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家第斯多惠指出:“我以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没有兴奋的情绪怎么激励人?没有主动性怎么能唤醒沉睡的人?”作为初中地理教师,我的职责之一就是要让学生愉快地学习地理知识,牢固地掌握地理知识,灵活地运用地理知识。由于地理学科涉及面广,贴近生活的、可研究探讨的内容非常丰富,因此学生关心的、感兴趣的问题同时也是社会上关注的热点问题,很大部分都可以在地理课堂上以学生活动的形式展开讨论,如环境问题、人口问题、资源问题、旅游、商业、企业、交通事业的发展等。在多年的教学过程中,我总结了一些经验,如何高效地在课堂上组织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活动,我称之为“活动式教学”。
一、发现问题的活动式教学
初中学生对地图很有兴趣,那就从地图着手,让他们自己去发现问题吧。如讲到《亚洲的位置和范围》时,学生看地图册找出自己认为特别的地方,并在课堂上提出来,再由同学们讨论并解答。我的学生提出了很多的问题,如“为什么南亚印度和巴基斯坦之间是一个地区,这个地区还有一条分界线”“俄罗斯大部分领土都在北亚,为什么不是亚洲国家”“东亚与中国接壤的国家是哪两个”“东南亚哪个国家地跨亚洲和大洋洲”等等。像这样在地图上发现问题的活动,既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又能够使学生更认真地阅读地图。
二、解答问题的活动式教学
针对发现的问题,要根据该问题知识所在的章节内容与前后知识的衔接情况,做出基本的判断,并运用旧知识与新知识,找出问题存在的原因。初中学生思维活跃,不一定用有固定答案的问题来进行活动式教学,大胆假设、小心求证才会有科学的进步,所以在教学活动中一定要给学生发挥想象的空间。有固定答案的问题可以培养学生对待科学的严谨态度,没有固定答案的问题可以培养学生思维的发散性和创新性。例如讲到《亚洲季风气候显著》这个知识点的时候,让学生自己看图找出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的冬季风向和夏季风向,根据风向再判断出风的发源地和性质。这个问题是有固定答案的,所以必须要求学生用严谨的态度找出答案,通过同学间的竞争就看谁的答案更标准更完整。又如讲到“如何协调农业生产与东南亚热带雨林保护”这个知识点的时候,就应该鼓励学生发散思维,同学间的竞争就变成了看谁的方法有更好的效果和更强的可操作性。
三、课堂练习的活动式教学
要使学生在形成问题、解决问题、形成新的问题、再解决新問题的探索中成长,在地理知识的不断运用中提高地理能力,课堂练习应成为活动式教学的必要方式。只有让学生在练习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喜悦,才能使学生体验学习知识的乐趣。课堂练习一般设3~4个题比较合适,可以让学生用较快的时间自己完成,然后再让学生展示自己的答案并分析解题思路和所用到的知识点。
初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其认识水平重在“感知”,他们的活动需求大于活动能力,这就要求地理课堂上让学生全身心投入到活动中,动脑思考,动手练习。合理设置活动内容的难度,努力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活动内容的难易程度是影响学生参与与否的重要方面,教师要把握活动设计的难易度,根据学情,做到难易适中。活动内容过于简单,会使学生失去探究的积极性;过于艰深,脱离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体验,会挫伤其学习信心和积极性。同时,要把握活动问题设计的跨度,调动学生思维,注意知识的内在联系和前后衔接,真正做到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
一、发现问题的活动式教学
初中学生对地图很有兴趣,那就从地图着手,让他们自己去发现问题吧。如讲到《亚洲的位置和范围》时,学生看地图册找出自己认为特别的地方,并在课堂上提出来,再由同学们讨论并解答。我的学生提出了很多的问题,如“为什么南亚印度和巴基斯坦之间是一个地区,这个地区还有一条分界线”“俄罗斯大部分领土都在北亚,为什么不是亚洲国家”“东亚与中国接壤的国家是哪两个”“东南亚哪个国家地跨亚洲和大洋洲”等等。像这样在地图上发现问题的活动,既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又能够使学生更认真地阅读地图。
二、解答问题的活动式教学
针对发现的问题,要根据该问题知识所在的章节内容与前后知识的衔接情况,做出基本的判断,并运用旧知识与新知识,找出问题存在的原因。初中学生思维活跃,不一定用有固定答案的问题来进行活动式教学,大胆假设、小心求证才会有科学的进步,所以在教学活动中一定要给学生发挥想象的空间。有固定答案的问题可以培养学生对待科学的严谨态度,没有固定答案的问题可以培养学生思维的发散性和创新性。例如讲到《亚洲季风气候显著》这个知识点的时候,让学生自己看图找出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的冬季风向和夏季风向,根据风向再判断出风的发源地和性质。这个问题是有固定答案的,所以必须要求学生用严谨的态度找出答案,通过同学间的竞争就看谁的答案更标准更完整。又如讲到“如何协调农业生产与东南亚热带雨林保护”这个知识点的时候,就应该鼓励学生发散思维,同学间的竞争就变成了看谁的方法有更好的效果和更强的可操作性。
三、课堂练习的活动式教学
要使学生在形成问题、解决问题、形成新的问题、再解决新問题的探索中成长,在地理知识的不断运用中提高地理能力,课堂练习应成为活动式教学的必要方式。只有让学生在练习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喜悦,才能使学生体验学习知识的乐趣。课堂练习一般设3~4个题比较合适,可以让学生用较快的时间自己完成,然后再让学生展示自己的答案并分析解题思路和所用到的知识点。
初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其认识水平重在“感知”,他们的活动需求大于活动能力,这就要求地理课堂上让学生全身心投入到活动中,动脑思考,动手练习。合理设置活动内容的难度,努力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活动内容的难易程度是影响学生参与与否的重要方面,教师要把握活动设计的难易度,根据学情,做到难易适中。活动内容过于简单,会使学生失去探究的积极性;过于艰深,脱离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体验,会挫伤其学习信心和积极性。同时,要把握活动问题设计的跨度,调动学生思维,注意知识的内在联系和前后衔接,真正做到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