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高考语文试题当中,一般论述类文本阅读占有相当重的比重,着重考查学生对文本关键概念和语句的理解,以及筛选整合信息,并作出合理推断的能力,然而如何通过课堂教学有效促进学生相关能力的发展,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提高选择题答题的正确率,依然是摆在教师面前的难题,本文尝试以全国卷语文试题为例,在考察方向和得分技巧两方面为备考学生提供一定的方法指導。
【关键词】 论述类文本;教学;阅读
【中图分类号】 G6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089(2018)07-00-01
一、考纲再现
阅读中外论述类文本。了解政论文、学术论文、时评、书评等论述类文体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达方式。阅读论述类文本,应注重文本的说理性和逻辑性,分析文本的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
1.理解 B
(1)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
(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2.分析综合 C
(1)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2)分析文章结构,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3)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
(4)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二、考察方向
近几年来,课标全国卷中的论述类文本具有以下特点:
(一)文本为议论文性质,人文色彩强烈,内容厚重,向时评、文史、哲类跨越。近几年,文本内容涉及时评(2017年全国卷二套),历史学(2016年)经济学(2015年),美学(2014年),文献学(2013年),考察的重点主要集中在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归纳内容、要点,认真分析,一起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等方面。
(二)从命题形式看。一般论述类文本阅读多选择论述类文本中的社会科学时评类文章为阅读材料,以三道选择题形式出现,2017年高考全国卷三套试题,在论述类文本方面命题思路非常有层次性,第一题,侧重对原文内容的理解,第二题,侧重对文本论证思路的把握,第三题,侧重对文本观点的迁移,推断应用,命题方式是单选4选1。
三、设陷规律
命题人在编写选项时,文字表述不可能与原文完全相同,有时也不可能完全集中,也有前后勾连的情况,这就容易造成选项模糊。基于以上考虑,我认为应该从认识选项设计的规律入手,提高阅读效率,实现有效备考,下面我从四个方面谈谈设陷的规律:
第一,信息拼接。信息拼接加大了选项的难度。出题人在设计这类选项时,常常将文中不不同的段落信息拼接在一起,而考生答题时,习惯于将选项与原文作文字上的比较,因而容易忽视信息之间的逻辑关系,从而造成误判,例如2012年全国课标卷第二题,B选项:知识通过科技黑箱这一途径达到最大限度的共享,这是现在计算机天才黑客和神童不断出现的根本原因。该选项前后两部分信息均出自原文第二段,而选项表述与原文基本一致,如果仅仅凭借比较两者表述上的差异,考生无法发现该选项的错误所在,也就是因果关系不能成立。
第二,词语替换。在这类选项的设置当中,出题人基本保留原文相关论述,只将关键词语替换,而用以替换原文的词语或表述,常常是原文的近义词或邻近概念,因而容易造成概念的混淆。例如2014年全国课标卷一第三题,D选项,人们之所以喜欢悲剧,是因为悲剧会引起人的悲伤畏惧,怜悯,使人在强烈的痛苦中获得一种快感,所谓一杯唯美的意思全在于此,人文的相关表述是,审美主体可以生美的,加入悲剧冲突,这一表述替换为快感,虽然属于近义词替换,然而审美愉悦并非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谓的快感,而是一种高级的心理体验,是面对悲剧时观众或读者感到的情感升华。
