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研究背景
从粗暴的“城市更新”运动后,人们从老城区中迁移而被重新安置到城市郊区后滋生出的矛盾与问题,可发现住区规划往往大多停留在物质层面,对历史住区的改造往往使住区失去了居住功能的本性,历史文化沦为新兴商业的装饰点缀,传统住区文化也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而逐渐消亡。城市更新已不仅仅是简单的旧房拆除新建,更多的是关注社会的安定及人民的安居乐业。另外,当历史住区改造项目与旅游开发相结合,大量旅游设施的新建及大批外来人口的进入,又会导致住区原有生活环境逐渐变异。此外,一些更大范围的历史住区由于无法吸引投资而一直处于被动保护的状态,日渐衰退,而居民参与住区改造的更是少之又少。因而在一系列强制拆迁、整体迁移、完全新建的更新方式之后,我们不得不反思历史住区的情感联系、历史环境的集体记忆、传统文化的氛围营造在城市更新中所具有的永恒价值,重新探索在当下与未来、社会的技术与文化语境下的城市历史街区更新与再生的路径。
二、微循环一多样化一渐进式更新:北京历史街区更新的概念
北京是中国古老文化的聚集地,北京旧城的结构、肌理、尺度体现了老北京人传统的生活方式与生存状态,大栅栏作为北京旧城保存较为完整的传统街区,街道的结构以及院落的形态基本保持原状。阜内白塔寺历史文化保护区与国家金融中心仅一街之隔,是一个由众商圈包围的一个充满丰富文化遗产的文化绿洲。本文选取大栅栏与白塔寺街区的改造案例为研究对象,通过它的更新计划总结历史街区更新与再生的路径,以及激发社区公共参与社区营造的积极对策Ⅲ:
1.政府通过良性接入,提供优质的公共设施服务,持续做公共空间的改造,以带动历史地段升值。
2.由“成片整体搬迁,重新规划建设”的刚性方式转变为“区域系统考虑,微循环有机更新”的软性规则,将”单一主体实施全部区域改造”的被动状态,化为“在地居民商家合作共建,社会资源共同参与”的主动改造前景,将老社区建设成新老居民、传统与新兴业态相互混合,不断更新与共生的社区。
3.对建筑与空间进行小规模、局部性的更新与改造,将街区视为互相关联的社会、历史、文化与城市空间脉络,将散布其间的院落、街巷,按照系统规划、社区共建的方式进行有效的节点簇式改造,并产生网络化触发效应,不同节点的改造形成节点簇,逐步再连成片,实现街区的复兴。
三、北京大栅栏与白塔寺历史地段的更新对策
历史街区更新不同于单纯的修复和重建,“更新”的含义在于既要立足于有据可寻的过去,又要着眼于触手可及的未来。这种更新的根本目的在于还原因城市化进程及城市更新的高速发展而逐步消失的场所精神和文化记忆,重现城市母体的识别性和人文底蕴,延续城市文化脉络,下文将结合实例阐述北京历史街区城市历史更新的七种对策,在尊重社区空间形态和历史积淀的前提下满足现代人居功能需求,从不同的视角对历史街区的更新提出新的更新路径。
(一)创想杂院——老建筑再生一种新的可能
围绕“连接与共生”的主题,结合标准营造的建筑师张轲、TAo迹建筑事务所主持建筑师华黎、直向建筑创始合伙人董功等新锐建筑师在白塔寺与大栅栏街区创作的胡同改造项目如微胡同、新杂院、微杂院、内盒胡同、胡同寄生——白林旅社、谦虚旅社等,在历史街区的居住空间与公共空间环境进行小规模、局部性的更新与改造,探索将院落打造成未来生活中心的一种新的可能性。
