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提起阿根廷,人们首先想到的,一是“探戈”,二是足球,三是牛肉。
是的,华丽高雅、热烈奔放的“探戈”舞源于阿根廷,被阿根廷人视为国粹。
以自由洒脱风格闻名的阿根廷足球早就风靡世界,多次获世界杯冠亚军,并且先后涌现出天王级球星马拉多纳和梅西,是阿根廷的骄傲。
阿根廷被称作“牛背上的国家”,是世界上第二大牛肉生产和出口国,其炭烤牛肉更是声名远扬。
一、美丽富饶的阿根廷
阿根廷位于南美洲东南部。它东濒大西洋,南与南极洲隔海相望,西邻智利,北与玻利维亚、巴拉圭交界,东北与乌拉圭、巴西接壤。
1.幅员辽阔
阿根廷,国土面积达278万平方公里(不含马尔维纳斯群岛和其主张的南极领土),居世界第八位,是拉丁美洲的第二大国(仅次于巴西)。陆上边界线长达25728公里,海岸线长4725公里。
2013年底,阿根廷有人口 4145万人,居世界第32位。人口密度16.22人/平方公里(2014年估计) 居世界第207位。
2.地理条件优越
阿根廷地势由西向东逐渐低平。西部是以绵延起伏、巍峨壮丽安第斯山为主体的山地,纵贯南北3,000余公里,约占全国面积的30%;东部和中部的潘帕斯草原是著名的农牧区;北部主要是格兰查科平原,多沼泽、森林;南部是巴塔哥尼亚高原。主要山脉有奥霍斯·德萨拉多山、梅希卡纳山,海拔6964米的阿空加瓜山,为南美洲万峰之冠。
巴拉那-拉普拉塔河全长5,580公里,为南美第二大水系,主要支流有巴拉圭河、乌拉圭河等国际界河,南部安第斯山区多冰蚀谷、冰碛湖。主要湖泊有奇基塔湖、阿根廷湖和别德马湖。著名的乌马瓦卡峡谷,曾是古老的印加文化传到阿根廷的通道,被称为“印加之路”。
3.气候适宜
北部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夏季雨水较多。中部属亚热带和热带沙漠气候,南部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大部分地区年平均温度在16-23℃之间。
4.自然资源丰富
阿根廷大部分国土被森林、草原覆盖,耕地资源丰富,具有发展农牧业的天然优势,因而被誉为“牛背上的国家”、“南美粮仓”。
阿根廷矿产资源丰富,是拉美主要矿业国之一。主要矿产资源有石油、天然气、煤炭、铁、银、铜、金、铀、铅、锌、硼酸盐、粘土等。
据美国能源部发布的报告,阿根廷是世界非常规油气储量最大的四个国家之一。现已探明石油蕴藏量3.94亿立方米,天然气3325.11亿立方米,可开采页岩气22.71万亿立方米,仅次于中国(31.57万亿立方米)位居世界第二。可开采页岩油270亿桶,仅次于俄罗斯(750亿桶) 、美国(580亿桶)和中国(320亿桶),位居世界第四。煤炭8.25亿吨,铁3亿吨,铀7080吨。
二、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经济
阿根廷是世界上综合国力较强的发展中国家,也是拉美地区综合国力很强的国家。
1.曾经有过的辉煌
1914年,阿根廷城市化率便已达到53%。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颇为繁华,有“南美巴黎”之称。这一年,该市开通了南美第一条地铁线,全国铁路线长度达3万公里,壮观的国会大厦正在建设之中,整个国家看上去已经接近发达水平。
1962年,阿根廷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1149美元,而当年韩国仅为111美元,不足阿根廷的1/10。
直到20世纪中叶,它仍是世界排位第15的经济体。
2.一波三折的经济的发展历程
阿根廷经济大致经历过以下几个阶段:
从19世纪后半期到20世纪20年代末“大萧条”之前,是大农场占主导的自由主义经济,国际环境有利,经济增长速度很快,这一阶段被称作阿根廷的“镀金时代”。
