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3年暑假,央视的一档《中国汉字听写大会》节目将人们的注意力重新拉回到汉字身上。随着电脑的普及,人们提笔忘字的现象十分严重,《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提醒了人们汉字书写的重要性,使人们重新审视汉字的意义。在这场大赛中,参赛的初中生们的表现着实让许多电视机前的成年人汗颜,他们的知识储备与心理素质展现了当代初中生的风采,并用最直观的形式提醒前浪——你们就快被“拍死”在沙滩上了。
神一样的队友
2013年7月10日,东北师大附中明珠学校的指导老师胡欣、韩佩君带着晏禹南等五人小分队赴北京参加央视《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的节目录制,晏禹南带领团队过五关斩六将,在与来自全国32支强劲的参赛队伍角逐后,重重突围闯入复赛,与甘肃队对决,争夺半决赛资格。比拼异常激烈,在吉林队其他四位队员没有写对题目离场后,台上只剩下了晏禹南。当“齑粉”这两个字从考官口中说出来的时候,坐在场下的指导老师和队友们都为晏禹南捏了一把汗,而晏禹南则冷静地在写字板上一笔一划准确地写下“齑粉”二字,成功将吉林队带入半决赛。半决赛的赛场上,晏禹南在队友相继离场的情况下,镇静沉着,稳定发挥,再次带领吉林队冲入赛点,最终遗憾地止步于“籀文”一词。
晏禹南虽败犹荣,因为他听写的词汇难度系数都极大,其中不乏鳏寡孤独这样的高中学段生词。面对如此压力,他从容不迫、轻松应对。由于多次在紧要关头力挽狂澜,晏禹南被称为“神一样的队友”。
奋战三十个小时
据师大附中代表队领队胡欣老师说,学校接到央视节目组通知时学生们正在准备期末考试,踏上火车去往北京的时候,学生们还沉浸在考试结束的喜悦和对比赛的茫然里,并没有做什么准备。到达北京后,看到其他代表队都做了充分的准备时,同学们才开始紧张起来,而此时,距离吉林队上场只有三十个小时了。
在这三十个小时里,晏禹南和其他四个女生队员每人一本现代汉语词典,没日没夜地看。大家明确分工,有人从前往后看,有人从后往前看,看到重点的词就提醒同伴。在这么短的时间里,晏禹南始终保持专注状态,面对巨大的压力,不被旁人左右地进行着自己的复习工作,这份定力是同龄人中少有的。这也使晏禹南成为团队中唯一一个看完整本字典的人。
“附中必胜”
比赛前,央视给各个参赛队伍提供了一套参赛服装,其他团队都欣然接受,而晏禹南却提出:咱们不如就穿着校服吧,更能体现学校的特色。老师和队友听了都觉得有些诧异,毕竟主办方提供的参赛服还是很不错的。然而大家考虑之后都觉得晏禹南说得非常有道理。于是吉林队成了唯一一支穿着校服上场的队伍,这给主办方和电视机前的观众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晏禹南说,比赛开始前有一个试写环节,每队每名选手都要在写字板上写几个字来测验设备。其他选手都选择写一些比较难的词,比如“尥蹶子”什么的,而他和同学们商量之后,每个上场的同学都只写了四个字——“附中必胜”。这让人感动的一幕不仅体现了孩子们对比赛的信心,更体现了孩子们对母校的热爱之情。
全能选手
在《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上崭露头角的晏禹南,在师大附中早已是风云人物——在班级中担任班长的职务,是班级的“大脑”;钢琴水平已经通过十级;擅长打篮球下围棋;还曾获得机器人大赛银奖……当我问到他是如何记下那么多生僻的词汇时,他说,对于汉字,他并没有用专门的时间去学习记忆,只是在平时通过看书一点点地积累下来。而他看的书种类很杂,从《雪国》到《鬼吹灯》再到《五胡志》,都是他感兴趣的。每次阅读时,他都会在书上做一些笔记,这样看完后他便能从宏观上掌握文章。遇到生字时他总是会立刻画出来查字典,用这样的方式很快就将这些生字记在脑海里,牢牢记住。
进击吧,少年!
随着比赛的结束,晏禹南的生活恢复了往日的平静。这次比赛之于他的意义,正如他自己所说,他超越了自己。紧迫时间内的全力以赴,胶着状态下的从容镇静,紧要关头的绝地反击——年少的他无惧挑战,赢得了每一位观众甚至是对手的掌声和喝彩,在与青春有关的日子里留下了他最难忘的记忆。相信在未来,无论他从事了哪种行业,都会一如既往地沉着淡定地面对人生中每一个难解的题目。
15岁的少年,你就以此为开端,用这样的热情无畏而果敢地去迎接未来人生中的每一个挑战吧。
进击吧,少年!
