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我认为,整个教育体系的重要目的在于:学校要教人学会在美的世界里生活,使没有美就不能生活,让世界之美创造出人本身之美。”多么精辟的论述!在这里,它揭示了学校美育的深刻内涵:培养学生感受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培养他们丰富而高尚的感情和崇高的精神境界,使学生成为按美的方式生活的人。只有这样,学生日后才会成为有益于社会的人。这一现在看来显而易见的事实,在过去一段教育教学工作中,却往往被人忽视,在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冲击下,美育一度成为被学校遗忘的“角落”。曾几何时,在传授知识,进行文明教育的校园里,出现过高分低能的“畸形人”,出现过感情贫乏的“文化人”,也出现过精神庸俗的“废品人”。沉痛的事实教训了我们:神圣的教育教学活动中不能没有作为“情感智力”标志的美育的“合法席位”。
语文是工具学科,它所包含的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而文学更是人们认识生活表现生活的重要途径,因此,语文与美育是水乳交融,不可分离的关系。那么,如何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美育呢?笔者认为应该抓住以下三个环节:
一、引导学生感受作品美
语文教材中的作品,都是由书面符号创造的,这就决定它的表现形式的特殊性。不像视觉艺术有形象在眼前,听觉艺术有声音在耳边那样直观,而是间接的表现形象,也就是说,作者创作形象于字里行间,把握它需要阅读者用自己的审美经验转换来实现。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教学中就应该把握语文的这一特殊规律,在学生和作品中架起一道桥梁,引导他们根据作品的内容、表现的方法走进作者创造的世界,感受作品的形象美。如学习朱自清的《绿》,要让学生领略到作者笔下表现的梅雨潭的绿的艺术美,就必须紧紧抓住铺垫和对比描写这一特点,通过对描写性语句的赏析,即捕捉语言表达出来的信息,去感受美不胜收的直觉形象,从而产生美感。
课文中有这样一段描写:
“我曾见过北京什刹海拂地的绿扬,脱不了鹅黄的底子,似乎太淡了。我又曾见过杭州虎跑寺近旁高峻而深密的‘绿壁’,丛叠着无穷的碧草与绿叶的,那又似乎太浓了。其余呢,西湖的波太明了,秦淮河的也太暗了。……”
这段描写运用铺垫、对比的方法,用全国各地名胜绿色来衬写梅雨潭的绿色是兼各家之长而去其短,唯有它不淡不浓不明不暗恰到好处。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体会这些描写,使之产生热爱祖国河山的壮美之情。
如果说物态的美比较容易感受的话,那么人物形象的美,特别是面对一些“丑”的形象也要感受出它的美来就更难了。因为“丑”的形象是通过否定性价值使客观“丑”能动地具有审美价值的。鲁迅的《祝福》刻划了鲁四爷这一“丑”的艺术典型。文中对他着墨不多,仅写几次骂人:和“我”寒暄后,即骂其新党;亡夫后逃出来的祥林嫂被婆婆抢回的时候,他仅说了句“可恶!然而……”;当再次亡夫丧子的祥林嫂来到鲁镇,站在他面前的时候,他骂其是“不干不净,败坏风俗”的人;特别是当祥林嫂在祝福中寂然死亡去的消息传来时,他不仅不为她掬一把同情泪,反而大骂死得不是时候,“是个谬种!”教学中只要抓住这些典型语言分析,一个政治上保守,思想上反动,行为上冷酷的封建礼教卫道士的形象便跃然纸上,学生对他的憎恶便会油然而生,并从而激起他们对旧中国无比仇恨的感情。这就是“丑”的形象使人们获得某种生活和人生经验启示所产生的一种特殊的美感效应。
二、指导学生欣赏作品美
研读中学语文教材,人们就会发现:朱自清笔下的“荷塘”是美的,民族英雄史可法以身殉城的精神是美的,司马光示儿的“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的训诫是美的,为了抢救六十一位阶级兄弟的生命而奏响的“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协奏曲更是美的,同时也会看到,对别里科夫“套中人”的本质揭露是美的,对葛朗台守财奴的“人生就是一场交易”的剖析也是美的……。这种阅读作品产生的精神上的愉悦、思想上的教育以及与写作中的情景产生共鸣的现象,就叫做艺术欣赏。欣赏美是在感受美的基础上进行的,因此,在语文课教学上,教师尤其要善于诱发学生的审美情感,使学生的情感与作品中的情感产生这样或那样的共鸣,完善欣赏美的活动,否则,是无法实现美育的。
