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党建是基础,就业是“生命线”,二者结合以相互促进是党建工作人员和就业工作人员提升自己工作领域的发展和创新。以高校党课为平台,创新教育观念,拓展学生党员教育途径,引入相关就业指导规划,把思想教育、理想信念教育与解决大学生实际问题结合起来,达到学生党建与就业双赢。
[关键词] 党课教育 大学生 就业教育
随着大学生就业形势的日趋严峻,高校党组织加强对大学生就业指导问题研究、毕业生党建工作与就业工作双赢模式的探究、如何提升毕业生党员就业核心竞争力等,已日益成为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研究的新课题。高校党校是校党委的重要职能部门,是培训轮训干部、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的学校,是学习研究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的重要阵地,是广大党员干部党性锻炼的熔炉。在党课教育中渗透就业教育,融入就业政策、就业形势、职业生涯规划等就业相关的内容,使就业工作和党建工作一样,贯穿于整个大学教育始终,是达到学生党建与就业双赢的一条重要途径。
一、高校党课教育中渗透就业教育的必要性
目前,大多数高校党校教育培训实施由“学院分党校党章学习班——学校党委党校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学校党委党校预备党员培训班”共同构成的结构完整、分工合理三级培训体系,三个层次的培训相互衔接、相互配合。参加学习培训是循序渐进的,从新生进校到成为一名中共正式党员,要进行系统的党建理论课教育,在教育中融入择业、就业等学生实际密切相关的问题,把党的政治理论教育与就业教育相结合具有重要的意义。
1.在党课教育中引入就业相关的指导思想,有利于加强对学生党员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时期,面对多元化的思想观念和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往往难以做出科学的分析、理智的判断。在这种情况下,高校党校教学不仅要对积极进步的大学生进行传统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教育,还需要融入以学生未来发展为根本目的的就业指导教育,使学生党员自觉地坚定共产主义信念,把个人前途与国家命运结合起来。
随着用人单位招聘要求的提高和社会需求的变化,“学生党员优先”现象的出现,使部分学生对自己大学期间的发展进行规划时,将入党作为增加自己应聘成功率的筹码,将增强就业竞争力、提高个人素质排在了追求理想信念的前面,与纯正的为人民服务、自身坚定的信仰等动机相脱离。有的学生党员承认入党是“为了个人的发展需要”,入党动机带有功利性,严重影响了党的纯洁性和高校学生党员发展的质量。高校党课教育把符合时代要求的正确的价值观与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职业素质的培养结合起来,在学生中形成持久的价值导向,对端正学生的入党态度、净化学生的思想具有幅射作用,将收到良好的育人效果。
2.在党课教育中引入就业相关的指导思想,对就业具有较大的推动作用
目前,各高校都采用多种形式来服务于毕业生,提供各种途径来促进毕业生就业。高校党校作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传播的重要阵地,就业工作和党建工作一样,必须从大一开始贯穿整个大学教育的始终。高校党校教育培训具有阶梯性,从党章学习培训班、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预备党员培训班到党员的继续教育,不断提升学生的思想境界。因此,在党章学习、党课学习、党校培训中融入就业形势、就业政策、人才素质、求职能力、就业技巧和职业生涯规划等内容;在预备党员教育的培养关和党员后续教育等环节融入就业核心竞争力培育的内容;将国家关于“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三支一扶计划”“农村教师特岗计划”“大学生村官计划”等政策融入课堂内容,贴近学生实际,使就业的指导思想能更生动形象、更直接地为学生所认识和接受。特别是毕业生党员作为大学生群体中的先进分子,会带头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
3.在党课教育中引入就业相关的指导思想,有利于把党建工作与就业工作结合以相互促进,是党建工作人员和就业工作人员提升自己工作领域的发展和创新
许多高校的学生党建工作人员和就业工作人员是两支不同的工作队伍,平时工作上的交接点也比较少,对党建和就业相结合以互相促进的设想比较欠缺,在就业和毕业生党员相结合方面,部分高校则没能充分认识和发挥这支学生队伍的优势。在教学中引入就业相关的指导思想,让二支队伍通过党课这个平台,共同开展学生活动,相互交流,相辅相成。通过对学生党员的就业相关思想的教育,以及他们自身的经历和体会,再由他们和其他普通同学沟通、交流,或者以自己的事例作榜样,对于在学生中形成良好的就业氛围具有很重要的影响,将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的作用。
二、党课教育中渗透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
