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茶文化与日本茶道之区别

来源 :茶·健康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kuch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没有茶道的规程仪式,但是我们都不否认中国也是有茶道的。有人将中国的茶道就称作“茶文化”,其实两者还是有概念上的区别的,可以说茶道是茶文化的一部分。但是如果我们专门定义一个茶道意义上的茶文化,也是可以的。中国茶文化历史悠久、层次复杂、内容丰富,而日本茶道自成体系,有其严格的程式。但是总的来说都是取茶的清心、静气、养神、助智等精义,应该说都是健康向上的。有学者认为,日本的茶道与中国的茶道有渊源关系。
  中国茶文化与日本茶道主要有以下几点明显区别:
  1、中国茶文化以儒家思想为核心,融儒、道、佛为一体。三者之间是互相补充的多、相互抵触的少,从而使中国的茶文化内容非常丰富,从哪个层次、哪个方面讲都可以做出宏篇大论来。日本茶道则主要反映中国禅宗思想,当然也融进了日本国民的精神和思想意识。中国人“以茶利礼仁”、“以茶表敬意”、“以茶可行道”、“以茶可雅志”,这四条都是通过饮茶贯彻儒家的礼、义、仁、德等道德观念以及中庸和谐的精神。日本茶道的“和、敬、清、寂”,公开申明的“茶禅一位”,吸收了中国茶文化思想的部分内容,它规劝人们要和平共处,互敬互爱,廉洁朴实,修身养性。
  2、日本茶道程式严谨,强调古朴、清寂之美;中国茶文化更崇尚自然美、随和美。日本茶道主要源于佛教禅宗。提倡空寂之中求得心物如一的清静之美是顺理成章的。但它的“四规”、“七则”似乎过于拘重形式,打躬静坐,世人是很少能感受到畅快自然的。中国茶文化最初由饮茶上升为精神活动,与道教的追求静清无为神仙世界很有渊源关系。作为艺术层面的中国茶文化强调自然美学精神便成了一种传统。但是中国的茶道没有仪式可循,往往也就道而无道了,影响了茶文化精髓的作用发挥和规范传播。所以一说茶道,往往首推日本。
  3、中国茶文化包含社会各个层次的文化;日本茶文化尚未具备全民文化的内容。中国茶文化自宋代深入市民阶层,其最突出的代表便是大小城镇广泛兴起的茶楼、茶馆、茶亭、茶室。在这种场合,士农工商都把饮茶作为友人欢会、人际交往的手段,成为生活本身的内容,民间不同地区更有极为丰富的“茶民俗”。日本人崇尚茶道,有许多著名的世家,茶道在民众中亦很有影响,但其社会性、民众性尚未达到广泛深入的层面。也就是说,中国的茶道更具有民众性,日本的茶道更具有典型性。
  “四规”:待客亲善,互相尊敬,环境幽静,陈设高雅。“七则”:点茶的浓度,茶水的质地,水温的高低,火候的大小,煮茶的炭料,炉子的方位,插花的艺术。
其他文献
失去人性,失去很多;失去兽性,失去一切。刘慈欣在小说《三体》中如是说。对一个公司来说如此,对一个族群来说亦如此。慈不掌兵义不掌财,政治家要做的选择,比常人难太多。很多
【正】1945年,在克里米亚的疗养胜地雅尔塔,美国、英国与苏联签订了实际将战后世界一分为二的《雅尔塔协定》。《协定》的主要内容之一就是"外蒙古(蒙古人民共和国)的现状须
联邦德国导演沃尔夫冈·彼得森于1981年拍摄了《从海底出击》,为观众揭开了二战中德国“狼群”神秘的面纱。长达四五个小时(剧场版136分钟、导演剪辑版216分钟、未剪辑版2
怕出门、不敢与人交谈、听到有人咳嗽就心惊肉跳、有一点脑门发热就赶紧上医院拍片,鸡蛋、大米成了抢购的对象……面对"非典",虽然任何的防范和小心都绝不过分,但也有些人的
人的衰老可以推迟,同样,性功能的衰退也可以推迟.除了遗传、环境、个体、运动等因素外,常食以下食物,也有助于增强性功能.
或许是受到技术手段的限制,或许是出于摄影师的拍摄需要,许多“经典”“珍贵”的历史镜头常以黑白照的形式出现。但黑白历史镜头中出现的人物和场景,恰恰也生活在彩色世界中。为
几年来,每接受媒体访谈,记者总提出一个问题;外出演讲,也总有听众提出同样问题:你是怎么从自由主义者变为儒家的?遇此问题,我总会说到钱穆先生,我自己的学术领路人,正是钱先生
我常送孙子去幼儿园,和那里孩子的爸爸、妈妈都混熟了.他们听说我三个孩子,大的在美国当教授,小女在美国读博士,都觉得很新奇.那天家长会,非让我讲讲培养孩子成材的心得不可.
期刊
岩茶有岩韵,铁观音有观音韵,绿茶有幽韵……茶韵之说素来已久,那么什么是茶韵呢?恐怕没有一个人能真正说得清楚。真正的喝茶是要调动全身的官能来参与的,用眼睛去鉴赏茶色,用耳朵去听高冲低泡的声音,用鼻子去闻氲氤的茶香。用舌头的味蕾去品尝茶味,用双手去泡茶、沏茶、倒茶、举杯,再通过眼、耳、鼻、舌、身把末梢的官能感觉传递给心灵(意),在心里把对茶的颜色、声音、香气、味道、触感的结果进行整合而产生一定的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