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城四记

来源 :广州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wyidiy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春天的诗,风在朗诵。己亥末庚子初,广州春之静美,花花世界,闲游四日,择事而录,为之四记。
  壹、六榕
  黄州惠州儋州,苏轼的人生坐标。苏轼在儋州时,终老在此的想法,常常涌上心頭,“余生欲老海南村,帝遣巫阳招我魂”(《澄迈驿通潮阁二首》),没想到,这都是他精彩人生的必修课程,公元1100年四月,朝廷大赦,苏轼又得以复任朝奉郎,北归,归北,苏轼一路行来,这就到了广州。
  苏轼虽年迈体弱,游心却一直未减。逛过了广州最古老的越王井,古井不波,南越王赵佗早已远逝,他留下的广州城却是越来越繁荣了,苏轼又在东晋南海郡太守鲍靓所建的三元宫里烧了炷长香,并不是求什么,而是表达天地通达的意念。这一日,他又来到了市中心的净慧寺,这寺极有名,南朝刘宋年间始建,南汉王刘鋹赐名“长寿寺”,高僧达摩也曾在此留宿过,宋太宗则赐名净慧寺,高高的八角形花塔独映蓝天,寺中花木扶疏,尤其是那六棵榕树,根深叶茂,枝杈繁盛,看到生命力如此旺盛的榕树,苏轼心又有所悟,这榕树就是他的人生榜样,他常从细小入微中悟出和别人不一样的心得,于是欣然题下“六榕”,自此,净慧寺就成了“六榕寺”。
  1868年至1875年间的数年时光里,英国人格雷和夫人,曾七次游览广州,后来,格雷将游览纪录成了一本书,《漫步广州城》(也译作《广州七日》)。一个风和日丽的午后,格雷夫妇穿过旗人集中居住的花塔街道,踏进了苏轼的六榕寺,他们仰望花塔,他们在榕树下避阳,他们详细了解六榕寺的历史,然后又进了领事府边上的小花园,园中长满了高高的榕树,绿树成荫,园中还有几只鹿,当他们得知,鹿是中国的吉祥动物时,一时感慨颇多。
  己亥腊月廿四上午,羊城各式艳丽的水灵鲜花,已经将整个广州扮成了花的海洋,那些遍布街巷的榕树,树冠自由舒展,它们毫无疑问是城市花树的主心骨。我在越秀区旧南海县社区徜徉,这里以前是旧南海县的县衙所在地,这几日虽说是广州最冷的日子,可那些花,却一如阳春里展示出的倩影,给人愉悦。广州城的设置,和别的州有一个大区别,从隋代开始,番禺和南海两县分治,番禺为东,南海为西。南海县衙曾多次异址,但辖区内的“旧南海县街”却一直保留着,这条街现在属六榕街道。
  不过,六榕街巷深厚的文化历史底蕴,自公元前214年秦始皇平定南越设南海郡,任嚣为南海都尉筑“任嚣城”就开始了,它犹如那大榕树,枝枝蔓蔓,让人眼花缭乱,这里就是广州的根,文化的根,地理的源。
  从根源上找寻和我有关的联系,这会让我眼中的广州更加亲切。
  将军府遗址,清代平南王尚可喜的府邸,这几天,我一直在写戏剧家小说家李渔,公元1668年暮春的一天,李渔就是应这位广东最高军事长官的邀请,到广州来玩的,此行在别人眼里名为打秋风,他在尚府究竟筹得多少银子,没有明确记录,但就在此次南下途中,他完成了一生中的传奇——《闲情偶寄》的写作。我能想象出,当时尚可喜接待著名作家的场景,红烛交辉,觥筹交错,宾主一片融洽。然而,格雷夫妇来此参观时,眼前已成一片废墟,此前,这里曾是英法联军部队驻扎的兵营,不过,他们一定理解不了大清国的屈辱。
  一幢三层红楼,墙角的小报童铜像将我的目光拽牢。报童背着挎包,右手高举卷着的一份报纸,左手握着数份报纸,短裤,对襟衣,分头,嘴里是高喊的样子,看到这尊像,影视中报童的形象似乎复活,他在卖什么报呢?
  《大公报》《大公报》,七个铜板两份报!
