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会独立思考
2017年1月14日,中国著名语言学家周有光先生在北京辞世,享年112岁(虚岁)。周有光曾出版多部专著,105岁仍保持很大的阅读量;从经济学家到语言学家,他亦能游刃有余。在亲友眼中,他是和蔼有趣的长辈;在邻居眼中,他是平易近人、记性特别好的老头。他那间不过八九平米的小书房,曾被外甥女称为“知识的汪洋大海”。从1906年到2017年,这位大作家沈从文口中知识渊博的“周百科”,给世人留下了一段传奇人生。
周有光在很多回忆中都提及这样一个故事:他在圣约翰大学读书时,学校阅览室的中英文报纸特别多。有一次,周有光在那里看报纸,碰巧一位英国老师也在那里。这位老师把周有光和另外几位学生叫到外面去聊天,问大家平时怎么看报纸。周有光很纳闷老师的这个问题,看报就看报,还要“怎么看”?老师说:“看报有看报的方法。每天看完报纸,要问自己:今天这些消息中,哪一条是最重要的?第二个问题:为什么这一条新闻最重要?最后还要问自己:这条新闻的背景是什么?如果不知道,就去图书馆查书,最容易的办法就是查百科全书。”这一番话让周有光受益颇深,“我后来就按照他这个方法来看报,很快就感觉到进步得非常快,而且把自己的生活和全世界的活动连成一片。”
素材点击
先是经济学家,再是语言学家,最后是思想家,年龄之于周有光,只剩下为他涂抹金色的意义。他的人生没有上下半场,也没有高潮低潮,只有一直向前、不断上扬的征程。
精致的利他主义者
李佩先生去世了,享年99岁。她的一生堪称传奇,做了很多利国利民利社会的大事业。她是“两弹一星”元勋郭永怀的遗孀,被称作“中科院最美的玫瑰”“中关村的明灯”“年轻的老年人”。她和李政道一起帮助中国第一批自费留学生走出国门。当时没有托福、GRE考试,她就自己出题,李政道在美国选录学生。81岁那年,她创办中关村大讲坛,从1998年到2011年,总共办了600多场。她请的主讲人也都是各个领域的“名角儿”,比如黄祖洽、杨乐、饶毅等。
当年,郭永怀、李佩夫妇受钱学森邀请从美国康奈尔大学回国。郭永怀为中国第一颗导弹热核武器的发射忙碌着。1968年12月4日,在试验中发现了一个重要线索后,他在当晚急忙赶到兰州乘飞机回北京,飞机却在西郊机场降落时失事。
据力学所的同事回忆,得知噩耗的李佩极其镇静,几乎没说一句话,克制到令人心痛。郭永怀走后没两年,十几岁的女儿去内蒙古下乡当知青,李佩到合肥中科大继续接受审查和劳动改造。政治的湍流一次次把她卷进旋涡。更大的生活湍流发生在上个世纪90年代,唯一的女儿也病逝了。老人默默收起女儿小时候玩的布娃娃,几天后,她像平常一样又拎着收录机去中国科学院上英语课去了,只是声音沙哑。
当国家授予郭永怀先生“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后,李佩托一个到合肥的朋友,把这枚奖章随手装在行李箱里,捐给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在李佩眼里,没有什么是不能舍弃的。
几年前,她捐给力学所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各30万。没有任何仪式,就像处理一张水费电费单一样平常。“捐就是捐,要什么仪式。”她说。
而李佩先生客厅里的茶几还是60年前回国时家里的陪嫁。早年从美国带回的手摇计算机、电风扇、小冰箱,捐了。郭永怀走后,写字台、书、唱片,捐了。李佩先生一生教学的英语教案,捐了。汶川大地震,挽救昆曲,为智障幼儿园,她都捐钱。有后辈说她对待名利的样子,就像居里夫人把最大额的英镑当书签,把诺奖的奖杯随意给孩子当玩具。
素材点击
李佩先生的生命如此耀亮,在于她百年的人生,都在为事业奉献,在给予他人无私帮助中度过。这样的人生更加有分量,更加值得大书特书。
