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主义与世界主义

来源 :读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tNetSt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最近重新细读了一遍法国哲人阿兰·芬凯尔克劳特(AlainFin-kielkraut)所著的《思想的溃败》(Ladéfaitedelapensée,1987)。该书对西方启蒙运动以来,围绕“民族精神”(德文:Volksgeist)与“世界主义”这两条线索的交织和互为消长,作了一番历史的评说。
  从西方历史上看,“民族精神”(亦即民族主义)主要是与一种超越本民族、信奉人类同一性的世界主义相对立而存在。民族主义强调“历史”的概念,强调文化的个性,在特定意义上,偏重“集体理性”。而世界主义则与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理性”概念相维系,强调人类在“理性”旗帜下的普世同一性,在特定意义上,偏重“个人”的意志和权利。这里简述一下《思想的溃败》对于民族主义和世界主义的论说,也许不无意义。
  西方十八世纪的启蒙运动,以“理性”的名义,开创了西方的“世界主义”。启蒙哲学家试图建立超验永恒、普世皆准的真善美标准,认为普遍性的“理性”,将战胜民族性(地方性)的历史、习俗和偏见。而稍后的德国浪漫主义则首创了西方的“民族精神”。赫尔德(Herder)认为:地球上的所有民族都有自己独特和不可替代的生存方式,超民族、超历史的价值并不存在。赫尔德是以“历史”反对“理性”:历史并非是理性的,而是反过来,理性是历史的(因历史差异而差异)。赫氏强调德意志特殊性,强调民族个性和民族文化,是针对当时法国霸权宣扬的世界主义价值(启蒙思想)而发的。
  法国大革命的革命家们,是一批坚定的世界主义者。他们的“革命行动”旨在制定一种普遍的、对于所有人都适用的立法。他们事实上是背叛“历史”和民族个性,转而信奉一个“理性”的构想物——个人。个人超验地拥有诸多权利(《人权和公民权宣言》),民族是众个人们自愿集合的产物(社会契约)。他们是在这个超历史、超民族的“个人”头上,建构他们的世界主义理想。而以德·麦斯特勒(J.deMaistre)为代表的法国反大革命派,则打出“民族魂”或“民族理性”,认为个人是民族的产物。社会并不产生于个人(及其意愿),而是个人产生于历史存在的社会。尤其麦氏呼应赫尔德所说“善哉当其时的偏见”,公开为“偏见”正名。他将民族理性或集体理性奉为“有益的偏见”(préjugésutiles),正是这些“有益的偏见”构成了“每个民族的文化瑰宝”。启蒙哲学家们搞错了“偏见”的性别:“偏见”本是养育我们、拥环我们的母体,他们却错当成是一位严酷鞭笞的父亲。他们本是想推翻严父,结果却杀死了慈母!
  差不多同时代的德国文豪歌德,早年是“民族精神”的热情鼓吹者。他曾宣布:“唯一真正的艺术是具有(民族)特征性的艺术”(《德意志建筑》)。晚年他转而神往于“世界文学”的理想,一种“属于全人类”的“善、美和崇高”。
  歌德倡导的世界主义声音,不久便湮灭于一八七○年普法战争的炮声之中。普法两国都因战争和“民族精神”高涨。普方以阿尔萨斯人和洛林人属于日尔曼种族,为吞并该两省辩护,“民族精神”走向种族意义的泛日尔曼主义。法国方面,开始尚有持启蒙世界主义观点的洛南(Renan),以“民族”是个人们的志愿集体为论据(阿尔萨斯人拒绝归顺普鲁士),来批驳普方,声明“民族并不是种族的同义词”。但后来,法国人很快拿来了对方的论据,鼓吹“法兰西精神”,也走向种族意义的民族主义。
  十九世纪末发生于法国的德雷福斯事件,使欧洲自法国大革命以来对于民族和个人的两种观念,形成尖锐对立。德雷福斯派(主要是左派知识分子,集合为“人权同盟”),认为个人是超越种族、语言和宗教的独立人格,德雷福斯不应当因为是犹太人而获罪。反德雷福斯派(主要是右派民族主义者,集合为“法兰西祖国同盟”),认定犹太人不会爱法兰西。事件的实质,表现为是否要终结启蒙思想。后来法国终于作出了否定的答复(至今,启蒙思想普遍而超民族的个人观,依然在左派占主导地位的法国知识界长盛不衰)。
  到了二十世纪,《思想的溃败》的作者并未对两次世界大战作出评述,只是寥寥数言点出世纪上半叶民族主义大行其道,便一跃而过进入世纪下半叶。