  《大公报》的临时社址就在这里。
  自前几年开始,我一直在《大公报》的小公园版上开设“笔记新说”专栏,平时,常有文章发周末的文学副刊,看到卖《大公报》的报童,自然像见到了《大公报》一样亲切。这是一张让人敬仰的报纸。1902年6月17日,《大公报》在天津诞生,报头由近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翻译家严复所题,这也是中国历史上寿命最长的一份报纸,《大公报》现在依然在香港蓬勃发展着。我也是新闻人,《大公报》的张季鸾、王芸生、范长江、萧乾,皆为杰出的编辑记者,二战时期,中国唯一守在欧洲战场的记者就是萧乾,红军长征时,范长江深入西部,为广大读者展示了一张张坚毅的真实面孔。著名的作家,杰出的新闻人,都是我学习的楷模。
  《大公报》这一处旧址,是1912年至1923年间租用的办公场所,三层红色小楼,里面还有个院子,这样简单的办公场所,你完全能想象出报纸初创时期的规模和艰难。眼前的三层红色小楼,是整个旧南海社区数百幢小洋楼中之一座。上世纪初至三十年代,广州海外归侨集中购地开发六榕街一带,他们揣着从国外赚来的银子,在自己的祖地上盖起了心仪的房子,都是开过眼界的,于是,房子设计的各个环节,无不带着新技术的痕迹,带着洋气,但许多雕饰、窗花等等细节,依然散发出浓厚的中国传统建筑意味。亦中亦西,一种别样的精致。这种中西结合,到了百灵路的三家巷,迅速勾起了一个久远的阅读体验。
  我曾就少年时的阅读写过一篇《在饥渴中奔跑》,没有书读,能读到小说,那是一种奢侈。除了几部残缺本的古典名著外,印象中比较深的有现代小说《林海雪原》《苦菜花》《红日》等,欧阳山的《三家巷》,我甚是喜欢。走进《三家巷》展览馆,青春亮丽的周炳、区桃,仿佛从文字中复活。还有个笑话,读《三家巷》时,区桃,我一直读区(qu),当时还想,那么美的姑娘怎么姓区,怪怪的姓,就是没想到翻字典,直到大学上现代文学课,老师说那个区(ou)桃,我还十分不习惯,现在,我站在区桃的前面,那个qu就直接冒了出来,不过,我不脸红,我只有敬佩,倒在屠杀者枪口下的区桃英勇无畏,绚烂如桃花。《三家巷》初版于1959年,六十年过去,现在重读,依然是好小说,它去年入选《新中国70年70部长篇小说典藏》,沙基惨案、省港大罢工、广州起义,这些足以影响中国革命历史的大事件,都被欧阳山巧妙地揉进三家巷周、陈、何几代人的瓜葛中,特别是三家巷的青年一代,出身不同,性格不同,救亡图存的目标却高度一致。街角榕树粗壮显眼,枝条横街任意东西,看《三家巷》浮雕群,小说中的一幕幕场景又艺术再现,行人三五成群,有的低头细读,有的蹲身拍照,复原历史是为了铭记历史,文学永恒。   惠吉西路33号,“长者饭堂”前,我们驻足。这是旧南海社区的老年食堂,我细看菜单,除了焯时蔬,周一至周五菜式完全不同,比如,冬菇蒸鸡、萝卜煮鱼松、土茯苓煲骨、虫草花蒸肉饼、罗汉斋、梅子蒸排骨、韭菜炒蛋、莲子百合煲猪骨、木瓜煲鱼尾,呵,你从菜名中就能闻出浓浓的广州香味,当然还有如榕树般的惠风和畅。
  将军府遗址,紧挨着六榕寺,有一个六七米高的小土岗,一棵参天环抱古榕挺立,岗有一亭,亭中有一方墓碑,碑文为“故秦南海尉任君墓碑”,那是南越王赵佗厚葬广州缔造者任嚣的地方。苏轼的六榕,已经成十上百了,且粗壮环拱,根系发达,在中国南部榕树生长的地带,榕树凭着它那顽强的生命力和生长力,须变成根,根长出须,子子孙孙,又孙孙子子,它们迎风接雨,永远四季常青,叶茂枝繁!
  贰、亲爱的
  一路赏着花市,再去黄埔军校旧址纪念馆怀旧,读着馆中八十年前两位烈士的家信,不禁情容深深动于心。
  一封是赵一曼写给儿子宁儿的,此时,1936年8月2日,她被押往开向刑场的火车,天气酷热,赵一曼的心里却异常冷静,她向看守要来纸和笔,给儿子写下了这封绝笔信:
  宁儿:母亲对于你没有尽到教育的责任,实在是遗憾的事情。母亲因为坚决地做了反满抗日的斗争,今天已经到了牺牲的前夕了。母亲和你在生前永远没有再见的机会了。希望你,宁儿啊!赶快成人,来安慰你地下的母亲!我最亲爱的孩子啊!母亲不用千言万语来教育你,就用实行来教育你。在你长大成人之后,希望不要忘记你的母亲是为国而牺牲的!
