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我国独生子女人格发展状况令人担忧,影响独生子女人格发展的因素主要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我国独生子女的家庭教育存在一个普遍现象,那就是父母在孩子的智力投资上从来不大打折扣、犹豫再三,而在人格的培养方面却往往被忽视或不受重视。针对我国独生子女的人格特点,学校教育必须注意对教育概念科学的定位,人格教育必须注重非智力领域的发展。
关键词:人格;教育;家庭;学校“人格”一词,最初源于古希腊语"persona",此词的原意是指希腊戏剧中演员带的面具。在心理学中通常把人格、个性做为同一词来理解。一般是指人的性格、气质和能力的总和[1]。
据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课题组进行的一项调查结果表明:我国独生子女人格发展状况令人担忧,缺少创造力和勇敢精神,缺少自主、自立意识,在成就需要、自我接纳、个人道德、认知需要等方面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缺陷,亟待寻找有效转变途径[2]。
人格是人们社会化的结果,人格与人的先天秉赋密切相关,但更与后天的生活环境、习性养成和教育密切相关。影响独生子女人格发展的因素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伙伴关系和大众传媒等方面。尤其是家庭教育,学校教育。
一、家庭教育
心理学家Eaker Weil说过,“很多时候孩子是病人,但父母需要治疗”。独生子女在人格发展存在问题,与家庭教育有很大关系。
1、父母的言行影响孩子的人格
孩子的特点是可塑性大、模仿性强,而他们的学习最初多半是从模仿父母开始的。所谓“有其父必有其子,有其母必有其女”、“将门出虎子”、“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说的都是“行为场”的作用。我国著名作家老舍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从私塾到小学,到中学,我经历过起码有百位教师吧,其中有给我很大影响的,也有毫无影响的,但是我的真正的教师,把性格传给我的,是我的母亲。母亲并不识字,她给我的是生命的教育。”[3]可见,父母给其子女的影响是多么的深远。所以,作为孩子人生启蒙老师的父母,为了培养孩子健康的人格,一定要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凡是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凡是要求孩子不能做的,自己坚决不做。而我们现在的父母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根本做不到,或根本不做,而要求孩子不做的,自己却堂而皇之的去做,起不到模范作用。
2、“过度化教育”限制孩子的人格
重要的是,我国独生子女的家庭教育存在一个普遍现象,那就是父母在孩子的智力投资上从来不大打折扣、犹豫再三,而在人格的培养方面却往往被忽视或不受重视。目前有些父母对独生子女重养轻教、宠爱过分等不良倾向,都不利于孩子健全人格的培养和发展。这主要表现在孩子一出生便被家人“保护”起来,接受“过度化教育”,即生活上照顾包办过度,行动上限制干涉过多,学习上要求期望过高。在过度的“温室环境”中孩子没有足够的活动空间,孩子也就失去了天性和自由,失去了创造力和勇敢精神,人格和心理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扭曲。而学习上要求期望过高,又使孩子心理负担过重,压力过大,甚至感到力不从心,或者认为自己无论怎么努力,也达不到父母的要求,进一步造成独生子女在学习中缺乏认知需要,缺乏内在学习动力,对学习不感到快乐。而孩子总怕别人超过自己,回家无法向父母交代,反映到人格上就是不能接纳别人。
3、家庭地位的不平等扭曲孩子的人格
人的教育,是把受教育者当成活生生的人,尊重他们的人格。父母和孩子要在人格上平等对话。许多父母往往忽视这一点,总认为孩子还小、不懂事,在家要绝对听从父母的,没有半点商量的余地,稍不依从就以拳脚相加,殊不知这样做的结果只能是适得其反、事与愿违。父母不仅应从情感上把孩子看作自己生命的一部分,而且应该从理智上把孩子看作一个独立的、有自我意识和尊严的、有自己精神世界并需要独自面对人生种种挑战的个体,以促使其逐步意识到自己是作为一个主体在思考、在活动,意识到自己有决定自己的思想和行为的某种自由,从而逐渐弱化对父母的依赖,真正成为自主、自立的人。
二、学校教育
在一个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绝大部分时间处在学校,学校的教育方式、教育内容,直接影响孩子健康人格的形成。一般来说,针对我国独生子女的人格特点,学校教育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人格教育需要重新对教育概念进行科学定位。
