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打赢脱贫攻坚战,2016年,吉林市昌邑区将5个乡(镇)作为主战场,瞄准最贫困的村屯、最困难的群体、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围绕“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聚焦“六个精准”总体要求,把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作为主攻方向,奋力夺取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
制定脱贫路径图时间表 切实“兜住底”“补短板”
经过深入扎实的调查研究,昌邑区扶贫办先后出台了《昌邑区脱贫攻坚实施意见》《昌邑区2016年脱贫攻坚“双过半”实施方案》以及《昌邑区2016年春秋两季攻势工作计划》等配套方案和计划,确保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有序推进。
为让贫困群众生活条件尽快改善,昌邑区多渠道筹措扶贫资金,帮助贫困村屯换穷貌、展新颜。2016年1月至11月,全区累计投入资金2068万元,实施脱贫项目13个,完成投资2003万元。
为了让帮扶落实到户、落实到人,这个区采取“四位一体”的包保帮扶机制,25位区级负责人、12个市级包保单位和50个区级包保部门,多次深入村社和贫困户家中走访慰问,开展帮扶工作。市、区两级包保部门累计投入帮扶资金891万元,主要用于“送温暖”发放慰问物资、扶持贫困户发展产业、帮助危房改造,有效解决了贫困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
加快贫困村屯社会事业发展,切实“兜住底”“补短板”,编织一张张基本民生保障安全网。按下回放键,2016年,昌邑区脱贫攻坚的一幅幅画面,让贫困户看到了小康生活的梦想正一步一步变成现实。
多措并举 多管齐下 近期脱贫兼顾长远致富
紧盯省级贫困村年度脱贫目标,市区乡村上下联动,2个省级贫困村脱贫项目进展顺利。产业扶贫方面,在市级包保领导和包保部门的帮助下,投入434万元,实施产业脱贫项目5个。左家镇马虎头村日光温室项目已建设完成。土城子乡前苇村光伏发电项目已完工,正在办理并网手续;1500平方米温室项目建设完成。2个省级贫困村的村集体收入达到5万元标准。通过马虎头村黄牛养殖项目、前苇村黑木耳种植项目,共带动74户贫困户增收脱贫,贫困户人均纯收入达到3200元以上。设施扶贫方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向贫困村倾斜,通过向上争取项目资金和市级包保帮扶,筹集资金1634万元,实施基础设施建设项目8项。前苇村的“六清”整治工程、农田水利工程、5户危房改造工程等已经竣工。马虎头村1000平方米的多功能村部、2000平方米的文化广场、8公里路桥工程项目已经竣工并投入使用,7个自然屯自来水设施建设已完工,28户危房改造工程已完成20户,其余8户列入2017年建设计划。
促进贫困户增收脱贫。在市区包保单位及智囊团的指导帮助下,昌邑区兼顾近期脱贫和长远致富,采取龙头企业、合作社带动帮扶,发展特色种养加庭院经济,推进土地流转,安置就业,包保部门帮扶和低保兜底等帮扶措施,积极扶持贫困户增加收入。据统计,这个区近400户贫困户达到脱贫标准。目前,这个区正在组织各乡镇及包保部门进行调查、核实、确认退出销号工作。
推进贫困户危房改造工程。这个区按照村级评议、乡镇审核、区级审批的程序,确定需危房改造建档立卡贫困户108户,其中,C级危房户41户、D级危房户67户。
为确保全面消除贫困户危房隐患,保障贫困群众住有所居,区级扶贫资金列支专项资金110.75万元,补齐项目建设资金缺口,各级包保部门及时跟进帮扶。截至2016年10月30日,已竣工86户,完成贫困户危改总任务的80%。
行业专项扶贫行动有效开展。这个区贯彻落实“1+N”脱贫攻坚政策体系,分类推进重点行业扶贫。健康、教育、低保、交通、水利、产业等12项专项扶贫行动有序开展,取得阶段性成效。全区为贫困群众建立了健康档案,制定了相应的健康干預计划;申请的14项市级扶贫基金通过审核2项,到位资金185万元,带动贫困户37户;建立了省级贫困村贫困人口就业动态台账,依托孤店子镇大荒地村建立了神农创业基地,努力为贫困户提供就业岗位;在前苇村和左家镇马场村建设了光伏发电项目;挂牌成立了电商服务中心,积极为电商扶贫创造条件;实行“最低生活保障支持计划”,为270户贫困户510人进行了低保兜底保障;发放“扶贫攻坚法律援助服务卡”到户到人,确保贫困群众及时获得必要的法律援助。
