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语感的三种方法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df1aasd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泰州“三进”工作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培养学生语感能力,是现代语文教育的需要,也是当下实施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要“进一步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提高阅读、写作和口语文际能力,发展学生的语感”,并在阅读训练中又明确要求学生“整体感知课文,体会作者的态度、观点、情感,理解课文的内容和思路,领会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也只有这样,才能彰显“三进”工作“普通话进校园,书法进课堂,诵读进教材”中“诵读进教材”的真谛。
  如何才能实现培养学生语感的目标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加强朗读体味
  因为朗读体味作品,不只是心灵的感受,它还包括身体的感受。人们常说的心神领会即是指心领身会。只有达到这种身体的感受,认识才是真切、具体而深切的。平常我们对古人摇头晃脑的吟诵不甚理解,以至于取笑古人的“迂”,然而,鲁迅先生对这种读书人神的态度还是颇为赞赏的。如他在描写三味书屋中那位老先生读“铁如意,指挥惆傥,一坐皆惊呢……”时的情形,虽然状貌近于可笑,但却把老先生那种全身心投入读书的情形描绘出来了。古今中外不少的文章大家,也正是由于有这种敏锐的语感,这种身心入境的诵读,才创造出许多脸炙人口的诗文杰作。如我们熟知的唐代诗人贾岛“推敲”的反复诵吟;宋代王安石“春风又绿江南岸”的“过”、“到”、“绿”字之改,无不给我们以启示。为此,在诵读(甚至背诵)中训练语感,才会真正体味到作品中所包涵的内容,领悟到作者的喜怒哀乐。
  二.强调多读多写
  大家知道,对语言组织规则和表达形式的感受敏锐与否,关键是语言实践。要进行语言实践,最好的方法就是让学生多读多写。如果学生形成了多读多写的习惯,他们就可以在读文章时,读到前面的句子,就可推知后面的句子讲什么,读到前一事,就可推知后一事的思路走势;同样,写多了,心有所感,各种词汇和表现手法就会如涌泉之水,喷薄而出,落笔就如同行云流水。这一习惯的形成,实际上就是语感高境界的体现。我们熟知的许多写作大师或文章名家,就是通过许多次读写的训练,才达到这一语感最高境界的。现代作家魏巍在他谈到写作《谁是最可爱的人》一文时,也曾经说过,为了表达“谁是最可爱的人”这一主题,他曾从采访所得的100多个生动事例中选了20多个例子来写,并读给别人听,但例子太多没有写好,后来只选了5个例子,最后写成《谁是最可爱的人》一文时又删掉了两个,经过反复修改和读写,这篇文章终于成为了至今还催人奋进、令人难忘的名篇。从作者的写作经验不难看出,多读多写的确能发展自身的语感能力。
  三.寻求思维规律
  人们在写文章时,总会运用一定的表现形式、一定的语言规则来体现文章的内容。要知道,表现形式反映的是文章思路的内部自然联系,而语言规则反映的是语言内容的自然联系。我们在观察某一事物或想到某一件事物时,先想什么,后想什么,怎样过渡衔接,虽然可以灵活变化,但万变不离其宗。比如,我们由梅花想到冰天雪地的冬天,甚至可以想到毛泽东在《咏梅》一诗中“……待到山花烂漫时,它在丛中笑”的情景,而决不会想到吃饭、逛街、睡觉等。这种思维中的由此及彼,虽因人而大同小异,但它是思想内部的自然联系。语言表达也一样,虽也存在着因人而异的自然联系,但在一般情况之下,“不但”之后接“而且”,“因为”之后接“所以”,不管其是正说之后接反说,总说之后接分说,或是设问之后接回答等等,也是有一定规律可循的。如果我们在语文教学中,重视把“文质兼美”的语文教材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多创设语文学习的环境,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并指导学生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去寻求语言的思维规律,就会把这种语言思维规则和表达习惯变为“熟套”,并进而转化为学生自己的经验,达到培养语感、提高学生语文整体素养的目的。
  在引导学生读经典的同时,学校还要注意引导学生广泛阅读。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丰富他们的精神生活,而且引领教师进一步树立了大语文教学观,实践“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的新课程教学理念,真正实在地把“三进”工作有效地开展。
  殷亚平,教师,现居江苏泰兴。
其他文献
