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一个重要意义,是这种市场创新措施有助于分流银行的巨额储蓄资金,缓解银行的过剩流动性。
目前,金融已经成为经济资源配置的核心、国家经济安全的核心和宏观调控的核心。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有赖于合理高效的金融体系,因而优化金融结构、提高金融运行效率成为当务之急。
从我国金融运行的现状出发,优化金融结构应从四个方面下功夫。
优化融资结构,构建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促进直接金融和间接金融协调发展。
一国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在融资总额中占的比重,受该国经济体制条件、经济与金融的市场化程度、融资制度环境、经济主体的融资偏好以及企业文化传统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是市场筹资方、投资方及其他参与主体相互博弈的结果,没有一个统一、固定的比例。即使同为市场经济国家,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的比例也各不相同。在中国,要实现金融体制转换,更好地发挥市场在金融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扩大直接融资比重是毫无疑问的。其不仅关系到金融结构的优化和金融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也关系到国家的金融和经济安全。前几年,由于股市持续低迷,我国直接融资规模锐减。虽然2006年以来新股发行规模显著扩大,中行、工行等大盘蓝筹股相继上市,但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之比也在1∶10左右。
直接融资发展缓慢,资本市场的结构缺陷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在我国现实情况下,证券交易所市场是资本市场的同义语。由于两家交易所在上市标准、交易品种、运作与监管规则甚至行情走势上都毫无二致,功能实现上高度重合,因而这种单层次、无差异的市场结构无法满足不同行业特点、不同成长阶段、不同资产规模和不同业绩水平的企业多样化的融资需求。深交所虽然开设了中小企业板,但因为容量很小,门槛仍然很高,数量众多的中小企业要通过它来解决长期资本需求只能是一种奢望。因此,应采取有效的政策措施丰富资本市场结构,形成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应以现有的三板市场为依托,尽快建立场外市场,为众多不具备上市标准的中小企业提供融资平台。
同时,尽快废止企业债券发行的行政审批制度,扩大企业债券的发行规模,允许更多的民营企业发行中长期企业债券和短期融资券。应创新企业债券品种,实现企业债券品种结构、期限结构和风险结构的多样化,给筹资主体更大的选择空间。
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重要意义还在于,这种市场创新措施有助于分流银行的巨额储蓄资金,缓解银行的过剩流动性。
优化金融开放结构,积极推进金融的对内开放,促进金融对内开放和对外开放协调发展。
金融开放是推进金融发展的强大动力,而金融的对外开放和对内开放又是相互联系的。如果仅仅是对外资金融机构敞开大门而不能有效地实现金融的对内开放,那么,不仅是对境内经济主体的一种歧视,背离了市场经济的公平竞争原则,而且也会降低金融竞争的强度,削弱金融对外开放的实际效果。为了履行加入世贸组织的承诺,近两年我国金融对外开放的步伐明显加快。
相比之下,金融对内开放的步伐则较为迟缓,金融开放结构明显不均衡。这方面的突出表现和主要问题,是金融对民间资本的开放程度不高。民间资本虽然有进入金融业的强烈意愿,但并没有享受到和公有制成分及外资相同的“国民待遇”。早在十多年前金融理论界就提出建立专门为民营企业提供金融服务的民营银行,但这件事情直到今天也没有破题。事实上,尽管金融管理部门放宽了对民间资本进入金融领域的限制,但民间资本往往只能充当问题金融机构“最后救助者”的角色,为生存艰难的金融机构“埋单”和收拾残局。
2005年国务院发布了《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即“非公经济36条”,为民间资本进入包括金融业在内的垄断行业扫清了体制性和政策性障碍。但这个文件并没有真正落到实处。现在的关键问题,是要制订具体的实施细则,为民营资本进入金融领域提供具有可操作性的指导意见,使民间资本真正以平等的市场主体身份进入金融领域,允许民间资本通过新设、改制或并购等途径,参股银行、保险、证券、信托、基金管理公司和城乡信用社等金融机构,并且应逐步扩大民间资本的参股比例。
优化金融发展的地域结构,重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促进城乡金融协调发展。
城乡金融发展严重失衡,金融二元结构特征突出已经成为我国金融运行中的一个主要结构性矛盾。近年来,农村金融日益萎缩且呈加剧之势,农村金融抑制现象十分严重,主要表现在国有商业银行大量撤并县以下机构,导致县域金融机构近乎处于“真空”状态,农村金融市场主要依靠资金实力不济的农信社苦苦支撑,形成了事实上的“一农支三农”现象;农村信贷资金投放严重不足,大量农村资金倒流向城市;与城市相比,农村的金融功能弱化,金融产品少,金融服务种类单调;农村保险业严重滞后于农民规避风险的需求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保险业务的覆盖范围很窄;资本市场的触角还没有延伸到农村等等。