1.在理想信念教育中渗透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理想信念是人们团结奋斗、开拓进取的强大精神支柱和无穷力量源泉。对于学生党员,要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的教育,引导他们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规律,认识国家的前途命运,认识自己的社会责任和时代使命,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优秀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职业生涯规划是指在对自己职业生涯的主客观条件进行测定、分析、总结研究的基础上,对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特长、经历及不足等各方面,进行综合分析与权衡,结合时代特点,根据自己的职业倾向,确定其最佳的职业奋斗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做出行之有效的安排。职业生涯规划在学生择业、就业和一生职业生涯中越来越显示出重要作用,特别是新生入学后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设计,有利于让学生及早明确自己的职业目标,在充分了解自身、了解社会需求等问题的基础上提高竞争优势,把握住机会获得成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不是简单的思想教育,它从大一开始贯穿于大学教育的全过程,以社会为导向,分析自我,合理定位,设立符合自身发展的长、中、近期生涯目标,学会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步骤来实现自己的理想与目标。
在党课教育中,要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通过加强国情和形势政策教育,使学生客观地认识当前的国情,坚定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增强为祖国强盛、人民幸福而奋斗的责任感。同时,加强就业理想信念的培养,引导学生尽早确立“职业生涯”的概念,树立明确的职业发展目标与未来职业理想;把对社会的贡献和实现个人的理想结合起来,制定好符合社会需要和本人实际的长远奋斗目标以及近期学习规划,正确评估个人目标与现实之间的距离;并学会运用科学有效的方法、采取切实可行的步骤和措施,不断增强学业竞争力,来实现自己的学业目标与职业理想等。
2.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中强化职业价值观教育
职业价值观是个人希望从事某项职业的态度倾向,也是个人对某一项职业的希望、愿望和向往。大学生所具有的职业价值观决定着他们对自己、对社会和未来的看法,也影响着他们的前途,因而对大学生价值观的教育相当重要。大学生价值观处在一种发展的不稳定状态,以“利他”为核心的一元价值观向多元取向的价值观转变是当代大学生职业价值观复杂性的基本表现。因此,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中,一方面,要加强集体主义基本原则和社会主义荣辱观为道德核心的价值观教育;另一方面,要把国家提倡的支援西部计划、下基层就业、去欠发达地区就业等就业的趋势和模式结合进教育内容,引导学生将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统一起来。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一旦确定,就能让他对各种职业价值拥有基本的认识,能调适自己的择业心态,坚持自己择业的行为以及信念和理解等。
3.在理论教育中穿插就业实践教育环节
思想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必须与解决大学生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党课不是纯理论的教育,应采用讲座、讨论、参观、社会调查等多种教学形式。因此,我们一方面,将社会现状融入课堂内容,将考研、出国深造、参加工作、实习和社会实践的重要性和区别性以合适的形式加入课堂教育,通过“朋辈辅导”,在学生中形成良好的就业氛围。另一方面,组织学生党员开展人才需求调研、专业实践、社会调查等与就业相关的大学生党员实践活动,让学生了解职业对人才的一般专业要求,了解具体的工作岗位所需要的特殊能力,进一步拓展学生素质教育的领域和空间,也给就业指导部门提供第一手信息资料。
三、结语
党建和就业如何相互促进,是新形势下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新课题。大学生党员是一支特殊的队伍,扎根在同学中。通过党课教育,使学生党员准确掌握就业的基本条件,分析学生存在的优劣势,通过自身的模范作用影响和带动周围同学共同进步,是达到党建和就业双赢的一条重要途径,将进一步完善就业和服务工作,最终达到就业的全员化效应,也有利于提升学生党建工作水平。
参考文献:
[1]胡文淑.高校毕业生党建和就业双赢模式研究[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8,(4).
[2]李娜.发挥学生党员优势促进就业工作[J].现代企业教育,2008,(12).
[3]姚圣梅,陈溅星.论大学毕业生党员就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J].学校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2009,(3).
