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寻找人生真正价值的苦行僧
在2006年前,苏建明一直做钻石贸易,从国外购进钻石,然后销售给国内镶嵌厂或者零售客户,从中赚取利润。他凭借其高超的商业交际能力与吃苦耐劳的精神,在短暂的几年时间,积累了大量的个人财富。而随着个人财富的增加,他越来越感觉单纯的财富并不能给他带来成就感和价值感,支撑他前进的精神动力越来越匮乏。按他的话说,这是生意人蜕变前的共同“症状”。苏建明意识到,虽然一直坚守自己的生意,这一辈子也过得很惬意,至少物质财富不会缺乏,但这不应该是他人生的全部。他必须寻找更有意义的人生价值。
2006年,苏建明成立了嘉华品牌,从“做生意”向“做企业”的角色转变。刚刚开始经营企业和创建品牌并没有太多的经验,经历了很多
挫折。他曾感叹,做企业真的比做生意难多了。做生意只要有钱就可以做,而做企业要照顾到更多人的目标和利益,更重要的是要有长远的规划。苏建明也曾气馁过,甚至想过放弃,但他想到曾有一个智者告诉过他,只有拥有了一番痛苦的经历后,人的思维和境界才能得到提升。《西游记》中的唐僧经过81难才能悟道,毛泽东在山穷水尽的长征路上才最终找到革命战争的正确方向。对于苏建明而言,这个过程其实就是生意人向企业家蜕变的一个痛苦过程。
经过摸索和仔细分析,他最终将嘉华品牌定位于婚庆品牌,最为重要的是他赋予了嘉华品牌一个重要的责任,那就是倡导中国传统婚姻爱情文化。他由此找到了可以实现人生价值的事业。
品牌一定要有灵魂
今年8月16日,传统的七夕节,嘉华珠宝请进“月老”“月婆”神像,并请昆仑山的白道长为神像开光。当被问到担不担心会被人认为是搞迷信,从而影响品牌形象时,苏建明说:“一件事物在科学没有证实之前,就不能说是迷信,而要看它是否对人类有贡献,是否有利于国家的安定团结。只要对民族的发展有利,那就是好的。”他还举例说,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人的思想意识也不断提升,不断多元推出了“百家讲堂”,出现了国学热,电视还直播了“南海观音开光”等,这些都是人们思想开放,信仰重归的表现。将中国爱神——月老月婆向世人推出,也是为了让人们精神有所寄托,即:重塑爱情信仰。
当谈到月老与嘉华的品牌定位的时候,苏建明说,“一个品牌一定要有自己的灵魂,这不是一种空的东西,而是一种向社会和消费者推广的精神理念。”苏建明认为,嘉华要推广的理念,就是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的婚姻爱情文化,这就是嘉华品牌的灵魂。在一个品牌定位清晰之后,需要赋予一定的灵魂,而这个定位在向市场推广时是有一定风险的,因为首先要放弃一部分不认同你的品牌精神的消费者。
嘉华所倡导的婚姻爱情文化可以总结为“24字真言”,那就是:“浪漫忠贞、包容互爱;风雨同舟、不离不弃;白头偕老、幸福一生!”这也正是嘉华品牌文化的精髓。
用信仰凝聚团队
给品牌一种灵魂、一种精神,也是赋予员工的使命。在嘉华,每一位员工都不仅仅是为了拿一份工资、卖一件首饰,而是有更崇高的使命感和民族大义精神。苏建明说,“人,一撇代表物质,一捺代表精神,精神是支撑起一个人的支柱,一个永远讲物质而没有精神支柱的团队是没有战斗力的!”
