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上好初中信息技术课

来源 :现代教育教学探索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njushic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信息时代的中考也会改革,明年我市中考增加作息技术考查科目,作为一名教师,该如何把信息技术知识既深入又活泼、生动地教给学生,学生又该如何学习信息技术,很值得我们研究。
  【关键词】拓展性;空间;因材施教
  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计算机的应用几乎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它既为中学生学习计算机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同时也对我们的教学提出了更新的要求。信息时代的中考也会改革,明年我市中考增加作息技术考查科目,随着计算机的不断普及,中学计算机教学既要适应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又要适合现阶段中学生自身素质的发展。作为一名教师,该如何把信息技术知识既深入又活泼、生动地教给学生,学生又该如何学习信息技术,很值得我们研究。我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对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进行了分析和思考,并对搞好信息技术教学提出以下见解:
  1. 教学内容应具有可拓展性
  信息技术发展速度快、更新周期短,所以课堂教学的重点不只是一两个知识点,而是以培养学生的基础知识与技能学习为基础,要求“在引导学生掌握知识体系的基础上,适当放手,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掌握技术工具的操作方法与应用技巧”,符合《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要求》和标准。放开手,把主动权给学生,学生有了主动权,这种方法在操作时有很大的弹性。在教学中,教师的讲解与学生的练习,都可收可放,很灵活,在学习练中可以讲,在讲时可以让学生练,边讲边练。
  例如,教学“在Word中编辑文字字号、字体”这部分内容时,教师要求学生输入文字后,对文字字号、字体进行设置,然后再调整。学生在练习时,往往因为个人能力的差异以及兴趣驱使,而花很长的时间用于尝试各种字体及字体大小,这时教师应针对学生个人掌握情况,提出不同层次的要求。
  2. 多给学生练的空间
  2.1 少讲多练,有更多的时间让学生自学。
  在实际教学中,最忌讳的就是教师一言堂、包办代替,留给学生的思考与操作时间相当有限,使一门有趣的课程变成了大篇的理论讲解,剥夺了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使学生失去了学习的动力。笔者认为信息技术课的教学应更多的时间给学生自学,教师要少讲,而学生要多练。少讲并不是不讲,而是没有必须讲的就不要讲,把那些学生必须了解的知识、教学内容做必需的讲述,其他内容由学生自己学习。由于学生小学学习信息技术的条件不同,基础也不同,那么在初一年级的起点自然也不同,学生在理解、认识和实践操作上自然存在差别。显然,同样的教学目标与要求是不适合所有的学尽可能多的时间留给学生,让学生在实践中“多练”,在实践中“多思考”,充分发挥他们的自主思维与想像空间,让学生亲身体验自我学习的乐趣。
  2.2 精讲多练,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思考问题。
  传统学科的学习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通过讲授把教学内容传递给学生,学生根据所学的知识去理解及延伸。在学习过程中,教师是教学过程的主宰,学生则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学生成为被灌输的对象。它的缺陷在于:忽视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能力的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特点未能很好地体现出来。
  3. 尊重学生个体发展差异,对差生应耐心指导,并鼓励学生合作学习,多尝试
  由于小学开设信息技术课情况不一,以及学生家庭经济环境、曾经接受信息技术教育的程度不同,同一年龄层次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的起点是参差不齐的,在学习过程中也会很快分化,这给教学带来诸多不便。
  初一年级的新生因为来自不同的小学,这些小学的信息技术教育水平不同,会造成同班同学的信息技术水平的起点差异很大。家中有计算机的和家中没有计算机的学生也往往有一定的差别。以上因素使要求在教学时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差异水平,比如 操作水平,授受能力等,设计不同层次的学习内容。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做到尊重学生个体发展差异,对差生应耐心指导,并鼓励学生合作学习,多作尝试。
  4. 因材施教,开发学生的创造才能
  4.1 因材施教,激发学生的创造才能。
  教学信息技术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要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在教学中,方法的选择与运用非常重要,教师要用心选择,灵活运用。比如,在学习网页制作一章时,要求学生制作一个网页,学生所做的网页各式各样,各具特色。这时教师不仅要肯定学生的创作,而且要在此基础上,对他们进行指导、帮助,使其更好地掌握制作要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学生的自我表现、肯定学生的创造性,实际上即是鼓励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了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创造性。
  4.2 因生施教,开发学生的创造才能。
  同一个班里,肯定会有因学生学习程度、接受程度差异而导致的学生个体学习的差异,因此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发展,对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具有重要作用。当教师充分了解学生,认识到每个学生的特长,启发引导学生,不但成功地取得了超越他们过去水平的优良成绩,而且达到了他们认为应该达到的预想目标时,那他们的学习就变得更加切实可行了。个性化教育已越来越多地被运用到教学中,成为激励学生学习自信的工具。
