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学,是研究人的思想感情的一门科学,不是研究作品中主人公的思想感情,就是体会作品背后抒情主人公的思想感情,在作品中读出作者的“自我形象”来。其实,能表现人的思想感情的,我以为音乐来得更直接也更深刻,且更容易把主体感情传递给客体,给人们带来情感的熏陶和美的享受。一首歌就是一首诗,诗也是从民歌中孕育而生的,音乐与文学似乎一开始就是难以分割的。由此,我想到在我的教学中融入音乐元素,并大胆进行了一些尝试。
第一,直接把课文唱出来。例如九年级语文上册李清照的词《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这首词十分细腻地写出了抒情主人公在经历了国家败亡、家乡沦陷、文物丢失、丈夫病死等不幸遭遇后,内心的悲痛,这种悲痛重得连船都载不动,要表达出这种感情,歌唱绝对要比朗读来得更深情,更到位,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也表现得更鲜明,更丰满。我声情并茂地演唱了这首词,一曲终了,同学们沉浸在音乐的氛围中,我真切地感受到是音乐创造了如此动人的课堂,我用歌唱的方式传达给学生的信息更美好,更丰富。
课后,我还在班上举办了一场关于语文课本的演唱会,让同学们演唱,他们争先恐后深情地演唱了李商隐的《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李煜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等诗词;读了《智取生辰纲》以后,他们还唱起了电视连续剧《水浒》的主题曲:“滔滔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我就趁机给同学们讲“是啊!英雄已离我们远去,但英雄的形象却如青山矗立在我们心中”。在这次班会活动中,同学们既享受到了音乐艺术的魅力,又背诵了许多古诗词。
第二,在讲解课文时用音乐诠释情感,展现意境。这大概是我迄今为止所听过的最具特色的一堂语文课了,是一位老师上的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他讲得并不多,引导学生弄清了文眼和文脉,然后让学生自己反复品读课文。最后,他对文中“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一语作了这样的发挥:作者不是说荷塘上的月色像名画,而是说它像名曲——这就写得好,融进了自己的审美体验。艺术虽有不同的门类,但又是相通的,因为它们都是人的思想情感的载体。大家都欣赏过《梁祝》这首小提琴协奏曲吧,它就是依据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再创作。一个感人的爱情悲剧被演绎成了一首脍炙人口的名曲。出乎人们意料的是他接下来的话:
多少年来,我也一直希望有人把《荷塘月色》这篇美文改编为一支小提琴曲,名字就叫《荷塘月色》,可是一直没有人做这件事,于是我就作了大胆的尝试,接下来就给大家表演一下。
他便拿出小提琴,在一阵热烈的掌声之后,随着他专注而又充满激情的演奏,徐疾有致、悠扬动听的琴声流淌进了人们的心田。听课者和学生们重又走进了《荷塘月色》那美妙的画面和深邃的意境之中,而且在想象中生出了许多新的体验,似乎触摸到了作者内心那淡淡的喜悦和淡淡的哀愁……
也许是枯燥雷同、沉闷乏味的语文课我们见得太多,这堂别开生面的课给人们带来的冲击是可想而知的。更应该引起我们注意的是,上这堂课的老师不仅文学修养深厚,还是一位音乐爱好者,他在音乐方面的天赋、素养和造诣常常得到专业人士的称赞。这使我想起“善教者,必多才艺”这一古语,还使我想到,作为语文教师,除了专业知识,是否还应拥有个人的喜爱、癖好、擅长和某种才智优势?