[4]张宏,王运来,王艳春.大学生职业价值观分析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探析[J].思想教育研究,2009,(9).
[5]周媛,季佳.新形势下高校毕业生党建与就业双赢模式的探析[J].临沧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9).
[关键词] 党课教育 大学生 就业教育
随着大学生就业形势的日趋严峻,高校党组织加强对大学生就业指导问题研究、毕业生党建工作与就业工作双赢模式的探究、如何提升毕业生党员就业核心竞争力等,已日益成为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研究的新课题。高校党校是校党委的重要职能部门,是培训轮训干部、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的学校,是学习研究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的重要阵地,是广大党员干部党性锻炼的熔炉。在党课教育中渗透就业教育,融入就业政策、就业形势、职业生涯规划等就业相关的内容,使就业工作和党建工作一样,贯穿于整个大学教育始终,是达到学生党建与就业双赢的一条重要途径。
一、高校党课教育中渗透就业教育的必要性
目前,大多数高校党校教育培训实施由“学院分党校党章学习班——学校党委党校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学校党委党校预备党员培训班”共同构成的结构完整、分工合理三级培训体系,三个层次的培训相互衔接、相互配合。参加学习培训是循序渐进的,从新生进校到成为一名中共正式党员,要进行系统的党建理论课教育,在教育中融入择业、就业等学生实际密切相关的问题,把党的政治理论教育与就业教育相结合具有重要的意义。
1.在党课教育中引入就业相关的指导思想,有利于加强对学生党员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时期,面对多元化的思想观念和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往往难以做出科学的分析、理智的判断。在这种情况下,高校党校教学不仅要对积极进步的大学生进行传统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教育,还需要融入以学生未来发展为根本目的的就业指导教育,使学生党员自觉地坚定共产主义信念,把个人前途与国家命运结合起来。
随着用人单位招聘要求的提高和社会需求的变化,“学生党员优先”现象的出现,使部分学生对自己大学期间的发展进行规划时,将入党作为增加自己应聘成功率的筹码,将增强就业竞争力、提高个人素质排在了追求理想信念的前面,与纯正的为人民服务、自身坚定的信仰等动机相脱离。有的学生党员承认入党是“为了个人的发展需要”,入党动机带有功利性,严重影响了党的纯洁性和高校学生党员发展的质量。高校党课教育把符合时代要求的正确的价值观与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职业素质的培养结合起来,在学生中形成持久的价值导向,对端正学生的入党态度、净化学生的思想具有幅射作用,将收到良好的育人效果。
2.在党课教育中引入就业相关的指导思想,对就业具有较大的推动作用
目前,各高校都采用多种形式来服务于毕业生,提供各种途径来促进毕业生就业。高校党校作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传播的重要阵地,就业工作和党建工作一样,必须从大一开始贯穿整个大学教育的始终。高校党校教育培训具有阶梯性,从党章学习培训班、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预备党员培训班到党员的继续教育,不断提升学生的思想境界。因此,在党章学习、党课学习、党校培训中融入就业形势、就业政策、人才素质、求职能力、就业技巧和职业生涯规划等内容;在预备党员教育的培养关和党员后续教育等环节融入就业核心竞争力培育的内容;将国家关于“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三支一扶计划”“农村教师特岗计划”“大学生村官计划”等政策融入课堂内容,贴近学生实际,使就业的指导思想能更生动形象、更直接地为学生所认识和接受。特别是毕业生党员作为大学生群体中的先进分子,会带头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
3.在党课教育中引入就业相关的指导思想,有利于把党建工作与就业工作结合以相互促进,是党建工作人员和就业工作人员提升自己工作领域的发展和创新
许多高校的学生党建工作人员和就业工作人员是两支不同的工作队伍,平时工作上的交接点也比较少,对党建和就业相结合以互相促进的设想比较欠缺,在就业和毕业生党员相结合方面,部分高校则没能充分认识和发挥这支学生队伍的优势。在教学中引入就业相关的指导思想,让二支队伍通过党课这个平台,共同开展学生活动,相互交流,相辅相成。通过对学生党员的就业相关思想的教育,以及他们自身的经历和体会,再由他们和其他普通同学沟通、交流,或者以自己的事例作榜样,对于在学生中形成良好的就业氛围具有很重要的影响,将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的作用。
二、党课教育中渗透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
