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地球物理勘探》1978年第26卷2期登载题为《使用具有初动信息存储器微处理机的触发式数字地震仪》一文,介绍了一种新型记录系统。它采用了价廉、轻便、省电和具有极大灵活性的一种微型计算机——微处理机,配合少量测震部件,即可代替一系列硬件数字电路,并在性能上超过它。在测震仪器中可以说起到了技术革新的重要作用。随着微电子学和计算技术的迅速发展,这种测震仪器的发展前途是难以估量的。摘译如下: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地球物理勘探》1978年第26卷2期登载题为《使用具有初动信息存储器微处理机的触发式数字地震仪》一文,介绍了一种新型记录系统。它采用了价廉、轻便、省电和具有极大灵活性的一种微型计算机——微处理机,配合少量测震部件,即可代替一系列硬件数字电路,并在性能上超过它。在测震仪器中可以说起到了技术革新的重要作用。随着微电子学和计算技术的迅速发展,这种测震仪器的发展前途是难以估量的。摘译如下:
其他文献
我们过去关于水稻幼苗呼吸代谢的研究表明,水稻幼苗的呼吸途径以三羧酸循环为主,兼有其他途径;水稻幼苗的器官建成是依靠有氧呼吸进行的,造成水稻烂秧的主导因素是缺氧,采用湿润秧田和保温育秧方法、较好地解决了水稻有氧呼吸过程对氧的需求与其他环境因子如温度的矛盾,对防止烂秧培育壮秧起良好作用。硫化氢和低温是与水稻苗期生长和烂秧有密切关系的两
研究作物的生理、遗传、育种,栽培等问题时常需光合强度数据作为分析鉴定的指标。光合强度的测定方法很多,各有其优点和短处,几乎所有方法都有不同程度扰乱原过程的内外条件而改变其速率的。因此,方法的选择要依所关心的问题而定,尽可能选择对所关心的问题影响较少的方法,以期获得能导致明确结论的数据。
在农林生产上一贯采用常规发芽法测得种子发芽率作为判断种子质量的主要指标。种子发芽率是指在合适的发芽条件下,已萌发的种子占全部用来发芽的种子之百分比。在多数情况下,它与“田间出苗率”存在相关性,但有时也并不如此,即发芽率高时,田间出苗率并不高。这是由于种子整齐度,抗逆力和贮存条件引起的老化过程,往往不能用最适条件下的发芽率反映出来。因此从农林生产的角度着眼,需要的不是“发芽率”的指标。而是“出苗率”
六、细胞膜与离子运转细胞膜最基本的性质是它对物质透过的障碍,而且具有选择性,由于这些性质,它能控制什么物质透过它,透过多少。控制离子的运转对于生理过程的稳定非常重要,因为离子的运转直接影响到细胞的pH、细胞的渗透压和各种代谢功能;膜还参与在ATP的产生、光合作用的能量转换;这些过程也都和离子通过膜的运转有关。
一、植物中钠的含量与钠肥效应早在上世纪末和本世纪初,人们就发现钠对水绵和蓝绿蘖之类的低等植物的生长有益,并发现给大麦、萝卜、菊芋、胡萝卜、马铃薯、小麦、甜菜、燕麦等施钠都能提高产量。继后有人用化学分析方法测得植物体内确实含有钠。至本世纪中叶前后,人们对钠和植物的关系问题掀起了更为广泛而深入的研究。1948年Toth与Bear分析了美国新
利用气相层析仪测定豆科植物根瘤固氮能力灵敏度高,速度快,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据Burton Koch报导,大豆根瘤将乙炔还原为乙烯时,最适配制气体比例,氧的浓度为0.2大气压,乙炔的浓度为0.1大气压,并加氩气使混合气体最终达到1个大气压。为此,我们设计了一套气压压差配气
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年3月出版的潘瑞炽、董愚得编高等学校试用教材《植物生理学》上册,内容全面,概念明确,既系统而又有重点,并反应了新的成就。例如植物水分代谢,首先论述的是水分对生命活动的重要性,然后重点阐明植物对水分的吸收、散失和运输的机理,最后是合理灌溉的生理基础。这样既重点突出,又能理论联系实际。关于水分自发移动的方向,简明扼要,浅显易懂地讲明了水势这一慨念,使学生容易接受,为了照顾当前教学
通常所称完整叶绿体,在结构上维持着被膜的完整,在功能上具有较高效率的固定二氧化碳的能力,或者具有以CO_2为底物的放氧能力。完整叶绿体的放氧涉及光合电子传递、磷酸化和碳素固定。在研究叶绿体能量转换及其调节控制的机理方面,完整叶绿体确为比较理想的实验材料。我们用葡萄糖代
这一讲介绍D.Casasent实验室最近两年在光学图样识别方面开展的研究工作。包括用加权滤波器和平均滤波器进行图样识别;脱离开经典的MSF和频率面相关的方法,研究了利用不变矩进行图样识别;为了解决由于输入和参考图象之间存在的几何差别(如大小,位移,旋转等)引起的信噪比的降低,而引入了梅林变换,傅里叶-梅林变换和位置、旋转、比例不变(PRSI)的相关等。
一、细胞论对机体论、高等植物中局部与整体的关系。高等植物的躯体包括着由无数细胞构成的组织、器官、系统等部分。在植物的正常生活中,这些部分在形态上保持着一定的生长模式与均称,在功能上执行着密切的分工与合作。在不断改变着的环境下,各部分协调起来进行着各种合理的适应,在个体发育的进程中,幼嫩的与衰老的器官之间,特别是生殖体与营养体之间,不断地出现新老的更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