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人间盛夏时

来源 :做人与处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ana1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隆冬,我终于知道,我身上有着一个不可战胜的夏。
  盛夏,人间最美的时节。彼时,有孤傲的菡萏,在阳光下独自绽放挣脱淤泥的埋没;有不屈的夏蝉,在绿荫里齐声高唱冲破黑暗的赞歌;更有无私的太阳,为苍生而燃烧自己献出无穷的光热。最美人间盛夏时!
  加缪出生于阿尔及利亚的一个贫民家庭,撒哈拉炽热的黄沙和贫瘠的土地孕育出他坚固的灵魂。我深信,加缪是属于夏天的,“我置身于阳光和苦难之间”,这是他对自己一生的概括。因为肺结核,医生宣告他活不过17岁。但事实却是:他不惧死亡,在地中海的白浪里洗涤心灵的污秽,在北非金色的阳光下祛除生命的黑暗,最终背负着这一死刑度过了人生的苦海,只因他坚信:“在光亮中,世界始终是我们最初和最后的爱。”为了这份永不褪色的爱,他飘零在自由主义泛滥的欧洲大陆,入目的是尸横遍野,入耳的炮声震天,腐朽堕落的气息充斥每一个角落,纳粹德国的钢铁洪流摧枯拉朽般碾过诸多国家。这是一场人类共同面对的灾难,但在自由主义粉饰的宫殿之中,加缪找不到出路,甚至看不见光明。如此背景下,《鼠疫》诞生了。
  当个人幸福遭遇集体利益,当生存法则与人道主义发生碰撞,当绝望的挣扎成为送葬的哀乐,当死亡的深海处处波澜,你会作何选择?这正是加缪在书中回答的问题。
  平静的奥兰城,一场突如其来的鼠疫如同死神的镰刀,收割着无数人的生命。所有人都面临着荒诞的处境,灾难有如一面镜子,照射出人性的美与丑、善与恶,为了不沉沦,就必须对自己、对所有身处困境的人负起责任。无论是老卡斯特尔、格朗、朗贝尔还是塔鲁,他们都有着这样的信仰:即使世界已沦为荒诞的死亡墓地,光明、幸福似乎遥不可及;即使难渡的滔天巨浪席卷了天地,使整个世界暗淡无光;即使人在嚣张狰狞的罪恶面前脆弱得不堪一击,以至于任何努力都无济于事,甚至连侥幸心理也被否定得一干二净,但人的尊严与良知将永不灭绝!它们和加缪永恒的思想力量一样,带着强烈的人文主义关怀,以至于他们的哀伤都显得优美。正是这种力量,使他们既不盲目乐观、哗众取宠,也不妄自菲薄、随波逐流。而作为全文主角的里厄医生,更是坦率而直接地表现出一种崇高无畏的人道主义精神,以及在这种信念支撑下永不向绝望、苦难屈服,亦不被荣誉、胜利折辱的伟大人格。他用悲愤的抗争来表达自己对于罪恶最强烈的控诉,艰难探索人类困境的出路并给予痛苦心灵真诚的慰藉,这正是因“热情而冷静地阐明了当代向人类良知提出的种种问题”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加缪所具备的品德。
  《鼠疫》中的一切都折射出那个时代人们的痛苦、忧虑、无助、绝望以及在自由外表下内心的空虚、孤独。加缪在接受诺贝尔奖时呼吁:“在一个大火熊熊、哀鸿遍野、监狱林立的欧洲,我们应该立即寻到一种清晰的理性和一种行为的准则。”这是他的宣誓,也是他为之奋斗一生、付出一切的战斗。每个人的生命都是一首歌,于加缪而言,他的人生,死亡是序曲,幸福是伴奏,唯孤独与苦难中的奋斗才是主旋律。为了追寻真理,他与挚友萨特绝交,孤独如影随形,有如一出悲剧。世界却对他的希求不作任何回答,对其所有努力也不予回报,他被剥夺了希望与幻想,即便二战结束,所谓的幸福依旧缥缈无踪,残酷的现实使他明白:生命生而荒谬,邪恶宛如瘟疫,而且像黑夜般永不灭亡。正如《鼠疫》结局所说:“也许有一天,人们会再次遭遇厄运或是受到惩罚,鼠疫会再次抬头,发动老鼠,让他们在一座幸福的城市中殉葬。”
