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过一番“奋笔疾书”,收集到丰富的采访信息之后,一些“健忘”的同学大概会第一时间开始撰写新闻稿,以免被时间冲淡记忆。其实,在这期间,你忽略了一个很重要的环节,那就是采访笔记的整理工作哦!
经过一番认真细致的采访,我们的小记者往往能获得大量的信息,而如何从繁杂的信息中找到有用的素材,就是接下来笔记整理工作的重点了。大家可不要小看这个步骤,这就好比整理房间,只有将“物品”进行有序地归纳整理,在写新闻稿时,我们才能做到主题鲜明、条理清晰。
■笔记整理要及时
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采访结束后,顿觉如释重负,于是把笔记本往桌上一撇,自顾自地放松去了,谁知几天过后再拿起笔记一看,却看不懂自己写的是什么,甚至回忆不起采访现场的情况了。为什么会这样呢?这是因为遗忘有一种特殊的规律——先快后慢。所以采访一结束,我们就要把握住印象最深刻的“记忆黄金时段”,立即进行记录整理。此时,由于我们的记忆还很新鲜,还保留着身临其境的感觉,我们就能迅速回忆起很多重要的新闻素材。
■笔记整理的内容
采访笔记需要整理的内容分为两部分。
一部分是素材整理。采访笔记是记者在采访中获得的重要材料,由于这些材料是记者直接从现场或采访对象那里得来的,所以也叫“原始材料”或“第一手材料”,采访一结束,我们就应该第一时间及时整理。
另一部分是信息核实。我们通过采访获得的信息有的并不一定完全正确、全面,采访对象有时会受到心理或表达能力的限制,从而影响到采访信息的真实性。遇到这种情况该怎么办呢?这就需要我们不厌其烦地加以验证,也就是核实信息。其实做起来很简单,只要多询问一句“是这样吗”就可以了。
■笔记整理三步走
有些小记者在整理采访笔记时不得要领,往往把采访中你问我答的内容全部写进文章中。其实,这样不仅不能突出主题和重点,还会使文章显得拖沓乏味。那么,我们的小记者应该如何整理采访笔记呢?
第一步:通读笔记
在通读的过程中,我们可以一边阅读全文,一边回忆整个采访过程,将有用的材料用波浪线勾出来,再把现场当时来不及记下又用心观察到的细节插入到笔记中事先留下的空白处,最后将文字、数据等材料一一整理好。
第二步:标注页码符号
再次通读经过初步整理后的采访笔记,为笔记分页,同时在写稿可能会用到的素材旁边标注自己常用的符号,如☆、○、﹡等,这样找资料时就能一目了然。
第三步:初拟写作提纲
用不同颜色的笔将笔记上的材料进行分类,比如谈事件发生原因的用红色笔勾出来,谈事件发生过程的用蓝色笔勾出来,谈事件结果的用黑色笔勾出来等等。有了这些分类标注,一篇笔记就变成了一份初步的写作提纲,再稍作加工,一篇新闻初稿就写成了。这样做是不是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呢?
此外,对于写稿时没有用到的采访素材,大家可不要置之不理哦,这些素材可以为我们建立和充实自己的资料“小仓库”,待到用时便可随意选取。可不要小看这个随手之举哦,著名作家廖沫沙曾打过一个生动的比喻:“这就像农民捡粪,农民出门总随身带一个粪筐,见粪就捡成为习惯。专门出门捡粪倒不一定能捡到很多,一养成习惯自然就积少成多。积累知识就要有农民捡粪的劲头。”
经过一番认真细致的采访,我们的小记者往往能获得大量的信息,而如何从繁杂的信息中找到有用的素材,就是接下来笔记整理工作的重点了。大家可不要小看这个步骤,这就好比整理房间,只有将“物品”进行有序地归纳整理,在写新闻稿时,我们才能做到主题鲜明、条理清晰。
■笔记整理要及时
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采访结束后,顿觉如释重负,于是把笔记本往桌上一撇,自顾自地放松去了,谁知几天过后再拿起笔记一看,却看不懂自己写的是什么,甚至回忆不起采访现场的情况了。为什么会这样呢?这是因为遗忘有一种特殊的规律——先快后慢。所以采访一结束,我们就要把握住印象最深刻的“记忆黄金时段”,立即进行记录整理。此时,由于我们的记忆还很新鲜,还保留着身临其境的感觉,我们就能迅速回忆起很多重要的新闻素材。
■笔记整理的内容
采访笔记需要整理的内容分为两部分。
一部分是素材整理。采访笔记是记者在采访中获得的重要材料,由于这些材料是记者直接从现场或采访对象那里得来的,所以也叫“原始材料”或“第一手材料”,采访一结束,我们就应该第一时间及时整理。
另一部分是信息核实。我们通过采访获得的信息有的并不一定完全正确、全面,采访对象有时会受到心理或表达能力的限制,从而影响到采访信息的真实性。遇到这种情况该怎么办呢?这就需要我们不厌其烦地加以验证,也就是核实信息。其实做起来很简单,只要多询问一句“是这样吗”就可以了。
■笔记整理三步走
有些小记者在整理采访笔记时不得要领,往往把采访中你问我答的内容全部写进文章中。其实,这样不仅不能突出主题和重点,还会使文章显得拖沓乏味。那么,我们的小记者应该如何整理采访笔记呢?
第一步:通读笔记
在通读的过程中,我们可以一边阅读全文,一边回忆整个采访过程,将有用的材料用波浪线勾出来,再把现场当时来不及记下又用心观察到的细节插入到笔记中事先留下的空白处,最后将文字、数据等材料一一整理好。
第二步:标注页码符号
再次通读经过初步整理后的采访笔记,为笔记分页,同时在写稿可能会用到的素材旁边标注自己常用的符号,如☆、○、﹡等,这样找资料时就能一目了然。
第三步:初拟写作提纲
用不同颜色的笔将笔记上的材料进行分类,比如谈事件发生原因的用红色笔勾出来,谈事件发生过程的用蓝色笔勾出来,谈事件结果的用黑色笔勾出来等等。有了这些分类标注,一篇笔记就变成了一份初步的写作提纲,再稍作加工,一篇新闻初稿就写成了。这样做是不是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呢?
此外,对于写稿时没有用到的采访素材,大家可不要置之不理哦,这些素材可以为我们建立和充实自己的资料“小仓库”,待到用时便可随意选取。可不要小看这个随手之举哦,著名作家廖沫沙曾打过一个生动的比喻:“这就像农民捡粪,农民出门总随身带一个粪筐,见粪就捡成为习惯。专门出门捡粪倒不一定能捡到很多,一养成习惯自然就积少成多。积累知识就要有农民捡粪的劲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