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央革命根据地党员教育

来源 :党史文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xus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党员发挥着中流砥柱的作用。正因如此,中央革命根据地各级党组织对党员教育高度重视。随着中央革命根据地党员队伍的扩大和党员成分的变化,党员的政治理论水平大幅下降,从事革命斗争的能力也急待提高。为了提高党员的思想理论水平和革命斗争能力,中央革命根据地举办了形式多样的党员教育,并在办学的过程中逐步走向正规化,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党员教育体系,为中央革命根据地革命和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关键词] 中央革命根据地 党员教育 正规化
  中央革命根据地是土地革命时期全国最大的革命根据地。中共苏区中央局、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的先后成立和中共临时中央的迁入,更使中央革命根据地成为全国革命斗争的中心。中央革命根据地的茁壮成长,主要得益于广大党员的努力奋斗。为了更有效地壮大革命力量,中共中央和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各级党组织一直注重党员的教育工作,并针对根据地党建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党员教育。
  一、中央革命根据地党员教育的必要性
  1929年1月,中共红四军前委决定红四军主力出击赣南,拉开了创建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帷幕。在此之前,赣西南和闽西地区的党组织已经在当地创建了革命根据地,中央革命根据地就是在赣西南革命根据地和闽西革命根据地的基础上发展壮大的。红四军进入赣西南和闽西革命根据地游击之时,党建工作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根据马克思主义的经典理论,中国共产党应该是工人阶级政党,但中央革命根据地所在的江西和福建两省却面临着农民成分在党员总数中比例不断上升的严峻挑战。1928年7月时,(江西)“全省组织统计的比较中,农民成分占了百分之九十以上”,“工人的成分还不到百分之十”[1]P6。而到1928年10月,福建省的党员成分比例中,“农民竟占百分之九十二,工人仅占百分之五”[2]P473。即使在工人成分较高的红四军党组织中,“全军一三二四名党员中,工人党员三百一十一,农民六百二十六,小商人一百,学生一百九十二,其他九十五,工人与非工人的比例是百分之二十三对百分之七十七”[3]P74。在为数不多的工人党员中,产业工人也只是少数。以赣西南革命根据地城市工作开展得最好的吉安為例,工人党员绝大多数从事炭业、米业、码头搬运、烟业、理发、染织、香业、袜业、把斟和厨业等行业,缺少真正意义上的产业工人。闽西地区也同样如此,在出席中共闽西二大的代表中,名义上工人成分占25.4%,但产业工人成分竟然只有区区的1.4%。而雇佣劳动者占10%、独立劳动者占14%,是工人代表中的大多数。[1]P267工人成分作为中国共产党的阶级基础在比重上显然已居劣势,而农民党员所占比例迅速攀升并跃居首位。
  随着工人党员比例的持续下降和农民党员数量的不断增加,党内开始出现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首先是建立在无产阶级的先进性基础之上。无产阶级是最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具有革命的自觉性、坚定性、彻底性和严格的组织性、纪律性,这是其它阶级特别是农民阶级所没有的。与工人阶级不同,农民阶级则以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为基础,不愿意离开土地,封闭保守又没有合作精神,欠缺严格的组织性和纪律性。中国共产党既然是无产阶级先锋队,“本身组织应严密,党员多要是能奋斗的有纪律的,稍有不服从纪律及消极的,应不惜地处罚”[2]P5,但以农民党员为主的中央革命根据地却出现了严重的问题。江西党组织内部,“党的质量还是没有改变,非无产阶级的意识还在逐渐生长”[2]P535,“农民意识笼罩一切,在下级组织农民意识确实有相当基础,一些行动如白沙、水南、永丰等处的武装分散防守,以致红黄会猖獗异常,不能以严重的打击或消灭,经济的不集中,地方界限,如吉安西区的排外风潮,这些完全是农民意思的露骨表现”[1]P327-328。