1.微胡同:北京的胡同在历史变迁中已形成其特有的地域文化,胡同是连接民居聚落与城市公共空间的场所,也是北京社区文化和人文民俗最集中、最浓郁的场所。标准营造将项目地址选在大栅栏的杨梅竹斜街——一条典型的京式胡同。微胡同采用稳定的钢材架构,实木贴皮材料的使用在色彩和空间搭配上与周边环境达成一致,通过五个错落的空间将民宅与社区、开放与私密融入同一空间,增添了社区人居舒适度,在狭小的胡同中创造出新型人居关系。
2.新杂院:新杂院项目位于白塔寺22号院内,设计师董功试图解放杂院空间,整合内部空间秩序和功能,符合当下居民的生活模式以达到更高的生活质量。新杂院在保持主建筑落架大修的基础上,对院内其他临时建房进行拆除与置换,并采用重组竹作为围护结构的表皮,营造了一种通透的装置效果和场所体验,其灵活的组装性能也大幅降低了改造时对周边居民的影响。院内按办公、休闲和居住功能划分,保证了各功能分区的私密性和独立性,也为使用者提供了开放的户外空间,这种动静结合的分区更贴近人的生活起居习惯,与原有杂院布局十分贴合。
3.微杂院:杂院指多户住宅围合组成的院落,也是北京住宅聚落构成的主要形式。群居的特性赋予了杂院独特的民俗气质,但也导致了功能分区上的杂乱与私密性。标准营造在大栅栏茶儿胡同8号院的“微杂院”项目围绕院内古树建造微型艺术馆和儿童读书空间等,增添杂院空间的文化性与艺术性,同时杂院的建筑布局也为社区公共空间的交流与互动带来便捷,是传统聚居方式与现代生活方式完美结合的又一案例。
4.内盒胡同:众建筑的内盒院项目位于杨梅竹斜街72号院,该设计的核心理念是“内置”,以老建筑为体,新工艺为用,将设计完成好的内部结构组装在原本的院内,内盒院本质上就是“房中房”,根据大栅栏地区居民的现实生活水平和地理条件的限制,采用一套新型的预制PU复合夹芯板系统,通过在老旧四合院中置入预制模块内盒改善老宅居住环境。这套系统选取的板材整合了结构、保温、门窗、电线、水管、插座以及室内外表面,有自重轻和易搭建的特点,力求探索改善居民日常生活起居需求的解决对策。
5.胡同寄生:野建筑事务所致力于解决胡同人居环境中破旧、阴暗、脏乱的生活状态,在大栅栏民宅内部构建一个钢性系统,采用可移动的钢柱实现有限场所内使用空间的转换,居民可改变钢柱架构方向灵活变换空间分区,在不改变居住环境的前提下通过寄生手法实现使用者对新功能的需求。
6.谦虚旅社:结合当下年轻人的生活方式,身为音乐创作人的曹璞设计了一组带有写字台、床和门的可滑动立面,既满足年轻人“旅社”式的居住要求,又在非休憩时段通过滑动立面的灵活性为院落创造更多的公共空间。谦虚旅社以“退让”的姿态将新的生活方式嵌入了传统杂院,既和睦了邻里关系又满足了现实需要。 (二)塑造微公园——社区公共空间与交往的营造
微公园作为一个小型公共空间改造项目,在成为社区的活跃公共空间的同时,也提供了自行车停放空间,并为周边的商业创造了更多价值。历史街区的此类小空间在社区场所营造方面具有巨大潜力,可以加深公众对公共空间的理解,营造社区居民与外来人的互动与交往。
城市设计需要适合人的尺度,满足人的需求。公园作为社区交流活动的公共场所对社区和谐共生有着推动作用,但在寸土寸金的北京城区,公园的概念似乎是对土地和空间的“浪费”。Emote团队结合国外微公园设计经验和大栅栏街区杨梅竹斜街的现实区位状况重筑了社区公共区域,在区域内植入标识将停车位置换为居民休憩娱乐的场所,并提供桌椅、游戏空间、餐饮、遮阳装置等,满足社区公共空间的功能需要,多种元素的植入将该公共区域进行了无形的人车分流,场所内的人会自觉将其看作步行空间和休闲区域,虽无明显的界定,但这种场所气质和标识性已将这一区位定位成社区公共活动场所,这也是设计者别出心裁的地方。
