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当前影响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问题有三个方面,学生的主体性发挥不够,语言文字训练尚不落实,思想教育缺乏审美性。要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发展;必须体现以语文训练为重点,让学生积累运用语言;必须体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关键词:小学语文 教学质量 提高方法
一、引导自由阅读,拓展思维的迁移与发散
现代教育十分注重发展学生的个性,注重引导学生自由阅读,自由表达,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课堂上,教师提出的学习内容是学生感兴趣的,自然乐意去学;不感兴趣的,如果强制他们去学,结果可想而知。所以引导学生自由谈论,自由讲述,自由提问,自由发表意见,就变成了逐步提高阅读、表达能力的重要途径。教师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要根据学生年龄特征和智能结构,有目的地把学生引向目的地,让学生说出自己想说的话。为了更好拓展学生的创造思维还得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举一反三自主学习的能力。如我在教二年级的一篇课文《植物妈妈有办法》时,首先抛出趣味性浓的问题:“植物旅行靠的是啥办法呢?”接着把课文有感情地朗读给孩子们听,创设了良好的情景。学生感受到了蒲公英妈妈对孩子们的关心喜爱。紧接着,对学生进行点拨引导:“这些植物是怎样出外旅行的呢?我们先来看看蒲公英。”教学操作办法如下:
①学生自由朗读。②自读自说,谈谈蒲公英出外旅行靠的啥办法?③教师指导朗读:为了让孩子顺利地出外旅行,蒲公英妈妈特意给孩子准备了降落伞。(指图)你觉得这位妈妈对孩子怎样?(关心、喜爱)④大家练习,比赛朗读,把妈妈对孩子的爱读出来。(要求配合表情,表演动作)
如此引导,熏陶,学生稚嫩心灵体会了人间的母爱,情境达到了和谐统一。至此,我提出新的学习任务,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使既定思维产生发散与迁移:苍耳和豌豆要旅行靠的又是啥办法?每个同学只需抓住其中一种植物来学就可以,还可以仿照教师抓住关键词板书。这一任务交给学生,就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性。
在引导学生自由讨论,自由表达中。本人认为:课堂上,教师不要作任何限制,只要学生能提问题就好。“质疑”与思考密切联系,不会思考的人难以提出问题的。如在教《植物妈妈有办法》时,有一学生提出:蒲公英的孩子离开妈妈去旅行会不会很伤心呢?作为老师的我能体会到孩子对母亲的依赖和眷恋,缺少独立精神。对此,教师要运用教育机智,善于为学生解决问题,并能培养他们自强自立的素质。也只有在课堂上让学生自由朗读,自由提问,自由发表,才能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从而自主锻炼思维,拓展思维,使思维素质产生发散和迁移。
二、突出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强化训练意识
小学语文是基础工具学科。要落实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不足,必须突出工具性,把语文课扎扎实实上成语言文字训练课。
1、首先要明确训练的含义。
语言训练课不同于语言练习课。练习是指教师出题目或演示一种动作,由学生反复学习,多次操作,掌握某项知识或形成某种技能技巧。课文课也有练习课型。语文教学中的“训”是教导,“训”是教师的事,“练”是习练,是学生的事。语文教学中的“训练”是教师有计划,有步骤地使学生的语文知识转化为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技能的学习实践活动。它以“练”为主,以“训”为辅,二者不可缺一。
2、要优化训练的结构。
要改革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结构,设计“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自主训练型”课堂教学结构。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启发导入、点拔诱导,组织评议三个方面;学生的学分为三个层次:学习目标导向,是让学生自主学习的定向环节;以学生自主学习为表现形式的智能活动,是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学生学得如何,效果怎样,需要通过多种方法当堂了解学习效果,以提供反馈信息,这是整个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评价环节。
3、要强化训练的指标。
(1)要突出读和背的训练。朗读既是理解语言的手段,也是积累语言,培养情感的手段。读书琅琅上口,熟读成诵,运用时就能脱口而出。背诵是大量积累语言材料的有效方法,学习语言必须记忆,要让学生多读、多背一些名家名篇。
(2)读写结合,读中学写。阅读是写作的基础,要提高小学生的写作水平,就要注重在阅读教学中渗透写作知识,在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同时,按照读写对应规律,抓准读写结合点,让学生学习写作知识,掌握写作技能。
(3)要重视语言积累。引导学生积累语言的方式很多。可以采用朗读、默读、背诵、复述、听写、读写结合等教学手段,让学生熟记语言材料,把课文的语言尽可能内化为学生的语言;可以指导学生通过观察生活,写观察笔记积累写作的素材;可以通过课外阅读写读书笔记积累语言材料,掌握语言表达技巧;可以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帮助学生扩大词汇量。
(4)要发展学生的思维。一方面教师设计的提问要有启发性;另一方面要提倡鼓励学生质疑问难,通过提倡鼓励使学生敢于问答,通过引导使学生善于问答。长期坚持,使学生养成多思善问的习惯。
4、因势利导,善于点拨。
