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202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再次高度关注作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育人方向中重要一环的劳动教育,而《意见》中劳动、劳动教育的理论逻辑在毛泽东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著作《实践论》中也有体现。时隔多年,《实践论》站在新时代中历久弥新,本文即从《实践论》中挖掘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内涵、意义、途径,既为新时代劳动教育建构理论支撑,也为《实践论》在八十多年后赋予更多时代色彩。
关键词:毛泽东思想;《实践论》;劳动观;劳动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1)17-0020-04
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就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加强劳动教育进行了系统设计和全面部署[1]。而“劳动”以及其背后的“实践”在《实践论》中有着经典解析,《实践论》从“实践”这一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基本的观点出发,阐释了毛泽东关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思想,认识论是糅合和辩证法的认识论,蕴含着毛泽东极为深刻的实践哲学特质。本文即从《实践论》中挖掘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内涵、意义、途径,既为新时代劳动教育建构理论支撑,也为《实践论》在八十多年后赋予更多时代色彩。
一、从《实践论》解读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内涵
解读新时代劳动教育内涵的核心在于理解劳动。《意见》提出“实施劳动教育的重点是……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将劳动教育与智育区别开,防止用文化课的学习取代劳动教育”。“劳动”和“实践”是本文研究对象的关键桥梁,是将《实践论》和劳动教育连接在一起的两个关键词,明晰两者概念的同与不同是进一步解读的前提。两者从本质要素来看是一致的,涵盖主观、客观以及主客观之间的联系。毛泽东认为“人的社会实践,不限于生产活动一种形式,还有多种其他的形式,阶级斗争,政治生活,科学和艺术的活动,总之社会实际生活的一切领域都是社会的人所参加的。”[2]而《意见》中所说的“劳动”外延就是“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可见这里“劳动”的范畴包含在“实践”当中。但仍不能轻易将两者混为一谈,不能简化为包含和包含于的关系,也不是削弱“劳动”在政治经济学中的意义,而是在时代性解读的需求下,将“劳动”的概念过渡到“实践”中,同时仍要加以区别,注意界限,这样才能在《实践论》中找到更多开展劳动教育的理论支撑。
一是要从劳动的外延概念来看劳动教育与实践教育的界限。过去教育部门和学校常常提到“实践教学”“社会实践”,更多的是指课堂教学内容现实意义的参与和走出课堂走向社会的亲身体验,大多是对课内学习的“变现”,而这次《意见》单独将劳动教育提出来,某种程度上就是为了尽可能地减少劳动教育隐匿在实践教育之后。
二是要从劳动的内涵来看劳育和智育的界限。《意见》特别将两者区别开来,也是明确了劳动内部种类的划分。广义上的劳动可以分为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而劳动教育的劳动更多指向体力劳动。当前学生的升学选拔仍是以智育成果即文化课成果为主,这就从教育的目的和动机层面使“劳动教育正被淡化、弱化”,明确劳育和智育的界限也是为了让劳动教育成为培育学生的重要合力之一。
二、从《实践论》解读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义
(一)发挥劳动对劳动自身升级的作用
“劳动”所具有的历史性内涵,使它在不同时期有着不同外延。当前教育体系,尤其是高等教育,对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侧重于复杂的部分,往往忽视基础技能培养。正如《实践论》中所说的“人类社会的生产活动,是一步又一步地由低级向高级发展”,任何复杂的实践都是由基本的劳动演变而来的,若忽略基础劳动,只会让学生的实践能力变为“空中花园”。
从劳动层次上看,一方面,重视劳动教育并不意味着简单低级,而是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生产生活的方法与技能并加以实践体验,从而为今后学习更高层次的专业技能打好基础;另一方面,重视劳动教育并不意味着是守旧低效,尽管当前科学技术的先进程度远超过去,大量需要人力的劳动被机器取代,不只是生产方面有大量自动化数控机器,生活方面也出现了各种设备减轻人力,此时加强劳动教育能更好地体现劳动的发展规律,也就是《意见》中基本原则提到的“强化实践体验”,在亲身经历劳动的过程中让学生从纵向角度掌握生产生活的最新技术。
(二)发挥劳动对深化理论认识的作用