第三,改写转述。这一类选项往往是对原文表述进行的改写或者转述,而转述后的选项与原文大意基本一致,面对这类题目,考生需要考察选项是否改变了原文的本意,例如2015年全国课标卷二第二题,D选项,文本的否定要素,具有时间受者所生活的现实加以否定的功能,这种功能是对接受者接受文本,便对现实进行反思和批判而实现的,与之相关的原文为所谓否定,使文本对接受着生活的现实具有否定的功能,看到引导接受者对现实进行反思和批判,比较可知,选项的转速并未对接受者改变原意文本对生活的否定过程,就是接受者对现实反思和批判的过程,如果考生采取比较法来考量,则很容易受到转速方式的干扰,从而无法作出正确的选择。
第四,相关推断。这类选项是出题人根据原文作出的推断,往往很难再跟文中找出原句,近五年的全国卷考题当中,推断题选项的设置方式主要有两类,第一类为事例推断,即选项本身是原文中关键概念对应的例子,考生需要推断所举事例是否反映相关概念的本事,内容,2014年全国课标卷一第一题,ACD3个选项均为文种和新概念悲剧的例证,而B选项则属于事实,第二类为事实推断,仅选项是基于原文信息而得出的结论,考生需对结论是否符合文张本义作出判断,例如2012年全国大纲卷第三题A选项,根据原文的信息,对杨子君的位置作出了推断,D选项则对李白诗歌创作的年代作出的推断,在面对推断类选项时,考生需要对全文作整体把握,辅警要抓住关键信息,还要对作者的倾向作出判断,一般论述类文本的教和学是个系统工程,学生需要丰富的阅读经验,而教师需要在教学中做出针对性安排,在备考策略上给予学生具体的指导,唯有如此才能实现一般论述类文本的有效教学。
四、得分技巧
面对颇有点文字游戏的选择题,不少同学心生畏惧,答案正确率不高,或者做对了好事却很长,或者耗时很长,得分率却很低,如何快速准确地拿下三道选择,是我们复习的一个重要内容,一切前提是心静,心不静则神不灵,只有平心静气,总揽全局方能明辨是非,否则你连文章写的是什么都云里雾里,结果只能无力,看得越看越花,勿入陷阱不能自拔。
而且,论述类文本阅读考查侧重于逻辑思维能力,并不注重考查考生对所论述知识的了解或掌握情况,而是从语文阅读理解的角度考查学生对高浓度信息的快速阅读理解与把握的能力,其考查核心是思维能力,主要是分析判断和推理能力,一般来说采用两步解题法: 首先,读。
读全文,明确主旨思路。通读全文,吃透阅读材料,把握主要观点,提取每一段的主要信息,把握文脉。边度边勾画关键句和关键词,特别注意以下这些词:关联词:“因此”“但是”“如果”“一旦”等;表程度、限制、范围的副词:主要、关键、最重要、特别、更、甚至、尤其;唯一、一些、某些、凡是、几乎、全部、差不多、所有、一切、到…为止、除…之外等。表已然与未然、或然与必然的词:可能、一定、或许、已经、将来、正在、目前、如果、必然、预计等。表数字的词:大约、约、近、左右、最多、最少、至少、大概等。代词:这,那,它,其,如此等。
读题干,明确考察问题;题目要求:选正确还是不正确的项。找正确项,须用排除法;找错误项,运用重点突破法;提示方面:题干中有些词语经常出现,分为三类:“解释”“理解”——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应注意“内容”和“程度”差异;“推测”“分析”——考查对文章延伸意义的理解,错因常在“程度差异”与“逻辑错误”;“原因”“证据”——考查对文章逻辑关系的理解,错因与B类同。
找依据,发现信息来源。从题干用语上明确考查重点和阅读区间,题干中出现“‘对×××’的理解,正确(或不正确)的一项”用语,表明是对重要概念、句子的考查,暗示了筛选信息可能集中在某一段中。题干中出现“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正确(或不正确)的一项”用语,表明是在考查信息的筛选和整合,筛选区间不是固定的,一般分布在几段甚至全文。题干中出现“对原文思路的分析”用语,表明考查的是对全文论述思路或段内层次分析及文意概括,篩选区间是全文或一段。题干中出现“推断”词语,表明是在考查推断能力。筛选区间一般在文章后一两段,或者全文。
其次,比。
比细节,看有没有差异;比关系,看逻辑是否严密;比枝干,看枝干是否对应。设题情形有三种:形同意同(信息吻合直接判断);形异意同(有所转换实质一致);形似意异(迷惑性大格外留意)。这时,围绕每一个选项内容查找出文中相对应的语句,然后筛选出与选项相关的有效信息,并在筛选出的信息前标明题号及选项号,例如与7题A项对应的原文就在该原文前加上“7A”,依此类推,这样标记筛选出的原文,在将选项与原文信息进行比较时就可以快捷地寻找到原文信息,节省了答题时间,提高了解题速度。