高雅的兴趣爱好,既是一种精神寄托,又是对个人气质和素养的浸润和培育。优秀的语文教师,大概首先应该是喜欢吟诗诵文、喜欢舞文弄墨的语文爱好者。如钱夢龙老师就对古诗有癖好,他说:“课余之暇,一卷在手,高吟低唱,不仅烦虑尽清,还可进入一种‘忘我’的境界。柳永所以要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实在是很可以理解的。”江苏有位教师每逢开讲文言文单元,每文必唱,他说:“细品古诗文,不唱不能进入角色,不唱不能出意境。”在课讲之余,琅琅一唱,让当代的“追星族”享受一下古典美的熏陶。他甚至认为“粉笔生涯,以唱为乐”。爱因斯坦曾经用小提琴演奏来代替他的物理演讲,并认为“将会更加愉快,更易理解”。
作为语文教育者,我们何不寓教于乐,以“乐”助教呢?让我们把音乐的春风吹进语文课堂,吹进学生心田,激起我们共同的情感涟漪,享受音乐与文学带给我们的美好体验。我愿意把美的内容用美的形式表达出来,奉献给追求美的青年学生,美化他们的心灵。写到这里,想起我们的至圣先师孔夫子,他倒是颇多才艺的,他会吹吹打打,所以时与弟子相娱而“多乐也”。他精晓音乐,尤对礼乐所知甚多,常常以乐喻理,深入浅出。他深究“易学”,以至于“韦编三绝”,造诣颇深。无怪乎他不无得意地说:“予多才也,多乎哉,不多也。”今天,学一学孔夫子的这一点,也许可以帮助我们摆脱匠气,多一点灵气吧。
第一,直接把课文唱出来。例如九年级语文上册李清照的词《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这首词十分细腻地写出了抒情主人公在经历了国家败亡、家乡沦陷、文物丢失、丈夫病死等不幸遭遇后,内心的悲痛,这种悲痛重得连船都载不动,要表达出这种感情,歌唱绝对要比朗读来得更深情,更到位,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也表现得更鲜明,更丰满。我声情并茂地演唱了这首词,一曲终了,同学们沉浸在音乐的氛围中,我真切地感受到是音乐创造了如此动人的课堂,我用歌唱的方式传达给学生的信息更美好,更丰富。
课后,我还在班上举办了一场关于语文课本的演唱会,让同学们演唱,他们争先恐后深情地演唱了李商隐的《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李煜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等诗词;读了《智取生辰纲》以后,他们还唱起了电视连续剧《水浒》的主题曲:“滔滔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我就趁机给同学们讲“是啊!英雄已离我们远去,但英雄的形象却如青山矗立在我们心中”。在这次班会活动中,同学们既享受到了音乐艺术的魅力,又背诵了许多古诗词。
第二,在讲解课文时用音乐诠释情感,展现意境。这大概是我迄今为止所听过的最具特色的一堂语文课了,是一位老师上的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他讲得并不多,引导学生弄清了文眼和文脉,然后让学生自己反复品读课文。最后,他对文中“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一语作了这样的发挥:作者不是说荷塘上的月色像名画,而是说它像名曲——这就写得好,融进了自己的审美体验。艺术虽有不同的门类,但又是相通的,因为它们都是人的思想情感的载体。大家都欣赏过《梁祝》这首小提琴协奏曲吧,它就是依据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再创作。一个感人的爱情悲剧被演绎成了一首脍炙人口的名曲。出乎人们意料的是他接下来的话:
多少年来,我也一直希望有人把《荷塘月色》这篇美文改编为一支小提琴曲,名字就叫《荷塘月色》,可是一直没有人做这件事,于是我就作了大胆的尝试,接下来就给大家表演一下。
他便拿出小提琴,在一阵热烈的掌声之后,随着他专注而又充满激情的演奏,徐疾有致、悠扬动听的琴声流淌进了人们的心田。听课者和学生们重又走进了《荷塘月色》那美妙的画面和深邃的意境之中,而且在想象中生出了许多新的体验,似乎触摸到了作者内心那淡淡的喜悦和淡淡的哀愁……
也许是枯燥雷同、沉闷乏味的语文课我们见得太多,这堂别开生面的课给人们带来的冲击是可想而知的。更应该引起我们注意的是,上这堂课的老师不仅文学修养深厚,还是一位音乐爱好者,他在音乐方面的天赋、素养和造诣常常得到专业人士的称赞。这使我想起“善教者,必多才艺”这一古语,还使我想到,作为语文教师,除了专业知识,是否还应拥有个人的喜爱、癖好、擅长和某种才智优势?
高雅的兴趣爱好,既是一种精神寄托,又是对个人气质和素养的浸润和培育。优秀的语文教师,大概首先应该是喜欢吟诗诵文、喜欢舞文弄墨的语文爱好者。如钱夢龙老师就对古诗有癖好,他说:“课余之暇,一卷在手,高吟低唱,不仅烦虑尽清,还可进入一种‘忘我’的境界。柳永所以要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实在是很可以理解的。”江苏有位教师每逢开讲文言文单元,每文必唱,他说:“细品古诗文,不唱不能进入角色,不唱不能出意境。”在课讲之余,琅琅一唱,让当代的“追星族”享受一下古典美的熏陶。他甚至认为“粉笔生涯,以唱为乐”。爱因斯坦曾经用小提琴演奏来代替他的物理演讲,并认为“将会更加愉快,更易理解”。
作为语文教育者,我们何不寓教于乐,以“乐”助教呢?让我们把音乐的春风吹进语文课堂,吹进学生心田,激起我们共同的情感涟漪,享受音乐与文学带给我们的美好体验。我愿意把美的内容用美的形式表达出来,奉献给追求美的青年学生,美化他们的心灵。写到这里,想起我们的至圣先师孔夫子,他倒是颇多才艺的,他会吹吹打打,所以时与弟子相娱而“多乐也”。他精晓音乐,尤对礼乐所知甚多,常常以乐喻理,深入浅出。他深究“易学”,以至于“韦编三绝”,造诣颇深。无怪乎他不无得意地说:“予多才也,多乎哉,不多也。”今天,学一学孔夫子的这一点,也许可以帮助我们摆脱匠气,多一点灵气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