(三)“老工艺”+“新制作”——传统手工艺的新生
传统历史街区的改造不仅需要融入现代功能和开放性的发展思路,保护和再现传统文化的生机也是重要课题。为民间手工艺者创造工作空间,许多设计师尝试与传统手工艺者合作,探讨传统传承与新技术结合的新的制作方式,为本地手工业居民找到可持续的商业模式。大栅栏地区深厚历史文化底蕴为传统手工艺重生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资源背景,大栅栏非遗文化发展交流中心聚集了一批优秀的北京传统民俗文化艺术家,举办的手工艺展将京剧脸谱、宫灯、内画、泥塑、棕人、核桃雕塑、蛋雕、抖空竹、面人、传统智力玩具、剪纸、布贴画等300多件手工艺品展出,提升了大栅栏地区的知名度,也潜移默化地给大栅栏历史街区贴上了传统手工艺文化中心的标签。
2014年“北京国际设计周”上,都市实践事务所给落户到大栅栏的小蚂蚁皮影戏团设计了新剧场。小蚂蚁皮影戏团的团长李铭是因后天因素导致的“袖珍人”,他拜师学艺并和有同样病理的伙伴们组成了“小蚂蚁皮影戏团”。新剧场位于开间宽3,3米、进深为18米的一个窄长空间。这个窄长空间贯通了老房子前后两进平房,中间有个小的侧天井,和末端的小天井一起可供通风。入口处等待区由可移动舞台和麦秸板做成的景框观演区构成,在4道景框上雕刻着生、旦、净、丑四种脸谱人物皮影道具,虽然不及皮影本身的色彩艳丽,但散发着抽象的剪影美。可移动的舞台安着轮子,可旋转可推开,舞台后安置皮影制作区,便于向社区居民展示传统工艺的制作过程。
北京设计师联手人称“兔爷张”的北京传统玩具的民间艺人张忠强,将传统工艺和新材料结合,以求让现在的年轻人关注传统的民间工艺,在欣赏的同时提升价值,以致传承。另一位制作手工铁丝编织宫灯的专家周师傅与美国的设计工作室合作,创造出一系列具有雕塑意象的编织和灯光投影实验“灯作”。国内外设计师与民间艺人的合作促进了新思维与传统工艺的融合,让老街区焕发出新业态。
(四)文化驱动——未来社区新的生活方式
历史街区探索如何利用文化作为主驱动力,将原有社区的群体关系与当今的互联和智能大趋势融合起来,重点关注当代创意产业者们如何借助新一代的创作手段和角度,在实现地域社会性与结构性分离的同时,能够从中汲取灵感创造出具有智能性,共生共赢的文化生活方式。
1.23号院的异客:激发研究所的项目名为“23号院的异客”,将白塔寺23号院置换为一个实验空间,集合式的艺术装置塑造了四合院多角色的迷幻特性,无序的装置排列和材料的拼堆带给观者空间上的杂乱感。这个项目与其说是展览,不如说是一个冥想空间,空间内的装置会唤起人们对四合院的深层记忆,反思历史社区的兴衰与复兴,触发对生活模式变化的思考和对未来的希冀,通过一种有形的文化视觉表现手法唤起无形的精神思想,也为社区未来的复兴策略开辟了新的思路。
2.情绪工程项目:李心路的情绪工程项目通过可见的文字灯光雕塑作品传达了设计者不可见的设计思路,结合幻想与现实设计了这组艺术项目。“本我”的设计思路和“超我”的设计手法将人情绪感官的变化以线性方式展示出来。文化创意的终端是灵感,这种飘忽的精神意识往往无法具体化,而未来生活的主体便是实物向思维的转化,情绪工程项目可以说是文化驱动对社区更新的一种新尝试,也值得观者对情绪和思维等非物质化的精神转变反复琢磨和思考。
