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建设智慧城市的目的在于优政,惠民,兴业。三者相比,优政和惠民的成效已经显现,兴业稍逊一色。会上,身为中国信息化百人会成员、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副院长的陈煜波重点跟大家分享了智慧城市推进过程中,尤其是在大数据成为一种资产之后,如何推动生态和商业模式的建立路径。
陈煜波认为,在如今大的经济形势下,我国面临着一个关键的问题——供需关系不匹配。为什么会发现这个现象?原因何在?他解释道:“很重要的就是在过去的30年(1985-2015年间),中国最关键的驱动力是高速、城镇化、工业化和信息化。但是到了今天,消费者的需求从过去的价格驱动转向了现在的品质驱动、品牌驱动;消费升级既促使企业转型,也在推动着供给侧改革。因此 ,归根结底,在全球互联时代,我们要认清中国消费者的需求和市场消费升级的规律是什么,这是核心的核心。”
大数据对管理决策的价值
大数据从2010年开始讲到现在,大家对其都有相对普及和深刻的认识。从商业的角度来讲,大数据首当其冲的价值是帮助企业从海量的信息中洞察潜在需求。政府也一样,通过挖掘分析海量的民众的数据洞察出民众和企业潜在的需求。这样的话,无论是企业还是政府,一定是一流的企业、一流的政府。
陈煜波认为,放在一个相对历史的视角看,中国今天遇到的问题并不特殊,中国经历过的路,所有的发达国家也都经历过。仔细梳理一下,在西方一百多年的历史中,大概走了三个阶段:
第一,生产导向阶段。这个阶段最典型的代表是福特,福特不是发明汽车,而是发明流水线生产汽车,当时他只生产一种黑色车。它的经营哲学是企业的生产效率最大化、性价比做到最极致。这是这个阶段绝大多数企业的管理核心,也是中国过去20年几乎所有制造业最核心的管理经营理念。
第二,销售导向阶段。成功的经商之道,是高压销售。高压的销售就两个核心观点,其中之一是我的目标市场中所有的用户都是我的客户,最典型的就是接连不断的房地产、保险的骚扰电话,不管你是不是真正的目标客户群,最终你买了就好了。在西方也经历过这个阶段,比如在上世纪70年代,美国最著名的商业畅销书叫《如何成为一位伟大的销售员》,就是靠销售来成功推动的。
第三,市场导向阶段。市场导向的最核心是注重顾客本身的需求,你的目标不是所有的人,而只是针对市场中的一部分用户。其最关键的,不是要为产品发现合适的顾客,而是要为你的顾客发现合适的产品,也就是说你不是在经营产品,而是在经营用户。举一个例子,迪士尼一百多年的历史,经营的一个词是“梦幻”,包含了一个人从儿童到成年人,所有对梦想的需求。所以,真正的市场导向一定是从经营产品转到经营用户,苹果、星巴克、亚马逊和国内的BAT都是这样。
互联网时代,大家都在提倡跨界融合。那么跨界和融合背后的本质现象是什么?在學界来讲,是叫跨市场的网络效应,或者叫双边、多边市场,一个公司(平台)同时服务一个主要和一个次要的产品用户群 ,比如报纸发行商,既卖报纸给读者,又卖广告给广告客户;一个产品的价值依赖于另一个产品用户的数量,比如广告版面要依赖于读者数的多少。
大数据时代的商业与公共服务创新
从上述分析,陈煜波得出结论:在大数据时代,无论是商业创新,还是公共服务的创新,本质上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最核心的,是要以用户为中心的跨市场网络效应的战略管理。智慧城市政府作为平台,一边是广大的市民和用户,一边是广大的企业。智慧城市的价值可以是商业价值,也可以是公共价值,其最终取决于真正的用户群和有效的用户群。无论是政府,还是所有平台机构,抑或是所有的企业,都是以用户为中心的跨市场网络效应的战略管理,本质上有两个,一个是经营产品,一个是经营用户。从政府角度看,是从服务行业转到服务用户;从企业角度看,是从经营产品向经营用户转变。可以预见,在大数据时代,政府治理也好,公共服务也好,都会产生根本性的倒逼和深层次的改革,这将是一个更加艰难和更加长期的过程。