截至2006年10月份,我国农村存贷款只占全国总量的15%左右,农村人均贷款余额不足5000元,而城市人均贷款余额超过5万元,两者相差10倍。当城市的金融网点越来越密,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种类越来越多,城市居民的金融福利水平越来越高时,农村很多地区却成为被金融遗忘的角落,包括农民在内的各类经济主体感受不到金融对其发展的支持,无法拥有与城市经济主体平等的融资机会。
农村金融对“三农”的支持乏力,不利于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成为建设新农村的重要掣肘因素。应依据金融改革的总体目标,尽快制定农村金融改革和发展的总体战略和具体的实施规划,重塑农村金融体系。
我国绝大多数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高,经济、金融的市场化程度较低,很多农户和乡办、村办企业不具备获得商业性贷款所必需的抵押品和担保条件。因此,缓解农村经济主体的融资难问题,不能把城市的金融发展模式简单地复制和移植到农村,而是必须把金融的市场调节和政府的政策扶持有机地结合起来。最近,中国银监会发布了《关于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结构准入政策,更好支持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这对缓解农村金融供给不足,完善和丰富我国金融组织结构都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当务之急是要制定具体的实施细则,加快试点地区的工作进程。同时,应探索把民间金融纳入契约化、规范化轨道的政策措施,充分发挥民间金融的积极作用。
优化货币政策目标结构,把充分就业纳入央行货币政策目标,为就业的稳步增长提供政策支持。
伴随全社会就业压力的不断增大,就业形势愈来愈严峻。城镇劳动年龄人口需要就业,下岗工人要再就业,大量进城的农民要安排就业岗位,每年四五百万的大中专毕业生要参加工作。而就业岗位的供求缺口很大。可以说,就业难已成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一个突出矛盾。在经济和社会转型逐步深入且市场在劳动力资源配置方面已经发挥基础性作用的情况下,在我国这样有着极为丰富的劳动力资源的人口大国,如何采取有效的政策措施降低失业率,扩大就业面,是保持经济持续增长和社会稳定必须认真解决的问题。
中央政府把降低失业率作为一项重要的宏观经济目标纳入政府工作的重心,采取了多方面的政策措施。货币政策是重要的宏观经济政策,应该而且必须服从和服务于政府的宏观经济目标。央行不应仅仅盯着CPI,而应在调控物价的同时,把就业问题纳入视野,将充分就业作为自身追求的重要目标,采取有力的政策措施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实现就业的稳步增长。央行在制定和调整货币政策时,必须把有利于实现充分就业作为一个重要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必须考虑到可能出台的政策措施对就业的影响,并尽可能对影响程度做出较为准确的评估。如果一项政策措施对稳定物价有利但对就业却有较大的冲击,出台时更应特别审慎。央行在评估货币政策的效果时,也应把货币政策对促进就业的功效作为一个重要的评价内容。如央行每季度的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就应评估货币政策措施对就业的贡献。
从我国现实情况出发,要实现就业的稳步增长,央行的货币政策应从四方面入手:
一是适度增加货币供给,确保经济的稳定增长。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存在正相关关系。尽管近几年高速增长的经济对就业的拉动作用并不理想,但要增加就业岗位,降低失业率,必须使经济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是毋庸置疑的。考虑到一些劳动密集型的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对就业的贡献显著,在当前宏观调控的背景下,应该加大对这些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促进其扩大经营规模,以吸纳更多的就业人口。
二是优化金融资源配置结构,促进建立有利于增加就业的产业结构。不同产业对就业的贡献迥然有异。在我国现阶段,将100万元人民币分别投资于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可分别安置400、700和1000多人就业。因此,应促进第三产业进一步加快发展速度。特别是要大力支持城镇第三产业的发展,缓解城镇就业压力。
三是信贷政策要向就业倾斜。应进一步扩大小额贷款规模,帮助下岗职工解决创业资金问题。同时,完善高校助学贷款制度,设计更加灵活合理的还款期限和方式,建立有效的贷款风险分担机制,进一步提高助学贷款的覆盖面,使家庭困难的学生能够顺利完成学业,从而有助于实现教育公平,提高这些学生的就业能力。
四是提高货币政策调控的质量,减缓经济波动的振幅,弱化周期性失业。央行应努力通过政策调控缩短经济的衰退期,延长繁荣期,实现经济在常规波动基础上的持续增长,促进就业机会的稳步增加。
