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公共选修课旨在补充理工科学生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和文科学生的自然科学素养,优化学生的知识建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但目前公共选修课存在的作用并不显著,本文从学校管理、教师教学及学生态度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改进措施。
【关键词】 公共选修课 独立学院 措施
公共选修课是高等学校面向全校学生开设的跨学科、跨专业的选修课程,旨在补充理工科学生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和文科学生的自然科学素养,优化学生的知识建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高校学生的课程设置中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本文以广西科技大学鹿山学院为例,就独立学院在转型为应用技术型大学期间公共选修课在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切实可行的应对策略。
一、现状及问题分析
(一)师资队伍力量不足
目前全国大部分独立学院师资队伍全兼职结合,主要由自有教师及外聘教师组成,自有教师是指独立学院自行聘任的硕士和博士研究生毕业生以及紧俏专业的优秀本科毕业生及高校退休的教师;外聘教師是根据课程需要与母体学校或者企事业单位中的优秀教师或者专业技术人才签订协议,聘任其到学校上课的老师。独立学院所倚重的专职教师队伍以返聘的老教师和刚出校门的青年教师居多,而中年、中青年骨干教师短缺或者外聘而来,这就导致学校自有教师教学热情高,但是教学经验不足,上课的资格不够,而外聘教师部分来自企事业单位没有教学经验,或者达不到开设公选课的学历、职称要求,此外,部分教师不了解独立学院学生的特点。在课堂教学的教学效果反馈中,反映较多的就是由于选拔录用不严,部分外聘教师在知识的准备、理论的掌握、教学经验等环节达不到合格教师的标准和要求,教学方式陈旧,多采用“填鸭式”教学,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结合鹿山学院实际,近两年到校上课的外聘教师有母体学校的,也有高职高专院校的教师、还有企业及事业单位人员,这些人员部分未受到专业的教师技能培训,有些直接将在原学校的教案及教学方式套用到鹿山学院的课堂上,这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上课的积极性及对课程的理解。
(二)公共选修课程体系不健全,内容涵盖面窄
公共选修课作为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科学规范,全面均衡协调,涵盖文、理、工、管等各个领域。但在现实操作中发现,在课程设置上大多数院校偏人文、艺术、社科类课程,自然科学及工科类的课程较少。这使得学生的选择范围缩小,且不能很好的达到文理知识交叉、渗透的目的,就失去了公共选修课本身的意义。据统计,鹿山学院2014-2015学年的公共选修课申请开课的课程中,超过70%的课程申请属于人文艺术社科类。这对文科类学生的选课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最后只能通过加网络课程来协调课程文理设置的平衡。
(三)公选课资源不足,学生选课随意性强
公共选修课作为高校人才培养中不可或缺的不部分,大都对学分进行了规定,一般要求学生大学四年修够8-12个学分。就鹿山学院而言,为适应学校向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型,2014年的人才培养中要求学生必须修满10个学分的公共选修课程,要求每个学生必须选修至少2个学分的大学体育限定性选修课,工学专业学生至少修6个学分的人文艺术社科类课程,管理学、经济学、文学和艺术学各专业学生至少修6个学分的自然科学技术类课程。这充分体现了文理互补的宗旨,但在课程开设时往往出现课程资源不足的现象。由于上述师资及课程设置体系的原因,课程的开设存在一定的难度。学生在选课时的随意性也影响了课程资源的合理调配。由于学生对公共选修课的认识不足,在选课时缺乏指导,导致学生为了尽快修满学分而选择那些容易获得学分的课程,对课程教授内容系统性和适用性不加考虑,使课程开设达不到优化学生知识结构的目的。
(三)管理制度不规范,监管力度不严格,教学质量评估困难