“福建的党,在数量上已经充分的农民化了,在党的工作上尤其带有很浓厚的农民落后的意识”[2]P473。其中以闽西地区的党组织工作最为突出,“斗争一起来到处党务便无形停顿,一个会都没有开,一切事项没有讨论没有分工,只凭几个人英雄式的各干各事,弄得他们非常忙迫”,“凡事分□□不问一切事情,都没计划,任其自然发展,错了也没有法子挽救”[1]P165-166,“目前党内农民成分太多,分子复杂,农民意识支配了一切”,“地方主义、保守观念、封建思想、家庭观念、享乐主义、金钱主义、不拿枪等现象无奇不有”[2]P582。
  党的无产阶级基础越来越薄弱,严重影响着中央革命根据地党的组织工作。江西党组织“所原有的主要缺点现在都还没有消灭,并都还非常严重,比如无产阶级基础的薄弱,党与群众的脱离,支部生活的缺乏,地方党部的不健全,政治水平线的低微,干部分子停顿在知识分子上”,“这些主要的基本的弱点都还非常严重”[2]P579。福建省党组织的情况也不妙,“支部大多不能起支部的作用,政治报告成了‘总理遗嘱’,支部会议成了‘总理纪念周’,形成‘有开会无工作’的状况”,“党不能领导群众,党员没有教育和训练,积极分子入党以后反成消沉状态等”[2]P474,“党的工作没有系统的计划”,“无论各地方发展或各种运动的发展,都是偶然的,都不是预先有计划去进行的”,“所以全省工作表现得七零八落,各地的力量和各种革命的力量都不能互相配合适应起来”[2]P474。总的来说,“苏区党的组织非常松懈,党员的政治积极性还比不上非党同志”[2]P1445,使中央革命根据地党的组织工作处于困难局面之中。这种局面严重影响着党的各项路线、方针和政策的贯彻执行,只有对党员进行无产阶级教育,才能克服这种困难。
  二、中央革命根据地党员教育体系的建立
  对于党员进行无产阶级教育,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党组织早就留意于此。中央革命根据地的红军党组织中党员教育开展较好,经常举办党员训练班和出版刊物或训练材料以教育党员。早在井冈山斗争时期,红军“党则师委军委团委各支部开了党的训练班,情形日益良好”[4]P30,“党的会议除作战外,小组会有每星期一次,各级代表会,也能常开并能按期开,对党员还有相当的训练,由党代表负其责”[4]P34-35。在古田会议上,红四军前委又指定了党内教育的材料并系统总结了党内教育的方法。[3]P94-95虽然后期红军的党组织因为“党管一切”,“结果是党包办了一切,而对于党本身的党务工作如发展组织党员训练与教育工作自然要放松了些”[4]P376,但出版刊物或训练材料以教育党员的工作却取得了较大的进步。按照中共中央的要求,红军中的各级党组织编印了《党员训练大纲——支部工作》《新党员训练大纲》和《党的建设讲义》等大量党员训练教材,对红军中广大党员学习马克思主义和党的基本知识起到了积极的作用。[5]P316   相对而言,地方党组织的党员教育工作则比较落后:“一班同志的政治水平都低,党的训练教育工作都缺乏,训练的材料亦很少,并且文字的材料不能深入到群众中去,党的决议案、通告等多只能达到区一级,每个支部中能识字的不过几人,各级的巡视工作是有,但都不深入,大半只是出席会议、做报告了事,检查工作亦是形式主义多。”[4]P3891931年1月,中共苏区中央局成立,中央革命根据地地方党员教育滞后的局面开始改变。根据1931年7月给中共临时中央的报告,中共苏区中央局已经开始“举办党的短期训练班”,“第一班已开学,约30人,均系支部中新的工农党员,时间是3个礼拜,第一次完后继续举办,拟以时间在1月以上”[2]P1682。此后中央革命根据地日趋稳固,党员教育也开始逐渐系统化。1931年11月,中共苏区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会上通过了组织读报班、会议作报告、组织各种问题研究会、出版教育材料、订定训练班课目和自行阅读理论书籍等党员教育的几种办法。同时,中共苏区一大还强调“对新党员必须有特别教育工作”,“关于新入党的党员,党必须给以特别的教育与训练”,“一方面是要适当分配以具体可能胜任的工作,去使之受实际工作的训练”,“同时须要施行个别的谈话式的和集体的——组织新党员训练的教育方法,使他们在进党以后的短期中能够了解了一个党员所应知道的基本常识”[6]P475-476。
