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教学的深邃,使一线教师似乎永远站在“未知”的门槛边。而发现“未知”,比“已知”更加可贵。关于“上好一堂课”,有这样一句话“教出来的是外在的知识与技能,育出来的才是内在的能力和品格。”细细琢磨,其蕴含的道理值得教师们认真探索。众所周知,高考是以学科核心素养作为考查重心,即考查学生在整体理解学科知识的基础上运用学科知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注重引导学生对各种情境的理解以及知识的迁移运用。学科核心素养不是直接由教师教出来的,而是在问题情境中借助问题解决的实践培育起来的。我们要培养学生的学科能力,就必须在需要这种能力的问题情境中才能实现。基于此,在高中语文课堂上,有效设置相关的学习情境,并针对该情境引申出指向语文核心素养的问题,要求学生运用学科知识和技能、学科思想和方法完成学习任务,由此让学生的核心素养能力得到有效训练。
课堂学习情境是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形成、发展和表现的载体。在真实而富有意义的情境中,学生语文实践的兴趣被激发起来,语文实践活动得以发生,语文实践能力得以发展。理论上如是描述,在操作层面该如何实现完成教学任务,为提升学科素养服务呢?我们试以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祝福》这节课的教学为例来做个解说与探讨。
一、借“媒”设置情境,抛出“未知”缺口
在《祝福》这节课的教学中,一开课,老师借多媒体设置情境:葛平演唱的《怒放的生命》音乐响起,媒体显示出怒放的花朵。导入语:“我想要怒放的生命,可是我却不得不凋零。这就是祥林嫂,一个可怜的女人。”此时,多媒体切换成大雪中祥林嫂拄着拐杖的图象,配上背景音乐《二泉映月》,老师抛出“未知”缺口:这篇小说,写的是一个善良本分女子的悲剧,却以“祝福”为题,妥当吗?
教师在教学导入中借助音乐的渲染,扣住学生的心弦,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把学生带入到特定的意境中,使之产生强烈的感情共鸣,并用情去阅读和欣赏课文,做到情理结合。温婉的音乐使人陶醉,凄美的音乐令人哀思,澎湃的音乐让人奋发,教师通过选择和文章内容情感相配的音乐创造情境,引导学生进入作品特定的氛围,调动学生的联想和想象思维,陶冶学生的审美情趣,让学生在与文本切合的氛围中进入文本的学习。
接着,老师用多媒体切换成大雪中祥林嫂拄着拐杖的图象。图画是展示形象的主要手段,语文教学过程中,用图画再现课文情境,实际上就是把课文形象化。语文教材内容十分丰富,古今中外,天文地理,无所不包。有些是学生熟知的,有些却是学生比较陌生的。运用图象辅助教学,可缩短学生和客观事物间的距离,在学生心中唤起强烈的真实感。
教师设置的“未知”缺口:“这篇小说写的是一个善良本分女子的悲剧,却以‘祝福’为题,妥当吗?”教师以一个看似简单的问题拉开了一堂课的序幕,给学生带来思考探索的欲望。用一个这样大的教学缺口让学生来阅读、思考和回答,为的是让学生自己感觉、体验和交流。这样的安排不仅有助于把握如何鉴赏小说,而且有利于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
在尊重学生个性理解的情境中,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学习,生命的个性得以彰显。在课堂上,教师不再是语文知识的灌输者、知识的权威,而成为了教学的组织者、知识的引导者,实现了“教的本质在于引导”,做到了“含而不露,引而不发。”
二、以“改”设置情境,填补“未知”缺口
新课标指出:“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种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这堂课,教师接着以“改”设置情境,填补“未知”缺口:既然同学们觉得本文以“祝福”为题不当,那么,能否换个更合适的题目。
