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成都一位叫黎斌的22岁青年曾经两次被清华大学录取,可他却两次放弃到名校求学的机会,而毅然选择养花。放弃让千万学子向往的清华大学不读而去养花,黎斌这一奇怪得有些离谱的选择让许多人都深感不解。2003年11月底,记者经过数次联系终于见到这位另类青年,有些稚气的黎斌以一家花卉公司总经理的身份接受了记者专访。
一个15岁的小商人
黎斌1981年12月出生在成都一个普通的商人家庭。由于父母忙于经商,独生子黎斌从小便炼就了独立、勤奋的性格。
黎斌家的后院种着许多花草,受父母影响,他从小便喜欢花卉。家里的花,他包揽了浇水、施肥,还学着母亲的样子,为其修剪枝条。
黎斌上五年级时,父亲黎宗凌独自去四川西昌养花,而母亲则留在成都负责把父亲运回的鲜花进行销售。由于父亲每次运回的鲜花数量多,黎斌的母亲每天凌晨两三点钟便要起床把鲜花运往离家30多公里的高店子花卉批发市场进行销售。
每天母亲都早出晚归,根本无暇照顾黎斌的学习和生活,可黎斌却从不让母亲操心,一直勤奋刻苦,成绩优异。
转眼黎斌上初中了,看着母亲每天一个人搞花卉销售实在太累,便利用假期帮母亲到花卉市场去销售鲜花。记得1997年元旦,因为学校放假,15岁的黎斌和母亲凌晨两点便起床,用三轮车运载着鲜花到高店子花卉市场进行销售。一路上,由于天气寒冷,又下着大雪,黎斌和母亲的脸都被冻得通红。到达市场时,黎斌被冻得发抖,母亲见状心疼极了,执意要把自己身上的毛衣脱给儿子穿上。“妈,不用,这样一边说话,一边做事,感觉不到冷。”黎斌微笑着对母亲说。母亲拗不过儿子,笑着说:“那我们早点卖完回家。”
从此,每到周末或其他假期,黎斌都会跟母亲去销售鲜花。自从跟母亲一起销售花卉开始,黎斌在销售上的天赋很快便表现了出来,他的口才竟连他母亲都感到惊讶。每一次,母亲的一车鲜花还没卖掉一半,而黎斌却已全卖光了。很快,在高店子花卉批发市场,这个其貌不扬的少年为越来越多的生意人所熟知和称赞。
销售花卉起早贪黑非常辛苦,和客户讨价还价更是口干舌燥,可每当自己把货卖光,数着那一张张花花绿绿的钞票时,成功的喜悦便会情不自禁地涌上黎斌心头。黎斌说这种感觉只有生意人才能体会到。
就这样,小小年纪的黎斌对经商开始产生兴趣。他开始悄悄关注花卉市场上的成功人士,了解他们怎样成为百万富翁、千万富翁。此时的黎斌在心里也渐渐萌生了以后经商的想法。
考上清华却不愿去读书
转眼黎斌的父母从事鲜花生产与销售已有6个年头,家里有了一定经济基础。1998年,听说成都市锦江区三圣乡要发展花卉产业,建立花卉基地,黎宗凌随即将西昌的花卉生产基地撤回成都。黎宗凌在三圣乡租用了25亩地,投资300万元建立起了种植、营销一体化的花卉公司。
自从父亲在成都建立花卉公司后,黎斌就开始在课余时间帮助父亲打理公司的事务,潜心学习花卉种植、园林绿化等知识和管理经验。不知不觉中,还在念高中的黎斌成了父亲的得力助手。
黎斌的学习成绩依然出类拔萃,2000年7月高考,18岁的他以全校第三名的优异成绩被清华大学园林专业录取。可是拿着录取通知书,黎斌却陷入了矛盾之中。
在心里,黎斌一直这样认为:没有实践经验就贸然去大学学习,没有针对性。纵然去学习,几年时间下来获得的也只是一纸空文凭,没多少用。现在去上清华纯粹是浪费时间,还不如在家边实践边自学,并且父母经营着25亩鲜花生产基地,肯定忙不过来。
就这样,放弃到清华大学读书的想法在黎斌心里悄然产生了。
正当黎斌的父母为儿子考取清华大学而暗自高兴时,他们意想不到的事情出现了。8月18日晚上,黎斌拉着父母的手说:“爸、妈,我不想去北京读书了!”儿子的话一出口,黎宗凌和妻子立即惊得目瞪口呆。“我觉得现在去读大学太盲目,等有实践经验了,再根据自己的知识需求去深造更有针对性。”黎斌看了看呆若木鸡的父母进一步解释道。
不管黎斌怎么解释,黎宗凌和妻子都始终不同意。“天底下哪有你这样的人,考上清华都不去读!”黎宗凌对儿子严厉地说道,“你不要再为自己找借口,想创业,读了书以后有的是机会,我现在有钱给你读书,你就是读到美国去我都供得起!”黎斌在一旁闷闷不乐,接着母亲也拉着他的手语重心长地说:“现在多读书对你没有坏处,父母都是为你好,我们受文化大革命的影响,书读少了,遇上外国客户都没法交流!”父母的话让黎斌陷入沉思之中。
随后,黎斌不想到北京读书的事很快被邻居们知道了,邻居们纷纷来到家里劝他,“我们院子里,从来没有谁考上过清华大学,你能上,是给你父母长脸啊,怎么说不去了呢?”
