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精神病人;逃跑行为;护理
【中图分类号】R41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7-0102-01
精神病患者在住院过程中逃跑,为精神科护理工作中较易发生之事,大部分逃跑的精神病患者能被及时找回,但也有少数患者在逃跑过程中出现意外。因此,认真分析患者逃跑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对防止患者逃跑,控制意外事故发生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就我院1990年至2009年发生19例精神病人逃跑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19例逃跑病人中男17例(89.5%);女2例(10.5%)。年龄最大的45岁,最小18岁。文化:文盲1例(5.3.%),小学5例(26.3%),初中6例(31.6%),高中4例(21.1%),大学3例(15.8%)。职业:工人11例(57.9%),农民5例(26.3%),干部3例(15.8)。
1.2 临床诊断:精神分裂症15例(78.9%),躁狂症2例(10.5%),抑郁症2例(10.5%)。出逃时处于疾病急性期(1~10d内)3例(15.8%),缓解期15例(78.9%),恢复期1例(5.3%)。
1.3逃跑方式:①在室外工娱疗期间,翻墙或越门而逃7例(36.8%);②至检查科室检查时发生4例(21.1%);③中夜班撬窗外逃3例(15.8%);④趁工作人员进出病房时强行夺门而逃3例(15.8%);⑤由于工作人员对病情认识不足致病人逃跑2例。(10.5%)
1.4 逃跑后果:24小时内安全找回17例,一周后找回2例。
2 原因分析
2.1 病人的因素:
2.1.1 由于精神症状所致:占68.4%。患者自知力缺乏,否认有精神病,而不安心住院;或受妄想幻觉支配,患者认为住院是对其迫害而逃离医院。
2.1.2 思家心切:占21.1%。这类患者多为住院时间较长,精神症状已基本控制,自制力部分恢复,家中有一定实际问题。
2.1.3 患者有消极观念:占10.5%。这类患者想脱离医护人员的看护,以进一步达到自杀的目的。
2.2 环境因素
2.2.1 封闭式的管理及单调的生活节奏使患者认为住院似蹲监狱,产生禁锢感,从而想方设法逃跑占15.8%。
2.2.2 辅助检查远离病室,位于开放式楼层,并接近医院大门,给病人逃跑增加了机会,占21.1%。
2.2.3 安全设施不佳:门窗不牢固,围墙过低占52.6%。
2.3 医务人员的因素:工作人员责任心不强,安全意识薄弱,医务人员对待患者态度欠佳,工作方法不得当;对患者病情认识不够,症状分析不充分占10.5%。
3 护理对策
3.1 加强病情观察,在工作中多与病人沟通交流,了解病人心理状态,掌握病情发展趋势,对重点病人重点观察,确保病人在工作中的视线内活动。平时加强疾病知识宣教,与病人一同分析其精神症状,让病人了解此病住院系统治疗的重要性。对长期住院病人,应与家人取得联系,让家人定期来院探视,或给予电话问候,使病人能够安心住院配合治疗。
3.2 加强安全管理,病区建立安全管理制度,要求工作人员必须人人牢记,并切实落实到日常工作中去,门窗定期检查,及时维修,做到每周一次安全大检查,天天安全小检查,特别是病人入院时、家属探视、工娱疗回病房的病人要认真检查,对家人给病人买日常用品的钱票上交护士长统一管理,建立登记制度,由工作人员帮助购买。检查到的金属制品,及时收缴,并对此病人加强交接班,取消其工娱活动,同时做好病人心理护理。
3.3 病人外出检查时,由工作人员专门陪同,首先向病人做好解释工作,取得病人配合,根据病人的病情、人数,合理安排工作人员,带检查工作人员要求身体素质好,工作经验丰富,了解病人的病情,对有强烈逃跑企图的病人,可暂缓检查或采取医学措施,可避免外逃事件发生。
3.4 工娱疗时,由于各病区的病人混杂一起,工作人员对病人不熟悉,病情不了解,加上工疗室活动空间大,探视家属多,给病人逃跑带来很大机会,为了避免病人逃跑,护理部要求各病区必需安排有一定的工作经验的,责任心强的护理人员外出带工娱疗活动,在工娱疗期间坚守工作岗位,做到人在岗,心在岗,在工作范围内,病人远离围墙,大门至少2米距离,特别是看大门岗位,排双人值班,而且要求工作人员对进入工疗室的家属一定要熟记其特征,可避免病人冒充家属外逃,对于无法认清的家属,不同性别的探视人员,可分别询问不同病房的工作人员,并给予签字,经确认后,可放行,对来院探视的家属做好宣传工作,如无急事,请他们等到病人返回病房后再离开工疗室。同时工疗室积极开展各种娱乐活动,丰富病人住院生活,分散病人注意病房力,淡化病人逃跑意念。