从二战到上世纪80年代,政府主要推行“进口替代”经济模式,在长期实施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规模庞大的国有部门和过度的国家保护主义等弊端,其间屡屡发生金融、债务危机。
上世纪90年代,政府推行全面开放的新自由主义,一度取得较好成绩,成为南美的“优等生”,但后来又以巨额外债违约结束。
进入本世纪以来,開始推行“包容性发展”政策,收入分配差距有所缩小。在世界经济论坛发布的国际竞争力排名中,由2003年的全球第78位,下降到2013年的第104位。
当年与阿根廷根本无法比拟的韩国,如今已经成为发达国家,而阿根廷却仍然在“中等收入陷阱”中挣扎。
3. 门类较为齐全的工业
阿根廷的工业较发达,门类较为齐全,主要有钢铁、汽车、石油、化工、纺织、机械、食品加工等。工业产值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3(2012年约为27.5%)。制造业是国家经济最大的单一部门,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9%,并实现了与农业的兼容。
产值领先的行业为食品饮料加工业、机动车及其零配件制造业、炼油与生物柴油行业、化学与医药工业、炼钢与炼铝业、工农业机械制造业,以及电子元器件与家用电器制造业。家电制造以厨房电器和移动电话为主。
核工业发展水平居拉美前列,现拥有3座运行中的核电站;目前正在筹建第4座核电站。
钢产量居拉美前列。机器制造业具有相当水平,其生产的飞机已打入国际市场。食品加工业较先进,主要有肉类加工、乳制品、粮食加工、水果加工和酿酒等行业,是世界葡萄酒五大生产国之一,年产量30亿公升。其它主要工业品包括玻璃与水泥、塑料与轮胎、木材产品、纺织品、烟草制品、储存装置、印刷品、家具、服装和皮革。
4.发达的农牧业
阿根廷农牧业发达,是世界粮食和肉类重要生产和出口国。 ⑴ 良好的地理气候条件
境内有着肥沃的土壤,丰茂的草原,良好的气候,这使阿根廷成了“世界的粮仓和肉库”,是世界两大牛肉生产国之一。
全国有可耕地和多年生作物用地3563万公顷,占国土面积的12.8%。长期牧场面积14210万公顷,占国土面积的55%%。灌溉面积220万公顷,占可耕地面积的7.1%。农业人口428.78万人,占总人口比重的10.7%(2010年)。人均耕地面积0.77公顷,居世界前列。
农产品有小麦、玉米、大豆、高粱、大麦、棉花、亚麻籽等。畜牧业有牛、羊、猪、马。羊、牛的头数和小麦、玉米、大豆的产量都居世界前列。2012年农牧林业产值1744.05亿比索,同比增长11.7%。
⑵畜牧业尤其发达
阿根廷畜牧业历史悠久,牲畜品種及畜牧水平在世界均占先进地位。畜牧业占农牧业总产值的40%。牛只数目比人口多一倍有余。全国牲畜的80%集中在东部和中部的潘帕斯大草原,这里是著名的农牧业区。
阿根廷肉牛采取露天围栏放牧,生产的牛肉肉质鲜嫩。世界闻名的巴西式烤肉,都要用阿根廷牛肉才算上品。
阿根廷是世界重要的皮革出口国,其皮制品质地柔软细腻。此外,还出产品质优良的羊毛。
⑶渔业资源丰富
渔业生产60%在南部,近50%集中在马德普拉塔港口。主要渔产品有鳕鱼、鱿鱼、对虾等。2012年渔业产值29.76亿比索,捕鱼量为68.75万吨,其中出口36.89万吨,出口额11.85亿美元。
⑷富有特色的炭烧烤肉
阿根廷是一个移民国家,85%以上的居民来自于意大利和西班牙的后裔,所以它的饮食文化也搀杂了欧陆西餐的成分,肉食方面主要以牛、鸡、驴为主,甚少吃猪,而炭烧烤肉是当地的特色。
阿根廷还是世界上最大的马黛茶生产国,2012年共产马黛茶72.8万吨,约占全球产量的一半以上。
马黛茶的茶叶是一种冬青科植物的叶子制作而成,在南美国家非常盛行。据说马黛茶含有多种营养成分,不仅可以清除胆固醇、降低血脂,还能促进血液循环、提神醒脑等等,有着令世界为之惊奇的六大茶魂:吃肉不增肥、喝酒不易醉、节食不乏力、提神不失眠、排毒不泻肚、清脂不失血的说法。所以阿根廷人人喝,有“宁可食无肉、不能居无茶”的说法。
