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过期的食物,买不买?

来源 :健康之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lin04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最近,一项关于在超市设立临界食品专区的提议,进入了公众视野。又是一项和吃有关的争议,引来诸多关注也理所当然。
  不要对“临界”有心理障碍
  “临界”顾名思义就是接近过期,这样的食物并不意味着食物不能食用,或者安全性已经下降。保质期不等于最后可食时间,只是它的品质可能有某种程度的下降。所以,一些过了保质期的食物,如果状态正常,仍然可以食用。比如说,面包没有发霉也没有变硬,颜色、味道和口感正常;果酱和蜂蜜没有发霉也没有酒味,味道和口感正常,不一定非要扔进垃圾桶。还有一些冷冻食品过期之后,致病菌可能没有超标,煮后吃下去也没有造成不良反应,但由于存放时间太长,风味、口感已经发生了一些变化,味道不够新鲜了,维生素含量也有下降,脂肪也可能会发生轻微氧化。又比如说,酸奶、乳酸菌饮料等过期之后如果颜色、状态、风味正常,但其中活乳酸菌的数量已经大幅度下降,可能失去了部分保健价值。
  
  保质期,界限法律而不是界定消费
  严格意义上说,保质期的界限在于界定法律责任。在这个日子之前,商场可以合法销售,有任何质量问题,由生产者负法律责任。但买来之后在消费者家里过期,万一出现食品安全问题或品质明显下降的情况,商家和生产厂家是不负法律责任的。所以,消费者要自行判断过期食物是否能够食用。
  
  临界食品,买得?买不得?
  超市里常常会有临界食品打折促销的活动,价格便宜许多,这种食品到底能不能买?我认为,是完全可以买的。理由有三个:1.任何一个产品的保质期,都要求一定的储藏条件。如果一种产品注明室温下存放3个月,它在冷藏室里很可能放5个月也没问题;2.买到快过期的临界食品,一定要及时食用,不要长时间闲置;3.如果知道自己没法在到期之前吃完,可以将大包装提前分装成小包装扎好口,分别放进冻箱里冷冻起来。吃的时候取出来,用微波炉的化冻档转1分钟就好了,新鲜如初。
  小链接:
  标注保质期1年或更长的,临界期为到期前45天(比如罐头、糖果、饼干等);
  标注保质期6~12个月的,临界期为到期前20天(比如方便面、无菌包装的牛奶果汁之类);
  标注保质期3~6个月的,临界期为到期前15天(比如一些真空包装并冷藏的熟食品、速食米饭之类);
  标注保质期30~90天的,临界期为到期前10天(比如一些灭菌包装的肉食品、鲜鸡蛋等);
  标注保质期16~30天的,临界期为到期前5天(比如酸奶、点心等);
  标注保质期少于15天的,临界期为到期前1~4天(比如牛奶、活菌乳饮料、主食、未灭菌熟食、未灭菌盒装豆制品等)。
  