  一九四五年初创于伦敦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鉴于“纳粹”极端民族主义和压制个人权利的历史创作,旨在普施教科文于全世界,来保障个人的自由和权利。这里的个人,依然是那个来自启蒙世界主义的个人。不料前来伦敦与会的学者们发出疑问:“什么人?是人权和公民权宣言中那个抽象而普遍的人?是那些充斥于世界主义宏论的无实体的存在,无生命、无血肉、无色彩、无特质的造物?……”他们意识到,尊重“人”,应该包括尊重人“生存的具体形式”。
  当代人类学泰斗莱维—斯特劳斯(Lévi-Strauss),一九五一年应该组织之约写了一本叫《种族与历史》的小书,着着实实地向启蒙思想的世界主义发难。这种世界主义最经常地是以“社会进化论”(进步论)的面貌出现:把欧洲文明当作是全人类最先进的楷模,赋以普世皆准的意义。莱氏直斥“社会进化论”为“伪进化论”,并揭示“社会进化论”把人类各文化的差异,归结为“发轫于同一起点又趋于同一目标的单一发展的不同阶段或时期”,即把人类文化的丰富多样,拉成一条单向进化线,分出时间性的先进和落后,同时把欧洲价值置于最先进的位置,实质是“欧洲种族中心主义”。社会进化论所暗含的欧洲种族中心主义,还为欧洲人向海外扩张的殖民政策作了重要理论根据:殖民者成了向全世界传播文明、指导“落后”民族走向“进步”的使者。
  莱维—斯特劳斯明确否认启蒙思想家假设的人类同一性,认为人类文化因“地理、历史和社会的环境”而存在差异。但这些文化差异并无优劣高低之分,而是互相等值。莱氏认为,人类之间的差异不是以种族论,而是以文化论:人类学讲的是复数的文化。“种族”一词失去以往区分人类的绝对意义。莱氏高扬的“文化个性”,委实与“民族精神”异名而同实。事实上,进入二十世纪下半叶,人们不再说“民族个性”或“民族精神”,而是换成说“文化个性”。
  于是,西方迎来了一个“非西方化的世界”,出现了一种“非殖民化哲学”。整个人文科学界都起而声讨欧洲种族中心主义,论说文化的差异性和相对性,清算社会进化论和欧洲文化帝国主义。“非殖民化哲学”与赫尔德遥遥挂钩,用当年德国浪漫派反对启蒙哲学家的论据,来反对欧洲种族中心主义(世界主义)。
  “非殖民化哲学”成为战后一些第三世界国家获得民族独立的理论武器。这些国家以“文化个性”和“文化等值”的名义,申张其“民族精神”和民族主义。它们在欧洲对于“民族”的两种观念——历史集体型和个人自愿结合型,选择了前一种。于是,它们赢得了集体性民族的独立,但走向了压制“个人”的极权国家。
  正当“种族”一词日益成为禁忌,莱维—斯特劳斯在“国际反种族主义年”的一九七一年,又出人意料地为“种族”一词作了一些辩解:“远不应当问文化是否是种族的一种功用,我们倒发现……种族是文化的一种功用”,引起轩然大哗。其实莱氏并未根本地改变其理论,只是发觉人们对“种族”一词的封杀走了极端,才又出来说了几句中庸的话。莱氏认为,事实上“文化间的互相敌意不仅是正常的,而且是不可缺少的”。
  上面芬凯尔克劳特对西方民族主义和世界主义的历史描述可以显示,民族主义与种族主义确实有一些历史联系,但并没有必然的联系。或者说,民族主义与种族有关,但并不必然走向种族主义。民族主义确实会导致对其他民族的敌视甚至战争,但它也促使对本民族历史文化价值的认同和肯定,促进本民族人民的凝聚力,表现为一种爱国主义。尤其在二十世纪下半叶,民族主义(民族精神)是以“文化个性”的名义出现,其中“种族”的意义逐渐淡化,人们是以高扬自己的“文化精神”来高扬自己的“民族精神”的。
  其实,对于“民族主义”的理解,最明智的方法是不走极端。莱维—斯特劳斯为“种族”一词作辩解,可以给我们最好的启示。
其他文献
《禅的世界丛书》三种分别是萧甫斯坦等著《禅与文化》,铃木大拙等著《禅与艺术》,佛洛姆等著《禅与西方世界》,书中收集摘录了上述三人及汉福莱斯、F·卡普拉、艾伦·沃兹、佐佐木夫人、蓝敦·华纳等人有关禅学的文章,本由台湾徐进夫等编译,现北方文艺出版社又转印出来在大陆发行。大体说来,《禅与文化》介绍禅宗本身的篇幅较多,相当于禅宗史加上禅学入门;《禅与艺术》则偏重谈禅对东方绘画、园林、诗歌、建筑、茶道、剑术