马黛茶如此风靡,喝茶的马黛茶壶也成为阿根廷的著名工艺品。茶壶一般都是由葫芦做成,形状不一,有的还镶嵌宝石,十分漂亮。喝马黛茶有很多讲究,而且阿根廷人民最热情的招待方式就是让你用他的茶壶喝茶,能够喝同一壶马黛茶是有非常友好的表示。
三、旅游业方兴未艾
阿根廷旅游业发达,是拉美第二大、南美最大的旅游国家,近年来外来游客大幅增加。2013年共接待外国游客671.1万人次,创汇61.7亿美元;2014年共接待外国游客约590万人次,创汇26.84亿美元。旅游业成为阿根廷第三大创汇产业。
全国有自然保护区41个,总面积371.51万公顷。有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9处。200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探戈舞正式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阿根廷的古迹名胜众多。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马里洛切风景区、伊瓜苏瀑布、罗斯格拉希亚雷斯国家公园等。阿空加瓜山是世界最高的死火山。
1.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
布宜诺斯艾利斯(Buenos Aires),是“好空气”的意思。面积3885平方公里,人口289万(2010年),是南美洲第二大城市(仅次于巴西圣保罗)、拉丁美洲第三大城市,也是南美洲最欧化的城市。它是阿根廷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
该市位于拉普拉塔河西岸,风景秀美,气候宜人,有“南美巴黎”之称。市内以街心公园、广场和纪念碑众多而著名。城市建筑多受欧洲文化影响,至今还保留有几个世纪前的西班牙和意大利风格的古代建筑。著名景点有“七九大道”、五月广场和科隆大剧院、圣马丁墓等。
⑴“七九大道”
“七九大道”因纪念阿根廷1816年7月9日独立而命名。它南北贯穿市区,长4.6公里,宽148米,共有18车道,是世界上迄今为止最宽阔的街道。车道被两条隔离带平均隔离,每段各往返6车道。
⑵五月广场
五月广场是为纪念1810年五月革命牺牲的战士而修建的。广场中央矗立着一座13米的金字塔尖形纪念碑,是为了纪念布宜诺斯艾利斯建立400周年时而建成的。五月广场是阿根廷举行重大政治活动的集聚地,其在阿根廷人心目中的地位恰似天安门之于中国人。
布宜诺斯艾利斯大街上有许多大槐树,每一棵都非常高大,开的都是金黄色的槐花。每当槐花盛开时节,老远就可以闻到槐花花香,而且一片金色,美丽极了。
⑶科隆大剧院
科隆大剧院位于布宜诺斯艾利斯闹市中心,是仅次于纽约大都会歌剧院和米兰拉·斯卡拉剧院的世界第三大歌剧院。剧院始建于1889 年,由名建筑师弗朗西斯科·塔布里尼设计,1908 年建成。科隆大剧院在街头浓密的月桂树的掩映下,既显出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的建筑风格,又具有德国建筑宏伟坚固和法国建筑装饰优美的特征。
2. 伊瓜苏瀑布
1541年,一位西班牙传教士在南美巴拉那河流域的热带雨林中,意外地发现了伊瓜苏大瀑布。伊瓜苏瀑布位于阿根廷和巴西两国边境,最宽处达4000多米,是世界五大瀑布之一,而且是世界最宽的瀑布。1934年,阿根廷在伊瓜苏瀑布区建立了670平方公里的国家公园。1982年,伊瓜苏瀑布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自然遗产。
3.阿根廷湖
这是一个冰川湖,位于阿根廷南部圣克鲁斯省,巴塔哥尼亚山脉东麓。湖面海拔215米,深187米,最深处324米,面积1414平方公里。湖水经东岸的圣克鲁斯河注入大西洋。有莫雷诺、乌普萨拉等冰川伸入湖中,冰舌断裂成无数冰山飘浮于湖面。附近雪峰环抱,山坡森林茂密,景色雄伟壮丽,已建成国家冰川公园,为著名的旅游胜地。
