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课程理念的实施,各种各样的教学方式百花齐放,争相斗艳。在新课标的推动下,“小组讨论”赢得了广大一线教师的青睐,毫无疑问,合理有效地运用“小组讨论”的学习形式,将大大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组讨论 分工 因势利导 鼓励创新 调节气氛
“小组讨论”,作为新课改的产物之一,在被广泛的运用着。诚然,这一教学方式给课堂增添了活力,但也呈现出一些弊端,如:讨论形式固定化,讨论范围局限化,参与学生局部化等。鉴于以上问题,笔者认为在开展“小组讨论”时,有必要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深入了解,精心搭配
俗话说得好:“万事开头难。”“小组讨论”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否科学、合理地组建小组。在组建时,教师不宜仓促行事,应该深入了解每一位学生的性格、能力、爱好、成绩等,然后再根据互补的原则将学生分成讨论小组,一般说来以每组4 至6 人为宜。当然在做这件事时,教师既要按规则严格去做,又不能忽略了学生的感受。试想,如果所组建的小组不和睦,矛盾重重,那么他们还有什么心思去“合作、探究”呢?所以,只有关心学生的感受,才有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发挥创造性。
二、严格分工,明确职责
一个小组其实就是一个微型的社会,要使它高效地运转起来,就必须有合理的分工,使他们明确职责,各司其职。以一个4人组成的小组为例:一般要设“组长”负责具体任务的落实,让“情报员”进行资料或信息的搜集、整理,由“记录员”把重要内容保存下来,“发言员”则负责对外宣布观点或成果。当然,这些职位不能定死了,应当灵活地进行周期性的轮换。这样,既能给学生新鲜感,又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能力。
三、明确指向,规范提问
课堂45 分钟是语文教学的生命,而生命质量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决策水平的高低——也就是教师提问时水平的优劣。如果教师的问题肤浅或不切实际,就会无端地空耗学生宝贵的时间。如果教师不做深入、具体的引导、分析,而只是模糊、泛泛地提问,那么学生只会感到一头雾水,“小组讨论”只能是形同虚设。
四、因势利导,借题发挥
教育对象是一群活生生的有知、有欲、有求的人,他们有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和审美感受。这正如“世界上不存在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一样,世上也不会有两个思想完全相同的人。在这点意义上说,教师的备课不可能会完全周密和正确。因此,语文课堂是难免要发生碰撞的。有碰撞才会激起思维的浪花,才会进步。当然,关键还在于身处其境的教师如何处理这类碰撞。
预习《愚公移山》时,学生心中一直有个疑问:愚公移山这件事,在现在看来是件近乎愚蠢的事,为什么还要向他学习呢?教学中,笔者只是想把这个问题作为课堂小结的内容用几句话带过,但是没有想到课堂上学生对于这个疑问有很多看法,看来这与备课有偏差,怎么办?笔者顺势提出建议:小组讨论愚公移山的利弊。各个小组纷纷展开讨论,因为事先对这个问题有看法,所以讨论进行得很激烈。最后,有一半的人认为愚公值得赞扬。另有近一半的人认为愚公的做法不值得赞扬。在这样的碰撞中,学生的思维火花被点燃,体验自然就深刻了。而这一切是在备课时所不曾预料到的,假如当时只是平淡地用一句话带过,可能在学生们的人生中就少了一份体验,也就失去了一次宝贵的学习机会了。其实,这种碰撞就是语文教师送给小组最好的礼物。小组讨论会因碰撞而活跃,会因碰撞而精彩,会因碰撞而进步。教师要善于捕捉碰撞的火花——“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五、善于留白,鼓励创新
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还应把握一个度,有些问题要讲深讲透,而有些问题则只需点到为止,鼓励学生自己去解决问题,肯定他们的创新精神。
在讲解《始得西山宴游记》时,向学生介绍了“对比阅读”法。简单分析了文章的内容,然后要求小组自选篇目进行“对比阅读”(课内外均可)。学生的积极性很高:有的组找《小石潭记》,有的组找《与朱元思书》,有的组找《醉翁亭记》,而且分工明确:他们从作者、写作背景、思想内容、写作手法等方面比较其异同点。在这中间,我只起了穿针引线的作用。最后几乎每个小组都有一篇“研究成果”。我征求大家意见,进行筛选,挑出最好的几篇进行展示,收到了极好的效果。
六、读演结合,调节气氛
教学有时可以针对某些文章的特点适当转变教学形式,比如在讲解《皇帝的新装》、《曹刿论战》这样的文章时,完全可以将其改写成剧本,由小组去演。初中语文第六册第一单元是戏剧篇目,完全可由小组去演。这样,既能消除学生心理上的疲倦感,又能满足现代学生的表演欲,于快乐之中学到知识,何乐而不为呢。
七、阶段小结,及时反馈
“小组讨论”既然作为一种教学模式,就要周期性地对它进行测评,以便发现不足,及时更正。在小结和反馈时,一般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自我反省:学生自评收获和不足。
2.师生互动:寻找解决办法。
