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不难发现,“什么”“为什么”是两个充满魔力的词,它们是孩子打开知识宝库之门的钥匙──大约在一岁半时,儿童就开始了他们以“什么”为特征的第一个好问期──“这是什么?”天空、泥土、飞鸟,直至家里的一切日常用品,都会成为他们追问的对象。当对所见所闻略微熟悉时,他们又开始刨根问底地追究“为什么”的问题。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问”,本身就意味着创新的可能,“敢问”“善问”“好问”则是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强弱的重要标志。心理学研究表明,如果有一个适合的环境,孩子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就会自然而然地继续发展,从而进一步形成旺盛的求知欲和强烈的好奇心,这是创新型人才的根本基础。学习的欲望愈被满足,潜能的激发程度就愈高,学生才会将其所有的感知、情感和智慧投入学习的过程之中,从而获得最好的成果。
那么,怎样培养孩子“问”的本领呢?
首先,要创造一个适合问的环境,让其“敢问”。在旧式的私塾教育模式下,教师“一日为师,终生为父”,具有无上的权威。试想,这样的师生关系,有哪个学生敢大胆提出问题“刁难”自己的“严师”呢?久而久之,学生都学会了亦步亦趋跟着教师,“师云亦云”,不敢越雷池半步。创新何其难也。因此,现代教育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让其“敢问”,首先应该保证师生地位的平等。如果在课堂上,教师充分尊重每一位学生,努力创设出民主和谐的教学环境,学生“怕问”的思想必然会被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所代替。
当然,在“问”的开始,由于缺乏长期的系统的训练,学生可能会较少地提出高质量的问题,往往只拘泥于某个词语或者句子的理解。接下来,就应该教给其“问”的方法,培养他们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其“善问”。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而言,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抓“预习”问;(2)抓“课题”问;(3)初读课文后问;(4)教学过程中问;(5)教学结束后问。
经过长期的训练和实践,学生由“不敢问”到“敢问”,由“敢问”到“善问”,最后必然会乐于“问”,喜欢“问”,并且长期坚持下去,从而“勤学好问”。质疑问难,最终将成为一种良好的习惯而贯穿于学生的整个学习生涯,甚至终生。
21世纪是科技激烈竞争的世纪,是知识经济的世纪。面对知识陈旧周期日益加快,新问题层出不穷的世界,我们的教育能不能革新我们个人的思想方式与习惯,大力强化问题意识,能不能有效地形成解决问题的意识、习惯和能力,创造性地应对没有遇到过的挑战,关键就在于我们能让孩子拥有多少“?”,能否让孩子永远充满“?”。
编辑 王团兰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问”,本身就意味着创新的可能,“敢问”“善问”“好问”则是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强弱的重要标志。心理学研究表明,如果有一个适合的环境,孩子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就会自然而然地继续发展,从而进一步形成旺盛的求知欲和强烈的好奇心,这是创新型人才的根本基础。学习的欲望愈被满足,潜能的激发程度就愈高,学生才会将其所有的感知、情感和智慧投入学习的过程之中,从而获得最好的成果。
那么,怎样培养孩子“问”的本领呢?
首先,要创造一个适合问的环境,让其“敢问”。在旧式的私塾教育模式下,教师“一日为师,终生为父”,具有无上的权威。试想,这样的师生关系,有哪个学生敢大胆提出问题“刁难”自己的“严师”呢?久而久之,学生都学会了亦步亦趋跟着教师,“师云亦云”,不敢越雷池半步。创新何其难也。因此,现代教育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让其“敢问”,首先应该保证师生地位的平等。如果在课堂上,教师充分尊重每一位学生,努力创设出民主和谐的教学环境,学生“怕问”的思想必然会被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所代替。
当然,在“问”的开始,由于缺乏长期的系统的训练,学生可能会较少地提出高质量的问题,往往只拘泥于某个词语或者句子的理解。接下来,就应该教给其“问”的方法,培养他们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其“善问”。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而言,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抓“预习”问;(2)抓“课题”问;(3)初读课文后问;(4)教学过程中问;(5)教学结束后问。
经过长期的训练和实践,学生由“不敢问”到“敢问”,由“敢问”到“善问”,最后必然会乐于“问”,喜欢“问”,并且长期坚持下去,从而“勤学好问”。质疑问难,最终将成为一种良好的习惯而贯穿于学生的整个学习生涯,甚至终生。
21世纪是科技激烈竞争的世纪,是知识经济的世纪。面对知识陈旧周期日益加快,新问题层出不穷的世界,我们的教育能不能革新我们个人的思想方式与习惯,大力强化问题意识,能不能有效地形成解决问题的意识、习惯和能力,创造性地应对没有遇到过的挑战,关键就在于我们能让孩子拥有多少“?”,能否让孩子永远充满“?”。
编辑 王团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