4.火地岛国家公园
火地岛国家公园建于1960年,是世界最南端的国家公园,也是世界最南部的一个自然保护区。雪峰、湖泊、山脉、森林点缀其间,极地风光无限,景色迷人,到处充满着奇妙色彩。岛上的动植物资源保存较好,有不怕人的海豹和企鹅,有优良品种的羊和众多的野兔,茂盛的山毛榉树则构成了森林的主体。在岛南面的比格尔海峡一带,还时常有巨大、珍贵的蓝鲸出没。另外,火地岛的土著奥那族人的流浪式生活和风俗也独具特色。他们在地上插几根木棍,再搭上几张骆马皮,就搭成了自己的房子。
特殊的地域、神奇的自然和人文景观,吸引了世界各地的旅游者来此观光。
5. 阿根廷冰川国家公园
位于阿根廷南部圣克鲁斯省卡拉法铁城西80公里,从巴里洛切往南直到南美大陆的尖端。这里已经接近南极,到了麦哲伦海峡。当地最有特色的旅游点要数莫雷诺大冰川。
莫雷诺大冰川是经过几十万年的冰雪堆积而形成的活冰川,形成于2万年前冰川时期。整个冰川高达60多米,面积有200多平方公里,每隔几十分钟就会崩溃一次。
6. 乌斯怀亚(Ushuaia)
乌斯怀亚位于麦哲伦海峡与合恩角之间的火地岛,是世界最南端的城市,纬度高达南纬54度,被称为“世界尽头”。在印第安语中,乌斯怀亚是“观赏落日的海湾”之意。
乌斯怀亚是通往神秘南极的“跳板”。它三面环海,是一个小城,也是一个海港。之所以被称作通往南极的“跳板”,是因为从这里去南极最近、最简便。客观地说,世界上可去南极的地方有很多,比如澳大利亚、新西兰比和南非等,但是从阿根廷的乌斯怀亚港口出发,只需穿越1000公里的德雷克海峡,花上2天就可以到达南极洲。因此,这个小城在这方面占尽了优势。很多南极的考察船只,也都是在这里进行补给的。位于火地岛上的马尔维纳斯国际机场,则是一个超小型机场,是通向南极洲的空中门户。
[作者简介]
程宇航,江西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责任编辑:邵猷芬
是的,华丽高雅、热烈奔放的“探戈”舞源于阿根廷,被阿根廷人视为国粹。
以自由洒脱风格闻名的阿根廷足球早就风靡世界,多次获世界杯冠亚军,并且先后涌现出天王级球星马拉多纳和梅西,是阿根廷的骄傲。
阿根廷被称作“牛背上的国家”,是世界上第二大牛肉生产和出口国,其炭烤牛肉更是声名远扬。
一、美丽富饶的阿根廷
阿根廷位于南美洲东南部。它东濒大西洋,南与南极洲隔海相望,西邻智利,北与玻利维亚、巴拉圭交界,东北与乌拉圭、巴西接壤。
1.幅员辽阔
阿根廷,国土面积达278万平方公里(不含马尔维纳斯群岛和其主张的南极领土),居世界第八位,是拉丁美洲的第二大国(仅次于巴西)。陆上边界线长达25728公里,海岸线长4725公里。
2013年底,阿根廷有人口 4145万人,居世界第32位。人口密度16.22人/平方公里(2014年估计) 居世界第207位。
2.地理条件优越
阿根廷地势由西向东逐渐低平。西部是以绵延起伏、巍峨壮丽安第斯山为主体的山地,纵贯南北3,000余公里,约占全国面积的30%;东部和中部的潘帕斯草原是著名的农牧区;北部主要是格兰查科平原,多沼泽、森林;南部是巴塔哥尼亚高原。主要山脉有奥霍斯·德萨拉多山、梅希卡纳山,海拔6964米的阿空加瓜山,为南美洲万峰之冠。
巴拉那-拉普拉塔河全长5,580公里,为南美第二大水系,主要支流有巴拉圭河、乌拉圭河等国际界河,南部安第斯山区多冰蚀谷、冰碛湖。主要湖泊有奇基塔湖、阿根廷湖和别德马湖。著名的乌马瓦卡峡谷,曾是古老的印加文化传到阿根廷的通道,被称为“印加之路”。
3.气候适宜
北部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夏季雨水较多。中部属亚热带和热带沙漠气候,南部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大部分地区年平均温度在16-23℃之间。
4.自然资源丰富