3.5 在排班方面,中夜班实行双人值班,排班时,注意科学搭配,年龄上、工作经验上、身高和身体素质上以及工作人员的性格上,注意他们的互补性。上班人员一定要熟悉每一个病人的病情,了解病史,对有逃跑企图的病人做到心中有数,晚间病人就寝时,安排床铺,将有逃跑企图的病人安排在易于观察的病房,使其一举一动处于工作人员的视野内。巡视病房时,定时和不定时相结合,切不可让病人摸着规律。
3.6对患者方面,严格执行分级护理制度,对新入院的病人及无自知力和受幻觉、妄想支配产生逃跑企图的患者作特级护理,专人负责,重点观察。对恢复期患者应经常与其沟通交流,及时了解患者的心里状态,以便进行相应的心理护理。其次,要做好电休克等特殊治疗的心理护理,治疗前向患者说明目的,意义,消除其恐惧心理以及取得患者合作。
4 体会
预防精神病患者逃跑是精神科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因此必须提高每个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时刻保持高度的警惕性,平时做好患者的心理疏导,营造良好的住院环境,随时掌握患者的病情变化和心理动态,发挥全院工作人员的团结协作精神,做到及时防范,快速反应,以防患于未然。我院精神科住院患者的逃跑率较低,与我院一贯积极实施相应护理对策有关,保证了护理质量,维护了工作秩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陈淑清,王述彭.精神病护理学〔M〕.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86-87
[2] 宋燕华.精神障碍护理学.湖南科技出版社,2001
作者单位:222003 江苏省连云港市康复医院
【中图分类号】R41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7-0102-01
精神病患者在住院过程中逃跑,为精神科护理工作中较易发生之事,大部分逃跑的精神病患者能被及时找回,但也有少数患者在逃跑过程中出现意外。因此,认真分析患者逃跑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对防止患者逃跑,控制意外事故发生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就我院1990年至2009年发生19例精神病人逃跑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19例逃跑病人中男17例(89.5%);女2例(10.5%)。年龄最大的45岁,最小18岁。文化:文盲1例(5.3.%),小学5例(26.3%),初中6例(31.6%),高中4例(21.1%),大学3例(15.8%)。职业:工人11例(57.9%),农民5例(26.3%),干部3例(15.8)。
1.2 临床诊断:精神分裂症15例(78.9%),躁狂症2例(10.5%),抑郁症2例(10.5%)。出逃时处于疾病急性期(1~10d内)3例(15.8%),缓解期15例(78.9%),恢复期1例(5.3%)。
1.3逃跑方式:①在室外工娱疗期间,翻墙或越门而逃7例(36.8%);②至检查科室检查时发生4例(21.1%);③中夜班撬窗外逃3例(15.8%);④趁工作人员进出病房时强行夺门而逃3例(15.8%);⑤由于工作人员对病情认识不足致病人逃跑2例。(10.5%)
1.4 逃跑后果:24小时内安全找回17例,一周后找回2例。
2 原因分析
2.1 病人的因素:
2.1.1 由于精神症状所致:占68.4%。患者自知力缺乏,否认有精神病,而不安心住院;或受妄想幻觉支配,患者认为住院是对其迫害而逃离医院。
2.1.2 思家心切:占21.1%。这类患者多为住院时间较长,精神症状已基本控制,自制力部分恢复,家中有一定实际问题。
2.1.3 患者有消极观念:占10.5%。这类患者想脱离医护人员的看护,以进一步达到自杀的目的。