小说名为“亲人”,可是若从亲情的角度来读,会有不少描写令人匪夷所思。亲情,是公认的合法情感,而且已经形成了固定的显现模式。从这点来看,其实文学描写中的大量亲情已然是公共化的言说,而非个人化的言说了。而自我救赎,名字虽然高深,其实却是我们在人生路上都需要的一种能力。这种能力,按我的理解,简单来说就是当你遭遇痛苦,靠别人的迁就、开导来帮你摆脱是靠不住的。我们只能靠自己。靠自己又该怎么做呢?个人有个人的
自从儿童文学诞生之日起,就与小学语文教育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且,随着社会对教育事业的日益关注和新课改的逐步深化,新颁布的课程标准在对课外读物的建议过程中也列举了《安徒生童话》《伊索寓言》等诸多儿童文学作品,促使儿童文学发展成为小学语文课程的重要资源,是洞悉学生心灵世界的窗口,也是小学教师的得力助手和小学生们的良师益友。因此,深入研究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显得尤为重要。  一.儿童文
中国古典诗词凭借其简洁、凝练,内涵丰富、形象优美、情感美丽等美学特质而成为中华民族最珍贵的文化遗产之一。它们凝聚着我们中华民族先人的智慧与情操,熏陶着一代又一代中华优秀儿女美好的品格。所以,内涵丰富、形式优美、情感美丽、形象生动的中国古典诗词历来都是北师大版初中语文教材的一道亮丽的、不可替代的风景。既如此,那么,我们就有必要在此探讨如何让中学生乐学古典诗词、会学古典诗词、会品古典诗词等教学策略。 
目前,名著导读教学现状不容乐观,或是放羊式无“导”而读,或背读浓缩的“残渣”,或僵硬的板块式灌输等等,不一而足。究其原因,大多是学生厌读、老师怕教,再加上考试指挥棒乱舞所致。经典阅读是人文教育的最佳途径,语文老师可从多方面进行名著导读:  1.促其真读,牢记名著的主要内容  教师可以用多种方式,引读学生用心真读。如,指导写读书笔记、手抄报评比、组织名著片段话剧表演、名著影视观摩……浓郁的文学氛围,
“文章,经过之大业,不朽之盛事”,文艺理论家曹丕诠释写作真谛。而今学生习作,生命意识淡薄,自由情感缺失,理性思维空白。鉴于此,笔者通过作文评价教学,使学生写作在评价中得以提升。  一.作文评价现状剖析  以往作文指导存在形式化、空洞化,作文评价限于概念化,形同虚设。教师层面,是批改作文,学生层面就是分数及评语。究其原因:当前江苏高考模式,语文老师教学任务繁重,无暇全面科学实施评价;其次,作文写作跟
清代画家笪重光说:“绘画不能绘其馨,绘水不能绘其声。”但高明的画家往往采用由实生虚的手法,激发读者联想,达到绘馨绘声的艺术效果。例如“踏花归去马蹄香”,有一位画家就画落红满径,几只蝴蝶飞逐于马后。以蝴蝶追逐沾满野花馨香的马蹄,这不是间接绘出花的香味了么?这样的构思的确不同凡响。国画大师齐白石画《蛙声十里出山泉》时,只画出山涧流泉中涌现出一些蝌蚪来,这蛙声就自然从纸上流出来了。诗画同理,古典诗歌就借
《春晓》是诗人孟浩然隐居鹿门山时所作。诗人抓住春天早晨刚醒来的一瞬间展开描写和联想,让读者感受到了一种百鸟齐鸣、百花齐放的春光景象,读来让人欣赏、赞美;可是作者在创作时,对于这样的春色是什么感觉呢?  “春眠不觉晓”,早晨睡得不知不觉了,为什么呢?这无外乎两个原因:一是白天太累了,二是晚上睡不好。对于隐居山林从事生产劳动的诗人来说,这两个原因都有。局促屋子里一冬了,春天刚来,人还穿得是臃臃肿肿,筋
古诗语言凝练,内涵深厚,极具韵味,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一大瑰宝。“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用古诗启蒙学生心智的做法由来已久,小学教材每一册中一般都会编排二至四首古诗。高质量地教学这些古诗,让学生走进诗歌的天地,领略古人语言的无穷奥妙,是每一位语文教师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入文——与文本的第一次亲密接触  无论何种篇章,首先得让学生感知其外衣——语言文字,理解、领悟及背诵,都得以此为基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高中语文教学,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语文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为了达到此种目标,阅读教学必须从精读细品入手,让学生在“咬文嚼字”的过程中形成“语文思维”,养成精读细品文本语言的习惯,读出“语文味”。而非粗枝大叶、囫囵吞枣,文本字句尚未了然于心就开始随意发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只要是体制中人,无不对从上到下弥漫于整个社会中的会场文化感同身受,但却鲜有人能像范小青这样不仅轻轻松松地跳出了“会场”的八卦阵,而且自信地将“会场”拿来为我所用,将现实中“会场”对人的规训巧妙地翻转为人对“会场”的嘲弄,并在叙事的裂缝中有意凸显出“会场”不为人知的另一面——那是永远无法被规训的人心,是人心深处对于亲情、友情的珍重与渴望。   会场,它不是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