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对手术治疗腮腺多形性腺瘤的的14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和回顾分析。现总结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2001~2010年对142例腮腺多形性腺瘤的患者采用手术治疗,并记录有详细且整的临床资料。其中女65例,男77例,年龄8~75岁,平均41.5岁。从患者发现肿瘤时开始到医院就诊时结束,病程1周~27年。其中60例患者发生在右侧,72例在左侧;肿瘤直径0.7~11㎝。初次发病者122例,复发者20例,有6例患者在就诊时发现有张口受限的症状。其次,按照腮腺解剖的部位区分,颌后区40例,耳前区30例,耳垂下区70例,咽区2例。手术前,对全部的患者的面神经功能检查,均正常。
手术方式:按常规情况,对全部患者采用“S”形切口解剖面神经。85例患者因肿瘤的体积小,且位于腮腺浅叶的浅面,可直接切除肿瘤加腮腺浅叶;45例患者的肿瘤位于浅叶,且紧靠面神经,需切除一小部分深叶和肿瘤加腮腺浅叶;12例患者因肿瘤位于深叶,故需全部切除腮腺。所有手术都保留了面神经,并用冰冻切片来随时检查与确诊。
结 果
经手术治疗后,所有患者都痊愈出院。142例患者的跟踪访查中发现,有9例复发(6.3%),经过密切的调查和跟踪随访,这些患者在进行了二次手术后,没有出现复发的情况。在142例患者中,发现4例患者的腮腺包膜有肿瘤细胞;26例患者的包膜已遭到肿瘤细胞的侵犯。在手术后,37例患者出现了暂时性的面瘫,3~7天后即恢复者15例,剩余患者在5个月内全部恢复。有29例(20.4%)患者均在术后4~8天内出现了暂时性的涎瘘,经过常规治疗后,均痊愈。45例(31.6%)患者为耳颞神经综合征。
讨 论
术后复发:手术后造成肿瘤复发大多是因为腮腺多形性腺瘤是中心性生长且及包膜的不完整造成的。再者是由肿瘤细胞对腮腺包膜的侵犯甚至穿破会在这个部位形成小的肿瘤结节,进而引起肿瘤的复发。查阅相关的文献,笔者总结成以下几点:①如果仅仅只将瘤体切除,术后再次发生肿瘤机率高达45%;②术后复发还会受到肿瘤的位置与大小影响。因为随着肿瘤的增大,其复发机会随肿瘤的扩大而成倍加大,尤其是深叶肿瘤,有较高的复发率,其中又以咽旁多形性腺瘤复发的机率最高。
在本组142例患者中,9例患者出现肿瘤的复发,其中深叶瘤体3例,瘤体>6㎝者2例;手术中,在膜外发现有瘤细胞的生长,剥离时有6例出现包膜破裂。最后,在采取切除肿瘤加部分腺体组织的手术方式时,最好是将范围确定在距肿瘤边缘0.5~1.0cm的正常腺体,可有效地降低术后肿瘤的复发。通过冰冻活检的方法去检查肿瘤性质和边缘切的除是否干净。如果出现复发的情况,可以观察到复发的肿瘤会沿着腺小叶的间隔浸润生长,所以,在面对复发性多形性腺瘤的病例时,为了降低肿瘤复发和恶变的机率,笔者建议应先采用一般的低度恶性肿瘤的方式治疗。
最常见的并发症:本组142例患者中术后,40例患者出现面神经损伤,其中16例(40%)是在二次手术后出现的面神经功能障碍,表现为下颌缘支和颊支的功能障碍。决定手术的关键在于面神经的解剖,应充分暴露出面神经,选择合适的方法,并以肿瘤大小和腮腺切除范围依据进行解剖。笔得认为,面神经损伤会随着面神经解剖范围增大而增大。在142例患者中,45例(31.6%)为耳颞神经综合征。浅叶切除者后的并发症远远低于深叶切除。可能是深叶被切除后,影响了汗腺分泌的末梢和腮腺分泌的耳颞神经末梢,使两者发生错位愈合的原因造成的。所以为了保护好耳颞神经,建议采取部分或区域性的切除来减小耳颞神经综合征的发生率。