(五)胡同即展场——复兴胡同文化
胡同这种北京特有的古老城市小巷已成为北京文化的载体,漫步其中,老北京的生活气息就在这胡同的角落里,在这四合院的一砖一瓦里。胡同文化历史悠久,复兴胡同文化,吸引的是一种情怀,品味的是一场往日旧时光。复兴胡同文化的重点在于“扬弃”,大栅栏街区的改造就充分利用胡同文化的内涵,以改善原住民的生活条件、增加原住民生活便捷程度为初衷,对传统院落空间进行修缮整治,提升基础设施,改善公共环境,大力发展传统与创意相结合的文化产业。作为北京国际设计周的核心展区,通过临时店、工作坊、展览等多种方式,吸引了大批具有文化内涵和品质的新业态,包括出版书店、艺廊、工作室、设计商店、手工艺、特色餐饮、精品咖啡等文化业态,这类安静的有文化品质的业态不仅能很好地融入当前的胡同生活,也可以很好地与现代生活方式相结合,以此实现文化的繁荣互动与业态共生。
1.共鸣网互动灯光装置:共鸣网采用成串的振感器和LED灯制作成网状的灯光装置,形状如同巨大的光影漩涡,赋予白塔寺胡同全新的街景观赏感受。在参观者欣赏的同时,该装置也会通过捕捉和探测周边环境变化而与之产生共鸣,营造身临其境的观赏氛围。共鸣网结合了高科技与视觉艺术设计,对老旧的胡同进行了视觉上的改变,通过互动方式从新的角度重现了胡同之美。
2.胡同气味地图:北大“派”设计协会搜集了胡同里各种各样的气味,并整理成一幅“胡同地图”。用充满创意和趣味的标识展现不同胡同里不同的设施和特点。游览者通过地图便可清晰直观地了解胡同中自己感兴趣的事物,既便于寻找又方便观者了解胡同。胡同社区的衰败在于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和胡同的封闭性,而胡同地图的创意构想使人们能快速了解胡同的构造和特征,也加快了胡同的再生过程。
(六)城市策划与文化品牌的巧妙驱动——导入新业态的方式
自2011年起,实施主体大栅栏投资公司与北京设计周合作举办设计之旅与设计社区,邀请中外优秀设计和艺术创意项目进驻老街,老街区与新设计的融合碰撞,为历史文化街区的更新活化提供了新思路——在尊重老街区肌理的前提下,探索老房子新功用,引入新业态。以“设计复兴老街区”为主题,通过设计的力量更新活化老街区,以独特的视角解决老城区规划建筑、公共设施及区域环境等难题,以设计的力量集结艺术、文化、创意、建筑、时尚、媒体、游客、居民等多方力量,在老街区更新及设计之旅中实现公众参与。
(七)居民互助——社区营造的切入点
以居民为主的历史街区改造,在历史街区更新中占有重要地位。把新居民和原住民作为该区域改造的切入点,根据新居民与原住民拥有的不同特点,通过产业互助、生活互助等手段,引导新居民与原住民从内部自发对街区公共空间环境、居住空间等进行改造,扩大居民参与,使居民真正参与到社区的改造过程中。同时给予宽松的社会环境和政策,原住民与新居民能对社区的更新提出意见或者建议,通过相互之间的帮助,达到历史街区自主更新的目的。
四、展望
城市历史街区的保护不仅仅是被动的保护,更是作为住区复兴的手段。通过对城市历史街区文化特质的保护与再生手段的探索,增强社区的文化吸引力,促进住区复兴。同时更应注重保持历史街区文化的多样性,在挖掘历史文化资源、寻求传统文化与新技术的结合方式过程中,引入文化创意作为驱动,创建历史街区的文化品牌,融合公共利益于经济发展之中,实现历史街区的良性发展,并通过多种激励手段引导居民参与互助,推动历史街区建立良性的自我更新机制。