  你的母亲赵一曼于车中
  1936年8月2日
  展板的题目是:迟到二十一年的家书。这封信存在日军审讯档案中,直到1957年才被发现。31岁的赵一曼正是如花盛开的好年华,虽然瘦弱,可她被俘时却是东北人民军三军一师一团刚强的女政委,为掩护部队,她腿部负伤被俘,受尽日军折磨,最后时刻,她最放不下心的,就是唯一的儿子。
  赵一曼短发夏装,抱着宁儿坐在藤椅上,并没有露出明显的笑容,安静安详,也许,在她心里,有许多大业尚未完成,即便是最亲爱的孩子,她也没有多少时间陪伴,更没有千言万语教育孩子。这位黄埔军校武汉分校第六期的学生,也是军校的第一位女生,在革命的征途中,英姿勃发,她只用实际行动来证明自己坚定的信仰。
  另一封是左权将军写给妻子刘志兰的,此时,是1942年5月20日夜晚,和风习习,山村暂时安静下来,临睡前,左將军在昏暗的油灯旁写下此短笺。五天后,左权被日军炮弹击中,壮烈牺牲。
  志兰!亲爱的:别时容易见时难,分离二十一个月了,何日相聚?念、念、念、念!愿在党的整顿之风下,各自努力,力求进步吧!以进步来安慰自己,以进步来报酬别后衷情。
  我曾经看过左权将军女儿左太北编的《左权将军家书》,大多是左权在战斗空隙匆匆而就,有的信甚至只有寥寥十几个字,但字里行间显现的真情,皆饱满丰富,这封信中的四个“念”字,一读再读,眷恋和憧憬之情透过纸背。
  信的展板边上,是左权和妻子、女儿的合影,左将军和夫人都面带微笑,女儿还是婴孩,妈妈抱着,她举手冲着镜头。1940年8月,抗日战争已经进入最艰苦的阶段,山西武乡县砖壁村,八路军以此为根据地抗击日寇,不过,左将军全家的合影,和那家信一样,都表现出了浓郁的家国情怀,以及必胜的满满信心。
  左权的家信,因邮路严重破坏,大多是托人带到延安的,有时一两个月,有时长达四五个月,你不由得感叹,烽火连数月,家书真是抵过万金。
  走出黄埔军校纪念馆旧址的大门,暖阳映照,心情从沉重中转向舒畅。院子里的两株大榕树,乃军校建校时栽,虽经日军飞机的数次滥炸,如今依旧繁荣昌盛,它们盘根错节,枝枝蔓蔓,浓蔽成荫,树枝上挂着不少成串的大红小灯笼,一切都是迎春的细节,热烈而奔放。
  那两封久远家信散发出的浓郁情感,数月来,我一直时时回味。
  亲爱的,亲爱的儿子,亲爱的女儿,亲爱的妻子,亲爱的母亲,亲爱的人们,亲爱的祖国,你们都要好好的!
  嗯,亲爱的,你们放心,我们都好好的,我们必须好好的!