目前我国的学校教育,主要定位在专业知识技能的教育上,重点放在知识技能的掌握上,从而忽略了学生的人格培养。其实这种定位是不正确的,或者说是不全面的,教育不只是定位在专业知识上,不只是定位在具体教育目的上,而是应该定位在学生的全面发展、学生的整体素质提高上。传播知识,增强生活及生存能力,只是教育的部分使命,并非全部,教育肩负的更为重要的使命是陶冶人性,铸造健康饱满的人格,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如果教育不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将可能是有智商没有智慧,有知识没有文化,有教育没有修养,有欲望没有理想,有青春没有热血,这是十分危险的。
2、人格教育必须注重非智力领域的发展。
一个人的素质像冰山一样,浮在水面上的是学历、文凭、专业、知识,真正决定成功的是责任感、价值观念、毅力和协作精神。也就是说,一个人成才有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往往非智力因素起主导作用。非智力因素的开发是对人性的提升和人格的完善,实际上是一种精神状态,一种人格特征,一种做人处事的道理。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和顽强的毅力:养成做事的目的性、行动的自觉性、处事的果断性和坚持到底的精神。
(2)培养学生广泛的兴趣爱好:广泛的兴趣爱好,有利于智力的开发和能力的提高,从而易于取得多方面的工作成就,也容易适应社会各方面的变化。
(3)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精神:凡事从实际出发,能实事求是地分析问题,严以律己、对于能做到的事情则要努力完成。
(4)让学生积极参加各种集体活动,密切与同学、同事、朋友的关系,与他们团结友爱、和睦相处,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互相促进;乐于助人,尊老爱幼、遇事多为别人着想;形成艰苦奋斗、勇于追求真理和勤于思考、勇于实践的优良品质。
3、人格教育必须从小事抓起
人格教育是一项综合施教的系统工程,是将特定的目标内容渗透到德、智、体、美、劳诸类教育活动中的一种融合性教育。实际上,学校各门学科、各项活动的教育都包含有人格教育的成分。只要教育者设计教育时注重强化人格培养要素,就可能增强教育活动的人格塑造力。一般来说,日常生活中的人格教育和养成的内容主要是如下几个方面:第一,日常习惯的养成,包括行、坐、卧的日常行为举止和言谈的把握程度。第二,生活方式的养成,包括对待衣食住行的态度和整洁化等要求。第三,心理倾向的养成,主要是外向或内向心理倾向的养成问题。第四,人际习惯的养成,应当以教育和养成人的和谐习性为人格培养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视读心理学》,安徽文艺出版社
[2] 中国教育基础网-政治频道
[3] 《我的母亲》,《老舍生活与创作自述》,人民文学出版社
关键词:人格;教育;家庭;学校“人格”一词,最初源于古希腊语"persona",此词的原意是指希腊戏剧中演员带的面具。在心理学中通常把人格、个性做为同一词来理解。一般是指人的性格、气质和能力的总和[1]。
据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课题组进行的一项调查结果表明:我国独生子女人格发展状况令人担忧,缺少创造力和勇敢精神,缺少自主、自立意识,在成就需要、自我接纳、个人道德、认知需要等方面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缺陷,亟待寻找有效转变途径[2]。
人格是人们社会化的结果,人格与人的先天秉赋密切相关,但更与后天的生活环境、习性养成和教育密切相关。影响独生子女人格发展的因素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伙伴关系和大众传媒等方面。尤其是家庭教育,学校教育。
一、家庭教育
心理学家Eaker Weil说过,“很多时候孩子是病人,但父母需要治疗”。独生子女在人格发展存在问题,与家庭教育有很大关系。
1、父母的言行影响孩子的人格
孩子的特点是可塑性大、模仿性强,而他们的学习最初多半是从模仿父母开始的。所谓“有其父必有其子,有其母必有其女”、“将门出虎子”、“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说的都是“行为场”的作用。我国著名作家老舍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从私塾到小学,到中学,我经历过起码有百位教师吧,其中有给我很大影响的,也有毫无影响的,但是我的真正的教师,把性格传给我的,是我的母亲。母亲并不识字,她给我的是生命的教育。”[3]可见,父母给其子女的影响是多么的深远。所以,作为孩子人生启蒙老师的父母,为了培养孩子健康的人格,一定要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凡是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凡是要求孩子不能做的,自己坚决不做。而我们现在的父母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根本做不到,或根本不做,而要求孩子不做的,自己却堂而皇之的去做,起不到模范作用。