同时,也应该注意到艺术欣赏是个复杂的过程。所谓的“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说的就是这个道理。笔者在教完《廉颇蔺相如列传》后做过一次训练,要学生根据自己感受最深的一点写篇读后感。学生的感受不尽相同,有的对蔺相如的智勇双全大为赞赏,有的对廉颇的负荆请罪备加推崇,有的对缪贤的荐才之举情有独钟,有的对秦王的外强中干不无微词,……这就充分说明了欣赏作品是仁者见仁的活动。因为任何一种艺术欣赏,都是由欣赏主体(欣赏者)与欣赏对象(艺术作品)这两个方面构成的。在艺术欣赏中,始终受到欣赏者主客观条件的限制:艺术爱好的不同、审美能力的高低、情感世界的差异等等。正因为这样,教师在指导学生欣赏作品美的时候,除了在关键问题上基本一致外,还要注意发挥学生的审美个性,切不可强求一律。
三、激发学生创造生活美
从语文教学的角度说,学生创造生活美主要体现在写作上。学生同在一片蓝天下生活,有的觉得生活绚丽多姿,丰富多彩,写作起来文思泉涌,或扬清,或激浊,挥洒自如;有的觉得生活平淡无奇,索然寡味;有的甚至感到生活时时是黑暗,处处是丑恶,要他们作起文来,那艰难、那痛苦就不言而喻了。我认为写作的优劣主要取决于学生心中有无对生活美的发现,是否有表现美的欲望。很难想象,一个连自己都没发现美在哪里的人,能在他的作品里描写出生活的美来;同样一个对生活无动于衷的人,也断不能在作品里抒写出让读者激动不已的情感来。因此,要想让学生在作文的天地里淋漓尽致地创造生活美,关键要学生有创作的源头活水,要做生活的主人,不做生活的旁观者,即善于用美的眼光去审视生活,领悟生活。它要求首先能识别哪是真善美,哪是假丑恶,然后按美好的愿望去褒扬前者,鞭挞后者。由于学生正处于好奇、善思索的阶段,对生活开始有了自己的独到见解,但因为受到自身阅历、学识水平、思维方法等诸多因素的限制,得出的结论有时往往有偏激或偏颇之处。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师此时如能用科学方法加以引导,无疑像在学生跋涉生活的途中竖起一座座路标。其具体方法可以是先介绍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分析问题的立场和方法,然后用灵活多变的形式实践和运用。如口头作文法,命题讨论法,一题多做法。让学生体验“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生活哲理,懂得生活是复杂的,原本就是真善美、假丑恶的交织与较量。一个热爱生活的人,就应该崇尚真善美,鄙视假丑恶,并把它形诸于笔端。这样的话,我们的学生不就成为了生活美的创造者吗?
当然,一部好的艺术作品除了有好的内容外,还要求有完美的艺术形式。所谓完美的艺术形式是指作品要有好的结构、好的技巧、好的语言等等。这些美同样源于生活与书本,只有热爱生活,具有一定感受和欣赏能力的人才能找到近乎完美的形式。
综上所述,要想让学生学会在美的世界里生活,让世界之美创造出人本身之美,就要不断完善学校的“美育”,让学生通过感受美,欣赏美,逐步形成健康的审美心理、高尚的审美观念,从而使庸俗自私低级趣味退避三舍。在此基础上,再创造美,学生就成了美的播种者,美的耕耘者。到时候,我们收获的将是美好的明天——新世纪的“伊甸园”!
语文是工具学科,它所包含的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而文学更是人们认识生活表现生活的重要途径,因此,语文与美育是水乳交融,不可分离的关系。那么,如何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美育呢?笔者认为应该抓住以下三个环节:
一、引导学生感受作品美
语文教材中的作品,都是由书面符号创造的,这就决定它的表现形式的特殊性。不像视觉艺术有形象在眼前,听觉艺术有声音在耳边那样直观,而是间接的表现形象,也就是说,作者创作形象于字里行间,把握它需要阅读者用自己的审美经验转换来实现。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教学中就应该把握语文的这一特殊规律,在学生和作品中架起一道桥梁,引导他们根据作品的内容、表现的方法走进作者创造的世界,感受作品的形象美。如学习朱自清的《绿》,要让学生领略到作者笔下表现的梅雨潭的绿的艺术美,就必须紧紧抓住铺垫和对比描写这一特点,通过对描写性语句的赏析,即捕捉语言表达出来的信息,去感受美不胜收的直觉形象,从而产生美感。
课文中有这样一段描写:
“我曾见过北京什刹海拂地的绿扬,脱不了鹅黄的底子,似乎太淡了。我又曾见过杭州虎跑寺近旁高峻而深密的‘绿壁’,丛叠着无穷的碧草与绿叶的,那又似乎太浓了。其余呢,西湖的波太明了,秦淮河的也太暗了。……”
这段描写运用铺垫、对比的方法,用全国各地名胜绿色来衬写梅雨潭的绿色是兼各家之长而去其短,唯有它不淡不浓不明不暗恰到好处。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体会这些描写,使之产生热爱祖国河山的壮美之情。