  叁、通草画
  十三行,这个名词,在我阅读的中外典籍中经常出现,它是清政府指定开放的通商口岸,1757年,清朝实行“一口通商”,清政府靠十三行和外国人做生意,十三行独揽中外贸易八十五年,那些洋货,由此地进入,中国的丝绸、茶叶、瓷器,从此涌向世界各地。
  十三行博物馆,坐落在荔湾区的广州文化公园内,这里就是两百多年前十三行的旧址。图版影像,各种陈列柜,中国的外国的,眼花缭乱,仅儒商王恒、冯杰夫妇无偿捐赠的1566件藏品,你几天也看不完。他们捐赠的藏品中,瓷器占三分之一,刺绣、象牙扇、银器等二百多件杂项,百余件家具,还有三分之一数量的通草画。在我看来,十三行的历史,不仅是一段简单的商业贸易史,也是一个朝代的兴衰史。
  五颜六色、立体感极强的通草画,我第一次开了眼界,两个多小时,我一直沉浸在通草画的世界里。
  通草,别名大通草、通花、方草,其实它不是草,而是一种小乔木,学名通脱木。中国南部的广大地区,向阳的山坡上,屋旁,路边,杂木林中,都有它们的身影,叶片大,有点像路边常见的八角金盘的叶子,开白色的小花,大部分高一米上下。它圆柱形的茎髓,空心,直径几厘米,高几十厘米,质松软,有弹性,易折断,这就是通草画的主要原料。
  通脱木,其实很早就为我们的先民所识,不过,以药用和装饰居多。宋代著名笔记《太平广记》第406卷中就有“通脱木”记载:
  通脱木,如蓖麻,生山侧,花上粉主治恶疮,如空,中有瓤,轻白可爱,女工取以饰物。
  不知道是哪位画家发现了它可以作画,显然,这也是一种新创造。不过,中国人直接利用树皮或者树叶写字的故事,早已不新鲜,宋代洪皓出使金国被扣十五年,他依然教当地百姓学习儒家经典,他用的教材就是自编的,在桦树皮上写《论语》《孟子》;元朝陶宗仪写笔记《南村辍耕录》,据说也是先写在树叶上,再埋在树根下的破瓮里,数十年后学生挖出整理而成,当然,我们很难体会陶宗仪写作的艰辛,他一边劳作一边写作。   那么,这通脱木怎么成了通草画的纸了呢?陪同我们参观的李黎女士,荔湾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她原来就负责筹建这个博物馆,馆里的一点一滴都在她心中。李黎介绍说,人们砍下通脱木,将茎髓切开展平,再用锋利的刀切成如纸般的薄片,略为晒干,就是作画的纸了。我仔细看展柜里的通草片,和一般的宣纸相比,通草片肥润莹白,拙朴俊秀,隔着厚厚的玻璃,甚至都能闻出它浓郁的山野气息。
  几百幅通草画,一路欣赏过去,大致能看出一些道道,艺术说不上非常精致,但应该是那个时代的一种特别反映,既有西洋油画的逼真写实,也有传统中国画的审美写意,它是两种艺术的有机融合,难怪外国人喜欢得很。观通草画,我一下子想到了南宋周密的笔记《武林旧事》,那是一个南宋遗民对南宋的美好回忆,许多都是条例或者名词式的罗列,但正是新闻记者式的直录,让人读到了一个鲜活而真实的南宋,而我眼前这些画,如周密的笔记一样,基本上是当时广州城的市井百态,只是,它们是图像,零碎的,但外国人正是通过这些形象的画面来认识当时的中国。
  见我和储福金兄特别痴迷,李黎嘱人送来了由她主编的《十三行文化遗产丛书》之通草画专册,我们这就对通草画的前世今生更加心中有数了。十三行博物馆藏的通草画共有502幅,全部为王恒、冯杰夫妇捐赠,但它们只是当时广州通草画产业的一个缩影而已,清朝晚期的珠江两岸,至少有三千多人在从事通草画产业,有一部分是中国画家、画师自己的创作,还有大量订单来自海外,也就是说,这通草画,犹如那些瓷器、丝绸一样,都是国外的抢手货,订单源源不断,这就促进了一个产业。眼前的通草画,分线描画和水彩画两类,题材五花八门,主要有人物类、屋景类、海事类、生产类、风俗信仰类、市井行当类、戏剧表演类、刑罚类、花鸟虫鱼类等,目不暇接。