《实践论》很大程度上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知行合一”思想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结合升华的结果,其中强调人的认识“从实践发生,而又服务于实践”,在劳动教育中,学生可以在原有的理论认识指导下开展劳动,不断产生对生产、生活以及服务新的认识和看法[3]。同时《实践论》强调“通过实践而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而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认识的真理性由实践来检验,实践能够让真理性认识从失败、错误中脱胎而出。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及技能通过劳动实践转化为现实,将主客观联系在一起加以对照,从而让学生加强对真理的探索。
(三)发挥劳动对改造劳动主体的作用
劳动的改造作用绝不止体现在对自然、社会的改造,还有劳动主体。目前的确存在“不珍惜劳动成果、不想劳动、不会劳动的现象”,有个别学生缺乏劳动、思想慵懒,这是《实践论》中所说的“思想超过客观过程”,是脱离了劳动的精神面貌和价值取向。然而改造主观世界不能只局限在唯心的、主观的、自我的层面上,更多的是要靠实实在在的劳动,让主客观世界不断结成联系,在劳动中体会感受,要比通过书本读来的、通过大脑思考来得更真实有效。这也就是毛泽东所说的“改造客观世界,也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改造自己的認识能力,改造主观世界同客观世界的关系”。《意见》中提到劳育对学生最终的影响在于“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劳动教育中,学生通过亲自劳动,能够真切感受作为商品价值的——“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能够逐步改变学生对于劳动本质和劳动成果的珍惜程度,同时潜移默化地升华个人品质、磨砺意志,逐步培养劳动精神。 三、从《实践论》解读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途径
(一)强调劳动主体“知行合一”
《意见》中提到劳动教育的一个关键原则就是“以体力劳动为主,注意手脑并用”,从深层次体现了实践与认识的关系。学生通过接受劳动教育,最直接地获得了对劳动对象表面现象和外部联系的感性认识,即感受劳动本身的体力消耗以及对劳动的直观感受;通过发挥大脑思考的作用,使感性认识进一步上升为理性认识,上升为对劳动技巧的摸索、规律的总结、意义的体会。然而知行合一在此远远没有结束,还需要《实践论》中所说的,不仅是“从感性的认识到理性的认识之能动的飞跃,更重要的还须表现于从理性的认识到革命的实践这一个飞跃”。换句话说,劳动教育不能止于校园,更要让劳动教育回归家庭、回报社会,不断用劳动得来的新的理性认识再去指导新的劳动[4]。
(二)强调劳动过程“循序渐进”
《意见》中针对不同阶段的学生提出了不同的指导方案,相同阶段的学生又依据不同学制进行区别。毛泽东在《实践论》中的认识论观点,是充满辩证法色彩的认识论,认为人类认识发展全过程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个过程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的每一循环内容,都相对到了高一级的程度。人类的本质活动就是劳动,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也可以说是劳动的发展历史,同样,人的认识发展过程和社会发展也是同步向前的。这就要求对学生的劳动教育要在时代性认识的指导下进行,贴近时代需求、符合历史方位[5]。
(三)强调劳动环境“支撑保障”
劳动教育的主体区别于劳动的主体,劳动的主体是学生,而劳动教育的主体是有目的、有计划实施教育的家庭、学校、社会,除此之外这也是劳动主体所处的主要外部环境。在《实践论》看来,作为具有社会性这一根本属性的人在一定生产关系下从事生产劳动,这是“人的认识发展的基本来源”。
本研究认为,这里所说的生产活动就是人们最基本的进行生产资料、生活资料生产的实践活动,接受劳动教育不可能仅是闷头做事,其社会性必然会使其与环境紧密相连,必然会受到学生所处环境的影响。一方面环境包含劳动所需的工具和资料,这就直接限制了劳动的水平,另一方面环境影响人的认识,通过认识的反作用也会影响劳动的水平。
因此《意见》中指出要分别发挥家庭、学校、社会的基础、主导、支持作用,这三者既是劳动教育的供给者,也是其主要场所。同时,强调“着力提升劳动教育支撑保障能力”“切实加强劳动教育的组织实施”,也是从劳动主客体联系之外,保障学生接受劳动教育质量的重要方面。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N]. 人民日报,2020-03-27(01).
[2] 毛泽东. 毛泽东选集[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3] 马克思,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
[4] 陈宝生.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大力加强新时代劳动教育[N]. 人民日报,2020-03-30(12).