  1933年春开始,中共临时中央陆续迁入中央革命根据地,直接领导中央革命根据地党的工作。同年8月,中共中央组织局专门就党内教育计划问题致信各级党部。该计划要求中央和省县党的机关建立马克思主义研究分会以“提高中央一级及省县一级工作同志的理论水平”,县委举行流动训练班以“造就与培养区委干部及支部流动训练班的教员与主要干部书记”,支部设立流动训练班教育普通党员,“对于新党员当单独举行几次短期训练班”。[2]P2745-2747中共中央组织局制定的这个党内教育计划相当系统,根据不同的需要在各级机关里面设立了不同的训练机构,更针对不同的教育对象制定了不同的教育内容,已逐步趋向正规化。稍后时间,中央组织局又就健全地方支部生活的问题,再次致信苏区各级党部。在信中,中共中央组织局要求苏区各级党部应重视党员教育,“除开从日常生活去教育同志外,必须建立有系统的训练班的教育工作”[7]P303。具体的做法就是“每个县委应该举办支书干事的专门训练班,如支部[书]训练班,组织干事训练班等,使每个干事都受到专门的训练”,“对于一般党员应该切实举行流动训练班,使每个党员受到基本的教育”[7]P303-304。
  就在中央革命根据地党的各级训练班进行得如火如荼的时候,更为正规的党员教育形式——党校教育系统也建立起来了。中央革命根据地最早的党校可能要追溯到赣西南苏区的党校,但这所党校“因攻吉行动,结果成绩很少”[1]P362。早在1931年4月,中共中央作出《中央关于苏区宣传工作鼓动工作决议》,要求“在各苏区中央分局所在地,必须设立一个以上的党校”[6]P213,用以培养党、苏维埃和工会的中等干部。同年8月和12月,中共中央又屡次催促中共苏区中央局建立党校。但由于环境的困扰,中共苏区中央局党校迟迟未能建立。中共临时中央迁入中央革命根据地以后,中央革命根据地成为全国革命斗争的中心,组建一所中央党校已刻不容缓。1933年1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决定与中共中央局、全国总工会执行局合办一所苏维埃党校。这所苏维埃党校命名为马克思共产主义学校,由中共中央局领导。马克思共产主义学校实际上就是中央党校,它的成立意味着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党员教育有了最高层次的形式,与各级党员训练班一起构成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完整教育体系。
  三、中央革命根据地党员信仰教育的开展
  所谓信仰,就是人类对某种理论、学说或者主义的信服和尊崇,并将其视为自己行动的指南和前进的动力。中国共产党人所信奉的马克思主义,就是一种信仰。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巩固党员的共产主义信仰,是中央革命根据地党员教育的根本目标。中国共产党要成为一个强大的政治组织,必须使党员具有马克思主义信念。由于中央革命根据地党组织的大力扩充,非无产阶级在党员总数比例上占了绝对优势,党员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程度就成了严重问题。对于其它阶级参加无产阶级运动,马克思和恩格斯强调“首先就要要求他们不要把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等等的偏见的任何残余带进来,而要无条件地掌握无产阶级世界观”[8]P685。但个人信仰并非与生俱来,需要通过经常性的教育而逐步积淀。只有通过教育,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才能转化为共产党员的精神力量和自觉行动,从而推动发展和改造世界。
  如何通过教育巩固党员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共产国际和中共中央都有明确的思路。1928年7月,共产国际指示中共中央“随着党员群众政治水平的提高,要加强对他们的理论教育工作”,“要组织对马克思主义和列宁主义,以及对中国革命以前阶段(武汉时期、广州起义等)经验教训的系统宣传工作”。[2]P4321929年7月,中共中央又通告全党,要求“加强党的宣传教育工作,扩大党的政纲宣传,特别是加强共产主义思想的传播,加紧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教育,在斗争中解释党的基础理论与策略,并联系一切鼓动口号与宣传口号,以提高党员政治水平线,但同时反对党内政治清谈的恶劣倾向”[9]P573。中央革命根据地早期党员教育主要就是围绕着共产国际和中共中央的要求而展开,但各地具体内容不一致,“马克思列宁主义最基本常识的系统教育工作,尚未引起党严重的注意”[6]P467。如果没有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或者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没有成效,那么马克思主义就不可能发挥它的巨大能量。