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被调动起来了,纷纷发表自己的意见:有学生说,祥林嫂的悲剧与春天有着微妙的关联:立春之日,丈夫死去;孟春之时,被迫改嫁;暮春时节,儿被狼叼;迎春之日,惨然离世。祥林嫂的不幸遭遇都发生在春天,为此,课文题目改为“一个没有春天的女人”更合适。也有学生说,祥林嫂惨死在冬天即将结束,春天将至的祝福的晚上。春天象征着希望,祥林嫂是一個不能有春天的女人,即她是一个没有希望,或者说不能有希望的女人。为此,课文题目改为“一个没有希望的女人”更合适。也有学生说,课文题目改为“鲁镇的故事”或“祥林嫂的故事”更好……
在此情境下,教师进行引导:鲁镇到底是个什么地方,竟容不下一个善良本分的女子?让我们一起走进鲁镇,从传统民俗看鲁镇文化。鲁镇作为一个秉承着几千年文化传统的民俗村,它有哪些民俗?从这些民俗可看出鲁镇是个怎样的社会?通过探究,学生明白:鲁镇有祝福的民俗,准备福礼的是女人,拜的却仅限于男人,可见这是个男权社会,男尊女卑。鲁镇有抢亲的民俗,女人可以像牲口一样买卖,没有尊严,没有自由。鲁镇歧视再嫁寡妇,人们嘲笑祥林嫂额上的疤痕,不准她动祭品,可看出人们对她的歧视,对贞节的看重,“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的观念深入人心。
还有学生说,课文题目改为“是谁杀了祥林嫂?”或“祥林嫂的悲剧”更好。师生在这一学习情境下继续探究,究竟是谁杀了祥林嫂:鲁四老爷,因为他剥削了祥林嫂;祥林嫂婆婆,因为她劫卖了祥林嫂;柳妈,因为她的“地狱之说”加重了祥林嫂的精神负担;“我”,因为“我”的无能,导致了祥林嫂的死亡……
在这样的活动中,教师激发了学生的思维,唤醒了学生沉睡的潜能。提升语文学科核心素养,要求我们除了语文课堂教学之外,还要从生活中学习语文。生活有多宽,语文就有多广。在这里,既有联系新旧知识创设的学习情境,也有通过背景知识来创设的学习情境,还可以通过问题来创设课堂学习情境。
三、借“他”设置情境,拓宽“未知”缺口
学习情境的创设是灵活多变的,丰富的教学情境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锻炼机会,发展了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合作意识和组织能力,开发了学生的多元智力,赋予了课堂教学极大的生命力。 接下来,教师借助“他山之石”来设置情境,以拓宽“未知”缺口。媒体出示“他山之石”:丁玲说过“祥林嫂是非死不行的,同情她的人和冷酷的人,自私的人,是一样把她往死里赶,是一样使她精神上增加痛苦。”老师接着引导学生:你们的观点和大作家丁玲的看法基本一致。如果祥林嫂的两个丈夫不死,如果祥林嫂的儿子不死,她有无活下来的可能?有学生说,如果贺老六不死,祥林嫂肯定生活得很幸福,如果儿子不死,她可以守着儿子过下去。为此,学生需要重新审视丁玲的解读,看是否存在着些微的瑕疵。有学生觉得应该在结尾加上“再加上老天爷也不让她活,她是非死不可的了!”这里,对丁玲的解读进一步完善,以此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不迷信权威的思想。
随后,又有学生发现了新问题: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里,封建礼教禁锢着每一个女性,而普天之下茫茫人海中,子死夫亡,被婆家所典卖的又何止祥林嫂一个?柔石的《为奴隶的母亲》同样也刻画的一个被压迫、被摧残、被蹂躏的贫苦妇女——春宝娘的形象。因生活所迫,她不得不忍痛撇下5岁的儿子春宝,被丈夫典到邻村一个地主秀才家当生儿子的工具。当地主的目的达到之后,她又被迫着和另一个儿子秋宝生离死别。她拖着黄瘦疲惫的身体,带着痴呆麻木的神情,离开秀才家,回到自己那间破屋的时候,已经奄奄一息,而分离了3年的儿子春宝又陌生得不认识她。同样遭遇的女性,为什么有的能坚韧地活着,有的却如祥林嫂般惨别人世?这样一比较,学生就感悟到:人物自身性格、心理对命运的影响。学生学会了从多角度去思考祥林嫂悲剧的成因,发现一个新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可贵,学生意识到封建礼教是杀害祥林嫂的主要原因,而不可抗拒的自然力和祥林嫂自身性格、心理因素也不可忽视。