“生活就是一种永恒的沉重的努力。”李佩先生的老朋友、中国科学院大学的同事颜基义先生,用米兰·昆德拉的这句名言形容李佩先生。李佩先生见过太多的是是非非、潮起潮落,在她生命丰盈的时候,抛开个人苦难,尽全身心之力投入到伟大的事业当中,造福于国家社会,是一个精致的利他主义者。
人生的至高境界
杨绛先生的一生历经沉浮沧桑,然而她却始终以轻盈的姿态来承担生命的沉重;她居于精神的“高处”,却以“不争”的品格寻“平处”而居;她的文字朴素平实,却又隽永风趣,哀而不伤,满载着“走在人生边上”的智慧、豁达和俏皮。
杨先生《我们仨》一书中这样写道:“我们这个家,很朴素;我们三个人,很单纯。我们与世无求,与人无争,只求相聚在一起,相守在一起,各自做力所能及的事……我们稍有一点快乐,也会变得非常快乐。”在“文革”中,她们一家与世无争,为避免犯错误、惹是非,就离群索居,亲近自然,甚至与颐和园后山的松树交上了朋友。即使钱钟书先生做社科院院长期间,他也不要办公室,不要秘书,深自敛抑,不争出头。《堂吉诃德》的翻译出版,为杨先生带来了极高的社会声誉,各種礼遇接踵而来,西班牙还授予她“智慧国王阿方索十世大十字勋章”。对于这一切,她都淡然受之,然后复归于零。钱先生去世后,杨先生更是返璞归真,谢绝一切荣誉、地位、特殊权利等,心如止水,读书自娱。中国社会科学院授予她荣誉学部委员,她没有接受;英国牛津大学艾克塞特学院(ExeterCollege)推选她为荣誉院士,她也婉拒了……她居住多年的北京三里河寓所,依然是水泥地、白石灰墙,没有经过任何装修,连阳台也没有封闭。有人问她原因,杨先生风趣地回答:“为了坐在屋里能够看到一片蓝天。”
素材点击
不争,不仅是一种知足保和、乐天安命的人生境界,更是一种洞达人生的清明智慧。杨先生的兴趣在读书和学术上,自然要力避一切可能的干扰。她曾说:“细细想来,我这也忍,那也忍,无非为了保持内心的自由、内心的平静。”
“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简朴的生活、高贵的灵魂是人生的至高境界。”杨先生如是说。然而,中国先贤却告诉我们,“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这正是对杨先生的传神写照。
像小学生一样崇拜儿子
老舍先生在教育孩子方面,只有两个字:无为!他不看重功课,也没有强迫儿子舒乙学贯中西,子承父业,甚至还希望舒乙长大后当木匠或是车夫。
但是,舒乙却学了理工科,老舍非常高兴,竟然还生出些小得意。因为,当时理工科是建设国家最实用的。那时的人们常说: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每当理工科同学到舒乙家玩时,老舍总会拿把小椅,像一名小学生,安安静静地坐在一旁,听他们讲话。他们说到哪,老舍的眼神就跟到哪,还在小笔记本上恭敬地写写画画。后来,老舍还专门写了一篇文章——《可喜的寂寞》,表达对儿子及其同学的无限崇拜之情。
舒乙大学学的专业是研究如何从木材里提炼酒精。学文的老舍就更不懂了,所以他最崇拜儿子舒乙。
有朋友到老舍家来,他会像小孩子一样不失时机地向朋友炫耀:“我儿子比我强啊!他懂得怎样用木头来造酒,你们说,神不神?”等朋友们要凳子坐的时候,老舍笑呵呵地卖个关子:真不巧,你看我们家的桌椅板凳,全被我儿子劈掉造酒了……
素材点击
作为一名文学泰斗,老舍先生没有架子,虚心向晚辈学习,连他爱炫耀的小缺点,也带有几分孩子般的小情趣。
老舍先生的“无教育”胜似“有教育”,如同一片广袤葱嫩的原野,一群小羊仔在自由自在地啃草,至于小羊仔们喜欢啃草根还是摘草叶,选择三叶草还是婆婆丁,牧羊人不管,那是它们自己的事,只要无毒无害就可以了。结果,舒乙这只小羊仔,在“放养”的自然环境下,在科技兼文艺方面成长为万众瞩目的“领头羊”。