[5] 檀传宝. 劳动教育的概念理解——如何認识劳动教育概念的基本内涵与基本特征[J]. 中国教育学刊,2019(02):82-84.
(荐稿人:郭万牛,南京工业大学教授)
(责任编辑:邹宇铭)
关键词:毛泽东思想;《实践论》;劳动观;劳动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1)17-0020-04
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就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加强劳动教育进行了系统设计和全面部署[1]。而“劳动”以及其背后的“实践”在《实践论》中有着经典解析,《实践论》从“实践”这一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基本的观点出发,阐释了毛泽东关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思想,认识论是糅合和辩证法的认识论,蕴含着毛泽东极为深刻的实践哲学特质。本文即从《实践论》中挖掘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内涵、意义、途径,既为新时代劳动教育建构理论支撑,也为《实践论》在八十多年后赋予更多时代色彩。
一、从《实践论》解读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内涵
解读新时代劳动教育内涵的核心在于理解劳动。《意见》提出“实施劳动教育的重点是……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将劳动教育与智育区别开,防止用文化课的学习取代劳动教育”。“劳动”和“实践”是本文研究对象的关键桥梁,是将《实践论》和劳动教育连接在一起的两个关键词,明晰两者概念的同与不同是进一步解读的前提。两者从本质要素来看是一致的,涵盖主观、客观以及主客观之间的联系。毛泽东认为“人的社会实践,不限于生产活动一种形式,还有多种其他的形式,阶级斗争,政治生活,科学和艺术的活动,总之社会实际生活的一切领域都是社会的人所参加的。”[2]而《意见》中所说的“劳动”外延就是“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可见这里“劳动”的范畴包含在“实践”当中。但仍不能轻易将两者混为一谈,不能简化为包含和包含于的关系,也不是削弱“劳动”在政治经济学中的意义,而是在时代性解读的需求下,将“劳动”的概念过渡到“实践”中,同时仍要加以区别,注意界限,这样才能在《实践论》中找到更多开展劳动教育的理论支撑。
一是要从劳动的外延概念来看劳动教育与实践教育的界限。过去教育部门和学校常常提到“实践教学”“社会实践”,更多的是指课堂教学内容现实意义的参与和走出课堂走向社会的亲身体验,大多是对课内学习的“变现”,而这次《意见》单独将劳动教育提出来,某种程度上就是为了尽可能地减少劳动教育隐匿在实践教育之后。
二是要从劳动的内涵来看劳育和智育的界限。《意见》特别将两者区别开来,也是明确了劳动内部种类的划分。广义上的劳动可以分为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而劳动教育的劳动更多指向体力劳动。当前学生的升学选拔仍是以智育成果即文化课成果为主,这就从教育的目的和动机层面使“劳动教育正被淡化、弱化”,明确劳育和智育的界限也是为了让劳动教育成为培育学生的重要合力之一。
二、从《实践论》解读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义
(一)发挥劳动对劳动自身升级的作用
“劳动”所具有的历史性内涵,使它在不同时期有着不同外延。当前教育体系,尤其是高等教育,对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侧重于复杂的部分,往往忽视基础技能培养。正如《实践论》中所说的“人类社会的生产活动,是一步又一步地由低级向高级发展”,任何复杂的实践都是由基本的劳动演变而来的,若忽略基础劳动,只会让学生的实践能力变为“空中花园”。
从劳动层次上看,一方面,重视劳动教育并不意味着简单低级,而是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生产生活的方法与技能并加以实践体验,从而为今后学习更高层次的专业技能打好基础;另一方面,重视劳动教育并不意味着是守旧低效,尽管当前科学技术的先进程度远超过去,大量需要人力的劳动被机器取代,不只是生产方面有大量自动化数控机器,生活方面也出现了各种设备减轻人力,此时加强劳动教育能更好地体现劳动的发展规律,也就是《意见》中基本原则提到的“强化实践体验”,在亲身经历劳动的过程中让学生从纵向角度掌握生产生活的最新技术。
(二)发挥劳动对深化理论认识的作用
《实践论》很大程度上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知行合一”思想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结合升华的结果,其中强调人的认识“从实践发生,而又服务于实践”,在劳动教育中,学生可以在原有的理论认识指导下开展劳动,不断产生对生产、生活以及服务新的认识和看法[3]。同时《实践论》强调“通过实践而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而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认识的真理性由实践来检验,实践能够让真理性认识从失败、错误中脱胎而出。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及技能通过劳动实践转化为现实,将主客观联系在一起加以对照,从而让学生加强对真理的探索。