(作者单位:中国银河证券公司
中国证监会)
目前,金融已经成为经济资源配置的核心、国家经济安全的核心和宏观调控的核心。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有赖于合理高效的金融体系,因而优化金融结构、提高金融运行效率成为当务之急。
从我国金融运行的现状出发,优化金融结构应从四个方面下功夫。
优化融资结构,构建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促进直接金融和间接金融协调发展。
一国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在融资总额中占的比重,受该国经济体制条件、经济与金融的市场化程度、融资制度环境、经济主体的融资偏好以及企业文化传统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是市场筹资方、投资方及其他参与主体相互博弈的结果,没有一个统一、固定的比例。即使同为市场经济国家,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的比例也各不相同。在中国,要实现金融体制转换,更好地发挥市场在金融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扩大直接融资比重是毫无疑问的。其不仅关系到金融结构的优化和金融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也关系到国家的金融和经济安全。前几年,由于股市持续低迷,我国直接融资规模锐减。虽然2006年以来新股发行规模显著扩大,中行、工行等大盘蓝筹股相继上市,但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之比也在1∶10左右。
直接融资发展缓慢,资本市场的结构缺陷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在我国现实情况下,证券交易所市场是资本市场的同义语。由于两家交易所在上市标准、交易品种、运作与监管规则甚至行情走势上都毫无二致,功能实现上高度重合,因而这种单层次、无差异的市场结构无法满足不同行业特点、不同成长阶段、不同资产规模和不同业绩水平的企业多样化的融资需求。深交所虽然开设了中小企业板,但因为容量很小,门槛仍然很高,数量众多的中小企业要通过它来解决长期资本需求只能是一种奢望。因此,应采取有效的政策措施丰富资本市场结构,形成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应以现有的三板市场为依托,尽快建立场外市场,为众多不具备上市标准的中小企业提供融资平台。
同时,尽快废止企业债券发行的行政审批制度,扩大企业债券的发行规模,允许更多的民营企业发行中长期企业债券和短期融资券。应创新企业债券品种,实现企业债券品种结构、期限结构和风险结构的多样化,给筹资主体更大的选择空间。
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重要意义还在于,这种市场创新措施有助于分流银行的巨额储蓄资金,缓解银行的过剩流动性。
优化金融开放结构,积极推进金融的对内开放,促进金融对内开放和对外开放协调发展。
金融开放是推进金融发展的强大动力,而金融的对外开放和对内开放又是相互联系的。如果仅仅是对外资金融机构敞开大门而不能有效地实现金融的对内开放,那么,不仅是对境内经济主体的一种歧视,背离了市场经济的公平竞争原则,而且也会降低金融竞争的强度,削弱金融对外开放的实际效果。为了履行加入世贸组织的承诺,近两年我国金融对外开放的步伐明显加快。
相比之下,金融对内开放的步伐则较为迟缓,金融开放结构明显不均衡。这方面的突出表现和主要问题,是金融对民间资本的开放程度不高。民间资本虽然有进入金融业的强烈意愿,但并没有享受到和公有制成分及外资相同的“国民待遇”。早在十多年前金融理论界就提出建立专门为民营企业提供金融服务的民营银行,但这件事情直到今天也没有破题。事实上,尽管金融管理部门放宽了对民间资本进入金融领域的限制,但民间资本往往只能充当问题金融机构“最后救助者”的角色,为生存艰难的金融机构“埋单”和收拾残局。
2005年国务院发布了《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即“非公经济36条”,为民间资本进入包括金融业在内的垄断行业扫清了体制性和政策性障碍。但这个文件并没有真正落到实处。现在的关键问题,是要制订具体的实施细则,为民营资本进入金融领域提供具有可操作性的指导意见,使民间资本真正以平等的市场主体身份进入金融领域,允许民间资本通过新设、改制或并购等途径,参股银行、保险、证券、信托、基金管理公司和城乡信用社等金融机构,并且应逐步扩大民间资本的参股比例。
优化金融发展的地域结构,重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促进城乡金融协调发展。
城乡金融发展严重失衡,金融二元结构特征突出已经成为我国金融运行中的一个主要结构性矛盾。近年来,农村金融日益萎缩且呈加剧之势,农村金融抑制现象十分严重,主要表现在国有商业银行大量撤并县以下机构,导致县域金融机构近乎处于“真空”状态,农村金融市场主要依靠资金实力不济的农信社苦苦支撑,形成了事实上的“一农支三农”现象;农村信贷资金投放严重不足,大量农村资金倒流向城市;与城市相比,农村的金融功能弱化,金融产品少,金融服务种类单调;农村保险业严重滞后于农民规避风险的需求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保险业务的覆盖范围很窄;资本市场的触角还没有延伸到农村等等。