在嘉华每周一的展会上,嘉华的高层领导会与全体员工一起拜月老,为月老上香,祈福天下美满姻缘。有别于一般人的拜佛只是一种形式,或拜佛只是为了给自己求财,嘉华供奉月老有更高一层的意义。如果一个人仅仅为自己祈祷,其效果是微乎其微的。只有把格局提高。将祝福送给所有人,希望人们都能够财源滚滚、家庭幸福和睦,才能取得强大的效果。所以,嘉华的每一个人都应做到,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全天下的人求姻缘。做企业也是如此,不能因为一个竞争对手倒闭了就暗自高兴,而是要站在行业整体发展的高度,期盼同行业都能够顺顺利利,平平安安。一个老板的心态会真实地反应在他的行为中,从而深刻地影响他的员工以及员工的行为,所以,老板一定要坦诚面对自己的团队,不断提升自己的境界。在苏建明看来,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团队的凝聚力,而要增强团队的凝聚力,就必须要建立一个共同的目标。没有什么比信仰更能凝聚人心了。苏建明经常跟他的员工说的一句话就是,“你们跟着我,这辈子就做这一件事,让中国传统婚姻爱情文化深入到每一个中国人的心里,这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大事。”
以“传教士”的精神来发展企业
一种新的宗教刚开始的时候,没有人信仰,传教士却坚持将它传播到世界各地,从来不计较是否有人信仰,不计较他的努力会有什么结果。正是这样的心态,宗教才成其为宗教。在苏建明看来,传教士体现的是一种“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精神。要做一件事,就要以一种传教士的精神来做,用一种崇高的境界和恒心去做。把每一天做好,每一天都进步一点点,提高自己、提高团队、提高产品品质和品牌,不管遇到多大困难,只要有恒心去做就能成功。对于中国的优良文化,嘉华同样以一种“传教士”的精神去传播。
对于如何看待公司利益与“传教士的发展”问题,苏董说,“公司如果只盯着利益来做,往往会迷失方向,因为只看到了利,而没有想到应该为社会做点什么。只有将目标定准在为社会、为消费者创造价值,利自然会来。”他认为,不管是做产品还是品牌,都是向社会传播一种文化。一种精神层面的东西,是需要日积月累地去做的。当这种文化成为一种精神的东西,上升到宗教的高度,深入到民心的时候,产品已经是次要的了。
但是,对于嘉华来说,文化渗透的程度还不够,在品牌被消费者认可之前,必须通过优质的产品来俘获人心,进而达到对品牌的认同。就像邓小平说的,一手抓精神,一手抓物质,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究竟是产品先行还是品牌先行,还要看企业所处的阶段。
信仰能让企业更有胸襟和远见
在苏董的办公室挂着爱因斯坦、毛泽东和卡斯特罗三位伟人的头像。在苏董的心中,已经把他们三位当作了自己的精神力量。当他遇到困难的时候,他会让自己站在一个伟人的高度来看问题,从而跳开一种思维来面对现状。面对如何让自己的企业生存得更长久的问题,苏建明总结其中的基本规律:“取势、明道、优术”,而选择将嘉华品牌文化定位为一种信仰,正是看准了传统婚姻道德一定是未来的主流。
苏建明曾在一家名为“狮子会”的著名慈善机构担任地王分会会长。主持各项慈善活动。狮子会于1917年由茂云钟士成立,是世界最大的服务组织。凭借其有成功的管理运作模式,让一个慈善机构成功运作了90多年,并且没有衰退的迹象。苏建明加入狮子会,一则是希望借此脱离一些商业竞争,尝试另外一种生活体验;二是因为狮子会是一个纯粹的慈善机构,而且成功运营了90多年。他希望了解狮子会成功的运营模式,为嘉华品牌的发展取得一些经验。苏建明表示,进入狮子会让他有诸多感慨,不仅让他看到一个成功的机构如何科学的运作,也让他坚信了品牌发展必须建立一种为公众服务的目的才能走得更远。