  为了统一各地党员教育内容,保证党员对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解读,中央组织局为各级党员教育制定不同的教学计划,包含了大量与马克思主义相关的信仰教育内容。中央一级和省县一级的马克思主义研究分会,主要教授共产国际纲领、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和俄国党史与列宁主义。省委训练班教授的科目是政治常识(主要的即为共产国际纲领)、党的建设、苏维埃建设,还要出发实习工作。县委流动训练班的相关科目主要是黨员须知的□□解释,支部流动训练班则包括有党员须知的相关内容。[2]P2745-2747   在众多的教授科目来说,党员须知是最为值得注意的。传播马克思主义信仰固然应该与传播马克思主义基本知识相结合,但单纯的知识传播并不能真正完成信仰教育的任务,信仰教育要遵循信仰本身的规律。大部分党员文化程度低下,不可能接受高深的理论教育。参加马克思主义研究分会和省委训练班所学习的内容对于广大普通党员来说太过深奥,流动训练班特别是支部流动训练班才是广大普通党员接受教育的机构。党员须知是中央革命根据地为开展党员教育而编写的读本,非常适合用来开展党员的信仰教育。它包括共产党与共产主义、中共目前的任务、党的组织三个部分,用以教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知识特别是与广大党员密切相关的日常知识[2]P3063-3080,对巩固广大党员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有相当大的帮助。
  四、中央革命根据地党员业务教育的进行
  共产党与其它工人政党的最本质区别,在于它的无产阶级先锋队性质。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曾表示,“共产党人同其他无产阶级政党不同的地方只是:一方面,在无产者不同的民族的斗争中,共产党人强调和坚持整个无产阶级共同的不分民族的共同利益;另一方面,在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斗争所经历的各个发展阶段上,共产党人始终代表整个运动的利益”[10]P285。列宁认为“党是阶级的觉悟的、先进的阶层,是阶级的先锋队”[11]P38,党的先进性在于它“吸收了这个阶级的一切优秀代表,集中了经过不断的革命斗争的教育和锻炼的、完全觉悟的和忠诚的共产主义者”[12]P182。对于马列主义的经典理论,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自然有所了解。按照中共二大通过的《关于共产党的组织章程决议案》的规定,“我们共产党,不是‘知识者所组织的马克思学会’,也不是‘少数共产主义者离开群众之空想的革命团体’,‘应当是无产阶级中最有革命精神的广大群众组织起来为无产阶级之利益而奋斗的政党,为无产阶级做革命运动的急先锋’”[13]P90,这与马列主义经典著作关于无产阶级先锋队的论述是一致的。
  要保持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中国共产党应该成为一个坚强的战斗堡垒。只有加强党员的业务能力,才能在复杂的斗争环境中茁壮成长。由于长期处于战争状态之中,中央革命根据地党员最需要的业务技能就算是战斗的能力。中共中央一直强调党员的军事化,认为党员如果不会使用武器,“在工农暴动时便不会很好的指挥这个暴动的军事行动,以至暴动发生后也不会利用很好的机会以战胜敌人”,“故党的任务应使一切党员受到军事训练”[14]P487-488。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在革命高潮快要到来的阶段中□□同志应自动的找得许多实习的机会去完成这一任务,如到□□中去当兵,参加红军队伍中去,或加入纠察队,同时军委应当有计划□□于同志的军事训练的实施”[2]P767。赣西南革命根据地的“群众党员的军事化赣西的群众党员军事化部分可算是做到了,五九的进攻吉安,中路调集的四万余群众都能遵守纪律,而且每天早晚必下操、呼口号,以开会、步哨、侦探等等均习惯自如,而且内部的组织完全与作战军队组织一样,什么都齐备”[1]P236。闽西革命根据地也提出“每个共产党党员都是个战斗员是个士兵”,“要使每个党员在理论上了解党员军事化的重要”[1]P620-621。中央革命根据地党员军事化的实行,为红军队伍源源不断地输送大量的人才,也为领导人民群众从事革命斗争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除了党员军事化以外,从事实际工作的能力也属于加强中央革命根据地党员业务能力的教育内容。