首先,公共选修课多由学校教务部门统一管理,但管理人员多为兼职管理员,对课程的内容及教学流程不熟悉,尽管认识到公选课在通识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却没有足够的精力和时间在对公选课的管理上。其次,独立学院的师资特点也使得在公选课的管理上存在一定的难度。公选课的开课教师有兼职教师,而公共选修课的上课时间基本上是晚上或双休日,学校教务部门仅有值班人员在岗督查,使得对教学监管的力度大大减弱,公选课教学脱离监督的现象时有发生,如老师迟到、提前下课、擅自调课停课及教学内容脱纲等。第三,公选课的考核方式不规范,多是采取写相关题材的论文进行考察的方式。由于学生人数众多,任课教师往往无法一一完成批改而采取不为难学生的态度,让其通过。而网上学生评教也不涉及公选课教师,所以教学效果的优劣更是无从考究。管理制度不规范,监管力度不严密,教学质量无法评估,公选课形同虚设。
二、应对的措施
(一)制定合理的制度,规范公共选修课的管理。
结合独立学院实际,建立切实可行的公共选修课管理制度,完善公选课课程体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其一、要规范公共选修课的开课教师条件,制定奖惩制度,加强对外聘教师的管理。对于外聘教师,要建立与其所在单位的联系,及时将其在学校教学的情况反馈到其所在单位,作为其所在单位年终考核或评奖的一项依据。其二、对公选课教学内容、教学进度及教学成果的预估进行规范;组织各相关专业人员对申请人是否具备开设此类课程的资格进行审核,对申请人进行试讲考核,确保开课人掌握一定的教学技巧,具有教书育人的基本条件。其三,完善公选课的教学过程监督制度,加强教学管理。组建学校公选课督导小组,建立专门针对公共选修课的检查、听课制度;制定出公选课教学质量评价方法,在学生中开展教学评估,及时发现教学以及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其四,要严格公共选修课考核制度,对公选课的考试或考核内容进行审核,了解教师考核的主要目的及学生的可操作性,并对学生的试题进行统一管理,避免老师乱出题,学生随意完成考试的现象。 (二)推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
教师的教学质量及专业水平直接影响了教学的效果,因此要鼓励专业技术水平高的教师上课,鼓励任课教师积极对教学内容和方法进行更新。课堂上吸收理论知识,课后要能运用到实践中,将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決实际问题的能力;面对独立学院的学生,这些学生在学习态度及学习方式上有别于普通本科院校学生和高职高专学生,有着自己的特点,教师需要进一步提高对学生的了解,采取灵活多样的授课方式, 如理论授课、小组讨论、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社会实践等,还可以与学生社团结合起来,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提高师生对公选课的认识
针对学生对公共选修课认识不足, 选课随意盲从及对选课系统不了解及操作不当等问题,管理部门应联合辅导员对学生做好相应的选课指导工作。建议编撰《公共选修课选课指导手册》,在新生入学时与《人才培养方案》及《学生手册》同时发放,要求学生引以重视,《指导手册》应涵盖:选课要求、课程目录、课程简介、任课教师简介及学校网络选课系统的操作流程等内容。此外,在开学初,要对公共选修课进行宣传,要求学生辅导员召开专题班会强调公共选修课的重要性及进行公共选修课选课系统的操作培训,使学生了解每门公共选修课的信息,对课程有一个全面的把握和初步了解,确保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及专业需要进行选课。
总之, 公共选修课是高校加强大学生素质教育, 优化其知识结构, 提高其就业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的重要途径。独立学院要向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型,更要提高公共选修课对学生专业知识的补充。公共选修课建设和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 涉及到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师资队伍建设、教学管理及教学设备等方方面面,在运行的过程中难免遇到问题,但只要我们以学校办学目标及宗旨为指导,敢于面对问题,积极寻找解决方案,必定能探索出适合学校发展的课程建设模式。
参考文献
[1]独立学院转制后师资管理制度的重构 王慧英 【高校教育管理】2014年11月 第8卷 第6期