腺导管的破损和残余腺体极易导致涎瘘的形成,一般情况下,手术后4~8天即会出现涎瘘。142例患者中,29例(20.4%)出现了涎瘘。笔者认为,术后涎瘘的预防关键在于术后要彻底扎好残余的腺体;确定好适宜的加压包扎时间,最迟不超过拆线后1周;根据唾液的分泌情况,可给患者口服一定剂量的阿托品;饮食以清淡为宜,忌酸和香味重的食物。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2001~2010年对142例腮腺多形性腺瘤的患者采用手术治疗,并记录有详细且整的临床资料。其中女65例,男77例,年龄8~75岁,平均41.5岁。从患者发现肿瘤时开始到医院就诊时结束,病程1周~27年。其中60例患者发生在右侧,72例在左侧;肿瘤直径0.7~11㎝。初次发病者122例,复发者20例,有6例患者在就诊时发现有张口受限的症状。其次,按照腮腺解剖的部位区分,颌后区40例,耳前区30例,耳垂下区70例,咽区2例。手术前,对全部的患者的面神经功能检查,均正常。
手术方式:按常规情况,对全部患者采用“S”形切口解剖面神经。85例患者因肿瘤的体积小,且位于腮腺浅叶的浅面,可直接切除肿瘤加腮腺浅叶;45例患者的肿瘤位于浅叶,且紧靠面神经,需切除一小部分深叶和肿瘤加腮腺浅叶;12例患者因肿瘤位于深叶,故需全部切除腮腺。所有手术都保留了面神经,并用冰冻切片来随时检查与确诊。
结 果
经手术治疗后,所有患者都痊愈出院。142例患者的跟踪访查中发现,有9例复发(6.3%),经过密切的调查和跟踪随访,这些患者在进行了二次手术后,没有出现复发的情况。在142例患者中,发现4例患者的腮腺包膜有肿瘤细胞;26例患者的包膜已遭到肿瘤细胞的侵犯。在手术后,37例患者出现了暂时性的面瘫,3~7天后即恢复者15例,剩余患者在5个月内全部恢复。有29例(20.4%)患者均在术后4~8天内出现了暂时性的涎瘘,经过常规治疗后,均痊愈。45例(31.6%)患者为耳颞神经综合征。
讨 论
术后复发:手术后造成肿瘤复发大多是因为腮腺多形性腺瘤是中心性生长且及包膜的不完整造成的。再者是由肿瘤细胞对腮腺包膜的侵犯甚至穿破会在这个部位形成小的肿瘤结节,进而引起肿瘤的复发。查阅相关的文献,笔者总结成以下几点:①如果仅仅只将瘤体切除,术后再次发生肿瘤机率高达45%;②术后复发还会受到肿瘤的位置与大小影响。因为随着肿瘤的增大,其复发机会随肿瘤的扩大而成倍加大,尤其是深叶肿瘤,有较高的复发率,其中又以咽旁多形性腺瘤复发的机率最高。
在本组142例患者中,9例患者出现肿瘤的复发,其中深叶瘤体3例,瘤体>6㎝者2例;手术中,在膜外发现有瘤细胞的生长,剥离时有6例出现包膜破裂。最后,在采取切除肿瘤加部分腺体组织的手术方式时,最好是将范围确定在距肿瘤边缘0.5~1.0cm的正常腺体,可有效地降低术后肿瘤的复发。通过冰冻活检的方法去检查肿瘤性质和边缘切的除是否干净。如果出现复发的情况,可以观察到复发的肿瘤会沿着腺小叶的间隔浸润生长,所以,在面对复发性多形性腺瘤的病例时,为了降低肿瘤复发和恶变的机率,笔者建议应先采用一般的低度恶性肿瘤的方式治疗。
最常见的并发症:本组142例患者中术后,40例患者出现面神经损伤,其中16例(40%)是在二次手术后出现的面神经功能障碍,表现为下颌缘支和颊支的功能障碍。决定手术的关键在于面神经的解剖,应充分暴露出面神经,选择合适的方法,并以肿瘤大小和腮腺切除范围依据进行解剖。笔得认为,面神经损伤会随着面神经解剖范围增大而增大。在142例患者中,45例(31.6%)为耳颞神经综合征。浅叶切除者后的并发症远远低于深叶切除。可能是深叶被切除后,影响了汗腺分泌的末梢和腮腺分泌的耳颞神经末梢,使两者发生错位愈合的原因造成的。所以为了保护好耳颞神经,建议采取部分或区域性的切除来减小耳颞神经综合征的发生率。
腺导管的破损和残余腺体极易导致涎瘘的形成,一般情况下,手术后4~8天即会出现涎瘘。142例患者中,29例(20.4%)出现了涎瘘。笔者认为,术后涎瘘的预防关键在于术后要彻底扎好残余的腺体;确定好适宜的加压包扎时间,最迟不超过拆线后1周;根据唾液的分泌情况,可给患者口服一定剂量的阿托品;饮食以清淡为宜,忌酸和香味重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