最后,必须让学生切记:心存考点,整体把握,答案在文中,方可有效提高答题的准确率。
参考文献:
《课程教育研究之阅读与写作》作者:刘建勇、高红
【关键词】 论述类文本;教学;阅读
【中图分类号】 G6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089(2018)07-00-01
一、考纲再现
阅读中外论述类文本。了解政论文、学术论文、时评、书评等论述类文体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达方式。阅读论述类文本,应注重文本的说理性和逻辑性,分析文本的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
1.理解 B
(1)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
(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2.分析综合 C
(1)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2)分析文章结构,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3)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
(4)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二、考察方向
近几年来,课标全国卷中的论述类文本具有以下特点:
(一)文本为议论文性质,人文色彩强烈,内容厚重,向时评、文史、哲类跨越。近几年,文本内容涉及时评(2017年全国卷二套),历史学(2016年)经济学(2015年),美学(2014年),文献学(2013年),考察的重点主要集中在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归纳内容、要点,认真分析,一起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等方面。
(二)从命题形式看。一般论述类文本阅读多选择论述类文本中的社会科学时评类文章为阅读材料,以三道选择题形式出现,2017年高考全国卷三套试题,在论述类文本方面命题思路非常有层次性,第一题,侧重对原文内容的理解,第二题,侧重对文本论证思路的把握,第三题,侧重对文本观点的迁移,推断应用,命题方式是单选4选1。
三、设陷规律
命题人在编写选项时,文字表述不可能与原文完全相同,有时也不可能完全集中,也有前后勾连的情况,这就容易造成选项模糊。基于以上考虑,我认为应该从认识选项设计的规律入手,提高阅读效率,实现有效备考,下面我从四个方面谈谈设陷的规律:
第一,信息拼接。信息拼接加大了选项的难度。出题人在设计这类选项时,常常将文中不不同的段落信息拼接在一起,而考生答题时,习惯于将选项与原文作文字上的比较,因而容易忽视信息之间的逻辑关系,从而造成误判,例如2012年全国课标卷第二题,B选项:知识通过科技黑箱这一途径达到最大限度的共享,这是现在计算机天才黑客和神童不断出现的根本原因。该选项前后两部分信息均出自原文第二段,而选项表述与原文基本一致,如果仅仅凭借比较两者表述上的差异,考生无法发现该选项的错误所在,也就是因果关系不能成立。
第二,词语替换。在这类选项的设置当中,出题人基本保留原文相关论述,只将关键词语替换,而用以替换原文的词语或表述,常常是原文的近义词或邻近概念,因而容易造成概念的混淆。例如2014年全国课标卷一第三题,D选项,人们之所以喜欢悲剧,是因为悲剧会引起人的悲伤畏惧,怜悯,使人在强烈的痛苦中获得一种快感,所谓一杯唯美的意思全在于此,人文的相关表述是,审美主体可以生美的,加入悲剧冲突,这一表述替换为快感,虽然属于近义词替换,然而审美愉悦并非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谓的快感,而是一种高级的心理体验,是面对悲剧时观众或读者感到的情感升华。