关于港英时期香港的政治体制,有各种各样的概括,比如刘兆佳称之为“仁慈独裁制”,这种体制形成了“隔离的官僚政治形态”;英定国(G. B. Endecott)称之为“咨询性政府”;夏利斯(Peter Harris)称之为“无政党的行政国家”;金耀基称之为“行政吸纳政治”;关信基则干脆称之为“非政治化的政治体制”。在这些概括中,最有影响的恐怕是“行政吸纳政治”之说。这个概括不仅影响了后来许多人对港英政治
《读书》近来刊登了一些对解放前的几所名牌大学的回忆,这让我想起了美国哈佛大学三百五十周年校庆。那是一九八六年九月,哈佛曾想邀请美国总统里根参加校庆,但里根示意,若哈佛授予他名誉学位,他将参加。结果哈佛拒绝了里根的要求。当时我国报纸颇赞哈佛此种“牛气”!  还有一个故事:在麦卡锡主义横行的五十年代,麦卡锡和马萨诸塞州长都曾要求哈佛解雇那些有“红色”嫌疑的教授。但遭到当时哈佛校长普希的拒绝。这位校长还
西方人谈中国传统文化    作为中国人,自觉或不自觉地,总不愿意说太多自己文化的坏话。俗话说的“要面子”,本身即是中国文化的一个显著特征。但从近代以来,中国文化在总体上又是如此悬殊地落后于西方文化。对于中国知识分子来说,内在的炽热民族自尊与外在的冷酷列国它强,既逼迫我们不得不从事中西文化比较,又使得我们在着手这个工作时,沉浸于一个非常难堪的心绪里、置身在一个非常尴尬的境地中。  这里选择了几位西方
从广袤荒漠上伫立的哈利法塔,到缓缓珠江边婀娜的“小蛮腰”,2015赛季两回合亚冠决赛让这两座高耸入云的地标性建筑有了足球的缘分。分别在两座塔上俯视,呈现出的是截然不同的地貌与景观。阿联酋和中国的足球生态与环境,可能比眼中看到的景色差异更大。  11月,笔者先后在迪拜和广州见证了广州恒大队的第二次亚冠夺冠之旅,其中的见闻与感受并非180分钟比赛和一个制胜进球所能涵盖,冠军和狂喜背后,还有更多值得玩味
《美国人对黑人、犹太人和东方人的态度》一书,是吴泽霖先生六十多年前留学美国时完成的博士论文,讨论的是六十多年前美国的种族问题。  吴先生选择了极具挑战性的问题,在人类生活的地球上,种族是客观的存在,随着封闭局面的打破,群际交往愈益频繁,种族间的互动也日渐增多。由于各自的文化背景不同,甚至生理上的外显特征也有差异,种族问题的产生就在所难免了。这种情形在向有“人种大熔炉”之称的美国更突出地表现出来。作
读书不该有先入之见。  偏偏已有了先入之见——读张爱玲的《私语》,心中总还记着几年前读过的一本什么书,一种虽不清晰、却很执拗的印象:“张爱玲先生的散文与小说,如果拿颜色来比方,即其明亮的一面是银紫色的,其阴暗的一面是月下的青灰色……是这样一种青春的美,读她的作品,如同在一架钢琴上行走,每一步都发出音乐……她所寻觅的是,在世界上有一点顶红顶红的红色,或是一点顶黑顶黑的黑色,作为她的皈依……”不过,一
葛剑雄教授在《江陵焚书一千四百四十周年祭》(《读书》一九九五年第六期)发了一点新感慨:“有人在评价某些伟人时,往往有意无意地强调他的个人品德,突出他的人情味,或者更时髦一些,用人文精神来加以衡量,我以为不是正确的态度和方法,至少是相当片面的。”  这使我想起了《卡布斯教诲录》。这本书是生活在波斯中世纪的兹雅尔王朝的王子昂苏尔·玛阿里为他的儿子写的。第四十章《论做宰相》,内容是教导他的孩子,身居高位
“制度决定一切”是在当今社会上非常流行的一种观点。对“制度”的信赖是在对“人治”的批判中发展强化出来的。在反思“十年浩劫”的时候,社会上有一种共识,认为“人治”是造成浩劫的一大原因,而“人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特点,中国人必须改变“人治”的思维方式。与“人治”相对立的是“法治”,“法”是由制度规范的、由“制度”保障的。清官的“人治”是脆弱的,制度才能决定一切。  制度是社会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在
京剧无疑是看的、听的。但黄裳先生呈现给我们的,却是读。当然,他让我们读的,不是剧本,而是故事。京剧之可作为故事来读,而且令人读之别有一番滋味,全赖黄裳先生对传统京剧艺术体悟之深以及传达文笔之贴切、隽永。一册《彩色的花雨》,是他选取京剧中的二十个故事片断编写成的小书。  且看开篇第一章《捉放曹》,作者是这样把读者带入剧中的:“曹操纵马在官道上跑,一只兔子猛地从马蹄前横穿而过,钻进荒草堆里去了。曹操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