这里借助“他山之石”来设置情境,以拓宽“未知”缺口。学生联系文本阅读与思索,寻找解决的路径。联系阅读,就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从课内外材料中提取信息、获得意义的活动。一节课是否优质,我们要看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能否围绕目标,对相关知识进行纵横联系、互相贯通,以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这正印证了真实、富有意义的语文实践活动情境是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形成、发展的载体。
在课堂学习情境中,教师要有一双慧眼——适时地鼓励、引领学生去发现新问题,深入探究文本所蕴藏的丰富内涵。最后再回到小说题目,大家讨论认为,还是以“祝福”为题比较恰当。原因是:1.“祝福”是小说情节的枢纽,起于祝福,终于祝福,中间一再写到祝福,情节的发展与祝福密切相关;2.祥林嫂的悲惨遭遇是在祝福的欢乐气氛中展开的,鲜明的对照深化了小说的主题。
课堂结束时,《怒放的生命》音乐再次响起。教师小结:这节课,我们不仅把握了如何鉴赏小说的题目,而且领悟到环境描写的作用,同时通过对悲剧人物的分析,探究了悲剧的根源及社会意义,体悟到对生命的敬畏。
如果说课堂教学的开头是为了将学生引入到教学胜境之中,以求收到最佳效果的话,那么结尾艺术,就是要将教学小课堂带入人生大课堂,将最佳效果从课堂之点辐射到社会之面,达到余音绕梁、回味无穷之境界!这堂课,从开篇音乐的选择,到结尾音乐再次响起,教师找出一个与情境最吻合的音乐,或对比,或烘托,每一个问题的设置,环环相扣,力求张弛有度。
一切为了学生,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重視学生的情感体验,是情境教学的要求,更是课程改革的核心要求。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尽可能地创设良好的情境,发挥主导作用,将激发学生情感,激活学生思维,使学生在课堂上以饱满的热情,自觉自主地融入课堂学习中,共探“未知”的深邃,以取得最佳学习效果。
〔本文系江西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省级一般课题“基于学科素养下生命课堂的学习情境设置”(课题编号:20ZXYB04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通联:江西南丰县第一中学]
课堂学习情境是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形成、发展和表现的载体。在真实而富有意义的情境中,学生语文实践的兴趣被激发起来,语文实践活动得以发生,语文实践能力得以发展。理论上如是描述,在操作层面该如何实现完成教学任务,为提升学科素养服务呢?我们试以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祝福》这节课的教学为例来做个解说与探讨。
一、借“媒”设置情境,抛出“未知”缺口
在《祝福》这节课的教学中,一开课,老师借多媒体设置情境:葛平演唱的《怒放的生命》音乐响起,媒体显示出怒放的花朵。导入语:“我想要怒放的生命,可是我却不得不凋零。这就是祥林嫂,一个可怜的女人。”此时,多媒体切换成大雪中祥林嫂拄着拐杖的图象,配上背景音乐《二泉映月》,老师抛出“未知”缺口:这篇小说,写的是一个善良本分女子的悲剧,却以“祝福”为题,妥当吗?
