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就业能力视角的高职学生顶岗实习责任研究

来源 :中国电力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li10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顶岗实习是基于就业能力视角而提出来的,是提高高职学生就业能力的重要措施和途径。政府、高职院校、行业企业和社会应共同承担责任,有效推进顶岗实习工作,从而促进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顶岗实习;就业能力;高职学生
  作者简介:肖贻杰(1973-),男,湖南武冈人,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讲师,教育学硕士,中南大学商学院博士研究生,(湖南长沙410083)主要研究方向:高等教育学及管理学。(湖南 长沙 410124)
  基金项目:本文系湖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高职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的研究”(项目编号:07YBB33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一、基于就业能力视角提出的顶岗实习问题
  
  顶岗实习是指顶替正式员工在具体工作岗位上的教学实习,具体来说是指在校学生到企业的具体工作岗位上工作,一边学习理论一边进行实践。顶岗实习是实施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途径和方式,是工学结合教育的重要形式。顶岗实习是作为一种教学模式而提出来的,也是基于解决学生就业、提升学生就业能力而提出的。
  从工学结合这个角度而言,顶岗实习最早可以追溯到英国桑德兰技术学院于1903年开始实施的“三明治”教育模式。1906年,美国俄亥俄州辛辛那提大学开始实施与英国基本相同的工学结合教育模式,称之为“合作教育”。此后,不少发达国家都开展了类似的产学合作教育,并形成了几种典型的产学合作教育模式:德国的“双元制”模式,流行于加拿大、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的CBE模式,澳大利亚的TAFE,国际劳工组织开发的MES模式等。这些产学合作教育模式具有一些共同特征,如以学生就业为导向的教育;由学校和企业共同指导完成;制定一个合作教育计划,结合工作场所的学习,使之成为一种更为完整的教育;学生除了课堂学习以外,还掌握了实际的生产技术或工作本领,培养出来的学生在市场上有竞争力。[1]
  我国工学结合教育模式可以追溯到黄炎培的“手脑并用,做学合一”教育思想。黄炎培认为:职业教育的目的是“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为此“需要手脑并用、做学合一。”[2]他开设了实业学校并取得了很好成效。此后,我国解放后文化大革命之前在时任国家主席刘少奇的倡议下,实行了半工半读教育制度,其目的在于普及教育、满足广大青年升学和就业要求。后来学习国外合作教育经验,“八五”和“九五”期间在全国进行了试点。“工学结合”一词最早出现在1991年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决定》中,文件提出要提倡“产教结合、工学结合”。此后直到2005年3月才由周济再次提及,他在职业与成人教育年度工作会议上强调,“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实现三个转变”中要“大力提倡‘工学结合’、‘半工半读’”。“顶岗实习”一词最早出现在2005年11月《国务院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文件明确指出“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中等职业学校在校学生最后一年要到企业等用人单位顶岗实习,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实习实训时间不少于半年。”2006年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又进一步指出:“探索……顶岗实习等有利于增强学生能力的教学模式;引导建立企业接收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实习的制度……高等职业院校要保证在校生至少有半年时间到企业等用人单位顶岗实习。”可见,顶岗实习是伴随着突出高职教育的就业导向和提升学生就业能力而提出来的。
  
  二、顶岗实习是提升高职学生就业能力的重要措施和途径
  
  从国家有关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来看,顶岗实习被视为提高毕业生就业能力的重要措施。《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09〕3号)提出,要“提升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大力组织以促进就业为目的的实习实践,确保高校毕业生在离校前都能参加实习实践活动”。在教育部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举措方面,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高等学校要大力加强实践教学,与地方政府、行业协会、企业共建就业实践教学和实习实训基地,推进‘双证书’制度和订单式培养,确保学生毕业前半年以上的顶岗实习学习经历”。
  从就业能力的内涵来看,顶岗实习是提高高职学生就业能力的重要途径。根据国际劳工组织的定义,就业能力是指“个体获得和保持工作、在工作中进步以及应对工作生活中出现的变化的能力”。[3]我国较早研究就业能力的学者郑晓明认为,就业能力是指大学毕业生在校期间通过知识的学习和综合素质的开发而获得的能够实现就业理想、满足社会需求、在社会生活中实现自身价值的本领。[4]可见,就业能力是一种与就业相关的综合能力,是一系列的技能、理解力和个体特质的组合,除了通常所说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外,还包括适应能力、交流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自我认知能力、求职应聘能力等。顶岗实习不仅能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而且能促进学生沟通协调能力、社会适应能力、自我认知能力等的提高以及职业道德、职业职业素质的养成,从而提升学生就业能力。这是因为:(1)通过顶岗实习,学生在具体的工作岗位上工作,能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得到真刀实枪的训练,能将学校专业理论知识和企业实践知识有机结合起来,促进解决实践问题能力和专业技能水平的提高;(2)通过顶岗实习,让学生从事实际工作,在工作中学会与别人沟通,与同事合作,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沟通协调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3)通过顶岗实习,学生身兼准员工身份,提早进入社会和了解社会,促进高职学生从校园人向社会人的转变和适应社会能力的提高,有利于毕业生尽早适应社会,找到适合工作岗位;(4)通过顶岗实习,学生能充分了解自身的长处、优点和兴趣,同时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和劣势,从而让学生认识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也促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5)通过顶岗实习,学生接受企业文化熏陶,有利于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的养成,同时也有利于学生了解企业需求和及时掌握就业信息,实现学生就业与企业用人的有效对接。
  