从粗暴的“城市更新”运动后,人们从老城区中迁移而被重新安置到城市郊区后滋生出的矛盾与问题,可发现住区规划往往大多停留在物质层面,对历史住区的改造往往使住区失去了居住功能的本性,历史文化沦为新兴商业的装饰点缀,传统住区文化也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而逐渐消亡。城市更新已不仅仅是简单的旧房拆除新建,更多的是关注社会的安定及人民的安居乐业。另外,当历史住区改造项目与旅游开发相结合,大量旅游设施的新建及大批外来人口的进入,又会导致住区原有生活环境逐渐变异。此外,一些更大范围的历史住区由于无法吸引投资而一直处于被动保护的状态,日渐衰退,而居民参与住区改造的更是少之又少。因而在一系列强制拆迁、整体迁移、完全新建的更新方式之后,我们不得不反思历史住区的情感联系、历史环境的集体记忆、传统文化的氛围营造在城市更新中所具有的永恒价值,重新探索在当下与未来、社会的技术与文化语境下的城市历史街区更新与再生的路径。
二、微循环一多样化一渐进式更新:北京历史街区更新的概念
北京是中国古老文化的聚集地,北京旧城的结构、肌理、尺度体现了老北京人传统的生活方式与生存状态,大栅栏作为北京旧城保存较为完整的传统街区,街道的结构以及院落的形态基本保持原状。阜内白塔寺历史文化保护区与国家金融中心仅一街之隔,是一个由众商圈包围的一个充满丰富文化遗产的文化绿洲。本文选取大栅栏与白塔寺街区的改造案例为研究对象,通过它的更新计划总结历史街区更新与再生的路径,以及激发社区公共参与社区营造的积极对策Ⅲ:
1.政府通过良性接入,提供优质的公共设施服务,持续做公共空间的改造,以带动历史地段升值。
2.由“成片整体搬迁,重新规划建设”的刚性方式转变为“区域系统考虑,微循环有机更新”的软性规则,将”单一主体实施全部区域改造”的被动状态,化为“在地居民商家合作共建,社会资源共同参与”的主动改造前景,将老社区建设成新老居民、传统与新兴业态相互混合,不断更新与共生的社区。
3.对建筑与空间进行小规模、局部性的更新与改造,将街区视为互相关联的社会、历史、文化与城市空间脉络,将散布其间的院落、街巷,按照系统规划、社区共建的方式进行有效的节点簇式改造,并产生网络化触发效应,不同节点的改造形成节点簇,逐步再连成片,实现街区的复兴。
三、北京大栅栏与白塔寺历史地段的更新对策
历史街区更新不同于单纯的修复和重建,“更新”的含义在于既要立足于有据可寻的过去,又要着眼于触手可及的未来。这种更新的根本目的在于还原因城市化进程及城市更新的高速发展而逐步消失的场所精神和文化记忆,重现城市母体的识别性和人文底蕴,延续城市文化脉络,下文将结合实例阐述北京历史街区城市历史更新的七种对策,在尊重社区空间形态和历史积淀的前提下满足现代人居功能需求,从不同的视角对历史街区的更新提出新的更新路径。
(一)创想杂院——老建筑再生一种新的可能
围绕“连接与共生”的主题,结合标准营造的建筑师张轲、TAo迹建筑事务所主持建筑师华黎、直向建筑创始合伙人董功等新锐建筑师在白塔寺与大栅栏街区创作的胡同改造项目如微胡同、新杂院、微杂院、内盒胡同、胡同寄生——白林旅社、谦虚旅社等,在历史街区的居住空间与公共空间环境进行小规模、局部性的更新与改造,探索将院落打造成未来生活中心的一种新的可能性。