3.目标测试:测试所学知识掌握效果。
“小组讨论”这一教学方式并非僵硬的教学模板,每位教师都应该因势利导,因地制宜,因人而异,才能取得最佳效果。
关键词:小组讨论 分工 因势利导 鼓励创新 调节气氛
“小组讨论”,作为新课改的产物之一,在被广泛的运用着。诚然,这一教学方式给课堂增添了活力,但也呈现出一些弊端,如:讨论形式固定化,讨论范围局限化,参与学生局部化等。鉴于以上问题,笔者认为在开展“小组讨论”时,有必要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深入了解,精心搭配
俗话说得好:“万事开头难。”“小组讨论”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否科学、合理地组建小组。在组建时,教师不宜仓促行事,应该深入了解每一位学生的性格、能力、爱好、成绩等,然后再根据互补的原则将学生分成讨论小组,一般说来以每组4 至6 人为宜。当然在做这件事时,教师既要按规则严格去做,又不能忽略了学生的感受。试想,如果所组建的小组不和睦,矛盾重重,那么他们还有什么心思去“合作、探究”呢?所以,只有关心学生的感受,才有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发挥创造性。
二、严格分工,明确职责
一个小组其实就是一个微型的社会,要使它高效地运转起来,就必须有合理的分工,使他们明确职责,各司其职。以一个4人组成的小组为例:一般要设“组长”负责具体任务的落实,让“情报员”进行资料或信息的搜集、整理,由“记录员”把重要内容保存下来,“发言员”则负责对外宣布观点或成果。当然,这些职位不能定死了,应当灵活地进行周期性的轮换。这样,既能给学生新鲜感,又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能力。
三、明确指向,规范提问
课堂45 分钟是语文教学的生命,而生命质量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决策水平的高低——也就是教师提问时水平的优劣。如果教师的问题肤浅或不切实际,就会无端地空耗学生宝贵的时间。如果教师不做深入、具体的引导、分析,而只是模糊、泛泛地提问,那么学生只会感到一头雾水,“小组讨论”只能是形同虚设。
四、因势利导,借题发挥
教育对象是一群活生生的有知、有欲、有求的人,他们有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和审美感受。这正如“世界上不存在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一样,世上也不会有两个思想完全相同的人。在这点意义上说,教师的备课不可能会完全周密和正确。因此,语文课堂是难免要发生碰撞的。有碰撞才会激起思维的浪花,才会进步。当然,关键还在于身处其境的教师如何处理这类碰撞。
预习《愚公移山》时,学生心中一直有个疑问:愚公移山这件事,在现在看来是件近乎愚蠢的事,为什么还要向他学习呢?教学中,笔者只是想把这个问题作为课堂小结的内容用几句话带过,但是没有想到课堂上学生对于这个疑问有很多看法,看来这与备课有偏差,怎么办?笔者顺势提出建议:小组讨论愚公移山的利弊。各个小组纷纷展开讨论,因为事先对这个问题有看法,所以讨论进行得很激烈。最后,有一半的人认为愚公值得赞扬。另有近一半的人认为愚公的做法不值得赞扬。在这样的碰撞中,学生的思维火花被点燃,体验自然就深刻了。而这一切是在备课时所不曾预料到的,假如当时只是平淡地用一句话带过,可能在学生们的人生中就少了一份体验,也就失去了一次宝贵的学习机会了。其实,这种碰撞就是语文教师送给小组最好的礼物。小组讨论会因碰撞而活跃,会因碰撞而精彩,会因碰撞而进步。教师要善于捕捉碰撞的火花——“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五、善于留白,鼓励创新
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还应把握一个度,有些问题要讲深讲透,而有些问题则只需点到为止,鼓励学生自己去解决问题,肯定他们的创新精神。
在讲解《始得西山宴游记》时,向学生介绍了“对比阅读”法。简单分析了文章的内容,然后要求小组自选篇目进行“对比阅读”(课内外均可)。学生的积极性很高:有的组找《小石潭记》,有的组找《与朱元思书》,有的组找《醉翁亭记》,而且分工明确:他们从作者、写作背景、思想内容、写作手法等方面比较其异同点。在这中间,我只起了穿针引线的作用。最后几乎每个小组都有一篇“研究成果”。我征求大家意见,进行筛选,挑出最好的几篇进行展示,收到了极好的效果。
六、读演结合,调节气氛
教学有时可以针对某些文章的特点适当转变教学形式,比如在讲解《皇帝的新装》、《曹刿论战》这样的文章时,完全可以将其改写成剧本,由小组去演。初中语文第六册第一单元是戏剧篇目,完全可由小组去演。这样,既能消除学生心理上的疲倦感,又能满足现代学生的表演欲,于快乐之中学到知识,何乐而不为呢。
七、阶段小结,及时反馈
“小组讨论”既然作为一种教学模式,就要周期性地对它进行测评,以便发现不足,及时更正。在小结和反馈时,一般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自我反省:学生自评收获和不足。
2.师生互动:寻找解决办法。
3.目标测试:测试所学知识掌握效果。
“小组讨论”这一教学方式并非僵硬的教学模板,每位教师都应该因势利导,因地制宜,因人而异,才能取得最佳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