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独生子女的人格教育

来源 :家教世界·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ny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我国独生子女人格发展状况令人担忧,影响独生子女人格发展的因素主要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我国独生子女的家庭教育存在一个普遍现象,那就是父母在孩子的智力投资上从来不大打折扣、犹豫再三,而在人格的培养方面却往往被忽视或不受重视。针对我国独生子女的人格特点,学校教育必须注意对教育概念科学的定位,人格教育必须注重非智力领域的发展。
  关键词:人格;教育;家庭;学校“人格”一词,最初源于古希腊语"persona",此词的原意是指希腊戏剧中演员带的面具。在心理学中通常把人格、个性做为同一词来理解。一般是指人的性格、气质和能力的总和[1]。
  据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课题组进行的一项调查结果表明:我国独生子女人格发展状况令人担忧,缺少创造力和勇敢精神,缺少自主、自立意识,在成就需要、自我接纳、个人道德、认知需要等方面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缺陷,亟待寻找有效转变途径[2]。
  人格是人们社会化的结果,人格与人的先天秉赋密切相关,但更与后天的生活环境、习性养成和教育密切相关。影响独生子女人格发展的因素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伙伴关系和大众传媒等方面。尤其是家庭教育,学校教育。
  一、家庭教育
  心理学家Eaker Weil说过,“很多时候孩子是病人,但父母需要治疗”。独生子女在人格发展存在问题,与家庭教育有很大关系。
  1、父母的言行影响孩子的人格
  孩子的特点是可塑性大、模仿性强,而他们的学习最初多半是从模仿父母开始的。所谓“有其父必有其子,有其母必有其女”、“将门出虎子”、“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说的都是“行为场”的作用。我国著名作家老舍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从私塾到小学,到中学,我经历过起码有百位教师吧,其中有给我很大影响的,也有毫无影响的,但是我的真正的教师,把性格传给我的,是我的母亲。母亲并不识字,她给我的是生命的教育。”[3]可见,父母给其子女的影响是多么的深远。所以,作为孩子人生启蒙老师的父母,为了培养孩子健康的人格,一定要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凡是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凡是要求孩子不能做的,自己坚决不做。而我们现在的父母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根本做不到,或根本不做,而要求孩子不做的,自己却堂而皇之的去做,起不到模范作用。
  2、“过度化教育”限制孩子的人格
  重要的是,我国独生子女的家庭教育存在一个普遍现象,那就是父母在孩子的智力投资上从来不大打折扣、犹豫再三,而在人格的培养方面却往往被忽视或不受重视。目前有些父母对独生子女重养轻教、宠爱过分等不良倾向,都不利于孩子健全人格的培养和发展。这主要表现在孩子一出生便被家人“保护”起来,接受“过度化教育”,即生活上照顾包办过度,行动上限制干涉过多,学习上要求期望过高。在过度的“温室环境”中孩子没有足够的活动空间,孩子也就失去了天性和自由,失去了创造力和勇敢精神,人格和心理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扭曲。而学习上要求期望过高,又使孩子心理负担过重,压力过大,甚至感到力不从心,或者认为自己无论怎么努力,也达不到父母的要求,进一步造成独生子女在学习中缺乏认知需要,缺乏内在学习动力,对学习不感到快乐。而孩子总怕别人超过自己,回家无法向父母交代,反映到人格上就是不能接纳别人。
  3、家庭地位的不平等扭曲孩子的人格
  人的教育,是把受教育者当成活生生的人,尊重他们的人格。父母和孩子要在人格上平等对话。许多父母往往忽视这一点,总认为孩子还小、不懂事,在家要绝对听从父母的,没有半点商量的余地,稍不依从就以拳脚相加,殊不知这样做的结果只能是适得其反、事与愿违。父母不仅应从情感上把孩子看作自己生命的一部分,而且应该从理智上把孩子看作一个独立的、有自我意识和尊严的、有自己精神世界并需要独自面对人生种种挑战的个体,以促使其逐步意识到自己是作为一个主体在思考、在活动,意识到自己有决定自己的思想和行为的某种自由,从而逐渐弱化对父母的依赖,真正成为自主、自立的人。
  二、学校教育
  在一个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绝大部分时间处在学校,学校的教育方式、教育内容,直接影响孩子健康人格的形成。一般来说,针对我国独生子女的人格特点,学校教育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人格教育需要重新对教育概念进行科学定位。