  在教学中,我首先对学生的知识结构有一个清晰的把握,依据学生掌握知识的差异,进行分层教学和分层指导。具体做法是:提出同样的操作任务,但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可以有不同的要求。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可以适量增加知识容量、提高操作要求,让学生有主动创造与发挥的余地;相对于基础不是很好的学生,应以鼓励为主,找到学生学习的兴趣,在此基础上促使其有所提高。于是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了同样的成就感,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由此兴趣带来的学习主动性,自然成为提高学生创造能力的基础。
  收稿日期:2014-08-23
其他文献
【摘 要】心理学认为:受教育者的心理在教育过程中表现出来,又在活动过程中得到发展。学校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是课堂教学,课堂也是学生最重要的活动场所,我们有必要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即在教学中进行心育渗透。让学生主动地学,创新地学,快乐地学。爱护每一个学生,树立正确的师生观。准确地评价每一位学生,树立正确的教学观。  【关键词】数学;学科教学;心育渗透  心理学认为:受教育者的心理在教育
期刊
【摘 要】数学是人类思维的体操,不仅如此,它更是许多自然学科的基础,像物理和化学以及生物等学科都是以数学为基础的,在当代的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注意数学的这种基础性,对学生们的数学能力进行着重的培养。  【关键词】数学教学;学习兴趣;科学方法  在小学的数学教学阶段,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是很困难的,能力提高就更是难上加难,但是即便如此教师也要将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当成是自己教学任务的最高目标,单纯地提高
期刊
【摘 要】心理学中有一种观点,即认知兴趣能最大限度地引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也就是说,要想让一个人专注于某件事,首先应让他对其产生强烈的兴趣,只有这样,他才能主动去思考、去探索,将全部精力投入其中。在教学中更是如此,教师要想让学生主动地投入学习,必须要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创建各种教学情境就是一个十分有效且可行的办法。教师在数学课堂上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特点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
期刊
【摘 要】学习兴趣是学生在心里上对学习活动产生爱好、追求和向往的倾向,是推动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直接动力,是动机密切相连的一个重要的非智力因素。人们从事某种活动的起始动机,常常由兴趣而来。  【关键词】兴趣;教学;学生;教师;英语  受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笔者认为,趣味教学的核心问题是:创造一个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恰当评估,及时鼓励,
期刊
【摘 要】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化学教学离不开实验。对刚学化学的学生来说,化学实验教学便是引导其步入化学神圣殿堂的魔术师,对其有着无穷的魅力。因此,说实验教学是化学教学的半壁江山,一点也不为过。  【关键词】初中化学;实验教学  在化学教学中,实验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以让学生学习获得新知识,验证、巩固原有知识,更重要的是它还能让学生学会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科学探究的能力,给学生以
期刊
高尔基说:“教育儿童的事业是要求对儿童有伟大爱抚的事业。”其实每个孩子都是一本书,只有爱他,才能读懂他。正所谓:“教育的全部奥秘就在于如何爱孩子。”  现实中。由于许多教师思想中存在着“教师是教育者,幼儿是受教育者”的观念,因此使师幼关系出现了一种不平等现象。即教师成了施爱者。幼儿成了被动的施爱对象,从而失去了幼儿的主动性。这种没有爱的教育并没有达到“以爱育爱”的目的。  孩子的教育工作说到底是一
期刊
2001年开始实施的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为了贯彻这一思想提出了“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个学生受益”的课程理念。我以为就是提高学生对体育理论和实践的认识和掌握 ,通过教师“启发、引导、指导”激发他们对体育运动的兴趣 ,培养他们对体育锻炼的自发性和自觉性。近年来,在体育教学中努力贯彻启发式教学外,还面向全体学生,在课堂准备活动、教材教法、组织整理活动中,全面进行启发式教学的尝试,收到了一
期刊
课堂教学是学生在校期间学习文化科学知识的主阵地,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主渠道。对于减时不减量这一矛盾,除了对教材的内容进行重新修订调整外,对教师来说,最迫切的问题就是如何提高四十分钟的课堂教学教育的效率,尽量在有限的时间里,出色地完成教学任务。  1. 教学目标要准确清晰  教学目标分为三大领域,即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动作技能领域。因此,在备课时要围绕这些目标选择教学的策略、方法、媒体,进行
期刊
青少年时期是人生发展和道德品质形成的关键时期,了解、掌握青少年思想道德状况,引导和帮助青少年形成健康、积极的道德品质,对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我校采用了“快乐德育行”的德育教育模式,构建当代青少年儿童的精神支柱,促进青少年儿童全面发展,健康成长,以此推动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程。在教育实践中,我们主要做了这样几个方面的工作:  1. 主行  (1)营造良好育人环境,在环境中感受文
期刊
【摘 要】初中学生对语文学习往往兴趣不大,学生常对提高语文成绩没有信心,尤其文言文学习更是令他们头痛的一件事,常对文言文产生乏味枯燥的感觉,进而出现厌学情绪。因此,我认为应该从以下五个方面来培养:解题、反复诵读、突出译义、简明扼要教语法、掌握背诵规律,以此来提高中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感性认识;理性认识;解题;朗读;释义;背诵  感性认识是学习语言的必要条件,感性认识越丰富越深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