2、“过度化教育”限制孩子的人格
重要的是,我国独生子女的家庭教育存在一个普遍现象,那就是父母在孩子的智力投资上从来不大打折扣、犹豫再三,而在人格的培养方面却往往被忽视或不受重视。目前有些父母对独生子女重养轻教、宠爱过分等不良倾向,都不利于孩子健全人格的培养和发展。这主要表现在孩子一出生便被家人“保护”起来,接受“过度化教育”,即生活上照顾包办过度,行动上限制干涉过多,学习上要求期望过高。在过度的“温室环境”中孩子没有足够的活动空间,孩子也就失去了天性和自由,失去了创造力和勇敢精神,人格和心理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扭曲。而学习上要求期望过高,又使孩子心理负担过重,压力过大,甚至感到力不从心,或者认为自己无论怎么努力,也达不到父母的要求,进一步造成独生子女在学习中缺乏认知需要,缺乏内在学习动力,对学习不感到快乐。而孩子总怕别人超过自己,回家无法向父母交代,反映到人格上就是不能接纳别人。
3、家庭地位的不平等扭曲孩子的人格
人的教育,是把受教育者当成活生生的人,尊重他们的人格。父母和孩子要在人格上平等对话。许多父母往往忽视这一点,总认为孩子还小、不懂事,在家要绝对听从父母的,没有半点商量的余地,稍不依从就以拳脚相加,殊不知这样做的结果只能是适得其反、事与愿违。父母不仅应从情感上把孩子看作自己生命的一部分,而且应该从理智上把孩子看作一个独立的、有自我意识和尊严的、有自己精神世界并需要独自面对人生种种挑战的个体,以促使其逐步意识到自己是作为一个主体在思考、在活动,意识到自己有决定自己的思想和行为的某种自由,从而逐渐弱化对父母的依赖,真正成为自主、自立的人。
二、学校教育
在一个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绝大部分时间处在学校,学校的教育方式、教育内容,直接影响孩子健康人格的形成。一般来说,针对我国独生子女的人格特点,学校教育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人格教育需要重新对教育概念进行科学定位。
目前我国的学校教育,主要定位在专业知识技能的教育上,重点放在知识技能的掌握上,从而忽略了学生的人格培养。其实这种定位是不正确的,或者说是不全面的,教育不只是定位在专业知识上,不只是定位在具体教育目的上,而是应该定位在学生的全面发展、学生的整体素质提高上。传播知识,增强生活及生存能力,只是教育的部分使命,并非全部,教育肩负的更为重要的使命是陶冶人性,铸造健康饱满的人格,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如果教育不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将可能是有智商没有智慧,有知识没有文化,有教育没有修养,有欲望没有理想,有青春没有热血,这是十分危险的。
2、人格教育必须注重非智力领域的发展。
一个人的素质像冰山一样,浮在水面上的是学历、文凭、专业、知识,真正决定成功的是责任感、价值观念、毅力和协作精神。也就是说,一个人成才有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往往非智力因素起主导作用。非智力因素的开发是对人性的提升和人格的完善,实际上是一种精神状态,一种人格特征,一种做人处事的道理。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和顽强的毅力:养成做事的目的性、行动的自觉性、处事的果断性和坚持到底的精神。
(2)培养学生广泛的兴趣爱好:广泛的兴趣爱好,有利于智力的开发和能力的提高,从而易于取得多方面的工作成就,也容易适应社会各方面的变化。
(3)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精神:凡事从实际出发,能实事求是地分析问题,严以律己、对于能做到的事情则要努力完成。
(4)让学生积极参加各种集体活动,密切与同学、同事、朋友的关系,与他们团结友爱、和睦相处,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互相促进;乐于助人,尊老爱幼、遇事多为别人着想;形成艰苦奋斗、勇于追求真理和勤于思考、勇于实践的优良品质。
3、人格教育必须从小事抓起
人格教育是一项综合施教的系统工程,是将特定的目标内容渗透到德、智、体、美、劳诸类教育活动中的一种融合性教育。实际上,学校各门学科、各项活动的教育都包含有人格教育的成分。只要教育者设计教育时注重强化人格培养要素,就可能增强教育活动的人格塑造力。一般来说,日常生活中的人格教育和养成的内容主要是如下几个方面:第一,日常习惯的养成,包括行、坐、卧的日常行为举止和言谈的把握程度。第二,生活方式的养成,包括对待衣食住行的态度和整洁化等要求。第三,心理倾向的养成,主要是外向或内向心理倾向的养成问题。第四,人际习惯的养成,应当以教育和养成人的和谐习性为人格培养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视读心理学》,安徽文艺出版社
[2] 中国教育基础网-政治频道
[3] 《我的母亲》,《老舍生活与创作自述》,人民文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