如果说物态的美比较容易感受的话,那么人物形象的美,特别是面对一些“丑”的形象也要感受出它的美来就更难了。因为“丑”的形象是通过否定性价值使客观“丑”能动地具有审美价值的。鲁迅的《祝福》刻划了鲁四爷这一“丑”的艺术典型。文中对他着墨不多,仅写几次骂人:和“我”寒暄后,即骂其新党;亡夫后逃出来的祥林嫂被婆婆抢回的时候,他仅说了句“可恶!然而……”;当再次亡夫丧子的祥林嫂来到鲁镇,站在他面前的时候,他骂其是“不干不净,败坏风俗”的人;特别是当祥林嫂在祝福中寂然死亡去的消息传来时,他不仅不为她掬一把同情泪,反而大骂死得不是时候,“是个谬种!”教学中只要抓住这些典型语言分析,一个政治上保守,思想上反动,行为上冷酷的封建礼教卫道士的形象便跃然纸上,学生对他的憎恶便会油然而生,并从而激起他们对旧中国无比仇恨的感情。这就是“丑”的形象使人们获得某种生活和人生经验启示所产生的一种特殊的美感效应。
二、指导学生欣赏作品美
研读中学语文教材,人们就会发现:朱自清笔下的“荷塘”是美的,民族英雄史可法以身殉城的精神是美的,司马光示儿的“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的训诫是美的,为了抢救六十一位阶级兄弟的生命而奏响的“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协奏曲更是美的,同时也会看到,对别里科夫“套中人”的本质揭露是美的,对葛朗台守财奴的“人生就是一场交易”的剖析也是美的……。这种阅读作品产生的精神上的愉悦、思想上的教育以及与写作中的情景产生共鸣的现象,就叫做艺术欣赏。欣赏美是在感受美的基础上进行的,因此,在语文课教学上,教师尤其要善于诱发学生的审美情感,使学生的情感与作品中的情感产生这样或那样的共鸣,完善欣赏美的活动,否则,是无法实现美育的。
同时,也应该注意到艺术欣赏是个复杂的过程。所谓的“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说的就是这个道理。笔者在教完《廉颇蔺相如列传》后做过一次训练,要学生根据自己感受最深的一点写篇读后感。学生的感受不尽相同,有的对蔺相如的智勇双全大为赞赏,有的对廉颇的负荆请罪备加推崇,有的对缪贤的荐才之举情有独钟,有的对秦王的外强中干不无微词,……这就充分说明了欣赏作品是仁者见仁的活动。因为任何一种艺术欣赏,都是由欣赏主体(欣赏者)与欣赏对象(艺术作品)这两个方面构成的。在艺术欣赏中,始终受到欣赏者主客观条件的限制:艺术爱好的不同、审美能力的高低、情感世界的差异等等。正因为这样,教师在指导学生欣赏作品美的时候,除了在关键问题上基本一致外,还要注意发挥学生的审美个性,切不可强求一律。
三、激发学生创造生活美
从语文教学的角度说,学生创造生活美主要体现在写作上。学生同在一片蓝天下生活,有的觉得生活绚丽多姿,丰富多彩,写作起来文思泉涌,或扬清,或激浊,挥洒自如;有的觉得生活平淡无奇,索然寡味;有的甚至感到生活时时是黑暗,处处是丑恶,要他们作起文来,那艰难、那痛苦就不言而喻了。我认为写作的优劣主要取决于学生心中有无对生活美的发现,是否有表现美的欲望。很难想象,一个连自己都没发现美在哪里的人,能在他的作品里描写出生活的美来;同样一个对生活无动于衷的人,也断不能在作品里抒写出让读者激动不已的情感来。因此,要想让学生在作文的天地里淋漓尽致地创造生活美,关键要学生有创作的源头活水,要做生活的主人,不做生活的旁观者,即善于用美的眼光去审视生活,领悟生活。它要求首先能识别哪是真善美,哪是假丑恶,然后按美好的愿望去褒扬前者,鞭挞后者。由于学生正处于好奇、善思索的阶段,对生活开始有了自己的独到见解,但因为受到自身阅历、学识水平、思维方法等诸多因素的限制,得出的结论有时往往有偏激或偏颇之处。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师此时如能用科学方法加以引导,无疑像在学生跋涉生活的途中竖起一座座路标。其具体方法可以是先介绍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分析问题的立场和方法,然后用灵活多变的形式实践和运用。如口头作文法,命题讨论法,一题多做法。让学生体验“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生活哲理,懂得生活是复杂的,原本就是真善美、假丑恶的交织与较量。一个热爱生活的人,就应该崇尚真善美,鄙视假丑恶,并把它形诸于笔端。这样的话,我们的学生不就成为了生活美的创造者吗?
当然,一部好的艺术作品除了有好的内容外,还要求有完美的艺术形式。所谓完美的艺术形式是指作品要有好的结构、好的技巧、好的语言等等。这些美同样源于生活与书本,只有热爱生活,具有一定感受和欣赏能力的人才能找到近乎完美的形式。
综上所述,要想让学生学会在美的世界里生活,让世界之美创造出人本身之美,就要不断完善学校的“美育”,让学生通过感受美,欣赏美,逐步形成健康的审美心理、高尚的审美观念,从而使庸俗自私低级趣味退避三舍。在此基础上,再创造美,学生就成了美的播种者,美的耕耘者。到时候,我们收获的将是美好的明天——新世纪的“伊甸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