1.微胡同:北京的胡同在历史变迁中已形成其特有的地域文化,胡同是连接民居聚落与城市公共空间的场所,也是北京社区文化和人文民俗最集中、最浓郁的场所。标准营造将项目地址选在大栅栏的杨梅竹斜街——一条典型的京式胡同。微胡同采用稳定的钢材架构,实木贴皮材料的使用在色彩和空间搭配上与周边环境达成一致,通过五个错落的空间将民宅与社区、开放与私密融入同一空间,增添了社区人居舒适度,在狭小的胡同中创造出新型人居关系。
2.新杂院:新杂院项目位于白塔寺22号院内,设计师董功试图解放杂院空间,整合内部空间秩序和功能,符合当下居民的生活模式以达到更高的生活质量。新杂院在保持主建筑落架大修的基础上,对院内其他临时建房进行拆除与置换,并采用重组竹作为围护结构的表皮,营造了一种通透的装置效果和场所体验,其灵活的组装性能也大幅降低了改造时对周边居民的影响。院内按办公、休闲和居住功能划分,保证了各功能分区的私密性和独立性,也为使用者提供了开放的户外空间,这种动静结合的分区更贴近人的生活起居习惯,与原有杂院布局十分贴合。
3.微杂院:杂院指多户住宅围合组成的院落,也是北京住宅聚落构成的主要形式。群居的特性赋予了杂院独特的民俗气质,但也导致了功能分区上的杂乱与私密性。标准营造在大栅栏茶儿胡同8号院的“微杂院”项目围绕院内古树建造微型艺术馆和儿童读书空间等,增添杂院空间的文化性与艺术性,同时杂院的建筑布局也为社区公共空间的交流与互动带来便捷,是传统聚居方式与现代生活方式完美结合的又一案例。
4.内盒胡同:众建筑的内盒院项目位于杨梅竹斜街72号院,该设计的核心理念是“内置”,以老建筑为体,新工艺为用,将设计完成好的内部结构组装在原本的院内,内盒院本质上就是“房中房”,根据大栅栏地区居民的现实生活水平和地理条件的限制,采用一套新型的预制PU复合夹芯板系统,通过在老旧四合院中置入预制模块内盒改善老宅居住环境。这套系统选取的板材整合了结构、保温、门窗、电线、水管、插座以及室内外表面,有自重轻和易搭建的特点,力求探索改善居民日常生活起居需求的解决对策。
5.胡同寄生:野建筑事务所致力于解决胡同人居环境中破旧、阴暗、脏乱的生活状态,在大栅栏民宅内部构建一个钢性系统,采用可移动的钢柱实现有限场所内使用空间的转换,居民可改变钢柱架构方向灵活变换空间分区,在不改变居住环境的前提下通过寄生手法实现使用者对新功能的需求。
6.谦虚旅社:结合当下年轻人的生活方式,身为音乐创作人的曹璞设计了一组带有写字台、床和门的可滑动立面,既满足年轻人“旅社”式的居住要求,又在非休憩时段通过滑动立面的灵活性为院落创造更多的公共空间。谦虚旅社以“退让”的姿态将新的生活方式嵌入了传统杂院,既和睦了邻里关系又满足了现实需要。 (二)塑造微公园——社区公共空间与交往的营造
微公园作为一个小型公共空间改造项目,在成为社区的活跃公共空间的同时,也提供了自行车停放空间,并为周边的商业创造了更多价值。历史街区的此类小空间在社区场所营造方面具有巨大潜力,可以加深公众对公共空间的理解,营造社区居民与外来人的互动与交往。
城市设计需要适合人的尺度,满足人的需求。公园作为社区交流活动的公共场所对社区和谐共生有着推动作用,但在寸土寸金的北京城区,公园的概念似乎是对土地和空间的“浪费”。Emote团队结合国外微公园设计经验和大栅栏街区杨梅竹斜街的现实区位状况重筑了社区公共区域,在区域内植入标识将停车位置换为居民休憩娱乐的场所,并提供桌椅、游戏空间、餐饮、遮阳装置等,满足社区公共空间的功能需要,多种元素的植入将该公共区域进行了无形的人车分流,场所内的人会自觉将其看作步行空间和休闲区域,虽无明显的界定,但这种场所气质和标识性已将这一区位定位成社区公共活动场所,这也是设计者别出心裁的地方。