  据王恒先生介绍,馆里的线描画,只有60幅,但相当珍贵,是他花大价钱从国外购得的。这是上色前的画稿,均为市井行当,有人推测,它极有可能是某个画行的样板画,做门店广告用的,客户想要什么类型,指一指,他们就可以照单画出。行当,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人生产生活的一个重要侧面,它们的演变和消亡,可以读出社会的真实程度,笔记里的各种行当,我一向感兴趣,眼前这六十个行当,一一细看。
  捞鱼,卖竹笋,钓鱼,煨鸭仔,柴佬,剃头仔,西洋景,妓妇,做锡器,卖碎皮,卖黄芽白(菜),卖什物,卖靴,做白铜器,补瓷器,看风水,补遮(伞),打包,卖棕绳,卖木鱼书,卖茶壶,凤阳婆,买办,陶地砂,卖蒲团,卖梳篦,整木,油漆,整菩萨(做佛像),淹牛皮,磨面,卖苏货,整袜,车烟干,挑网(制造或缝补渔网),卖豆腐花,整蚊烟(做蚊香),打铁,窄(榨)香,编竹箩,打磨(石匠),裁缝,卖毛毡,压布,卖萝白蒜,卖席,烘烟干,卖羊肉,掘茶地,落茶种,赖茶,择茶,摘茶,剪茶,茶饼,西茶(筛茶),炒茶,檡茶,看茶,舂茶。
  边看边议,大家七嘴八舌。两百多年后的今天,差不多百分之八十以上的行当,还以各种方式存活着,因为这些行当,大多连着人们的衣食住行。捉鱼的,钓鱼的,挑着担卖新笋的,田园的,乡土的,泥土气息扑面;一群孩子伸着脖子,将西洋景围得紧紧的,这个洞眼里的景象太好玩了,会跑会动,会叫会跳;现在的一些古街古镇,打银打锡打铁,卖靴卖壶卖席,什么都有,皆为手工精心制作,当然,卖碎皮不行了,这个行业马上要消失,各种动物皮毛,虽好看,却违反了野生动物保护法,以后一律禁止;看风水,明的没有,暗的不少;木鱼书,又叫摸鱼歌,是南方弹词,广东地区流行,就如浙江的绍兴戏,现在估计只有旧书摊上才有可能见得到,其实应该大力恢复倡导;凤阳婆,跑江湖的凤阳女子,谋生多么不容易呀。茶是一个完整的系列,挖茶地,选茶种,然后“赖茶”,看画,是一个茶农拿着长勺在施肥,旁边还有两只粪担,赖是依侍种茶为生吗?或者从茶中得到好处?不是太明白;如果说“赖茶”是浇肥培养,那么择茶、摘茶,就是采摘它的成果了,然后是“剪茶”,修剪茶树;西茶乃筛茶;檡茶,这个“檡”字有三个音:shi、tu、zhai,我不知道读什么,看画中女子仔细的眼神和动作,应该是zhai,包装出售以前,将焦叶、枯枝全部挑出;最后两幅是看茶、舂茶,前一幅是男子面对一簟箩摊开的茶叶,手抓一把,正认真辨别,极有可能,他是做收购买卖的老手,闻香观叶辨色,就能知道茶叶的品质,后一幅舂茶,男子双手握着长木杵,在石臼里捣茶,是按国外商人要求做成茶饼吗?完全可能。想起来了,我去云南德宏州的瑞丽,景颇族倒是有一个舂茶的习俗,青年男女结婚时,夫妇两个握紧木杵捣碎茶叶,只捣十下,然后加入鸡蛋、姜蒜,冲泡成茶,寓意美好的生活。
  彩色通草畫,给我们展示的是一个光鲜而亮丽的世界,即便那些内容有明显的时代特征,也都趣味横生。
  1870年左右,广州怀远驿街,有一家叫“永泰兴”的画铺,应该是当时广州城规模比较大且专业的通草画行,它的一份广告词上,标明了可以承接制作三十种题材的画作,比如:帝国官员的服饰,富人从生到死的快乐生活,文武科举考试,鸦片吸食者的一生,外国人广州游指南,中国神话中的天使和先知,丝绸织造和养蚕,茶树种植和茶叶贸易,中国戏剧,新年灯会,女乐师和歌女,农业生产图,火灾、灭火器和救火方式,古代美人图,等等,看这些广告内容,你就会发觉,文化的交流,人们对世界的认识,真是一件非常奇特的事,在此国习以为常的事,到了彼国就成了西洋景,而彼此,无论官员、士人还是百姓,都想看看对方,彼地到底有什么样的景象?彼地的人们和我们一样生活吗?古埃及的安东尼曾指责那升起的太阳打扰到了他的祈祷,而北极圈附近的爱斯基摩人在接触到大批白人之前,他们一直以为自己所居住的地方就是世界的中心,非洲人从来都相信神仙是白色人种,而广大的中国人,几千年来都认为,大地云端之上,有天堂,那是神仙居住的地方,大地九泉之下,有冥府,各种鬼神精怪集聚。文化的交流,会有数种结果,融合,排斥,割裂,部分融合,部分排斥,部分割裂,各种结果,均不同程度地贯串于中国几千年的对外交流历史中。新颖而轻盈的通草画,舞动着美丽的双翅,从十三行出发,它们是中国文化交流的漂亮天使。   素色的,鲜艳的,各色画面,看似静止,其实只要细心,就能听到通草画们的呼喊,鼎沸嘈杂的交易声,雷电交加的轰鸣声,雨打芭蕉的噼啪声,狂风掠草的呼啸声,痛苦万分的哭叫声,一一沾在纸背。十八世纪以后的南中国广州十三行,只是清政府推开的一扇半透明的窗户而已,它面朝大海,飞鸟和虫子都想钻进来,而随后夹带进的就是一场场旋风,那扇窗已经抵挡不住令人窒息的强大气流,最后在一阵坚船利炮的轰鸣中,颓然倒下。