2017年1月14日,中国著名语言学家周有光先生在北京辞世,享年112岁(虚岁)。周有光曾出版多部专著,105岁仍保持很大的阅读量;从经济学家到语言学家,他亦能游刃有余。在亲友眼中,他是和蔼有趣的长辈;在邻居眼中,他是平易近人、记性特别好的老头。他那间不过八九平米的小书房,曾被外甥女称为“知识的汪洋大海”。从1906年到2017年,这位大作家沈从文口中知识渊博的“周百科”,给世人留下了一段传奇人生。
周有光在很多回忆中都提及这样一个故事:他在圣约翰大学读书时,学校阅览室的中英文报纸特别多。有一次,周有光在那里看报纸,碰巧一位英国老师也在那里。这位老师把周有光和另外几位学生叫到外面去聊天,问大家平时怎么看报纸。周有光很纳闷老师的这个问题,看报就看报,还要“怎么看”?老师说:“看报有看报的方法。每天看完报纸,要问自己:今天这些消息中,哪一条是最重要的?第二个问题:为什么这一条新闻最重要?最后还要问自己:这条新闻的背景是什么?如果不知道,就去图书馆查书,最容易的办法就是查百科全书。”这一番话让周有光受益颇深,“我后来就按照他这个方法来看报,很快就感觉到进步得非常快,而且把自己的生活和全世界的活动连成一片。”
素材点击
先是经济学家,再是语言学家,最后是思想家,年龄之于周有光,只剩下为他涂抹金色的意义。他的人生没有上下半场,也没有高潮低潮,只有一直向前、不断上扬的征程。
精致的利他主义者
李佩先生去世了,享年99岁。她的一生堪称传奇,做了很多利国利民利社会的大事业。她是“两弹一星”元勋郭永怀的遗孀,被称作“中科院最美的玫瑰”“中关村的明灯”“年轻的老年人”。她和李政道一起帮助中国第一批自费留学生走出国门。当时没有托福、GRE考试,她就自己出题,李政道在美国选录学生。81岁那年,她创办中关村大讲坛,从1998年到2011年,总共办了600多场。她请的主讲人也都是各个领域的“名角儿”,比如黄祖洽、杨乐、饶毅等。
当年,郭永怀、李佩夫妇受钱学森邀请从美国康奈尔大学回国。郭永怀为中国第一颗导弹热核武器的发射忙碌着。1968年12月4日,在试验中发现了一个重要线索后,他在当晚急忙赶到兰州乘飞机回北京,飞机却在西郊机场降落时失事。
据力学所的同事回忆,得知噩耗的李佩极其镇静,几乎没说一句话,克制到令人心痛。郭永怀走后没两年,十几岁的女儿去内蒙古下乡当知青,李佩到合肥中科大继续接受审查和劳动改造。政治的湍流一次次把她卷进旋涡。更大的生活湍流发生在上个世纪90年代,唯一的女儿也病逝了。老人默默收起女儿小时候玩的布娃娃,几天后,她像平常一样又拎着收录机去中国科学院上英语课去了,只是声音沙哑。
当国家授予郭永怀先生“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后,李佩托一个到合肥的朋友,把这枚奖章随手装在行李箱里,捐给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在李佩眼里,没有什么是不能舍弃的。
几年前,她捐给力学所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各30万。没有任何仪式,就像处理一张水费电费单一样平常。“捐就是捐,要什么仪式。”她说。
而李佩先生客厅里的茶几还是60年前回国时家里的陪嫁。早年从美国带回的手摇计算机、电风扇、小冰箱,捐了。郭永怀走后,写字台、书、唱片,捐了。李佩先生一生教学的英语教案,捐了。汶川大地震,挽救昆曲,为智障幼儿园,她都捐钱。有后辈说她对待名利的样子,就像居里夫人把最大额的英镑当书签,把诺奖的奖杯随意给孩子当玩具。
素材点击
李佩先生的生命如此耀亮,在于她百年的人生,都在为事业奉献,在给予他人无私帮助中度过。这样的人生更加有分量,更加值得大书特书。