编辑/宋怡明
神一样的队友
2013年7月10日,东北师大附中明珠学校的指导老师胡欣、韩佩君带着晏禹南等五人小分队赴北京参加央视《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的节目录制,晏禹南带领团队过五关斩六将,在与来自全国32支强劲的参赛队伍角逐后,重重突围闯入复赛,与甘肃队对决,争夺半决赛资格。比拼异常激烈,在吉林队其他四位队员没有写对题目离场后,台上只剩下了晏禹南。当“齑粉”这两个字从考官口中说出来的时候,坐在场下的指导老师和队友们都为晏禹南捏了一把汗,而晏禹南则冷静地在写字板上一笔一划准确地写下“齑粉”二字,成功将吉林队带入半决赛。半决赛的赛场上,晏禹南在队友相继离场的情况下,镇静沉着,稳定发挥,再次带领吉林队冲入赛点,最终遗憾地止步于“籀文”一词。
晏禹南虽败犹荣,因为他听写的词汇难度系数都极大,其中不乏鳏寡孤独这样的高中学段生词。面对如此压力,他从容不迫、轻松应对。由于多次在紧要关头力挽狂澜,晏禹南被称为“神一样的队友”。
奋战三十个小时
据师大附中代表队领队胡欣老师说,学校接到央视节目组通知时学生们正在准备期末考试,踏上火车去往北京的时候,学生们还沉浸在考试结束的喜悦和对比赛的茫然里,并没有做什么准备。到达北京后,看到其他代表队都做了充分的准备时,同学们才开始紧张起来,而此时,距离吉林队上场只有三十个小时了。
在这三十个小时里,晏禹南和其他四个女生队员每人一本现代汉语词典,没日没夜地看。大家明确分工,有人从前往后看,有人从后往前看,看到重点的词就提醒同伴。在这么短的时间里,晏禹南始终保持专注状态,面对巨大的压力,不被旁人左右地进行着自己的复习工作,这份定力是同龄人中少有的。这也使晏禹南成为团队中唯一一个看完整本字典的人。
“附中必胜”
比赛前,央视给各个参赛队伍提供了一套参赛服装,其他团队都欣然接受,而晏禹南却提出:咱们不如就穿着校服吧,更能体现学校的特色。老师和队友听了都觉得有些诧异,毕竟主办方提供的参赛服还是很不错的。然而大家考虑之后都觉得晏禹南说得非常有道理。于是吉林队成了唯一一支穿着校服上场的队伍,这给主办方和电视机前的观众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晏禹南说,比赛开始前有一个试写环节,每队每名选手都要在写字板上写几个字来测验设备。其他选手都选择写一些比较难的词,比如“尥蹶子”什么的,而他和同学们商量之后,每个上场的同学都只写了四个字——“附中必胜”。这让人感动的一幕不仅体现了孩子们对比赛的信心,更体现了孩子们对母校的热爱之情。
全能选手
在《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上崭露头角的晏禹南,在师大附中早已是风云人物——在班级中担任班长的职务,是班级的“大脑”;钢琴水平已经通过十级;擅长打篮球下围棋;还曾获得机器人大赛银奖……当我问到他是如何记下那么多生僻的词汇时,他说,对于汉字,他并没有用专门的时间去学习记忆,只是在平时通过看书一点点地积累下来。而他看的书种类很杂,从《雪国》到《鬼吹灯》再到《五胡志》,都是他感兴趣的。每次阅读时,他都会在书上做一些笔记,这样看完后他便能从宏观上掌握文章。遇到生字时他总是会立刻画出来查字典,用这样的方式很快就将这些生字记在脑海里,牢牢记住。
进击吧,少年!
随着比赛的结束,晏禹南的生活恢复了往日的平静。这次比赛之于他的意义,正如他自己所说,他超越了自己。紧迫时间内的全力以赴,胶着状态下的从容镇静,紧要关头的绝地反击——年少的他无惧挑战,赢得了每一位观众甚至是对手的掌声和喝彩,在与青春有关的日子里留下了他最难忘的记忆。相信在未来,无论他从事了哪种行业,都会一如既往地沉着淡定地面对人生中每一个难解的题目。
15岁的少年,你就以此为开端,用这样的热情无畏而果敢地去迎接未来人生中的每一个挑战吧。
进击吧,少年!
编辑/宋怡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