2.2 环境因素
2.2.1 封闭式的管理及单调的生活节奏使患者认为住院似蹲监狱,产生禁锢感,从而想方设法逃跑占15.8%。
2.2.2 辅助检查远离病室,位于开放式楼层,并接近医院大门,给病人逃跑增加了机会,占21.1%。
2.2.3 安全设施不佳:门窗不牢固,围墙过低占52.6%。
2.3 医务人员的因素:工作人员责任心不强,安全意识薄弱,医务人员对待患者态度欠佳,工作方法不得当;对患者病情认识不够,症状分析不充分占10.5%。
3 护理对策
3.1 加强病情观察,在工作中多与病人沟通交流,了解病人心理状态,掌握病情发展趋势,对重点病人重点观察,确保病人在工作中的视线内活动。平时加强疾病知识宣教,与病人一同分析其精神症状,让病人了解此病住院系统治疗的重要性。对长期住院病人,应与家人取得联系,让家人定期来院探视,或给予电话问候,使病人能够安心住院配合治疗。
3.2 加强安全管理,病区建立安全管理制度,要求工作人员必须人人牢记,并切实落实到日常工作中去,门窗定期检查,及时维修,做到每周一次安全大检查,天天安全小检查,特别是病人入院时、家属探视、工娱疗回病房的病人要认真检查,对家人给病人买日常用品的钱票上交护士长统一管理,建立登记制度,由工作人员帮助购买。检查到的金属制品,及时收缴,并对此病人加强交接班,取消其工娱活动,同时做好病人心理护理。
3.3 病人外出检查时,由工作人员专门陪同,首先向病人做好解释工作,取得病人配合,根据病人的病情、人数,合理安排工作人员,带检查工作人员要求身体素质好,工作经验丰富,了解病人的病情,对有强烈逃跑企图的病人,可暂缓检查或采取医学措施,可避免外逃事件发生。
3.4 工娱疗时,由于各病区的病人混杂一起,工作人员对病人不熟悉,病情不了解,加上工疗室活动空间大,探视家属多,给病人逃跑带来很大机会,为了避免病人逃跑,护理部要求各病区必需安排有一定的工作经验的,责任心强的护理人员外出带工娱疗活动,在工娱疗期间坚守工作岗位,做到人在岗,心在岗,在工作范围内,病人远离围墙,大门至少2米距离,特别是看大门岗位,排双人值班,而且要求工作人员对进入工疗室的家属一定要熟记其特征,可避免病人冒充家属外逃,对于无法认清的家属,不同性别的探视人员,可分别询问不同病房的工作人员,并给予签字,经确认后,可放行,对来院探视的家属做好宣传工作,如无急事,请他们等到病人返回病房后再离开工疗室。同时工疗室积极开展各种娱乐活动,丰富病人住院生活,分散病人注意病房力,淡化病人逃跑意念。
3.5 在排班方面,中夜班实行双人值班,排班时,注意科学搭配,年龄上、工作经验上、身高和身体素质上以及工作人员的性格上,注意他们的互补性。上班人员一定要熟悉每一个病人的病情,了解病史,对有逃跑企图的病人做到心中有数,晚间病人就寝时,安排床铺,将有逃跑企图的病人安排在易于观察的病房,使其一举一动处于工作人员的视野内。巡视病房时,定时和不定时相结合,切不可让病人摸着规律。
3.6对患者方面,严格执行分级护理制度,对新入院的病人及无自知力和受幻觉、妄想支配产生逃跑企图的患者作特级护理,专人负责,重点观察。对恢复期患者应经常与其沟通交流,及时了解患者的心里状态,以便进行相应的心理护理。其次,要做好电休克等特殊治疗的心理护理,治疗前向患者说明目的,意义,消除其恐惧心理以及取得患者合作。
4 体会
预防精神病患者逃跑是精神科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因此必须提高每个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时刻保持高度的警惕性,平时做好患者的心理疏导,营造良好的住院环境,随时掌握患者的病情变化和心理动态,发挥全院工作人员的团结协作精神,做到及时防范,快速反应,以防患于未然。我院精神科住院患者的逃跑率较低,与我院一贯积极实施相应护理对策有关,保证了护理质量,维护了工作秩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陈淑清,王述彭.精神病护理学〔M〕.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86-87
[2] 宋燕华.精神障碍护理学.湖南科技出版社,2001
作者单位:222003 江苏省连云港市康复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