“生活就是一种永恒的沉重的努力。”李佩先生的老朋友、中国科学院大学的同事颜基义先生,用米兰·昆德拉的这句名言形容李佩先生。李佩先生见过太多的是是非非、潮起潮落,在她生命丰盈的时候,抛开个人苦难,尽全身心之力投入到伟大的事业当中,造福于国家社会,是一个精致的利他主义者。
人生的至高境界
杨绛先生的一生历经沉浮沧桑,然而她却始终以轻盈的姿态来承担生命的沉重;她居于精神的“高处”,却以“不争”的品格寻“平处”而居;她的文字朴素平实,却又隽永风趣,哀而不伤,满载着“走在人生边上”的智慧、豁达和俏皮。
杨先生《我们仨》一书中这样写道:“我们这个家,很朴素;我们三个人,很单纯。我们与世无求,与人无争,只求相聚在一起,相守在一起,各自做力所能及的事……我们稍有一点快乐,也会变得非常快乐。”在“文革”中,她们一家与世无争,为避免犯错误、惹是非,就离群索居,亲近自然,甚至与颐和园后山的松树交上了朋友。即使钱钟书先生做社科院院长期间,他也不要办公室,不要秘书,深自敛抑,不争出头。《堂吉诃德》的翻译出版,为杨先生带来了极高的社会声誉,各種礼遇接踵而来,西班牙还授予她“智慧国王阿方索十世大十字勋章”。对于这一切,她都淡然受之,然后复归于零。钱先生去世后,杨先生更是返璞归真,谢绝一切荣誉、地位、特殊权利等,心如止水,读书自娱。中国社会科学院授予她荣誉学部委员,她没有接受;英国牛津大学艾克塞特学院(ExeterCollege)推选她为荣誉院士,她也婉拒了……她居住多年的北京三里河寓所,依然是水泥地、白石灰墙,没有经过任何装修,连阳台也没有封闭。有人问她原因,杨先生风趣地回答:“为了坐在屋里能够看到一片蓝天。”
素材点击
不争,不仅是一种知足保和、乐天安命的人生境界,更是一种洞达人生的清明智慧。杨先生的兴趣在读书和学术上,自然要力避一切可能的干扰。她曾说:“细细想来,我这也忍,那也忍,无非为了保持内心的自由、内心的平静。”
“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简朴的生活、高贵的灵魂是人生的至高境界。”杨先生如是说。然而,中国先贤却告诉我们,“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这正是对杨先生的传神写照。
像小学生一样崇拜儿子
老舍先生在教育孩子方面,只有两个字:无为!他不看重功课,也没有强迫儿子舒乙学贯中西,子承父业,甚至还希望舒乙长大后当木匠或是车夫。
但是,舒乙却学了理工科,老舍非常高兴,竟然还生出些小得意。因为,当时理工科是建设国家最实用的。那时的人们常说: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每当理工科同学到舒乙家玩时,老舍总会拿把小椅,像一名小学生,安安静静地坐在一旁,听他们讲话。他们说到哪,老舍的眼神就跟到哪,还在小笔记本上恭敬地写写画画。后来,老舍还专门写了一篇文章——《可喜的寂寞》,表达对儿子及其同学的无限崇拜之情。
舒乙大学学的专业是研究如何从木材里提炼酒精。学文的老舍就更不懂了,所以他最崇拜儿子舒乙。
有朋友到老舍家来,他会像小孩子一样不失时机地向朋友炫耀:“我儿子比我强啊!他懂得怎样用木头来造酒,你们说,神不神?”等朋友们要凳子坐的时候,老舍笑呵呵地卖个关子:真不巧,你看我们家的桌椅板凳,全被我儿子劈掉造酒了……
素材点击
作为一名文学泰斗,老舍先生没有架子,虚心向晚辈学习,连他爱炫耀的小缺点,也带有几分孩子般的小情趣。
老舍先生的“无教育”胜似“有教育”,如同一片广袤葱嫩的原野,一群小羊仔在自由自在地啃草,至于小羊仔们喜欢啃草根还是摘草叶,选择三叶草还是婆婆丁,牧羊人不管,那是它们自己的事,只要无毒无害就可以了。结果,舒乙这只小羊仔,在“放养”的自然环境下,在科技兼文艺方面成长为万众瞩目的“领头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