  三、基于多方责任的高职学生顶岗实习实施策略
  
  顶岗实习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政府、行业企业、社会、高职院校和学生等各个方面。因此,推进顶岗实习工作不是政府、行业企业、社会、高职院校等单方面的责任,而应由各方共同承担。除了高职院校自身要高度重视、加强组织管理外,政府、行业企业和社会等要积极参与、创造条件,共同推进顶岗实习工作的开展,从而提高学生就业能力。
  1.政府:构建顶岗实习政策平台
  政府的主要职责在于宏观协调与管理,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激励各方推进高职学生顶岗实习工作的开展。
  (1)建立健全顶岗实习相关法律、法规。目前,国家制定了《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办法》,但尚未有高等职业院校顶岗实习相关管理规定,因此,国家应根据《中等职业学校顶岗实习管理办法》实施反馈情况,尽快制定高职院校学生顶岗实习相关管理办法,明确各方职责和义务,保障实习学生的合法权益,进一步规范高职学生顶岗实习工作。
  (2)加强顶岗实习的统筹规划管理。各级地方政府要贯彻国家有关规定,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制订相关政策,协调、监督和管理顶岗实习工作。一是要建立顶岗实习领导协调机构,全面协调和监督顶岗实习相关工作。二是要遴选并稳定一批区域内为职院学生提供顶岗实习工作岗位的企业,作为顶岗实习基地。三是组建由行业、企业、职院组成的职教集团,在师资、设备、生产基地等方面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为顶岗实习提供稳定有力的保障。
  (3)建立顶岗实习激励和导向机制。顶岗实习激励主要包括对企业和高职院校的激励。为调动企业的积极性,须采取如下措施:一是要减免税收。地方政府要贯彻落实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支付学生报酬有关所得税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06]107号)等文件规定,对于与高等院校签订三年以上期限合作协议的企业,支付给学生实习期间的报酬,准予在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同时制定具体规定,明确“学生报酬”计算办法、财政和税务部门执收操作办法等,直接对接收学生顶岗实习的企业减免部分税收。二是经费资助和奖励。各地要根据《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文件要求,从企业职工培训经费中提出一定比例,由财税部门和教育行政部门统一调配,对接收学生顶岗实习的企业给予一定的经费资助。同时要对积极接收学生顶岗实习和效果显著的企业进行奖励,加大宣传力度,形成企业乐于接收学生顶岗实习的良好氛围。为督促高职院校将顶岗实习作为重要的教学制度,要将学生顶岗实习工作纳入高职教育教学评估工作的重要内容,在进行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评估、办学水平评估、重点建设项目评审和专业建设评估时,要把学生顶岗实习工作列为一项重要的指标。
  2.学校:建立顶岗实习组织管理平台
  高职院校一方面要创造条件,建设实习实训基地和“双师型”教师队伍,为顶岗实习提供重要保障,另一方面要加强顶岗实习过程管理,确保企业顶岗实习真正取得成效。
  (1)加强两个“建设”。一是要加强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实习实训基地是培养学生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的重要场所。学校要加强校内实训基地的生产性,加大校办产业的开发力度。要整合、深度开发校内实训基地,要对外开放,承担实际生产任务,以建成生产性实训基地;要依托学校主体专业兴办校办产业或与企业联合办产业,为相关专业的教师和学生提供实践岗位。同时,要与企业合作建立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为使企业成为稳定的顶岗实习基地,学校要为企业提供员工培训、技术或产品开发服务,为企业解决技术、管理难题,积极宣传企业,提高企业知名度,使企业得到相应的回报。二是要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一支高水平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是顶岗实习取得成效的重要保证。学校应建立专业教师企业培训机制,有计划地安排专业教师到企业调研、观摩或顶岗实践,使专业教师参与到企业的生产活动之中,了解企业、熟悉企业,促进教师专业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从而为学生顶岗实习创造良好的条件。同时,学校要聘请企业兼职教师,参与学校人才培养和专业课程建设,提升实践教学水平。