[2]高校公共选修课建设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2月 第13卷 第1期
[3]浅谈公选课管理中的问题分析及解决策略 孙慧【科普教育】
【作者简介】韦佳杏(1986年8月),女,广西科技大学鹿山学院青年教师,获法学、文学双学士学位。
【关键词】 公共选修课 独立学院 措施
公共选修课是高等学校面向全校学生开设的跨学科、跨专业的选修课程,旨在补充理工科学生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和文科学生的自然科学素养,优化学生的知识建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高校学生的课程设置中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本文以广西科技大学鹿山学院为例,就独立学院在转型为应用技术型大学期间公共选修课在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切实可行的应对策略。
一、现状及问题分析
(一)师资队伍力量不足
目前全国大部分独立学院师资队伍全兼职结合,主要由自有教师及外聘教师组成,自有教师是指独立学院自行聘任的硕士和博士研究生毕业生以及紧俏专业的优秀本科毕业生及高校退休的教师;外聘教師是根据课程需要与母体学校或者企事业单位中的优秀教师或者专业技术人才签订协议,聘任其到学校上课的老师。独立学院所倚重的专职教师队伍以返聘的老教师和刚出校门的青年教师居多,而中年、中青年骨干教师短缺或者外聘而来,这就导致学校自有教师教学热情高,但是教学经验不足,上课的资格不够,而外聘教师部分来自企事业单位没有教学经验,或者达不到开设公选课的学历、职称要求,此外,部分教师不了解独立学院学生的特点。在课堂教学的教学效果反馈中,反映较多的就是由于选拔录用不严,部分外聘教师在知识的准备、理论的掌握、教学经验等环节达不到合格教师的标准和要求,教学方式陈旧,多采用“填鸭式”教学,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结合鹿山学院实际,近两年到校上课的外聘教师有母体学校的,也有高职高专院校的教师、还有企业及事业单位人员,这些人员部分未受到专业的教师技能培训,有些直接将在原学校的教案及教学方式套用到鹿山学院的课堂上,这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上课的积极性及对课程的理解。
(二)公共选修课程体系不健全,内容涵盖面窄
公共选修课作为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科学规范,全面均衡协调,涵盖文、理、工、管等各个领域。但在现实操作中发现,在课程设置上大多数院校偏人文、艺术、社科类课程,自然科学及工科类的课程较少。这使得学生的选择范围缩小,且不能很好的达到文理知识交叉、渗透的目的,就失去了公共选修课本身的意义。据统计,鹿山学院2014-2015学年的公共选修课申请开课的课程中,超过70%的课程申请属于人文艺术社科类。这对文科类学生的选课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最后只能通过加网络课程来协调课程文理设置的平衡。
(三)公选课资源不足,学生选课随意性强
公共选修课作为高校人才培养中不可或缺的不部分,大都对学分进行了规定,一般要求学生大学四年修够8-12个学分。就鹿山学院而言,为适应学校向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型,2014年的人才培养中要求学生必须修满10个学分的公共选修课程,要求每个学生必须选修至少2个学分的大学体育限定性选修课,工学专业学生至少修6个学分的人文艺术社科类课程,管理学、经济学、文学和艺术学各专业学生至少修6个学分的自然科学技术类课程。这充分体现了文理互补的宗旨,但在课程开设时往往出现课程资源不足的现象。由于上述师资及课程设置体系的原因,课程的开设存在一定的难度。学生在选课时的随意性也影响了课程资源的合理调配。由于学生对公共选修课的认识不足,在选课时缺乏指导,导致学生为了尽快修满学分而选择那些容易获得学分的课程,对课程教授内容系统性和适用性不加考虑,使课程开设达不到优化学生知识结构的目的。
(三)管理制度不规范,监管力度不严格,教学质量评估困难
首先,公共选修课多由学校教务部门统一管理,但管理人员多为兼职管理员,对课程的内容及教学流程不熟悉,尽管认识到公选课在通识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却没有足够的精力和时间在对公选课的管理上。其次,独立学院的师资特点也使得在公选课的管理上存在一定的难度。公选课的开课教师有兼职教师,而公共选修课的上课时间基本上是晚上或双休日,学校教务部门仅有值班人员在岗督查,使得对教学监管的力度大大减弱,公选课教学脱离监督的现象时有发生,如老师迟到、提前下课、擅自调课停课及教学内容脱纲等。第三,公选课的考核方式不规范,多是采取写相关题材的论文进行考察的方式。由于学生人数众多,任课教师往往无法一一完成批改而采取不为难学生的态度,让其通过。而网上学生评教也不涉及公选课教师,所以教学效果的优劣更是无从考究。管理制度不规范,监管力度不严密,教学质量无法评估,公选课形同虚设。