1.在理想信念教育中渗透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理想信念是人们团结奋斗、开拓进取的强大精神支柱和无穷力量源泉。对于学生党员,要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的教育,引导他们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规律,认识国家的前途命运,认识自己的社会责任和时代使命,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优秀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职业生涯规划是指在对自己职业生涯的主客观条件进行测定、分析、总结研究的基础上,对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特长、经历及不足等各方面,进行综合分析与权衡,结合时代特点,根据自己的职业倾向,确定其最佳的职业奋斗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做出行之有效的安排。职业生涯规划在学生择业、就业和一生职业生涯中越来越显示出重要作用,特别是新生入学后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设计,有利于让学生及早明确自己的职业目标,在充分了解自身、了解社会需求等问题的基础上提高竞争优势,把握住机会获得成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不是简单的思想教育,它从大一开始贯穿于大学教育的全过程,以社会为导向,分析自我,合理定位,设立符合自身发展的长、中、近期生涯目标,学会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步骤来实现自己的理想与目标。
在党课教育中,要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通过加强国情和形势政策教育,使学生客观地认识当前的国情,坚定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增强为祖国强盛、人民幸福而奋斗的责任感。同时,加强就业理想信念的培养,引导学生尽早确立“职业生涯”的概念,树立明确的职业发展目标与未来职业理想;把对社会的贡献和实现个人的理想结合起来,制定好符合社会需要和本人实际的长远奋斗目标以及近期学习规划,正确评估个人目标与现实之间的距离;并学会运用科学有效的方法、采取切实可行的步骤和措施,不断增强学业竞争力,来实现自己的学业目标与职业理想等。
2.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中强化职业价值观教育
职业价值观是个人希望从事某项职业的态度倾向,也是个人对某一项职业的希望、愿望和向往。大学生所具有的职业价值观决定着他们对自己、对社会和未来的看法,也影响着他们的前途,因而对大学生价值观的教育相当重要。大学生价值观处在一种发展的不稳定状态,以“利他”为核心的一元价值观向多元取向的价值观转变是当代大学生职业价值观复杂性的基本表现。因此,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中,一方面,要加强集体主义基本原则和社会主义荣辱观为道德核心的价值观教育;另一方面,要把国家提倡的支援西部计划、下基层就业、去欠发达地区就业等就业的趋势和模式结合进教育内容,引导学生将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统一起来。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一旦确定,就能让他对各种职业价值拥有基本的认识,能调适自己的择业心态,坚持自己择业的行为以及信念和理解等。
3.在理论教育中穿插就业实践教育环节
思想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必须与解决大学生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党课不是纯理论的教育,应采用讲座、讨论、参观、社会调查等多种教学形式。因此,我们一方面,将社会现状融入课堂内容,将考研、出国深造、参加工作、实习和社会实践的重要性和区别性以合适的形式加入课堂教育,通过“朋辈辅导”,在学生中形成良好的就业氛围。另一方面,组织学生党员开展人才需求调研、专业实践、社会调查等与就业相关的大学生党员实践活动,让学生了解职业对人才的一般专业要求,了解具体的工作岗位所需要的特殊能力,进一步拓展学生素质教育的领域和空间,也给就业指导部门提供第一手信息资料。
三、结语
党建和就业如何相互促进,是新形势下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新课题。大学生党员是一支特殊的队伍,扎根在同学中。通过党课教育,使学生党员准确掌握就业的基本条件,分析学生存在的优劣势,通过自身的模范作用影响和带动周围同学共同进步,是达到党建和就业双赢的一条重要途径,将进一步完善就业和服务工作,最终达到就业的全员化效应,也有利于提升学生党建工作水平。
参考文献:
[1]胡文淑.高校毕业生党建和就业双赢模式研究[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8,(4).
[2]李娜.发挥学生党员优势促进就业工作[J].现代企业教育,2008,(12).
[3]姚圣梅,陈溅星.论大学毕业生党员就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J].学校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2009,(3).
[4]张宏,王运来,王艳春.大学生职业价值观分析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探析[J].思想教育研究,2009,(9).
[5]周媛,季佳.新形势下高校毕业生党建与就业双赢模式的探析[J].临沧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