教师在教学导入中借助音乐的渲染,扣住学生的心弦,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把学生带入到特定的意境中,使之产生强烈的感情共鸣,并用情去阅读和欣赏课文,做到情理结合。温婉的音乐使人陶醉,凄美的音乐令人哀思,澎湃的音乐让人奋发,教师通过选择和文章内容情感相配的音乐创造情境,引导学生进入作品特定的氛围,调动学生的联想和想象思维,陶冶学生的审美情趣,让学生在与文本切合的氛围中进入文本的学习。
接着,老师用多媒体切换成大雪中祥林嫂拄着拐杖的图象。图画是展示形象的主要手段,语文教学过程中,用图画再现课文情境,实际上就是把课文形象化。语文教材内容十分丰富,古今中外,天文地理,无所不包。有些是学生熟知的,有些却是学生比较陌生的。运用图象辅助教学,可缩短学生和客观事物间的距离,在学生心中唤起强烈的真实感。
教师设置的“未知”缺口:“这篇小说写的是一个善良本分女子的悲剧,却以‘祝福’为题,妥当吗?”教师以一个看似简单的问题拉开了一堂课的序幕,给学生带来思考探索的欲望。用一个这样大的教学缺口让学生来阅读、思考和回答,为的是让学生自己感觉、体验和交流。这样的安排不仅有助于把握如何鉴赏小说,而且有利于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
在尊重学生个性理解的情境中,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学习,生命的个性得以彰显。在课堂上,教师不再是语文知识的灌输者、知识的权威,而成为了教学的组织者、知识的引导者,实现了“教的本质在于引导”,做到了“含而不露,引而不发。”
二、以“改”设置情境,填补“未知”缺口
新课标指出:“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种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这堂课,教师接着以“改”设置情境,填补“未知”缺口:既然同学们觉得本文以“祝福”为题不当,那么,能否换个更合适的题目。
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被调动起来了,纷纷发表自己的意见:有学生说,祥林嫂的悲剧与春天有着微妙的关联:立春之日,丈夫死去;孟春之时,被迫改嫁;暮春时节,儿被狼叼;迎春之日,惨然离世。祥林嫂的不幸遭遇都发生在春天,为此,课文题目改为“一个没有春天的女人”更合适。也有学生说,祥林嫂惨死在冬天即将结束,春天将至的祝福的晚上。春天象征着希望,祥林嫂是一個不能有春天的女人,即她是一个没有希望,或者说不能有希望的女人。为此,课文题目改为“一个没有希望的女人”更合适。也有学生说,课文题目改为“鲁镇的故事”或“祥林嫂的故事”更好……
在此情境下,教师进行引导:鲁镇到底是个什么地方,竟容不下一个善良本分的女子?让我们一起走进鲁镇,从传统民俗看鲁镇文化。鲁镇作为一个秉承着几千年文化传统的民俗村,它有哪些民俗?从这些民俗可看出鲁镇是个怎样的社会?通过探究,学生明白:鲁镇有祝福的民俗,准备福礼的是女人,拜的却仅限于男人,可见这是个男权社会,男尊女卑。鲁镇有抢亲的民俗,女人可以像牲口一样买卖,没有尊严,没有自由。鲁镇歧视再嫁寡妇,人们嘲笑祥林嫂额上的疤痕,不准她动祭品,可看出人们对她的歧视,对贞节的看重,“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的观念深入人心。
还有学生说,课文题目改为“是谁杀了祥林嫂?”或“祥林嫂的悲剧”更好。师生在这一学习情境下继续探究,究竟是谁杀了祥林嫂:鲁四老爷,因为他剥削了祥林嫂;祥林嫂婆婆,因为她劫卖了祥林嫂;柳妈,因为她的“地狱之说”加重了祥林嫂的精神负担;“我”,因为“我”的无能,导致了祥林嫂的死亡……
在这样的活动中,教师激发了学生的思维,唤醒了学生沉睡的潜能。提升语文学科核心素养,要求我们除了语文课堂教学之外,还要从生活中学习语文。生活有多宽,语文就有多广。在这里,既有联系新旧知识创设的学习情境,也有通过背景知识来创设的学习情境,还可以通过问题来创设课堂学习情境。
三、借“他”设置情境,拓宽“未知”缺口