支部是广大党员从事业务工作的基本单位,以往中央革命根据地党的支部业务较为疲软。1931年8月,中共中央针对中央革命根据地党组织生活存在的问题指示中共苏区中央局和红军总前委,指出“支部应有本身的经常生活,举行识字运动,办墙报和画报等,支部在群众组织中应起党团作用,领导和发动群众斗争,加紧群众中文化教育工作,妇女运动和帮助团去进行青年工作”[6]P371-372。中共中央组织局在党内教育计划里面,对党员如何从事支部工作做了安排。县委流动训练班安排了区委应该怎样领导支部、支部应该怎么做工作、苏维埃政府的几个基本工作、怎样在地方武装中工作和工会工作等科目,支部流动训练班则安排了支部工作、查田运动、扩大红军、经济建设、党与苏维埃、工会工作等科目。[2]P2747这些科目都是与党员从事实际工作相关工作的教育密切相关的,对党员业务能力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
  在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发展过程中,党内各种“左”倾主义思潮一直存在,使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党员教育受到了一定的影响。一方面,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党员教育过于推崇理论,不注意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把马列主义经典著作中的某些话语奉为至高指示,不愿意到群众中进行调查研究。另一方面,中央革命根据地党员教育存在形式化的倾向,过度追求正规化和形式上的整齐划一,没有顾及到根据地的人力物力资源,使实际教育效果与理想相差甚远。然而我们必须看到,指导理论上的错误,并不能剥夺党员教育的伟大意义。中央革命根据地党员教育的开展,巩固了党员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提高了党员的实际业务能力,为中央革命根据地培养了大批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对中央革命根据地贡献良多。特别是在党员教育开展的过程中,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各级党组织采用的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法,在以后的党员教育中被普遍使用,为中国共产党党员教育的继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江西省档案馆,中共江西省委党校党史教研室编.中央革命根据地史料选编(上册)[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82.
  [2]中共江西省委党史研究室等编.中央革命根据地历史资料文库·党的系统[M].中央文献出版社,江西人民出版社,2011.
  [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4]江西省档案馆编.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史料选编[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86.
  [5]杨晓东等.中央苏区党的建设史[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99.
  [6]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7册)[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
  [7]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9册)[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
  [8]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9]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5册)[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0.
