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通过对心理韧性相关材料的整理与查阅,重新整理了心理韧性的概念和定义,从概念和操作性两个方面详细的界定心理韧性。同时也对一些现有的界定进行了一定补充和说明。
关键词:Resilience;心理韧性;界定
对Resilience的研究始于美国,但当其他国家引入这个概念时,却出现了翻译上的困难。台湾学者将其译为“韧性”,香港学者译为“抗逆力”,大陆学者则译为“心理弹性”,香港学者岳晓东也采用类似的方式,译为“压弹”。于肖楠、张建新则认为从心理学意义上来看,Resilience不仅仅意味着个体能在重大创伤或应激之后恢复最初状态,在压力的威胁下能够顽强持久、坚忍不拔,更强调个体在挫折后的成长和新生。因此将Resilience译为“韧性”。综合其他研究者对Resilience的译法,本文将Resilience译为心理韧性。
心理韧性的概念界定
心理韧性是一种比较复杂的现象,对心理韧性的研究不同于以往的先提出抽象的理论,再对该理论进行实证的研究,而是在现象的研究中发现了心理韧性这个现象,然后再试图通过分析现象和实证研究结果,给心理韧性界定一个概念。这就使得当今学术界对心理韧性的概念的界定各有不同。笔者在进行了大量的文献阅读之后,总结出目前心理学界主要存在的关于心理韧性的三种定义:结果性定义、过程性定义和特质性定义。
(1)结果性定义认为,心理韧性是个体经历高度危险或者严重威胁之后发展而来的积极的结果。在经历了挫折打击和失败后,个体依旧能够很好地适应外界环境,并且个体自身发展依然良好。
(2)过程性定义认为,心理韧性是一个过程,是个体在面临危险环境或者重大压力时,能做出良好的适应、采用适当的应对手段,并且能及时并迅速的恢复的一个变化的动态过程。
(3)特质性定义认为,心理韧性是个体所具有的一种品质或能力。它是个体相对稳定的、静止的心理特征或者心理素质。如,Howard 认为,心理韧性是指个体在面对逆境、压力和危机的时候,能够勇于面对并且有能力去承担,然后在危机情境中可以做出恰当的反馈和应对的能力;而 Turner 则认为,心理韧性能够帮助个体对抗危机和压力等逆境,使个体以一种健康的状态来持续过有意义的生活,是个体所具有的一种卓越的能力。
研究者之所以对心理韧性的理解不同,关键的问题就是该理论的研究不是沿着理论到实证的路线展开的。即心理韧性研究不是先出现了抽象的理论,然后才进行实证研究,而是研究者首先发现了现实中的现象,然后从现象入手展开相关理论和实证研究的。因此,研究者切入心理韧性问题的角度不同,他们对心理韧性的理解也就不同。在大多数实证研究中,研究者一般把心理韧性看作是个体跨情境的一种稳定的心理品质,但近几年许多学者倾向于将心理韧性看作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心理韧性的操作性界定
与心理韧性的概念复杂性相似,在操作性界定方面也是莫衷一是。归纳起来,实证研究中心理韧性的操作性界定大概有三种观点。
第一种观点认为,一个人要具有心理韧性,必须符合两个标准。第一,要经历严重危险的打击。如果个体发展过程中从未遇到过严重危险,那么他就不具有心理韧性,具备心理韧性的必要条件是个体在当前或过去经历过使自己的发展偏离正常轨道的危险。第二,个体遭受打击后发展仍然良好。把这个方面作为判定一个人是否具有心理韧性的标准之一,研究者没有任何争论,但对以什么标准并由谁来定义发展良好却争论颇多。总之这个观点认为心理韧性不是在人群中普遍存在的,而是只能少数人才具有的。
第二种观点事先有一个假设,就是每个人的生活都危机四伏。在这种假设的前提下,只要个体能良好发展,就被认为具有心理韧性。其实这种观点与第一种观点相似,也包含有两个标准,即危险打击和良好发展,只是其中一个标准已经被泛化。这种观点有一个明显的缺点,就是没有区分各种危险因素的种类,未考虑到各种人群之间的差异性。另外,这种观点其实已经将心理韧性等同于良好发展,按照此种逻辑,心理韧性这个概念根本没有存在的必要,它只是良好发展的另一种说法而已。
第三种观点没有将危险因素的存在作为评价心理韧性的先决条件,而是将重点放在了心理韧性的保护性因素(protective factor)方面,这些保护性因素指能够提高个体心理韧性的个体特征和环境因素。如果保护性因素发展良好,就被认为心理韧性高。这种观点认为每个人都具有心理韧性,只是程度上的高低不同而已。这种观点关注个体内在因素与外部因素的发展,以便遇到危险或灾害时个体能成功应对,保持良好的心理适应。这种观点重视心理社会、情绪、学业等多种领域的健康心理机能,认为一些普遍的保护性因素对个体的成功非常重要,如与积极、有爱心的成人保持亲密关系及其它一些技能和态度,如问题解决、人际交往、自我效能、自信、乐观等。(作者单位:山东聊城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参考文献:
[1]李海垒 张文新.心理韧性研究综述.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3:149-152.
[2]于肖楠 张建新.韧性(resilience)——在压力下复原和成长的心理机制.心理科学进展,2005,13(5):658-665.
[3]刘丹 石国兴 郑新红.论积极心理 学视野下的心理韧性.心理学探新,2010,4.