学习情境的创设是灵活多变的,丰富的教学情境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锻炼机会,发展了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合作意识和组织能力,开发了学生的多元智力,赋予了课堂教学极大的生命力。 接下来,教师借助“他山之石”来设置情境,以拓宽“未知”缺口。媒体出示“他山之石”:丁玲说过“祥林嫂是非死不行的,同情她的人和冷酷的人,自私的人,是一样把她往死里赶,是一样使她精神上增加痛苦。”老师接着引导学生:你们的观点和大作家丁玲的看法基本一致。如果祥林嫂的两个丈夫不死,如果祥林嫂的儿子不死,她有无活下来的可能?有学生说,如果贺老六不死,祥林嫂肯定生活得很幸福,如果儿子不死,她可以守着儿子过下去。为此,学生需要重新审视丁玲的解读,看是否存在着些微的瑕疵。有学生觉得应该在结尾加上“再加上老天爷也不让她活,她是非死不可的了!”这里,对丁玲的解读进一步完善,以此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不迷信权威的思想。
随后,又有学生发现了新问题: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里,封建礼教禁锢着每一个女性,而普天之下茫茫人海中,子死夫亡,被婆家所典卖的又何止祥林嫂一个?柔石的《为奴隶的母亲》同样也刻画的一个被压迫、被摧残、被蹂躏的贫苦妇女——春宝娘的形象。因生活所迫,她不得不忍痛撇下5岁的儿子春宝,被丈夫典到邻村一个地主秀才家当生儿子的工具。当地主的目的达到之后,她又被迫着和另一个儿子秋宝生离死别。她拖着黄瘦疲惫的身体,带着痴呆麻木的神情,离开秀才家,回到自己那间破屋的时候,已经奄奄一息,而分离了3年的儿子春宝又陌生得不认识她。同样遭遇的女性,为什么有的能坚韧地活着,有的却如祥林嫂般惨别人世?这样一比较,学生就感悟到:人物自身性格、心理对命运的影响。学生学会了从多角度去思考祥林嫂悲剧的成因,发现一个新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可贵,学生意识到封建礼教是杀害祥林嫂的主要原因,而不可抗拒的自然力和祥林嫂自身性格、心理因素也不可忽视。
这里借助“他山之石”来设置情境,以拓宽“未知”缺口。学生联系文本阅读与思索,寻找解决的路径。联系阅读,就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从课内外材料中提取信息、获得意义的活动。一节课是否优质,我们要看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能否围绕目标,对相关知识进行纵横联系、互相贯通,以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这正印证了真实、富有意义的语文实践活动情境是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形成、发展的载体。
在课堂学习情境中,教师要有一双慧眼——适时地鼓励、引领学生去发现新问题,深入探究文本所蕴藏的丰富内涵。最后再回到小说题目,大家讨论认为,还是以“祝福”为题比较恰当。原因是:1.“祝福”是小说情节的枢纽,起于祝福,终于祝福,中间一再写到祝福,情节的发展与祝福密切相关;2.祥林嫂的悲惨遭遇是在祝福的欢乐气氛中展开的,鲜明的对照深化了小说的主题。
课堂结束时,《怒放的生命》音乐再次响起。教师小结:这节课,我们不仅把握了如何鉴赏小说的题目,而且领悟到环境描写的作用,同时通过对悲剧人物的分析,探究了悲剧的根源及社会意义,体悟到对生命的敬畏。
如果说课堂教学的开头是为了将学生引入到教学胜境之中,以求收到最佳效果的话,那么结尾艺术,就是要将教学小课堂带入人生大课堂,将最佳效果从课堂之点辐射到社会之面,达到余音绕梁、回味无穷之境界!这堂课,从开篇音乐的选择,到结尾音乐再次响起,教师找出一个与情境最吻合的音乐,或对比,或烘托,每一个问题的设置,环环相扣,力求张弛有度。
一切为了学生,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重視学生的情感体验,是情境教学的要求,更是课程改革的核心要求。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尽可能地创设良好的情境,发挥主导作用,将激发学生情感,激活学生思维,使学生在课堂上以饱满的热情,自觉自主地融入课堂学习中,共探“未知”的深邃,以取得最佳学习效果。
〔本文系江西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省级一般课题“基于学科素养下生命课堂的学习情境设置”(课题编号:20ZXYB04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通联:江西南丰县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