  [10]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1]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列宁全集(第2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
  [12]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列宁全集(第3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
  [13]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册)[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
  [14]中央檔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4册)[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
  责任编辑 马永义
其他文献
[摘 要] 为了应对和解决土地革命中的这一系列重大问题,毛泽东在中央苏区做了大量的农村调查,特别是对赣南、闽西的集中调查,如《寻乌调查》《兴国调查》《长冈乡调查》《才溪乡调查》等。而正是这些贴近实际的调查研究初步奠定了我党实事求是的路线形成的基础。  [关键词] 毛泽东 实事求是 农村调查  土地革命战争初期,伴随着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开辟,根据地内外迎来了许多巨大的挑战。为了应对和解决土地革命中的这
期刊
“省委”“市委”“县委”的称谓最早是在中共五大以后开始使用。确切地说,应在1927年6月1日中央政治局会议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第三次修正章程决议案》公布之后。  中共五大通过的《组织问题决议案》第3条规定:“中央应该强毅地实行集体的领导,从中央、省委以至支部。”大会闭幕(1927年5月10日)以后,中央政治局根据决议案的精神对党章作了修改,于6月1日产生了中国共产党第三次修正章程决议案,其中第17条
期刊
1月5日,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研讨班在中央党校开班。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共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  习近平在讲话中指出,党的十八大精神,说一千道一万,归结为一点,就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而不是其他什么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不能丢,丢了就不是社会主义。一个国家实行什么样的主义,关键要看这个主义能否解决这个国家面临
期刊
今天,我们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在这里举行座谈会,纪念我们党的坚定战士、我们十分尊敬的革命妈妈邓六金同志诞辰100周年,深切缅怀她的光辉一生和崇高风范。参加今天的座谈会,观看《老红军邓六金》专题片,心灵受到洗礼,感情受到震撼,党性受到检验,信念更加坚定,使命感、责任感油然而生。  邓六金同志是我们党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是新四军和新中国杰出的妇女儿童工作者,是一位默默无闻的坚强的革命者,是一位
期刊
1961年小说《红岩》一经出版,就成为当时最为畅销的书,书中人物双枪老太婆,叛徒蒲志高,坚贞不屈的江姐,开始在社会上广为流传。当时,阎肃是空政歌剧团年轻有为的编剧,1962年他写了剧本《刘四姐》,大获成功,得了一大笔稿费。请大伙到北京东来顺饭庄吃涮羊肉,“涮”得大伙都挺高兴的,酒酣耳热之际,有人就说了:“今天咱们吃了《刘四姐》,明天吃什么?”“是啊,不搞创作也对不起放羊的呀!”“对,再搞个刘四姐之
期刊
辛亥革命为近代中国的历史进步开启了大门。辛亥革命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我们纪念辛亥革命,不仅要铭记这个历史大事变,缅怀我们的先烈、先人,更重要的是从这个大事变中,清醒地认识100多年来我们所走过的道路,从中汲取宝贵的历史经验。  只要历史不断地发展,社会不断地变革,每一代人对前人的历史都要做出自己的诠释,都要说出自己对历史的再认识。人类是站在自己的历史上前进的!  要有自己的历史观  辛亥革命这段历史
期刊
“革命雄师会井冈,集中力量更坚强”。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井冈山,以毛泽东、朱德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在这里领导军民进行过一场场惊心动魄和波澜壮阔的战争。于是,井冈山成为了一个群英汇聚、群雄共襄的革命圣地。井冈山斗争在成就众多英豪诸多业绩的同时,也赋予了英豪们诸多的传奇色彩。其中,革命英烈邓允庭就以革命早、职务高、年龄大、起落多、资历久、冤屈深、人生经历曲折而独特,在井冈山千万个英豪中铸就了自己的惊世传
期刊
[摘 要] 抗美援朝战争初期,以《人民日报》为代表的中国报刊对“美国之音”关于抗美援朝的虚假报道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批判,展开了一场不见硝烟的战争,深刻揭露了“美国之音”美化侵略战争、颠覆共产党领导的真实面目,厘清了人民群众中一少部分人对“美国之音”的模糊认识,使全国人民紧紧团结在“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口号下,为抗美援朝战争的顺利进行提供了稳定牢固的思想基础和社会基础。  [关键词] 抗美援朝 舆论
期刊
毛岸英,这是一个英雄的名字。  作为毛泽东的大儿子,这位童年时代就随母亲入狱坐牢,少年时代流浪街头,青年时期又在异国参加反法西斯战斗,回国后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光荣牺牲的男子汉,毫无疑问,他是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人的红色后代中的第一人。毫无疑问,无论就其个人的历史背景,还是和平发展的中国现实社会,毛岸英这个名字都应该是一个榜样!  □在上海,毛岸英和弟弟岸青过着像三毛一样的流浪生活,“吃百家饭,走万里
期刊
[摘 要] 在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历史背景下,加强高等院校特别是艺术院校基层党员队伍建设十分必要和紧迫,针对艺术院校党员队伍的现状与问题,继承鲁艺传统,弘扬鲁艺精神,对于当前进一步改进艺术院校基层党员队伍建设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和指导作用。  [关键词] 鲁艺精神 艺术院校 基层组织建设 党员队伍建设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