阿根廷大部分国土被森林、草原覆盖,耕地资源丰富,具有发展农牧业的天然优势,因而被誉为“牛背上的国家”、“南美粮仓”。
阿根廷矿产资源丰富,是拉美主要矿业国之一。主要矿产资源有石油、天然气、煤炭、铁、银、铜、金、铀、铅、锌、硼酸盐、粘土等。
据美国能源部发布的报告,阿根廷是世界非常规油气储量最大的四个国家之一。现已探明石油蕴藏量3.94亿立方米,天然气3325.11亿立方米,可开采页岩气22.71万亿立方米,仅次于中国(31.57万亿立方米)位居世界第二。可开采页岩油270亿桶,仅次于俄罗斯(750亿桶) 、美国(580亿桶)和中国(320亿桶),位居世界第四。煤炭8.25亿吨,铁3亿吨,铀7080吨。
二、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经济
阿根廷是世界上综合国力较强的发展中国家,也是拉美地区综合国力很强的国家。
1.曾经有过的辉煌
1914年,阿根廷城市化率便已达到53%。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颇为繁华,有“南美巴黎”之称。这一年,该市开通了南美第一条地铁线,全国铁路线长度达3万公里,壮观的国会大厦正在建设之中,整个国家看上去已经接近发达水平。
1962年,阿根廷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1149美元,而当年韩国仅为111美元,不足阿根廷的1/10。
直到20世纪中叶,它仍是世界排位第15的经济体。
2.一波三折的经济的发展历程
阿根廷经济大致经历过以下几个阶段:
从19世纪后半期到20世纪20年代末“大萧条”之前,是大农场占主导的自由主义经济,国际环境有利,经济增长速度很快,这一阶段被称作阿根廷的“镀金时代”。
从二战到上世纪80年代,政府主要推行“进口替代”经济模式,在长期实施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规模庞大的国有部门和过度的国家保护主义等弊端,其间屡屡发生金融、债务危机。
上世纪90年代,政府推行全面开放的新自由主义,一度取得较好成绩,成为南美的“优等生”,但后来又以巨额外债违约结束。
进入本世纪以来,開始推行“包容性发展”政策,收入分配差距有所缩小。在世界经济论坛发布的国际竞争力排名中,由2003年的全球第78位,下降到2013年的第104位。
当年与阿根廷根本无法比拟的韩国,如今已经成为发达国家,而阿根廷却仍然在“中等收入陷阱”中挣扎。
3. 门类较为齐全的工业
阿根廷的工业较发达,门类较为齐全,主要有钢铁、汽车、石油、化工、纺织、机械、食品加工等。工业产值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3(2012年约为27.5%)。制造业是国家经济最大的单一部门,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9%,并实现了与农业的兼容。
产值领先的行业为食品饮料加工业、机动车及其零配件制造业、炼油与生物柴油行业、化学与医药工业、炼钢与炼铝业、工农业机械制造业,以及电子元器件与家用电器制造业。家电制造以厨房电器和移动电话为主。
核工业发展水平居拉美前列,现拥有3座运行中的核电站;目前正在筹建第4座核电站。
钢产量居拉美前列。机器制造业具有相当水平,其生产的飞机已打入国际市场。食品加工业较先进,主要有肉类加工、乳制品、粮食加工、水果加工和酿酒等行业,是世界葡萄酒五大生产国之一,年产量30亿公升。其它主要工业品包括玻璃与水泥、塑料与轮胎、木材产品、纺织品、烟草制品、储存装置、印刷品、家具、服装和皮革。
4.发达的农牧业
阿根廷农牧业发达,是世界粮食和肉类重要生产和出口国。 ⑴ 良好的地理气候条件
境内有着肥沃的土壤,丰茂的草原,良好的气候,这使阿根廷成了“世界的粮仓和肉库”,是世界两大牛肉生产国之一。