第三,改写转述。这一类选项往往是对原文表述进行的改写或者转述,而转述后的选项与原文大意基本一致,面对这类题目,考生需要考察选项是否改变了原文的本意,例如2015年全国课标卷二第二题,D选项,文本的否定要素,具有时间受者所生活的现实加以否定的功能,这种功能是对接受者接受文本,便对现实进行反思和批判而实现的,与之相关的原文为所谓否定,使文本对接受着生活的现实具有否定的功能,看到引导接受者对现实进行反思和批判,比较可知,选项的转速并未对接受者改变原意文本对生活的否定过程,就是接受者对现实反思和批判的过程,如果考生采取比较法来考量,则很容易受到转速方式的干扰,从而无法作出正确的选择。
第四,相关推断。这类选项是出题人根据原文作出的推断,往往很难再跟文中找出原句,近五年的全国卷考题当中,推断题选项的设置方式主要有两类,第一类为事例推断,即选项本身是原文中关键概念对应的例子,考生需要推断所举事例是否反映相关概念的本事,内容,2014年全国课标卷一第一题,ACD3个选项均为文种和新概念悲剧的例证,而B选项则属于事实,第二类为事实推断,仅选项是基于原文信息而得出的结论,考生需对结论是否符合文张本义作出判断,例如2012年全国大纲卷第三题A选项,根据原文的信息,对杨子君的位置作出了推断,D选项则对李白诗歌创作的年代作出的推断,在面对推断类选项时,考生需要对全文作整体把握,辅警要抓住关键信息,还要对作者的倾向作出判断,一般论述类文本的教和学是个系统工程,学生需要丰富的阅读经验,而教师需要在教学中做出针对性安排,在备考策略上给予学生具体的指导,唯有如此才能实现一般论述类文本的有效教学。
四、得分技巧
面对颇有点文字游戏的选择题,不少同学心生畏惧,答案正确率不高,或者做对了好事却很长,或者耗时很长,得分率却很低,如何快速准确地拿下三道选择,是我们复习的一个重要内容,一切前提是心静,心不静则神不灵,只有平心静气,总揽全局方能明辨是非,否则你连文章写的是什么都云里雾里,结果只能无力,看得越看越花,勿入陷阱不能自拔。
而且,论述类文本阅读考查侧重于逻辑思维能力,并不注重考查考生对所论述知识的了解或掌握情况,而是从语文阅读理解的角度考查学生对高浓度信息的快速阅读理解与把握的能力,其考查核心是思维能力,主要是分析判断和推理能力,一般来说采用两步解题法: 首先,读。
读全文,明确主旨思路。通读全文,吃透阅读材料,把握主要观点,提取每一段的主要信息,把握文脉。边度边勾画关键句和关键词,特别注意以下这些词:关联词:“因此”“但是”“如果”“一旦”等;表程度、限制、范围的副词:主要、关键、最重要、特别、更、甚至、尤其;唯一、一些、某些、凡是、几乎、全部、差不多、所有、一切、到…为止、除…之外等。表已然与未然、或然与必然的词:可能、一定、或许、已经、将来、正在、目前、如果、必然、预计等。表数字的词:大约、约、近、左右、最多、最少、至少、大概等。代词:这,那,它,其,如此等。
读题干,明确考察问题;题目要求:选正确还是不正确的项。找正确项,须用排除法;找错误项,运用重点突破法;提示方面:题干中有些词语经常出现,分为三类:“解释”“理解”——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应注意“内容”和“程度”差异;“推测”“分析”——考查对文章延伸意义的理解,错因常在“程度差异”与“逻辑错误”;“原因”“证据”——考查对文章逻辑关系的理解,错因与B类同。
找依据,发现信息来源。从题干用语上明确考查重点和阅读区间,题干中出现“‘对×××’的理解,正确(或不正确)的一项”用语,表明是对重要概念、句子的考查,暗示了筛选信息可能集中在某一段中。题干中出现“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正确(或不正确)的一项”用语,表明是在考查信息的筛选和整合,筛选区间不是固定的,一般分布在几段甚至全文。题干中出现“对原文思路的分析”用语,表明考查的是对全文论述思路或段内层次分析及文意概括,篩选区间是全文或一段。题干中出现“推断”词语,表明是在考查推断能力。筛选区间一般在文章后一两段,或者全文。
其次,比。
比细节,看有没有差异;比关系,看逻辑是否严密;比枝干,看枝干是否对应。设题情形有三种:形同意同(信息吻合直接判断);形异意同(有所转换实质一致);形似意异(迷惑性大格外留意)。这时,围绕每一个选项内容查找出文中相对应的语句,然后筛选出与选项相关的有效信息,并在筛选出的信息前标明题号及选项号,例如与7题A项对应的原文就在该原文前加上“7A”,依此类推,这样标记筛选出的原文,在将选项与原文信息进行比较时就可以快捷地寻找到原文信息,节省了答题时间,提高了解题速度。
最后,必须让学生切记:心存考点,整体把握,答案在文中,方可有效提高答题的准确率。
参考文献:
《课程教育研究之阅读与写作》作者:刘建勇、高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