昌邑区在做好2016年脱贫退出备案销号的同时,超前谋划2017年工作,按照“不落一户、不落一人”的标准,重点针对2017年脱贫对象,进一步明确帮扶计划和脱贫措施,聚焦精准,深化帮扶,努力率先打赢脱贫攻坚战。
制定脱贫路径图时间表 切实“兜住底”“补短板”
经过深入扎实的调查研究,昌邑区扶贫办先后出台了《昌邑区脱贫攻坚实施意见》《昌邑区2016年脱贫攻坚“双过半”实施方案》以及《昌邑区2016年春秋两季攻势工作计划》等配套方案和计划,确保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有序推进。
为让贫困群众生活条件尽快改善,昌邑区多渠道筹措扶贫资金,帮助贫困村屯换穷貌、展新颜。2016年1月至11月,全区累计投入资金2068万元,实施脱贫项目13个,完成投资2003万元。
为了让帮扶落实到户、落实到人,这个区采取“四位一体”的包保帮扶机制,25位区级负责人、12个市级包保单位和50个区级包保部门,多次深入村社和贫困户家中走访慰问,开展帮扶工作。市、区两级包保部门累计投入帮扶资金891万元,主要用于“送温暖”发放慰问物资、扶持贫困户发展产业、帮助危房改造,有效解决了贫困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
加快贫困村屯社会事业发展,切实“兜住底”“补短板”,编织一张张基本民生保障安全网。按下回放键,2016年,昌邑区脱贫攻坚的一幅幅画面,让贫困户看到了小康生活的梦想正一步一步变成现实。
多措并举 多管齐下 近期脱贫兼顾长远致富
紧盯省级贫困村年度脱贫目标,市区乡村上下联动,2个省级贫困村脱贫项目进展顺利。产业扶贫方面,在市级包保领导和包保部门的帮助下,投入434万元,实施产业脱贫项目5个。左家镇马虎头村日光温室项目已建设完成。土城子乡前苇村光伏发电项目已完工,正在办理并网手续;1500平方米温室项目建设完成。2个省级贫困村的村集体收入达到5万元标准。通过马虎头村黄牛养殖项目、前苇村黑木耳种植项目,共带动74户贫困户增收脱贫,贫困户人均纯收入达到3200元以上。设施扶贫方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向贫困村倾斜,通过向上争取项目资金和市级包保帮扶,筹集资金1634万元,实施基础设施建设项目8项。前苇村的“六清”整治工程、农田水利工程、5户危房改造工程等已经竣工。马虎头村1000平方米的多功能村部、2000平方米的文化广场、8公里路桥工程项目已经竣工并投入使用,7个自然屯自来水设施建设已完工,28户危房改造工程已完成20户,其余8户列入2017年建设计划。
促进贫困户增收脱贫。在市区包保单位及智囊团的指导帮助下,昌邑区兼顾近期脱贫和长远致富,采取龙头企业、合作社带动帮扶,发展特色种养加庭院经济,推进土地流转,安置就业,包保部门帮扶和低保兜底等帮扶措施,积极扶持贫困户增加收入。据统计,这个区近400户贫困户达到脱贫标准。目前,这个区正在组织各乡镇及包保部门进行调查、核实、确认退出销号工作。
推进贫困户危房改造工程。这个区按照村级评议、乡镇审核、区级审批的程序,确定需危房改造建档立卡贫困户108户,其中,C级危房户41户、D级危房户67户。
为确保全面消除贫困户危房隐患,保障贫困群众住有所居,区级扶贫资金列支专项资金110.75万元,补齐项目建设资金缺口,各级包保部门及时跟进帮扶。截至2016年10月30日,已竣工86户,完成贫困户危改总任务的80%。
行业专项扶贫行动有效开展。这个区贯彻落实“1+N”脱贫攻坚政策体系,分类推进重点行业扶贫。健康、教育、低保、交通、水利、产业等12项专项扶贫行动有序开展,取得阶段性成效。全区为贫困群众建立了健康档案,制定了相应的健康干預计划;申请的14项市级扶贫基金通过审核2项,到位资金185万元,带动贫困户37户;建立了省级贫困村贫困人口就业动态台账,依托孤店子镇大荒地村建立了神农创业基地,努力为贫困户提供就业岗位;在前苇村和左家镇马场村建设了光伏发电项目;挂牌成立了电商服务中心,积极为电商扶贫创造条件;实行“最低生活保障支持计划”,为270户贫困户510人进行了低保兜底保障;发放“扶贫攻坚法律援助服务卡”到户到人,确保贫困群众及时获得必要的法律援助。
昌邑区在做好2016年脱贫退出备案销号的同时,超前谋划2017年工作,按照“不落一户、不落一人”的标准,重点针对2017年脱贫对象,进一步明确帮扶计划和脱贫措施,聚焦精准,深化帮扶,努力率先打赢脱贫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