所謂“势”即教材内容及学生心理。引导学生在学习语文内容中去领悟做人的道理。如教《我的战友邱少云》:先出示挂图,引导学生从各个角度观察画面(注意邱少云的眼神与表情);再听教材范读。启迪学生从视觉到听觉这种高级感官来体会邱少云在烈火烧身中所忍受的巨大痛苦。进而要学生进行想象,自觉对照,从不同的现实生活,不同的感受与邱少云严守纪律的高尚品德相比。学生受到的道德教育水到渠成!所以文道统一,德道兼备,殊途同归。
关键词:小学语文 教学质量 提高方法
一、引导自由阅读,拓展思维的迁移与发散
现代教育十分注重发展学生的个性,注重引导学生自由阅读,自由表达,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课堂上,教师提出的学习内容是学生感兴趣的,自然乐意去学;不感兴趣的,如果强制他们去学,结果可想而知。所以引导学生自由谈论,自由讲述,自由提问,自由发表意见,就变成了逐步提高阅读、表达能力的重要途径。教师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要根据学生年龄特征和智能结构,有目的地把学生引向目的地,让学生说出自己想说的话。为了更好拓展学生的创造思维还得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举一反三自主学习的能力。如我在教二年级的一篇课文《植物妈妈有办法》时,首先抛出趣味性浓的问题:“植物旅行靠的是啥办法呢?”接着把课文有感情地朗读给孩子们听,创设了良好的情景。学生感受到了蒲公英妈妈对孩子们的关心喜爱。紧接着,对学生进行点拨引导:“这些植物是怎样出外旅行的呢?我们先来看看蒲公英。”教学操作办法如下:
①学生自由朗读。②自读自说,谈谈蒲公英出外旅行靠的啥办法?③教师指导朗读:为了让孩子顺利地出外旅行,蒲公英妈妈特意给孩子准备了降落伞。(指图)你觉得这位妈妈对孩子怎样?(关心、喜爱)④大家练习,比赛朗读,把妈妈对孩子的爱读出来。(要求配合表情,表演动作)
如此引导,熏陶,学生稚嫩心灵体会了人间的母爱,情境达到了和谐统一。至此,我提出新的学习任务,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使既定思维产生发散与迁移:苍耳和豌豆要旅行靠的又是啥办法?每个同学只需抓住其中一种植物来学就可以,还可以仿照教师抓住关键词板书。这一任务交给学生,就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性。
在引导学生自由讨论,自由表达中。本人认为:课堂上,教师不要作任何限制,只要学生能提问题就好。“质疑”与思考密切联系,不会思考的人难以提出问题的。如在教《植物妈妈有办法》时,有一学生提出:蒲公英的孩子离开妈妈去旅行会不会很伤心呢?作为老师的我能体会到孩子对母亲的依赖和眷恋,缺少独立精神。对此,教师要运用教育机智,善于为学生解决问题,并能培养他们自强自立的素质。也只有在课堂上让学生自由朗读,自由提问,自由发表,才能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从而自主锻炼思维,拓展思维,使思维素质产生发散和迁移。
二、突出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强化训练意识
小学语文是基础工具学科。要落实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不足,必须突出工具性,把语文课扎扎实实上成语言文字训练课。
1、首先要明确训练的含义。
语言训练课不同于语言练习课。练习是指教师出题目或演示一种动作,由学生反复学习,多次操作,掌握某项知识或形成某种技能技巧。课文课也有练习课型。语文教学中的“训”是教导,“训”是教师的事,“练”是习练,是学生的事。语文教学中的“训练”是教师有计划,有步骤地使学生的语文知识转化为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技能的学习实践活动。它以“练”为主,以“训”为辅,二者不可缺一。
2、要优化训练的结构。
要改革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结构,设计“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自主训练型”课堂教学结构。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启发导入、点拔诱导,组织评议三个方面;学生的学分为三个层次:学习目标导向,是让学生自主学习的定向环节;以学生自主学习为表现形式的智能活动,是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学生学得如何,效果怎样,需要通过多种方法当堂了解学习效果,以提供反馈信息,这是整个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评价环节。
3、要强化训练的指标。
(1)要突出读和背的训练。朗读既是理解语言的手段,也是积累语言,培养情感的手段。读书琅琅上口,熟读成诵,运用时就能脱口而出。背诵是大量积累语言材料的有效方法,学习语言必须记忆,要让学生多读、多背一些名家名篇。
(2)读写结合,读中学写。阅读是写作的基础,要提高小学生的写作水平,就要注重在阅读教学中渗透写作知识,在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同时,按照读写对应规律,抓准读写结合点,让学生学习写作知识,掌握写作技能。
(3)要重视语言积累。引导学生积累语言的方式很多。可以采用朗读、默读、背诵、复述、听写、读写结合等教学手段,让学生熟记语言材料,把课文的语言尽可能内化为学生的语言;可以指导学生通过观察生活,写观察笔记积累写作的素材;可以通过课外阅读写读书笔记积累语言材料,掌握语言表达技巧;可以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帮助学生扩大词汇量。
(4)要发展学生的思维。一方面教师设计的提问要有启发性;另一方面要提倡鼓励学生质疑问难,通过提倡鼓励使学生敢于问答,通过引导使学生善于问答。长期坚持,使学生养成多思善问的习惯。
4、因势利导,善于点拨。
所謂“势”即教材内容及学生心理。引导学生在学习语文内容中去领悟做人的道理。如教《我的战友邱少云》:先出示挂图,引导学生从各个角度观察画面(注意邱少云的眼神与表情);再听教材范读。启迪学生从视觉到听觉这种高级感官来体会邱少云在烈火烧身中所忍受的巨大痛苦。进而要学生进行想象,自觉对照,从不同的现实生活,不同的感受与邱少云严守纪律的高尚品德相比。学生受到的道德教育水到渠成!所以文道统一,德道兼备,殊途同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