  盡管如此,但加缪仍旧乐观,他说:“这茫茫黑夜就是我的光明。”“如果人类困境的唯一出路在于死亡,那我们就是走在错误的道路上了。正确的路迹就是通向生命、通向阳光的那一条。”因此,他在无尽的孤独与痛苦中歌颂高贵的生命,祈盼一种救世的力量,不是神性而是人性——以重建被摧毁的道德秩序。人的一生可能是燃烧,也可能是腐朽,加缪的归宿,就是在烈火中燃烧自己,绽放出最后的光辉。生命虽逝,荣誉永存,他在短暂的文学创作生涯里,用理性而敏感的笔触,刻画出众多性格鲜明的人物。许多青年从加缪的作品中得到启发,筚路蓝缕,独行于世,找寻到人类幸福最后的福祉所在——自由人道主义。
  加缪曾说:“对未来真正的慷慨在于把一切都献给现在。”一个真正的人从来就不会对未来吝啬。无论是身处苦难之中,还是保持着相对幸福的状态,我们都应如里厄和加缪一般,以悲怆崇高的格调,奏响奋斗的凯歌,将全人类的幸福置于个人利益之上,根植于人类历史上最久远、最强大的精神——人道主义,使自己的斗争散发出人性与理性的光辉。在物欲横流、人心日渐冷漠的今天,面对着现实生活中被迫流放与自我流放的双重禁锢,为了个人的价值,也为了固守社会道德的防线,做一个孤独的圣者以度人,或者至少做一个坚韧的强者以自救!
  如果世界是一所孤独的医院,就让我带着病痛与寂寞歌颂生活;如果世界是一座苦难的监狱,就让我坚定对铁窗外太阳与希望的信仰;如果世界是一片罪恶的汪洋,就让我选择净化自己所在的海域!
  指导教师 梁娟
  加缪,法国声名卓著的小说家、散文家和剧作家,存在主义文学大师,最年轻的诺奖获奖作家之一。《鼠疫》是其代表作,小说讲述阿尔及利亚的奥兰发生瘟疫,政客狂妄无知,掩饰诿过,甚至想利用灾难来获取利益;小人物凭着黑市门路,为人民带来各种禁品,突然成了城中的风云人物;百姓恐慌无助、自私贪婪,每天都只是过着颓废生活。瘟疫城市被重重封锁,无人能够自由进出。主角里厄医师这时挺身而出救助病人,与一些同道成了莫逆之交。最终鼠疫退却了,然而尽管喧天的锣鼓冲淡了人们对疾病的恐惧,可是奥兰人永远不会忘记鼠疫曾给他们带来的梦魇。
  (图/豆薇 编辑/张金余)
其他文献
著名的巴黎圣母院突遭大火,《人民日报》发文表示:“塔尖倒塌的那一刻,太心痛了!”然而,在大火尚未扑灭之际,国内大量不堪的评论和声音就蜂拥而来,有的以百年前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做对比,称这次文明之殇是圆明园的轮回,叫嚣“烧得好”,对这场灾难拍手称快;有的觉得因西方文明被毁而难过的人在瞎操心,炫耀着自己的轻率和无知。原来,灵魂的堕落是比火灾更悲伤的事。  虽然这场灾难过后,两座被视为巴黎圣母院门面的钟楼
琴棋书画,柴米油盐,大雅大俗。人活着不易,要活出一番境界来更是难上加难。  格调意味着超拔、不羁于凡俗,如竹节临渊,或削为笛或截为箫,或激越或凄清,人间能得几回闻?平常心是道,是脚踏实地所攀缘获得的梯阶,是小憩时兴之所至的点化,俗中求雅,胜若登山后的豁然开朗,一抹柳暗花明装饰了意外的风景。每每遭遇此等奇人美事,过目不忘,音犹在耳,总要一遍遍地赞叹于人心高深。总要在独居返照之际品一品,以对待隐去了商
陈可,1978年生于四川,四川美术学院油画系硕士,现工作并生活于北京。早期的创作风格清新、可爱,作品侧重个人情绪表达,被认为是“新卡通一代”的代表。她的个展包括“梦 露”“密林”“和你在一起,永远不孤单”;群展包括:“她们:国际女性艺术特展”“目光所及——后金融危机时代的中国新绘画”。  2010 年之后,作品脱离个人的生活经历,转向对文化名人的图像研究。在对黑塞、塞尚、卓别林等文学家、艺术家、演