  (2)加强顶岗实习过程管理。一是要注重顶岗实习前的教育和学习。学校要根据不同岗位的特点开展针对性的培训与教育,主要包括目的与意义教育、权利与义务教育、身份教育、爱岗敬业教育等,使学生做好顶岗实习心理准备,以尽快适应企业工作岗位。二是要强化顶岗实习的组织管理。顶岗实习具有管理主体多元化、实习地点分散化、实习内容多元化等特点,加强组织与管理是顶岗实习顺利有序进行的重要保障。为此,学校要成立顶岗实习领导小组,建立专门的顶岗实习管理机构,统筹管理全校顶岗实习工作。要与企业共同制定顶岗实习管理制度,实行顶岗实习“双导师制”,明确企业指导师傅和学校指导教师各自的责任。三是要严格顶岗实习的考核评价。要将顶岗实习考核作为学生获取相应学分和毕业证书的必要条件,要与企业共同制定评价标准,要从工作表现、技能水平、实习报告、实习答辩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以促进学生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的提高。[5]
  3.企业:提供顶岗实习支撑平台
  2007年周济曾在贯彻落实职业教育国家助学政策座谈会上强调:“工学结合、顶岗实习能否顺利开展,企业的态度很重要。德国、澳大利亚等国家职业教育工学结合之所以搞得好,就在于他们的企业、行业有积极性,与学校和培训机构之间建立起了一种水乳交融的关系……”在国家出台相关政策激励和督促企业接收学生顶岗实习的同时,企业要充分认识顶岗实习工作的目的、重要意义,积极主动承担应有的社会责任,与学校签订合作协议,为高职学生提供顶岗实习实训基地和实践岗位,并协助高职院校进行校内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和“双师”教师队伍建设,为高职学生顶岗实习提供支撑平台。在学生顶岗实习过程中,企业应切实承担起其指导管理职责,使顶岗实习取得真正的成效。
  一是要循序渐进、合理安排实习内容。高职学生在参加顶岗实习之前,虽然已经接受了两年多时间的专业理论和技能的学习,但其在校专业技能训练大多是仿真性的,不同于顶岗实习中的完全真实的生产实践,所以企业在安排顶岗实习时要循序渐进,在顶岗实习之初要开展岗前引导训练,介绍即将接触的工作岗位的特点、要求、注意事项以及职业准则、职业礼仪、企业文化、企业管理制度等内容。同时,企业给实习生安排的工作岗位应当突出安全性、专业对口性、技能发展性,即学生的实习岗位及其工作内容必须是安全的,学生工作岗位应该与他所学专业内容相同或相近,实习内容应当具有一定的技术含量。为真正促进学生专业技能的发展,企业要实施岗位工作轮换,要分阶段安排学生介入企业各部门的实际工作,通过阶段性轮换来帮助学生了解各部门的职能、工作流程和日常管理等。
  二是要安排高素质师傅指导实习。优秀的企业实践指导教师是顶岗实习取得成效的重要因素。企业应安排业务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专家、技术人员担当学生实习指导师傅。在学生顶岗实习过程中,指导师傅不仅要通过分享知识、传授工作经验、提供建议、解决技术障碍等指导方式促进学生专业技能水平的提高,还要承担管理职责,督促学生根据学校要求以及企业规定完成实习任务,关心学生的生活、安全等问题。
  
  参考文献:
  [1]熊家华.高等职业教育产学合作教育[C].2000年海峡两岸高等职业教育研讨会论文集.
  [2]黄炎培教育文选[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5.
  [3]郭志文,宋俊虹.就业能力研究:回顾与展望[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6):86-91.
  [4]郑晓明.“就业能力”论[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2,(3):91-92.
  [5]谭辉平,等.做实高职顶岗实习,有效推进工学结合[J].中国高教研究,2008,(1).
  (责任编辑:刘辉)
其他文献
为实现审稿费的自动化管理,利用 Access 创建了审稿费管理系统。该系统是对原稿件管理系统的进一步开发,使其功能更加完善,审稿费管理所需数据不必重新输入,是原系统数据的重
鸡西矿业集团公司张辰煤矿西三采区3
期刊
摘要:电力电子技术综合性实验对培养和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根据综合性实验的内涵和要求,利用现有的实验条件设计开发出三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故障分析、两重12脉波整流电路等多个综合性实验。阐述了这些实验的综合知识点、主要实验内容。  关键词:电力电子;综合性实验;三相整流;故障分析;多重化    作者简介:王鲁杨(1963-),女,天津人,上海电力学院电力与自动化
鸡西矿业集团公司张辰煤矿西三采区3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