  目前我国的学校教育,主要定位在专业知识技能的教育上,重点放在知识技能的掌握上,从而忽略了学生的人格培养。其实这种定位是不正确的,或者说是不全面的,教育不只是定位在专业知识上,不只是定位在具体教育目的上,而是应该定位在学生的全面发展、学生的整体素质提高上。传播知识,增强生活及生存能力,只是教育的部分使命,并非全部,教育肩负的更为重要的使命是陶冶人性,铸造健康饱满的人格,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如果教育不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将可能是有智商没有智慧,有知识没有文化,有教育没有修养,有欲望没有理想,有青春没有热血,这是十分危险的。
  2、人格教育必须注重非智力领域的发展。
  一个人的素质像冰山一样,浮在水面上的是学历、文凭、专业、知识,真正决定成功的是责任感、价值观念、毅力和协作精神。也就是说,一个人成才有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往往非智力因素起主导作用。非智力因素的开发是对人性的提升和人格的完善,实际上是一种精神状态,一种人格特征,一种做人处事的道理。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和顽强的毅力:养成做事的目的性、行动的自觉性、处事的果断性和坚持到底的精神。
  (2)培养学生广泛的兴趣爱好:广泛的兴趣爱好,有利于智力的开发和能力的提高,从而易于取得多方面的工作成就,也容易适应社会各方面的变化。
  (3)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精神:凡事从实际出发,能实事求是地分析问题,严以律己、对于能做到的事情则要努力完成。
  (4)让学生积极参加各种集体活动,密切与同学、同事、朋友的关系,与他们团结友爱、和睦相处,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互相促进;乐于助人,尊老爱幼、遇事多为别人着想;形成艰苦奋斗、勇于追求真理和勤于思考、勇于实践的优良品质。
  3、人格教育必须从小事抓起
  人格教育是一项综合施教的系统工程,是将特定的目标内容渗透到德、智、体、美、劳诸类教育活动中的一种融合性教育。实际上,学校各门学科、各项活动的教育都包含有人格教育的成分。只要教育者设计教育时注重强化人格培养要素,就可能增强教育活动的人格塑造力。一般来说,日常生活中的人格教育和养成的内容主要是如下几个方面:第一,日常习惯的养成,包括行、坐、卧的日常行为举止和言谈的把握程度。第二,生活方式的养成,包括对待衣食住行的态度和整洁化等要求。第三,心理倾向的养成,主要是外向或内向心理倾向的养成问题。第四,人际习惯的养成,应当以教育和养成人的和谐习性为人格培养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视读心理学》,安徽文艺出版社
  [2] 中国教育基础网-政治频道
  [3] 《我的母亲》,《老舍生活与创作自述》,人民文学出版社
其他文献
目的:  本研究采用事件相关电位(ERP)技术对学龄儿童的数学认知功能进行探讨,并通过认知矫正训练改善数学学习障碍儿童的认知能力的方法。  研究对象:  7-12岁学龄期儿童,其
摘 要:校园文化是学校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所具有的特定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它体现了一所学校的校风。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民办高校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民办教育已成为我国现代化教育体系和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园文化对于高校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从校园文化可以看出高校的办学水平,办学理念。民办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伴随着民办高校的发展,也日益受到人们关注。  关键词:校园文化;民办高校;精
摘 要:近年来,随着计算机和信息处理技术的快速发展,虚拟现实技术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于多个科研领域。本文对虚拟现实技术在城市水灾研究领域中的应用进行了初步的探讨。系统地论述了粒子系统理论的主要思想和方法,结合城市水灾场景中水波的模拟对粒子系统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以大空间实验间为研究对象,使用大涡模型对大空间的排水系统效率进行了模拟,实现了VR环境下符合水运动规律的大空间水灾的实时仿真,并对城市水灾
目的:研究Smo和Gli1在子宫内膜腺癌(Endometrial adenocarcinoma, EAC)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与 EAC的病理分级、临床分期(FIGO2009年)及肌层侵润等临床生物学特征中的表达差异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