全国有可耕地和多年生作物用地3563万公顷,占国土面积的12.8%。长期牧场面积14210万公顷,占国土面积的55%%。灌溉面积220万公顷,占可耕地面积的7.1%。农业人口428.78万人,占总人口比重的10.7%(2010年)。人均耕地面积0.77公顷,居世界前列。
农产品有小麦、玉米、大豆、高粱、大麦、棉花、亚麻籽等。畜牧业有牛、羊、猪、马。羊、牛的头数和小麦、玉米、大豆的产量都居世界前列。2012年农牧林业产值1744.05亿比索,同比增长11.7%。
⑵畜牧业尤其发达
阿根廷畜牧业历史悠久,牲畜品種及畜牧水平在世界均占先进地位。畜牧业占农牧业总产值的40%。牛只数目比人口多一倍有余。全国牲畜的80%集中在东部和中部的潘帕斯大草原,这里是著名的农牧业区。
阿根廷肉牛采取露天围栏放牧,生产的牛肉肉质鲜嫩。世界闻名的巴西式烤肉,都要用阿根廷牛肉才算上品。
阿根廷是世界重要的皮革出口国,其皮制品质地柔软细腻。此外,还出产品质优良的羊毛。
⑶渔业资源丰富
渔业生产60%在南部,近50%集中在马德普拉塔港口。主要渔产品有鳕鱼、鱿鱼、对虾等。2012年渔业产值29.76亿比索,捕鱼量为68.75万吨,其中出口36.89万吨,出口额11.85亿美元。
⑷富有特色的炭烧烤肉
阿根廷是一个移民国家,85%以上的居民来自于意大利和西班牙的后裔,所以它的饮食文化也搀杂了欧陆西餐的成分,肉食方面主要以牛、鸡、驴为主,甚少吃猪,而炭烧烤肉是当地的特色。
阿根廷还是世界上最大的马黛茶生产国,2012年共产马黛茶72.8万吨,约占全球产量的一半以上。
马黛茶的茶叶是一种冬青科植物的叶子制作而成,在南美国家非常盛行。据说马黛茶含有多种营养成分,不仅可以清除胆固醇、降低血脂,还能促进血液循环、提神醒脑等等,有着令世界为之惊奇的六大茶魂:吃肉不增肥、喝酒不易醉、节食不乏力、提神不失眠、排毒不泻肚、清脂不失血的说法。所以阿根廷人人喝,有“宁可食无肉、不能居无茶”的说法。
马黛茶如此风靡,喝茶的马黛茶壶也成为阿根廷的著名工艺品。茶壶一般都是由葫芦做成,形状不一,有的还镶嵌宝石,十分漂亮。喝马黛茶有很多讲究,而且阿根廷人民最热情的招待方式就是让你用他的茶壶喝茶,能够喝同一壶马黛茶是有非常友好的表示。
三、旅游业方兴未艾
阿根廷旅游业发达,是拉美第二大、南美最大的旅游国家,近年来外来游客大幅增加。2013年共接待外国游客671.1万人次,创汇61.7亿美元;2014年共接待外国游客约590万人次,创汇26.84亿美元。旅游业成为阿根廷第三大创汇产业。
全国有自然保护区41个,总面积371.51万公顷。有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9处。200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探戈舞正式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阿根廷的古迹名胜众多。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马里洛切风景区、伊瓜苏瀑布、罗斯格拉希亚雷斯国家公园等。阿空加瓜山是世界最高的死火山。
1.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
布宜诺斯艾利斯(Buenos Aires),是“好空气”的意思。面积3885平方公里,人口289万(2010年),是南美洲第二大城市(仅次于巴西圣保罗)、拉丁美洲第三大城市,也是南美洲最欧化的城市。它是阿根廷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
该市位于拉普拉塔河西岸,风景秀美,气候宜人,有“南美巴黎”之称。市内以街心公园、广场和纪念碑众多而著名。城市建筑多受欧洲文化影响,至今还保留有几个世纪前的西班牙和意大利风格的古代建筑。著名景点有“七九大道”、五月广场和科隆大剧院、圣马丁墓等。
⑴“七九大道”