北宋时期的寇准,是我们所熟悉、所尊敬的一位好官、高官。处理国家大事,他游刃有余;但是与性格不合、政见不同的同事相处,他却吃尽了说话过于直爽的苦头。  学士丁谓任中书时就对寇准非常恭谨。有一次会餐,不小心寇准的胡子沾了汤汁,丁谓急忙站起来慢慢替他擦干净。寇准不光不感谢,反而讽刺丁谓,你身为国家大臣,就是替领导擦胡须的吗?丁谓自此记恨寇准。  寇准的话看上去是玩笑,但实际上却是一种过于直爽的讽刺挖苦。
9月1日,中纪委通报,时任国资委主任、党委副书记蒋洁敏涉嫌严重违纪,正在接受组织调查。  蒋洁敏在担任国资委主任之前,其职务为中石油集团董事长。8月26日、27日,中石油四位重量级高管被通报正接受调查。  至此,中石油系統共有五人“落马”,被外界称之为“中石油窝案”。蒋洁敏在被通报涉案后,国资委于9月2日,撤下了蒋洁敏的个人简历、担任职务、活动记录等信息。随后,中组部表示,中央已经决定免去其国资委
晚清的刘鹗出身官宦家庭,科场不利转而行医,却因开错药方吃上官司。刘父不甘心儿子就此沦落,为他在河南巡抚那谋了个差事。  步入仕途,刘父多次提醒刘鹗在官场要左右逢源,该打点的要打点。不善交际的刘鹗对送礼一事十分抵触,认为有才能就会谋到一个好官位。然而事与愿违,虽然他在治黄工程中成绩显著,却迟迟不被提拔。官场昏庸、腐败的气息令他深恶痛绝,刘鹗只好转而经商。  刘鹗想承包铁路工程,可不打点到位,哪能争得
编者按: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天津大邱庄的“土皇帝”禹作敏,在其亲信把违抗他“旨意”的农民活活打死后,公然对抗公安执法,被法院以5罪判处有期徒刑20年。本文披露的,是一个类似于禹作敏的也有众多荣誉加身的农村党支部书记的恶行,是一起令人发指的无辜农民被欺压残害的大案。揭露此案,可以伸张正义,唤起公民维权意识,促进和谐社会建立。    儿被打死父遭陷害      在贵州六盘水市的盘县有个老厂镇,老厂
一起典型案例  2014年3月的一个上午,宋某、熊某、孙某、谌某开车来到了上海的一条传统商业老街,这里是中老年人备加青睐的购物区。但这四人并不是来逛街观光的,而是预谋着一场阳光下的诈骗阴谋。在熙攘的人群中,骗子们迅速锁定了一位老年妇女。这位妇女姓刘,70岁开外,衣着华丽,打扮光鲜,神采中透露出一丝高傲和自负。  熊某和孙某下车悄悄尾随被害人,宋某再慢慢将车开到老太前面的必经之路,谌某打开车门下了车
我曾经到河南省淮滨县探访楚国名相孙叔敖遗迹埋蛇岭,那里一片荒芜,草丛中半掩着一座残碑,上书“寝野歧蛇”四字,已有2000多年历史了。我默默伫立,面对残碑,遥想先贤,感慨良多,思绪万千。  《贾子》记,孙叔敖少年务农时,见两头蛇,杀而埋之。归而泣。母问其故,对曰:“闻见两头之蛇者死,向者吾见之,恐去母而死也。恐他人又见,杀而埋之矣。”其品德为人赞佩,传播四方。当然,若只有埋蛇这一回事,孙叔敖顶多也就
一个朋友和我讲过他年少时期经历过的一次地震,地震后下了雨,雨和血混在一起,他和妈妈踩着血水,逃出县城废墟。县城外面的路边上有很多尸体,是一些当兵的从废墟把他们挖出来,等亲人来认领的。妈妈不断用手捂住他的眼睛,他们走了很久的路,因为是逃命,也没觉得累,当时唯一的想法就是活下去。地震后重新回到学校,就有了好多单亲或者孤儿同学,有的同学没了腿,有的没了手。多年以后,再次回到县城,感觉活着是多么好的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