其他文献
怪病频出:医学昌明的代价?为什么在医学昌明的21世纪,还会频繁出现这样或那样令人们束手无策的“怪病”?医学是不是在某种程度上孕育和催生了这些恐怖的怪胎?医学昌明,是福是祸?德国等地爆发的严重腹泻疫情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韩国多名孕妇疑似感染未知病毒,导致肺快速纤维化,NDM-1型超级耐药细菌、甲型H1N1流感、SARS病毒……似乎在医学昌明的21世纪,这样或那样令人们束手无策的“怪病”更加频繁地出现
期刊
阿兹海默症的7个兄弟  老年痴呆症并不等于阿兹海默症,老年性痴呆至少有3种,另外还有非老年性的痴呆。这些导致认知能力下降的脑神经疾病就像是一个大家族中的兄弟姐妹。它们之间有相似之处,例如都是大脑病变让患者的思维、行动、语言能力受到损害;也有不同,例如发病原因不同,病变位置不同让患者的症状也不同。    路易体痴呆症——有20%的老年痴呆症患者都属于路易体痴呆症。它的大多数症状与阿兹海默症相似,不同
期刊
预测心脏病何时发作  美国斯克里普斯应用科学研究所(STSI)近期发现,患者在心脏病发作后,其血内皮细胞会变大和变形,甚至出现多个细胞核。如果及时通过血液检查发现这种细胞异常,可以帮助医生判断患者会否在短时间内心脏病发作。研究者希望在1~2年内,医生能够通过更为准确的血液检测判断患者几周内心脏病的发作情况,并有机会采取更为有效的治疗手段。    发现早期肺癌  早期肺癌通常没有明显症状,有85%的
期刊
最近有许多羊奶比牛奶更接近母乳的传言,但向来对食品管理较为严格的欧洲食品安全局并没有批准以羊奶作为配方奶的蛋白质来源。羊奶、牛奶,到底孰优孰劣?  母乳>配方奶>普通牛奶or普通羊奶  对于1岁以下的婴儿,在母乳面前,羊奶和牛奶都一败涂地。即使真的没有条件喝母乳,也应该选择适合婴儿年龄的配方奶粉,不能直接用羊奶替代。如果怀疑自己的宝宝对配方奶过敏或乳糖不耐受,应该先询问儿科医生的意见,看宝宝是否适
期刊
各个器官就像身体的零件,如果所有坏零件都可以被换掉就好了!现代医疗科技告诉你,这正在逐步实现。  疾病、老化、意外让我们的器官出现问题,甚至完全丧失功能,科学的进步使越来越多的人造器官可以媲美人体器官,让使用者恢复失去的功能或者寿命得到延长。也许以后,我们可以依靠人造器官活到100多岁,不过身体中人造器官的比例可能与我们的年龄成正比。下面来看看,目前最先进的人造器官吧。    A大脑  大脑是全身
期刊
美国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前段时间推出了一系列名为「前烟民的忠告」的公益广告。满目苍夷的广告主角们让观众深刻地意识到:吸烟有害健康,不死也得残废。  5月31日是一年一度的“世界无烟日”,希望所有烟民都能够在这种震撼教育的影响下决心戒烟,而非烟民也在恐惧之中远离烟草。    代价:断手断脚  Brand从青少年时期开始吸烟,18岁被诊断患有伯葛氏病,但他并没有立即戒烟。接下来的9年中,他被截去双腿和几
期刊
抑郁情绪不同于抑郁症,每个人都会有,例如“郁闷”、“烦躁”等等感受。虽然持续性的抑郁情绪可能发展成为抑郁症,但是在这之前,它对你的人生仍然有一些积极作用。  抑郁情绪让你变聪明?  美国福尼亚州立联邦大学的一位心理学家发现,几乎所有人在解决难题时都会产生一些抑郁情绪,这也许是因为坏心情有助于思考。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的一位心理学家也有相似的发现:相比心情好的实验参与者,情绪抑郁的实验参与者更善于
期刊
肥胖症的诞生  19世纪,英国外科医生William Wadd目睹了一位肥胖者在死前痛不欲生的12小时,并在解剖时发现他的心脏像一个大油包。为了避免其他肥胖者重蹈覆辙,Wadd于1810年出版了《将肥胖视为疾病》(On Corpulence or Obesity as a Disease)。书中,他提及了肥胖对健康、生活以及心理的坏处,提议将肥胖视作一种可能致死的疾病,并总结了当时多位医生的减肥建
期刊
在西方人眼中,是一次完美的体检;但在我们眼中,可能非常不满意。我们对体检的理解正确吗?我们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体检?  一次让人不满的体检  吴云是一家公司的高管,今年46岁。她的父母年近80岁,每天仍能携手去公园散步。吴云平素身体健康,三年来一直坚持做瑜伽,偶尔去游泳。记忆中,除了几次感冒外,没得过其他的病。去年开始,吴云觉得月经有些不规律,妇科医生认为她是“更年期前期”。  吴云通过关系托人找到一
期刊
催产素被称为爱的荷尔蒙,它令我们更易相信他人、富有同情心、慷慨、易于合作。它似乎能解决一切问题,让夫妻越过越甜蜜,朋友越来越融洽,家人越来越亲密……可它也有邪恶的一面。  催产素:大脑中的神经调制物,最早发现女性在分娩时分泌,后来发现人在性高潮、得到认可、恋爱和育儿时也会分泌。缺少催产素的人通常都有难以融入社会、情绪不佳等问题。催产素的分泌与情感密不可分,因此被称为爱的荷尔蒙或者拥抱荷尔蒙。不过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