(三)“老工艺”+“新制作”——传统手工艺的新生
传统历史街区的改造不仅需要融入现代功能和开放性的发展思路,保护和再现传统文化的生机也是重要课题。为民间手工艺者创造工作空间,许多设计师尝试与传统手工艺者合作,探讨传统传承与新技术结合的新的制作方式,为本地手工业居民找到可持续的商业模式。大栅栏地区深厚历史文化底蕴为传统手工艺重生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资源背景,大栅栏非遗文化发展交流中心聚集了一批优秀的北京传统民俗文化艺术家,举办的手工艺展将京剧脸谱、宫灯、内画、泥塑、棕人、核桃雕塑、蛋雕、抖空竹、面人、传统智力玩具、剪纸、布贴画等300多件手工艺品展出,提升了大栅栏地区的知名度,也潜移默化地给大栅栏历史街区贴上了传统手工艺文化中心的标签。
2014年“北京国际设计周”上,都市实践事务所给落户到大栅栏的小蚂蚁皮影戏团设计了新剧场。小蚂蚁皮影戏团的团长李铭是因后天因素导致的“袖珍人”,他拜师学艺并和有同样病理的伙伴们组成了“小蚂蚁皮影戏团”。新剧场位于开间宽3,3米、进深为18米的一个窄长空间。这个窄长空间贯通了老房子前后两进平房,中间有个小的侧天井,和末端的小天井一起可供通风。入口处等待区由可移动舞台和麦秸板做成的景框观演区构成,在4道景框上雕刻着生、旦、净、丑四种脸谱人物皮影道具,虽然不及皮影本身的色彩艳丽,但散发着抽象的剪影美。可移动的舞台安着轮子,可旋转可推开,舞台后安置皮影制作区,便于向社区居民展示传统工艺的制作过程。
北京设计师联手人称“兔爷张”的北京传统玩具的民间艺人张忠强,将传统工艺和新材料结合,以求让现在的年轻人关注传统的民间工艺,在欣赏的同时提升价值,以致传承。另一位制作手工铁丝编织宫灯的专家周师傅与美国的设计工作室合作,创造出一系列具有雕塑意象的编织和灯光投影实验“灯作”。国内外设计师与民间艺人的合作促进了新思维与传统工艺的融合,让老街区焕发出新业态。
(四)文化驱动——未来社区新的生活方式
历史街区探索如何利用文化作为主驱动力,将原有社区的群体关系与当今的互联和智能大趋势融合起来,重点关注当代创意产业者们如何借助新一代的创作手段和角度,在实现地域社会性与结构性分离的同时,能够从中汲取灵感创造出具有智能性,共生共赢的文化生活方式。
1.23号院的异客:激发研究所的项目名为“23号院的异客”,将白塔寺23号院置换为一个实验空间,集合式的艺术装置塑造了四合院多角色的迷幻特性,无序的装置排列和材料的拼堆带给观者空间上的杂乱感。这个项目与其说是展览,不如说是一个冥想空间,空间内的装置会唤起人们对四合院的深层记忆,反思历史社区的兴衰与复兴,触发对生活模式变化的思考和对未来的希冀,通过一种有形的文化视觉表现手法唤起无形的精神思想,也为社区未来的复兴策略开辟了新的思路。
2.情绪工程项目:李心路的情绪工程项目通过可见的文字灯光雕塑作品传达了设计者不可见的设计思路,结合幻想与现实设计了这组艺术项目。“本我”的设计思路和“超我”的设计手法将人情绪感官的变化以线性方式展示出来。文化创意的终端是灵感,这种飘忽的精神意识往往无法具体化,而未来生活的主体便是实物向思维的转化,情绪工程项目可以说是文化驱动对社区更新的一种新尝试,也值得观者对情绪和思维等非物质化的精神转变反复琢磨和思考。
(五)胡同即展场——复兴胡同文化