“七九大道”因纪念阿根廷1816年7月9日独立而命名。它南北贯穿市区,长4.6公里,宽148米,共有18车道,是世界上迄今为止最宽阔的街道。车道被两条隔离带平均隔离,每段各往返6车道。
⑵五月广场
五月广场是为纪念1810年五月革命牺牲的战士而修建的。广场中央矗立着一座13米的金字塔尖形纪念碑,是为了纪念布宜诺斯艾利斯建立400周年时而建成的。五月广场是阿根廷举行重大政治活动的集聚地,其在阿根廷人心目中的地位恰似天安门之于中国人。
布宜诺斯艾利斯大街上有许多大槐树,每一棵都非常高大,开的都是金黄色的槐花。每当槐花盛开时节,老远就可以闻到槐花花香,而且一片金色,美丽极了。
⑶科隆大剧院
科隆大剧院位于布宜诺斯艾利斯闹市中心,是仅次于纽约大都会歌剧院和米兰拉·斯卡拉剧院的世界第三大歌剧院。剧院始建于1889 年,由名建筑师弗朗西斯科·塔布里尼设计,1908 年建成。科隆大剧院在街头浓密的月桂树的掩映下,既显出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的建筑风格,又具有德国建筑宏伟坚固和法国建筑装饰优美的特征。
2. 伊瓜苏瀑布
1541年,一位西班牙传教士在南美巴拉那河流域的热带雨林中,意外地发现了伊瓜苏大瀑布。伊瓜苏瀑布位于阿根廷和巴西两国边境,最宽处达4000多米,是世界五大瀑布之一,而且是世界最宽的瀑布。1934年,阿根廷在伊瓜苏瀑布区建立了670平方公里的国家公园。1982年,伊瓜苏瀑布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自然遗产。
3.阿根廷湖
这是一个冰川湖,位于阿根廷南部圣克鲁斯省,巴塔哥尼亚山脉东麓。湖面海拔215米,深187米,最深处324米,面积1414平方公里。湖水经东岸的圣克鲁斯河注入大西洋。有莫雷诺、乌普萨拉等冰川伸入湖中,冰舌断裂成无数冰山飘浮于湖面。附近雪峰环抱,山坡森林茂密,景色雄伟壮丽,已建成国家冰川公园,为著名的旅游胜地。
4.火地岛国家公园
火地岛国家公园建于1960年,是世界最南端的国家公园,也是世界最南部的一个自然保护区。雪峰、湖泊、山脉、森林点缀其间,极地风光无限,景色迷人,到处充满着奇妙色彩。岛上的动植物资源保存较好,有不怕人的海豹和企鹅,有优良品种的羊和众多的野兔,茂盛的山毛榉树则构成了森林的主体。在岛南面的比格尔海峡一带,还时常有巨大、珍贵的蓝鲸出没。另外,火地岛的土著奥那族人的流浪式生活和风俗也独具特色。他们在地上插几根木棍,再搭上几张骆马皮,就搭成了自己的房子。
特殊的地域、神奇的自然和人文景观,吸引了世界各地的旅游者来此观光。
5. 阿根廷冰川国家公园
位于阿根廷南部圣克鲁斯省卡拉法铁城西80公里,从巴里洛切往南直到南美大陆的尖端。这里已经接近南极,到了麦哲伦海峡。当地最有特色的旅游点要数莫雷诺大冰川。
莫雷诺大冰川是经过几十万年的冰雪堆积而形成的活冰川,形成于2万年前冰川时期。整个冰川高达60多米,面积有200多平方公里,每隔几十分钟就会崩溃一次。
6. 乌斯怀亚(Ushuaia)
乌斯怀亚位于麦哲伦海峡与合恩角之间的火地岛,是世界最南端的城市,纬度高达南纬54度,被称为“世界尽头”。在印第安语中,乌斯怀亚是“观赏落日的海湾”之意。
乌斯怀亚是通往神秘南极的“跳板”。它三面环海,是一个小城,也是一个海港。之所以被称作通往南极的“跳板”,是因为从这里去南极最近、最简便。客观地说,世界上可去南极的地方有很多,比如澳大利亚、新西兰比和南非等,但是从阿根廷的乌斯怀亚港口出发,只需穿越1000公里的德雷克海峡,花上2天就可以到达南极洲。因此,这个小城在这方面占尽了优势。很多南极的考察船只,也都是在这里进行补给的。位于火地岛上的马尔维纳斯国际机场,则是一个超小型机场,是通向南极洲的空中门户。
[作者简介]
程宇航,江西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责任编辑:邵猷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