己而中毒身亡后,可能也会产生负罪感强烈的P300,以此信号为依据,判处这位24岁的姑娘终身监狱,未免会太轻率。2008年,由5位神经生物学家组成的印度国家委员会起草了一份报告,强烈要求印度司法系统停止使用这项技术,因为该技术的有效性太过局限。
看来,随着脑电波测量技术的完善,类似测谎仪的科学手段引入判案会成为不可避免的潮流,毕竟各国司法机关手头都有大量的无头案子等着判。不过,如何避免技术错误所造成的冤案,是对这项技术的一大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