胡同这种北京特有的古老城市小巷已成为北京文化的载体,漫步其中,老北京的生活气息就在这胡同的角落里,在这四合院的一砖一瓦里。胡同文化历史悠久,复兴胡同文化,吸引的是一种情怀,品味的是一场往日旧时光。复兴胡同文化的重点在于“扬弃”,大栅栏街区的改造就充分利用胡同文化的内涵,以改善原住民的生活条件、增加原住民生活便捷程度为初衷,对传统院落空间进行修缮整治,提升基础设施,改善公共环境,大力发展传统与创意相结合的文化产业。作为北京国际设计周的核心展区,通过临时店、工作坊、展览等多种方式,吸引了大批具有文化内涵和品质的新业态,包括出版书店、艺廊、工作室、设计商店、手工艺、特色餐饮、精品咖啡等文化业态,这类安静的有文化品质的业态不仅能很好地融入当前的胡同生活,也可以很好地与现代生活方式相结合,以此实现文化的繁荣互动与业态共生。
1.共鸣网互动灯光装置:共鸣网采用成串的振感器和LED灯制作成网状的灯光装置,形状如同巨大的光影漩涡,赋予白塔寺胡同全新的街景观赏感受。在参观者欣赏的同时,该装置也会通过捕捉和探测周边环境变化而与之产生共鸣,营造身临其境的观赏氛围。共鸣网结合了高科技与视觉艺术设计,对老旧的胡同进行了视觉上的改变,通过互动方式从新的角度重现了胡同之美。
2.胡同气味地图:北大“派”设计协会搜集了胡同里各种各样的气味,并整理成一幅“胡同地图”。用充满创意和趣味的标识展现不同胡同里不同的设施和特点。游览者通过地图便可清晰直观地了解胡同中自己感兴趣的事物,既便于寻找又方便观者了解胡同。胡同社区的衰败在于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和胡同的封闭性,而胡同地图的创意构想使人们能快速了解胡同的构造和特征,也加快了胡同的再生过程。
(六)城市策划与文化品牌的巧妙驱动——导入新业态的方式
自2011年起,实施主体大栅栏投资公司与北京设计周合作举办设计之旅与设计社区,邀请中外优秀设计和艺术创意项目进驻老街,老街区与新设计的融合碰撞,为历史文化街区的更新活化提供了新思路——在尊重老街区肌理的前提下,探索老房子新功用,引入新业态。以“设计复兴老街区”为主题,通过设计的力量更新活化老街区,以独特的视角解决老城区规划建筑、公共设施及区域环境等难题,以设计的力量集结艺术、文化、创意、建筑、时尚、媒体、游客、居民等多方力量,在老街区更新及设计之旅中实现公众参与。
(七)居民互助——社区营造的切入点
以居民为主的历史街区改造,在历史街区更新中占有重要地位。把新居民和原住民作为该区域改造的切入点,根据新居民与原住民拥有的不同特点,通过产业互助、生活互助等手段,引导新居民与原住民从内部自发对街区公共空间环境、居住空间等进行改造,扩大居民参与,使居民真正参与到社区的改造过程中。同时给予宽松的社会环境和政策,原住民与新居民能对社区的更新提出意见或者建议,通过相互之间的帮助,达到历史街区自主更新的目的。
四、展望
城市历史街区的保护不仅仅是被动的保护,更是作为住区复兴的手段。通过对城市历史街区文化特质的保护与再生手段的探索,增强社区的文化吸引力,促进住区复兴。同时更应注重保持历史街区文化的多样性,在挖掘历史文化资源、寻求传统文化与新技术的结合方式过程中,引入文化创意作为驱动,创建历史街区的文化品牌,融合公共利益于经济发展之中,实现历史街区的良性发展,并通过多种激励手段引导居民参与互助,推动历史街区建立良性的自我更新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