(三)发挥劳动对改造劳动主体的作用
劳动的改造作用绝不止体现在对自然、社会的改造,还有劳动主体。目前的确存在“不珍惜劳动成果、不想劳动、不会劳动的现象”,有个别学生缺乏劳动、思想慵懒,这是《实践论》中所说的“思想超过客观过程”,是脱离了劳动的精神面貌和价值取向。然而改造主观世界不能只局限在唯心的、主观的、自我的层面上,更多的是要靠实实在在的劳动,让主客观世界不断结成联系,在劳动中体会感受,要比通过书本读来的、通过大脑思考来得更真实有效。这也就是毛泽东所说的“改造客观世界,也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改造自己的認识能力,改造主观世界同客观世界的关系”。《意见》中提到劳育对学生最终的影响在于“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劳动教育中,学生通过亲自劳动,能够真切感受作为商品价值的——“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能够逐步改变学生对于劳动本质和劳动成果的珍惜程度,同时潜移默化地升华个人品质、磨砺意志,逐步培养劳动精神。 三、从《实践论》解读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途径
(一)强调劳动主体“知行合一”
《意见》中提到劳动教育的一个关键原则就是“以体力劳动为主,注意手脑并用”,从深层次体现了实践与认识的关系。学生通过接受劳动教育,最直接地获得了对劳动对象表面现象和外部联系的感性认识,即感受劳动本身的体力消耗以及对劳动的直观感受;通过发挥大脑思考的作用,使感性认识进一步上升为理性认识,上升为对劳动技巧的摸索、规律的总结、意义的体会。然而知行合一在此远远没有结束,还需要《实践论》中所说的,不仅是“从感性的认识到理性的认识之能动的飞跃,更重要的还须表现于从理性的认识到革命的实践这一个飞跃”。换句话说,劳动教育不能止于校园,更要让劳动教育回归家庭、回报社会,不断用劳动得来的新的理性认识再去指导新的劳动[4]。
(二)强调劳动过程“循序渐进”
《意见》中针对不同阶段的学生提出了不同的指导方案,相同阶段的学生又依据不同学制进行区别。毛泽东在《实践论》中的认识论观点,是充满辩证法色彩的认识论,认为人类认识发展全过程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个过程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的每一循环内容,都相对到了高一级的程度。人类的本质活动就是劳动,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也可以说是劳动的发展历史,同样,人的认识发展过程和社会发展也是同步向前的。这就要求对学生的劳动教育要在时代性认识的指导下进行,贴近时代需求、符合历史方位[5]。
(三)强调劳动环境“支撑保障”
劳动教育的主体区别于劳动的主体,劳动的主体是学生,而劳动教育的主体是有目的、有计划实施教育的家庭、学校、社会,除此之外这也是劳动主体所处的主要外部环境。在《实践论》看来,作为具有社会性这一根本属性的人在一定生产关系下从事生产劳动,这是“人的认识发展的基本来源”。
本研究认为,这里所说的生产活动就是人们最基本的进行生产资料、生活资料生产的实践活动,接受劳动教育不可能仅是闷头做事,其社会性必然会使其与环境紧密相连,必然会受到学生所处环境的影响。一方面环境包含劳动所需的工具和资料,这就直接限制了劳动的水平,另一方面环境影响人的认识,通过认识的反作用也会影响劳动的水平。
因此《意见》中指出要分别发挥家庭、学校、社会的基础、主导、支持作用,这三者既是劳动教育的供给者,也是其主要场所。同时,强调“着力提升劳动教育支撑保障能力”“切实加强劳动教育的组织实施”,也是从劳动主客体联系之外,保障学生接受劳动教育质量的重要方面。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N]. 人民日报,2020-03-27(01).
[2] 毛泽东. 毛泽东选集[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3] 马克思,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
[4] 陈宝生.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大力加强新时代劳动教育[N]. 人民日报,2020-03-30(12).
[5] 檀传宝. 劳动教育的概念理解——如何認识劳动教育概念的基本内涵与基本特征[J]. 中国教育学刊,2019(02):82-84.
(荐稿人:郭万牛,南京工业大学教授)
(责任编辑:邹宇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