尽管后来父母三番五次地要黎斌去北京读书,可他们最终还是没有拗过儿子。最后,黎宗凌想,儿子不到20岁,暂时放弃这次机会,留下来帮自己打理公司业务是好事,以后深造的机会还多。黎宗凌和妻子这才同意儿子不去上大学的选择。
19岁总经理扛起了百余人的公司
时间匆匆而过,很快便到了大学开学时间,黎斌的同学一个个都背着书包迈入大学校园,而他们引以为骄傲的同学黎斌却主动选择辍学,开始走上创业之路。
由于以前一直帮着父母打理花卉公司的生意,黎斌对整个花卉公司的运作了如指掌。黎斌是一个很会审时度势的人,当他发现近年来鲜切花市场竞争太过激烈后,黎斌与父亲进行了一次长谈。
黎斌认为,由于城市建设、发展的需要,小盆花的市场前景将非常广阔,公司应大力发展。父亲听后,当即表示赞同。父子俩商谈了很久,最终决定全面停止鲜切花的生产和销售,全面发展小盆花。
黎斌的小盆花构想很快变为现实。2000年冬季,小盆花所创下的利润比头年同期的鲜切花收入翻了一番。黎宗凌自然对儿子极为赏识。
2001年初,成都市准备对高新区范围内一环路和二环路两旁进行美化,黎斌得知消息当即与有关部门取得联系,大胆提出合作事宜。经过到公司实地考察,最终合作成功。这是黎宗凌搞花卉以来最大的一笔业务,高新区一环路和二环路两旁全部摆上了由自己公司生产的花卉,数量多达数十万盆,而且每年都要更换一次。
黎宗凌慢慢发现,儿子虽然年纪不大,可却是一个经商的人才。就在这年6月,黎宗凌毅然把公司的重担全权交给了还没满20岁的儿子,由黎斌担任法人代表,并出任总经理。
黎斌从父亲手里接过公司时,全公司只有两个花卉生产基地,总占地不到50亩,每个季节最多只能生产10个品种几十万盆鲜花。黎斌接手后,投资200多万元新增加了一个占地100多亩的生产基地,并向社会公开招聘了13名专业技术人员,公司员工增加到120人,规模扩大后,公司每个季节能够生产鲜花20余种,数量突破150万盆。
有了规模上了档次,黎斌的生意很快红火起来。
2002年3月,为美化城市,西安市面向全国公开招标,全国有数百家花卉企业报名竞标。因为花卉的品质好、数量多、价格低,黎斌的公司作为西南地区惟一一家花卉公司竞标成功。
年轻老总慨叹知识重要
2002年7月,黎斌意外地收到了清华大学农业概论及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进修班的录取通知书。可是,考虑到每年必须有8周时间亲自到北京去学习,成天忙得一塌糊涂的黎斌最终还是选择了放弃。
在花卉商场上打拼两年多后,黎斌开始在摸索中发现了新商机。他发现由于周边个体农户主要以种植低档花为主,造成盆花中的低档花销售价格维持在1-2元之间,其成本却需要0.5-0.8元,而一些中高档盆花的利润却要高出十倍,甚至几十倍。
考虑到中高档盆花主要针对白领、中产阶级家庭及集中购买的公司、单位,利润高,市场前景广阔,2003年年初,黎斌再次作出大胆决定,停止生产低档盆花,全面向中高档盆花的种植与销售发展。
随后,黎斌开始为新的生产项目而奔波。他首先修建了中高档花卉研发组配中心,并远赴云南高薪聘请原云南大学5名副教授级别的专业技术人员,专门从事中高档花卉的研发组配工作。
在花卉市场上,大多数的花卉种植和销售者都只管把花销售出去,而很少提供售后服务。黎斌充分认识到售后服务的重要性,遂在公司全面实施。凡是每一个前来购花的人,黎斌公司的工作人员都会十分热情地为其提供盆花的维护、保养、摆放设计、运输等方面的售后服务。售后服务很快带动了公司的销售业绩,截至目前公司的总资产已达到600多万元。
2003年11月底,记者在黎斌的花卉公司采访时得知,黎斌正打算将公司3个生产基地中的一个改为鲜花大超市,不但自产自销,也让其他公司到该超市中来销售各种花木。另两个生产基地则将扩大生产规模,以求在2~3年内总产量由现在的近400万盆,增加到800万盆。
黎斌的创业之路看上去似乎总是一帆风顺,但当记者问及他在发展公司的时候是否遭遇过挫折,是否跌过跟头时,看上去还有些稚气的黎斌竟感慨颇多:“看来我一帆风顺,其实并不是这样,在接手公司后不久我便遇到不少挫折,由于自己阅历浅,我因此失去了不少到手的业务。现在我明显地感到自己专业知识不够,管理知识更是欠缺,我深感知识对于一个搞企业的人有多么重要,我现在很想去深造、去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