当记者问苏建明有何终极目标时,他以一份道家独有的坦然说道:“人生短短的几十年,哪谈得上有什么终极目标。人生无非就是不断自我完善,自我提高的过程……如何让自己尽量成为自己想做的人。这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每一天踏踏实实地做好每件事,让自己的品牌。公司不断地提升,不停地向前进、向前进,那就是快乐的。”
在2006年前,苏建明一直做钻石贸易,从国外购进钻石,然后销售给国内镶嵌厂或者零售客户,从中赚取利润。他凭借其高超的商业交际能力与吃苦耐劳的精神,在短暂的几年时间,积累了大量的个人财富。而随着个人财富的增加,他越来越感觉单纯的财富并不能给他带来成就感和价值感,支撑他前进的精神动力越来越匮乏。按他的话说,这是生意人蜕变前的共同“症状”。苏建明意识到,虽然一直坚守自己的生意,这一辈子也过得很惬意,至少物质财富不会缺乏,但这不应该是他人生的全部。他必须寻找更有意义的人生价值。
2006年,苏建明成立了嘉华品牌,从“做生意”向“做企业”的角色转变。刚刚开始经营企业和创建品牌并没有太多的经验,经历了很多
挫折。他曾感叹,做企业真的比做生意难多了。做生意只要有钱就可以做,而做企业要照顾到更多人的目标和利益,更重要的是要有长远的规划。苏建明也曾气馁过,甚至想过放弃,但他想到曾有一个智者告诉过他,只有拥有了一番痛苦的经历后,人的思维和境界才能得到提升。《西游记》中的唐僧经过81难才能悟道,毛泽东在山穷水尽的长征路上才最终找到革命战争的正确方向。对于苏建明而言,这个过程其实就是生意人向企业家蜕变的一个痛苦过程。
经过摸索和仔细分析,他最终将嘉华品牌定位于婚庆品牌,最为重要的是他赋予了嘉华品牌一个重要的责任,那就是倡导中国传统婚姻爱情文化。他由此找到了可以实现人生价值的事业。
品牌一定要有灵魂
今年8月16日,传统的七夕节,嘉华珠宝请进“月老”“月婆”神像,并请昆仑山的白道长为神像开光。当被问到担不担心会被人认为是搞迷信,从而影响品牌形象时,苏建明说:“一件事物在科学没有证实之前,就不能说是迷信,而要看它是否对人类有贡献,是否有利于国家的安定团结。只要对民族的发展有利,那就是好的。”他还举例说,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人的思想意识也不断提升,不断多元推出了“百家讲堂”,出现了国学热,电视还直播了“南海观音开光”等,这些都是人们思想开放,信仰重归的表现。将中国爱神——月老月婆向世人推出,也是为了让人们精神有所寄托,即:重塑爱情信仰。
当谈到月老与嘉华的品牌定位的时候,苏建明说,“一个品牌一定要有自己的灵魂,这不是一种空的东西,而是一种向社会和消费者推广的精神理念。”苏建明认为,嘉华要推广的理念,就是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的婚姻爱情文化,这就是嘉华品牌的灵魂。在一个品牌定位清晰之后,需要赋予一定的灵魂,而这个定位在向市场推广时是有一定风险的,因为首先要放弃一部分不认同你的品牌精神的消费者。
嘉华所倡导的婚姻爱情文化可以总结为“24字真言”,那就是:“浪漫忠贞、包容互爱;风雨同舟、不离不弃;白头偕老、幸福一生!”这也正是嘉华品牌文化的精髓。
用信仰凝聚团队
给品牌一种灵魂、一种精神,也是赋予员工的使命。在嘉华,每一位员工都不仅仅是为了拿一份工资、卖一件首饰,而是有更崇高的使命感和民族大义精神。苏建明说,“人,一撇代表物质,一捺代表精神,精神是支撑起一个人的支柱,一个永远讲物质而没有精神支柱的团队是没有战斗力的!”