截至2006年10月份,我国农村存贷款只占全国总量的15%左右,农村人均贷款余额不足5000元,而城市人均贷款余额超过5万元,两者相差10倍。当城市的金融网点越来越密,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种类越来越多,城市居民的金融福利水平越来越高时,农村很多地区却成为被金融遗忘的角落,包括农民在内的各类经济主体感受不到金融对其发展的支持,无法拥有与城市经济主体平等的融资机会。
农村金融对“三农”的支持乏力,不利于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成为建设新农村的重要掣肘因素。应依据金融改革的总体目标,尽快制定农村金融改革和发展的总体战略和具体的实施规划,重塑农村金融体系。
我国绝大多数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高,经济、金融的市场化程度较低,很多农户和乡办、村办企业不具备获得商业性贷款所必需的抵押品和担保条件。因此,缓解农村经济主体的融资难问题,不能把城市的金融发展模式简单地复制和移植到农村,而是必须把金融的市场调节和政府的政策扶持有机地结合起来。最近,中国银监会发布了《关于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结构准入政策,更好支持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这对缓解农村金融供给不足,完善和丰富我国金融组织结构都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当务之急是要制定具体的实施细则,加快试点地区的工作进程。同时,应探索把民间金融纳入契约化、规范化轨道的政策措施,充分发挥民间金融的积极作用。
优化货币政策目标结构,把充分就业纳入央行货币政策目标,为就业的稳步增长提供政策支持。
伴随全社会就业压力的不断增大,就业形势愈来愈严峻。城镇劳动年龄人口需要就业,下岗工人要再就业,大量进城的农民要安排就业岗位,每年四五百万的大中专毕业生要参加工作。而就业岗位的供求缺口很大。可以说,就业难已成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一个突出矛盾。在经济和社会转型逐步深入且市场在劳动力资源配置方面已经发挥基础性作用的情况下,在我国这样有着极为丰富的劳动力资源的人口大国,如何采取有效的政策措施降低失业率,扩大就业面,是保持经济持续增长和社会稳定必须认真解决的问题。
中央政府把降低失业率作为一项重要的宏观经济目标纳入政府工作的重心,采取了多方面的政策措施。货币政策是重要的宏观经济政策,应该而且必须服从和服务于政府的宏观经济目标。央行不应仅仅盯着CPI,而应在调控物价的同时,把就业问题纳入视野,将充分就业作为自身追求的重要目标,采取有力的政策措施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实现就业的稳步增长。央行在制定和调整货币政策时,必须把有利于实现充分就业作为一个重要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必须考虑到可能出台的政策措施对就业的影响,并尽可能对影响程度做出较为准确的评估。如果一项政策措施对稳定物价有利但对就业却有较大的冲击,出台时更应特别审慎。央行在评估货币政策的效果时,也应把货币政策对促进就业的功效作为一个重要的评价内容。如央行每季度的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就应评估货币政策措施对就业的贡献。
从我国现实情况出发,要实现就业的稳步增长,央行的货币政策应从四方面入手:
一是适度增加货币供给,确保经济的稳定增长。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存在正相关关系。尽管近几年高速增长的经济对就业的拉动作用并不理想,但要增加就业岗位,降低失业率,必须使经济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是毋庸置疑的。考虑到一些劳动密集型的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对就业的贡献显著,在当前宏观调控的背景下,应该加大对这些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促进其扩大经营规模,以吸纳更多的就业人口。
二是优化金融资源配置结构,促进建立有利于增加就业的产业结构。不同产业对就业的贡献迥然有异。在我国现阶段,将100万元人民币分别投资于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可分别安置400、700和1000多人就业。因此,应促进第三产业进一步加快发展速度。特别是要大力支持城镇第三产业的发展,缓解城镇就业压力。
三是信贷政策要向就业倾斜。应进一步扩大小额贷款规模,帮助下岗职工解决创业资金问题。同时,完善高校助学贷款制度,设计更加灵活合理的还款期限和方式,建立有效的贷款风险分担机制,进一步提高助学贷款的覆盖面,使家庭困难的学生能够顺利完成学业,从而有助于实现教育公平,提高这些学生的就业能力。
四是提高货币政策调控的质量,减缓经济波动的振幅,弱化周期性失业。央行应努力通过政策调控缩短经济的衰退期,延长繁荣期,实现经济在常规波动基础上的持续增长,促进就业机会的稳步增加。
(作者单位:中国银河证券公司
中国证监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