  博物馆里仅有的通草茎髓和通草纸两份标本,由广州市越秀区广中路小学提供,我很想去参观一下,那里,一定有不错的传承。
  肆、陈氏书院
  走南跑北看过不少书院,广州的陈氏书院,是我见过规模最大最精致的。
  说是书院,实为祠堂,南方常见的合族祠,为什么不叫祠堂叫书院?历朝政府向来不提倡家族势力的壮大,什么东西大了,都不好管理,如果几千上万人,甚至数十万上百万,他们都结成一个团体,不加控制,就会野蛮生长,尾大不掉。
  宋代文莹的笔记《湘山野录》卷上,恰好有一则陈姓大家庭,我想先说一说。
  南唐时代,五代同堂的一共有七家,先主李昪都给他们发锦旗表彰,并免征他们的劳役。江州(今江西九江)陈氏一家,最为典型。这是唐代元和年间给事中陈京的后代,老老少少加起来,一共有七百多人。陈家没有仆人,不养小老婆,上下极为和睦。凡是起居漱洗、穿衣晾衣、男女教育、婚丧嫁娶,总之,吃喝拉撒,衣食住行,一律都有规章。吃饭的时候,大家一起坐着,捧着饭,集体吃,没有成年的小孩子则另外坐。陈家有狗百余只,喂食时,都放在一条大船内进行,一只狗没有到,其他狗都不动一下嘴。陈家还建有私立学校,各地的读书人都可以来读,都会提供食宿,江南一带名士,好多都毕业于陈家大学堂。
  陈家的规矩,通过狗食这个细节,表现得淋漓尽致。是什么支撑着这个大家庭多年而不散?一定有一根精神主线,这根主线就是规矩,继而演化成强大的精神内核,严格执行,绝对不能逾越,于是代代相传。所谓家国,家也同国,治理靠内在驱动力。宋史上记载,陈家唐代就很有名了,他们创造了332年不分家的全球纪录,宋太宗赐有对联:三千余口文章第,五百年来孝义家。也就是说,陈家最兴盛的时候,有3900多人。宋嘉祐七年,宋仁宗出于统治的需要,强行将陈家拆分,一共分为291家,于是散到了全国。如果不拆分,陈姓就是一个王国,连皇帝的家族都无法与之抗衡,哪朝皇帝都害怕。
  我不知道广东的陈氏是不是291家中的一家或几家,如果有,那正好可以作陈氏书院的某种注脚。
  现在,我就站在陈氏书院大门前的广场上。
  眼前的书院,以我这个角度看过去,就是一个结实而敦厚的举重运动员,他往赛台上一站,两脚坚实有力,扎步在大地上,粗壮的双手,轻松握杠平举,让人寄予胜券在握的希望。这个比喻显然不是很贴切,只是,暖阳下的书院真得给我一种足足的信赖感,只眼前这个头门,就让我看得五色目迷:两只大石狮威严,它们都蹲卧在精致的雕花石基上;大门左右,有硕大圆面石鼓,石鼓的基座上,分别雕有“日神”和“月神”;大门的门板上,两位威武门神站着,不知道是不是神荼和郁垒,或者就是秦琼和尉迟恭,他们全身披挂,左右持械迎面挺立;两门神的腰部位置,铜铸辅首门环,左右龇牙咧嘴;青灰色的墙面,青砖光滑壁立;门廊石柱,精干而坚强,石柱础下也有精细的雕饰;头门南向东侧梁架上有大型组雕“曹操大宴铜雀台”,南向西侧梁架上有大型组雕“践士会盟”。瓦面几何排列而紧实,檐角飞翘,各自伸展向蓝天。
  广东的祠堂建筑,我有两个深刻印象,一是有不少结实而坚锐的蚝墙,异样的南国风光;另一个是屋顶上各类栩栩如生的陶塑和灰塑。陈氏书院头门及内里建筑屋顶上那些脊饰陶塑和灰塑,就是一次艺术的集中大展示,艺人们以非常大胆而创新的方式,将陶塑和灰塑安置到建筑顶部,将这里称作建筑工艺博物馆,也毫不为过。