在嘉华每周一的展会上,嘉华的高层领导会与全体员工一起拜月老,为月老上香,祈福天下美满姻缘。有别于一般人的拜佛只是一种形式,或拜佛只是为了给自己求财,嘉华供奉月老有更高一层的意义。如果一个人仅仅为自己祈祷,其效果是微乎其微的。只有把格局提高。将祝福送给所有人,希望人们都能够财源滚滚、家庭幸福和睦,才能取得强大的效果。所以,嘉华的每一个人都应做到,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全天下的人求姻缘。做企业也是如此,不能因为一个竞争对手倒闭了就暗自高兴,而是要站在行业整体发展的高度,期盼同行业都能够顺顺利利,平平安安。一个老板的心态会真实地反应在他的行为中,从而深刻地影响他的员工以及员工的行为,所以,老板一定要坦诚面对自己的团队,不断提升自己的境界。在苏建明看来,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团队的凝聚力,而要增强团队的凝聚力,就必须要建立一个共同的目标。没有什么比信仰更能凝聚人心了。苏建明经常跟他的员工说的一句话就是,“你们跟着我,这辈子就做这一件事,让中国传统婚姻爱情文化深入到每一个中国人的心里,这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大事。”
以“传教士”的精神来发展企业
一种新的宗教刚开始的时候,没有人信仰,传教士却坚持将它传播到世界各地,从来不计较是否有人信仰,不计较他的努力会有什么结果。正是这样的心态,宗教才成其为宗教。在苏建明看来,传教士体现的是一种“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精神。要做一件事,就要以一种传教士的精神来做,用一种崇高的境界和恒心去做。把每一天做好,每一天都进步一点点,提高自己、提高团队、提高产品品质和品牌,不管遇到多大困难,只要有恒心去做就能成功。对于中国的优良文化,嘉华同样以一种“传教士”的精神去传播。
对于如何看待公司利益与“传教士的发展”问题,苏董说,“公司如果只盯着利益来做,往往会迷失方向,因为只看到了利,而没有想到应该为社会做点什么。只有将目标定准在为社会、为消费者创造价值,利自然会来。”他认为,不管是做产品还是品牌,都是向社会传播一种文化。一种精神层面的东西,是需要日积月累地去做的。当这种文化成为一种精神的东西,上升到宗教的高度,深入到民心的时候,产品已经是次要的了。
但是,对于嘉华来说,文化渗透的程度还不够,在品牌被消费者认可之前,必须通过优质的产品来俘获人心,进而达到对品牌的认同。就像邓小平说的,一手抓精神,一手抓物质,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究竟是产品先行还是品牌先行,还要看企业所处的阶段。
信仰能让企业更有胸襟和远见
在苏董的办公室挂着爱因斯坦、毛泽东和卡斯特罗三位伟人的头像。在苏董的心中,已经把他们三位当作了自己的精神力量。当他遇到困难的时候,他会让自己站在一个伟人的高度来看问题,从而跳开一种思维来面对现状。面对如何让自己的企业生存得更长久的问题,苏建明总结其中的基本规律:“取势、明道、优术”,而选择将嘉华品牌文化定位为一种信仰,正是看准了传统婚姻道德一定是未来的主流。
苏建明曾在一家名为“狮子会”的著名慈善机构担任地王分会会长。主持各项慈善活动。狮子会于1917年由茂云钟士成立,是世界最大的服务组织。凭借其有成功的管理运作模式,让一个慈善机构成功运作了90多年,并且没有衰退的迹象。苏建明加入狮子会,一则是希望借此脱离一些商业竞争,尝试另外一种生活体验;二是因为狮子会是一个纯粹的慈善机构,而且成功运营了90多年。他希望了解狮子会成功的运营模式,为嘉华品牌的发展取得一些经验。苏建明表示,进入狮子会让他有诸多感慨,不仅让他看到一个成功的机构如何科学的运作,也让他坚信了品牌发展必须建立一种为公众服务的目的才能走得更远。
当记者问苏建明有何终极目标时,他以一份道家独有的坦然说道:“人生短短的几十年,哪谈得上有什么终极目标。人生无非就是不断自我完善,自我提高的过程……如何让自己尽量成为自己想做的人。这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每一天踏踏实实地做好每件事,让自己的品牌。公司不断地提升,不停地向前进、向前进,那就是快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