二、应对的措施
(一)制定合理的制度,规范公共选修课的管理。
结合独立学院实际,建立切实可行的公共选修课管理制度,完善公选课课程体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其一、要规范公共选修课的开课教师条件,制定奖惩制度,加强对外聘教师的管理。对于外聘教师,要建立与其所在单位的联系,及时将其在学校教学的情况反馈到其所在单位,作为其所在单位年终考核或评奖的一项依据。其二、对公选课教学内容、教学进度及教学成果的预估进行规范;组织各相关专业人员对申请人是否具备开设此类课程的资格进行审核,对申请人进行试讲考核,确保开课人掌握一定的教学技巧,具有教书育人的基本条件。其三,完善公选课的教学过程监督制度,加强教学管理。组建学校公选课督导小组,建立专门针对公共选修课的检查、听课制度;制定出公选课教学质量评价方法,在学生中开展教学评估,及时发现教学以及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其四,要严格公共选修课考核制度,对公选课的考试或考核内容进行审核,了解教师考核的主要目的及学生的可操作性,并对学生的试题进行统一管理,避免老师乱出题,学生随意完成考试的现象。 (二)推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
教师的教学质量及专业水平直接影响了教学的效果,因此要鼓励专业技术水平高的教师上课,鼓励任课教师积极对教学内容和方法进行更新。课堂上吸收理论知识,课后要能运用到实践中,将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決实际问题的能力;面对独立学院的学生,这些学生在学习态度及学习方式上有别于普通本科院校学生和高职高专学生,有着自己的特点,教师需要进一步提高对学生的了解,采取灵活多样的授课方式, 如理论授课、小组讨论、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社会实践等,还可以与学生社团结合起来,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提高师生对公选课的认识
针对学生对公共选修课认识不足, 选课随意盲从及对选课系统不了解及操作不当等问题,管理部门应联合辅导员对学生做好相应的选课指导工作。建议编撰《公共选修课选课指导手册》,在新生入学时与《人才培养方案》及《学生手册》同时发放,要求学生引以重视,《指导手册》应涵盖:选课要求、课程目录、课程简介、任课教师简介及学校网络选课系统的操作流程等内容。此外,在开学初,要对公共选修课进行宣传,要求学生辅导员召开专题班会强调公共选修课的重要性及进行公共选修课选课系统的操作培训,使学生了解每门公共选修课的信息,对课程有一个全面的把握和初步了解,确保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及专业需要进行选课。
总之, 公共选修课是高校加强大学生素质教育, 优化其知识结构, 提高其就业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的重要途径。独立学院要向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型,更要提高公共选修课对学生专业知识的补充。公共选修课建设和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 涉及到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师资队伍建设、教学管理及教学设备等方方面面,在运行的过程中难免遇到问题,但只要我们以学校办学目标及宗旨为指导,敢于面对问题,积极寻找解决方案,必定能探索出适合学校发展的课程建设模式。
参考文献
[1]独立学院转制后师资管理制度的重构 王慧英 【高校教育管理】2014年11月 第8卷 第6期
[2]高校公共选修课建设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2月 第13卷 第1期
[3]浅谈公选课管理中的问题分析及解决策略 孙慧【科普教育】
【作者简介】韦佳杏(1986年8月),女,广西科技大学鹿山学院青年教师,获法学、文学双学士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