  陈氏书院脊饰陶塑和灰塑,和十三行博物馆中通草画的内容一样,博杂而广阔,历史故事,民间传说,瑞兽珍禽,花草虫鱼,山川风物,主体大多来自中国传统文化,人们如此精心制作,目的很简单,祈愿和祝福,当然,这里面几乎包含着塑艺人的全部心思,看看,子孙万代,花开富贵,祥瑞平安,武王伐纣,东方朔捧桃,智收姜维,书字换鹅,太白醉酒,不仅寓意经典,制作精良,场景还甚有趣味,看的人欢喜不已。
  清光绪十四年(1888),陈氏书院开始筹建,五年后落成,它其实是广东72县陈姓的合族祠,主要供广东陈姓子弟到广州参加科举考试读书生活所用,每年的春秋两祭,是陈姓家族的盛大聚会日,观者如堵。废科举后,这里办过各种学堂,1988年,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为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
  如我前面的笔记所言,政府不希望宗族势力强大,但在百善孝为先的中国,祭祀祖先,无论官方和民间,都极为重视,如此,祠堂就像雨后春笋般在各地兴起。明末清初,宗祠建筑,在珠三角地区已经非常普遍,“其大小宗祖弥皆有祠,代为堂构,以壮丽相高,每千人之族,祠数十所,小姓单家,族人不满百者,亦有祠数所。——岁冬至,举宗行礼(屈大均《广东新语》卷十七《宫语》)。这大约就是陈氏书院建设的大前提。陈氏书院的出现,还有若干个小前提:到广州参加科举考试的士子不断增加,清同治二年(1863),广东贡院的号舍,已经增加到八千六百五十四间了,依然不够,考场紧张,说明来考試的人多,而这些考生,考试前后,必须要吃住,还有,广州是广东的中心,全省各地来此办事的人也特别多,官做着做着就调省城了,候任要找地方暂住,官司打着打着,不小心就打到了省城,生意做得大的,也想到省城发展,各种原因都是宗祠的催生者,陈氏书院就在恰当的时候诞生在了岭南这片土地上,一时成岭南第一。
  走进陈氏书院,布局严整,廊庑相连,庭院相隔,空间宽敞,到处都是精美绝伦的装饰,建筑物上的各类雕刻,每一组都如一本书,可以延展阅读,郭沫若有诗赞曰:“天工人可代,人工天不如。果然造世界,胜读十年书”,连郭这样的大家都直呼开眼界,可见陈氏书院的博大精深。1.5万平方米的总建筑,将陈氏的繁荣兴盛写在了各种形象的细节上。
  我在一张发黄的《陈姓书院地图》前伫立,此图是为了方便省内各地陈姓族人前来书院而作,从陆路或者水路,到陈氏书院这样走,一清二楚,它还画出了全国地图,并标明北京至各省的里程数,我特意看了看广州,5715里,好远呀,再看了看杭州,3003里,哈,这么细,现在,2020年3月29日上午11点30分,我在高德地图上输入目的地北京天安门广场,从杭州拱墅区左岸花园出发,1268.9公里,预计明天凌晨2:13到达,不吃不喝不歇,自驾需要时间14小时38分。书院地图上为什么如此标呢?显然,陈氏书院想吸纳更多的宗亲加入,或者,它在告诫广大的陈姓士子,好好努力吧,青年人,争取到北京城参加会试殿试!
  国家由各种不同的细小分子组成,文化亦如此,陈氏书院就是那细小的分子。
  陈氏书院右边进口处,一株硕大的古榕树,枝杈交护,叶叶相盖,正勃发着浓郁的南国气息。
  责任编辑:卢 欣
其他文献
南方的雨季刚过,  池上楼青瓦上的雨水也已干透,  砖缝里的青苔混淆了一个年代的  激情和冷漠,招徕过路的鸟儿,  那口著名的池塘隐藏在楼群中  散发淡淡的渴望,但少有人凑近细看。  我不记得这是第几次登池上楼,  曾有的几次都是陪伴远道而来的友人  我们置身于飞檐之下,感受  从四面八方涌来的荒寂,  然后匆匆下楼,到院子里  看“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想象一千五百多年前  蓄了长长美髯
期刊
你也想曾有所作为,爱情却迫使  我们一一就范,痛苦更让人屈从  而我们生命的弧线,却不会  徒然返回到它的起点。   ——(德)荷尔德林  1  近来我总是做梦,总是在梦里看见一驾马车,清醒的时候,闭上眼睛,那驾马车也会出现。白色的大马义无反顾地往前狂奔,车轮子一直在转动,不会停下来的感觉。车上有一个穿着黄色碎花裙子的女人,披着黑色的围巾,看不清脸孔,站在马车里,风不停地吹着她的长发。她的前面是一