[4]席居哲 桑标.心理弹性(resilience)研究综述.健康心理学杂志,2002,10(4):314-318
[5]雷万胜 陈栩 陈锦添.大学生心理韧性研究.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16(2):155-156
关键词:Resilience;心理韧性;界定
对Resilience的研究始于美国,但当其他国家引入这个概念时,却出现了翻译上的困难。台湾学者将其译为“韧性”,香港学者译为“抗逆力”,大陆学者则译为“心理弹性”,香港学者岳晓东也采用类似的方式,译为“压弹”。于肖楠、张建新则认为从心理学意义上来看,Resilience不仅仅意味着个体能在重大创伤或应激之后恢复最初状态,在压力的威胁下能够顽强持久、坚忍不拔,更强调个体在挫折后的成长和新生。因此将Resilience译为“韧性”。综合其他研究者对Resilience的译法,本文将Resilience译为心理韧性。
心理韧性的概念界定
心理韧性是一种比较复杂的现象,对心理韧性的研究不同于以往的先提出抽象的理论,再对该理论进行实证的研究,而是在现象的研究中发现了心理韧性这个现象,然后再试图通过分析现象和实证研究结果,给心理韧性界定一个概念。这就使得当今学术界对心理韧性的概念的界定各有不同。笔者在进行了大量的文献阅读之后,总结出目前心理学界主要存在的关于心理韧性的三种定义:结果性定义、过程性定义和特质性定义。
(1)结果性定义认为,心理韧性是个体经历高度危险或者严重威胁之后发展而来的积极的结果。在经历了挫折打击和失败后,个体依旧能够很好地适应外界环境,并且个体自身发展依然良好。
(2)过程性定义认为,心理韧性是一个过程,是个体在面临危险环境或者重大压力时,能做出良好的适应、采用适当的应对手段,并且能及时并迅速的恢复的一个变化的动态过程。
(3)特质性定义认为,心理韧性是个体所具有的一种品质或能力。它是个体相对稳定的、静止的心理特征或者心理素质。如,Howard 认为,心理韧性是指个体在面对逆境、压力和危机的时候,能够勇于面对并且有能力去承担,然后在危机情境中可以做出恰当的反馈和应对的能力;而 Turner 则认为,心理韧性能够帮助个体对抗危机和压力等逆境,使个体以一种健康的状态来持续过有意义的生活,是个体所具有的一种卓越的能力。
研究者之所以对心理韧性的理解不同,关键的问题就是该理论的研究不是沿着理论到实证的路线展开的。即心理韧性研究不是先出现了抽象的理论,然后才进行实证研究,而是研究者首先发现了现实中的现象,然后从现象入手展开相关理论和实证研究的。因此,研究者切入心理韧性问题的角度不同,他们对心理韧性的理解也就不同。在大多数实证研究中,研究者一般把心理韧性看作是个体跨情境的一种稳定的心理品质,但近几年许多学者倾向于将心理韧性看作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心理韧性的操作性界定
与心理韧性的概念复杂性相似,在操作性界定方面也是莫衷一是。归纳起来,实证研究中心理韧性的操作性界定大概有三种观点。
第一种观点认为,一个人要具有心理韧性,必须符合两个标准。第一,要经历严重危险的打击。如果个体发展过程中从未遇到过严重危险,那么他就不具有心理韧性,具备心理韧性的必要条件是个体在当前或过去经历过使自己的发展偏离正常轨道的危险。第二,个体遭受打击后发展仍然良好。把这个方面作为判定一个人是否具有心理韧性的标准之一,研究者没有任何争论,但对以什么标准并由谁来定义发展良好却争论颇多。总之这个观点认为心理韧性不是在人群中普遍存在的,而是只能少数人才具有的。
第二种观点事先有一个假设,就是每个人的生活都危机四伏。在这种假设的前提下,只要个体能良好发展,就被认为具有心理韧性。其实这种观点与第一种观点相似,也包含有两个标准,即危险打击和良好发展,只是其中一个标准已经被泛化。这种观点有一个明显的缺点,就是没有区分各种危险因素的种类,未考虑到各种人群之间的差异性。另外,这种观点其实已经将心理韧性等同于良好发展,按照此种逻辑,心理韧性这个概念根本没有存在的必要,它只是良好发展的另一种说法而已。
第三种观点没有将危险因素的存在作为评价心理韧性的先决条件,而是将重点放在了心理韧性的保护性因素(protective factor)方面,这些保护性因素指能够提高个体心理韧性的个体特征和环境因素。如果保护性因素发展良好,就被认为心理韧性高。这种观点认为每个人都具有心理韧性,只是程度上的高低不同而已。这种观点关注个体内在因素与外部因素的发展,以便遇到危险或灾害时个体能成功应对,保持良好的心理适应。这种观点重视心理社会、情绪、学业等多种领域的健康心理机能,认为一些普遍的保护性因素对个体的成功非常重要,如与积极、有爱心的成人保持亲密关系及其它一些技能和态度,如问题解决、人际交往、自我效能、自信、乐观等。(作者单位:山东聊城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参考文献:
[1]李海垒 张文新.心理韧性研究综述.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3:149-152.
[2]于肖楠 张建新.韧性(resilience)——在压力下复原和成长的心理机制.心理科学进展,2005,13(5):658-665.
[3]刘丹 石国兴 郑新红.论积极心理 学视野下的心理韧性.心理学探新,2010,4.
[4]席居哲 桑标.心理弹性(resilience)研究综述.健康心理学杂志,2002,10(4):314-318
[5]雷万胜 陈栩 陈锦添.大学生心理韧性研究.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16(2):155-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