期刊
对我们眨眼,摆尾,腾躍。  煽动一团火。狂热的红色流苏  通过一根线咆哮。  张开涂漆的白牙。额上大写的王  早已征服了围观者。多少昔日的弓箭手  替换着起舞,为它走街,圆场,  扭绳,竭尽力气。  永远在追逐,隐秘的绳索纵横交错。  在前方,在空中,忽远  忽近。永难停留的是那  要命的绣球。
期刊
一个冬日下午,我坐在小板凳上  看她一层层将蚕丝铺平,  然后选一个对角,调整丝絮的  轨道和刻度,默不作声  就从我身边匆匆而过,走向纵深。  我喜欢她的工作,随时可以驶离。  而她的手指在舞蹈  像在云朵之上,却不必担心会跌落。  一个乐于在内心鸣响的乐师  来去自如,卸下盔甲  把自己送进发亮的时光。  她苍老,身材矮小,更易坠入黄昏,  但她看起来并不比我忧伤。  或者是茧的呼吸让她平静。
期刊
夜晚来临,我们陆续走出房屋  我想象自己正在去往一个  欢乐而温馨的地方  可以与久别的兄弟姐妹谈论天气  和旅途中的种种惊奇  我寻找一个家一样的地方  一個从没见过、让我无语而流泪的家  那一条条被我遗忘的小巷  或许有人正在等待我  在种着小树的园子里梳妆的女人  在门口摆放不同的空啤酒瓶的男人  我看着他们的脸  顺着一个个墙根行走  而他们并不认得我  这让我有一点小小的难受  但我看到
期刊
未来在前方,在湖心岛上,在机器的轰鸣声中。  在锦心绣口。  在大地融雪的清晨。在闪闪的明珠。在阅读者。  在寂静的丽日。  在沉浸。在书写。在流淌。  在提前流淌。不期而至。未来在不期  而至。  未来像我的幼年,在拾掇了一大堆枯枝后,夜尽了。  时间在默默地,被焚烧。变成烈焰。  登上穹顶。  未来在以火光的色彩登上穹顶。  白雪皑皑。彼时只有未来的火光。  白雪一直被焚烧下去。不可止歇。  
期刊
1  假如时间不是直线的,那么,只要寿命足够长,我们是可以回到过去的。  那些过于庞大的事物往往无法控制,比如海水、宇宙,抑或是思维、梦境,抑或是空间、时间。因此,太平洋北岸的小城里没有人能够管控海水的起起落落,也没有人能抑制思维或者逃离时间。那片萧条的海,肆无忌惮侵蚀着岸边的岩石,过不了多久,石头就会被海水吞没,海岸线将消失于烈阳下。  现在地面温度为58摄氏度,过一段时间可能还会更高一些,夜晚
期刊
1  西九龙高铁站。王林又看了一眼动车票,而后转向一旁的贺方。他还在打着手机,通话的时候不时夹杂着几句粤语。王林粤语听得明白,但讲得不是太流利。上一次全程說粤语是什么时候?王林心头一动,来不及多想,贺方已经放下手机。  怎么样?联系上了?接待学校能解决么?  学校方面是不帮助解决交通的。行政助理刚才给我回了微信,让我们自己解决。贺方随即又笑了笑,那位陈小姐很犀利的,语气是不容商量。我们的研学费里不
期刊
1  警察是由保安带进来的。下午三点左右的样子,保安敲了门,喊了一声“小陈”,并没有说其他的话。我当时正埋头写材料,右手食指因敲击键盘隐隐作痛。我的工作就是如此,大多时候都是埋头写材料,有讲话稿、工作总结、经验交流材料、请示报告、先进人物典型材料等,但从没有一份材料署了自己的名。我写得很专注,以至于突然传来的保安的声音吓了我一跳。我抬头,看见一名警察站在保安身后,随后又冒出来一名警察。我当时以为他
期刊
那会儿,雾障还没有包围男孩家的院坝。  鸟老倌从女人房间里溜出来,没想到男孩正站在门边。鸟老倌笑着摸了摸男孩的头,抬头看看空旷的天空,出了院坝,脚步轻巧得仿佛漂浮在石板街上一般。鸟老倌瘦削的背影逐渐在男孩视野里消失,男孩觉得鸟老倌模糊的轮廓像极了一只在梦境中遇见的怪鸟。院坝外,古榕树上停栖着的最后一窝云雀正赶在夜幕降临前飞往乌拉河的对岸。河岸不远处,群山高低起伏连绵不绝,像是河水冲激而成的一排巨浪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