其次,是数据运营向运营数据转变。数据运营是指从每个企业的流程数据化,而运营数据是指经营用户和服务用户。如何做到以用户为中心呢?就是要对用户全生命周期、全价值链、全渠道实行社会互动的管理。现在的市场已经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传统的市场是企业创造价值,顾客消费价值,现在恰恰相反,是顾客在创造价值,企业在消费价值。所以,现在更多的是企业、顾客进行价值共创。传统市场的功能是资源配置和价值交换,谁在创造价值、谁在消费价值的边界很清晰,而现在这种边界变得越来越模糊,两者更多的是做资源整合和价值共创。如果哪个企业仍然觉得我是创造价值,顾客消费价值,实际上其思维还是停留在工业大生产时代。传统市场的调整机制是供求价值,而现在很多的价值创造在产品投放之前,价格还没有生成,这就是市场中的社会互动。
中国的制造业和传统产业的转型不可能再走德国、美国的传统的路子,他们是通过资本的高度集中产生了GE、西门子。在出现了越来越多业态的现在,基于大数据和云计算,中国的制造业一定会像手机一样,有一个IOS操作系统,很多中小企业上面有很多的APP,不需要走传统工业化的整合、兼并、产生几大寡头的老路。
从这个角度讲,大数据时代政府的公共创新一定是提供以用户管理为中心的生态型,由政府提供大数据、云计算的应用支撑平台,而大量的中小型企业通过这个平台能够真正洞察它这个行业用户的潜在需求,尽管它仍然可能是一个小企业,但一定是一个美的企业。所以,一定会出现很多所谓隐形冠军,而不是那种特别大的通过纯粹的资本整合的平台,这也是中国下一步尤其是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方向。
陈煜波认为,在如今大的经济形势下,我国面临着一个关键的问题——供需关系不匹配。为什么会发现这个现象?原因何在?他解释道:“很重要的就是在过去的30年(1985-2015年间),中国最关键的驱动力是高速、城镇化、工业化和信息化。但是到了今天,消费者的需求从过去的价格驱动转向了现在的品质驱动、品牌驱动;消费升级既促使企业转型,也在推动着供给侧改革。因此 ,归根结底,在全球互联时代,我们要认清中国消费者的需求和市场消费升级的规律是什么,这是核心的核心。”
大数据对管理决策的价值
大数据从2010年开始讲到现在,大家对其都有相对普及和深刻的认识。从商业的角度来讲,大数据首当其冲的价值是帮助企业从海量的信息中洞察潜在需求。政府也一样,通过挖掘分析海量的民众的数据洞察出民众和企业潜在的需求。这样的话,无论是企业还是政府,一定是一流的企业、一流的政府。
陈煜波认为,放在一个相对历史的视角看,中国今天遇到的问题并不特殊,中国经历过的路,所有的发达国家也都经历过。仔细梳理一下,在西方一百多年的历史中,大概走了三个阶段:
第一,生产导向阶段。这个阶段最典型的代表是福特,福特不是发明汽车,而是发明流水线生产汽车,当时他只生产一种黑色车。它的经营哲学是企业的生产效率最大化、性价比做到最极致。这是这个阶段绝大多数企业的管理核心,也是中国过去20年几乎所有制造业最核心的管理经营理念。
第二,销售导向阶段。成功的经商之道,是高压销售。高压的销售就两个核心观点,其中之一是我的目标市场中所有的用户都是我的客户,最典型的就是接连不断的房地产、保险的骚扰电话,不管你是不是真正的目标客户群,最终你买了就好了。在西方也经历过这个阶段,比如在上世纪70年代,美国最著名的商业畅销书叫《如何成为一位伟大的销售员》,就是靠销售来成功推动的。
第三,市场导向阶段。市场导向的最核心是注重顾客本身的需求,你的目标不是所有的人,而只是针对市场中的一部分用户。其最关键的,不是要为产品发现合适的顾客,而是要为你的顾客发现合适的产品,也就是说你不是在经营产品,而是在经营用户。举一个例子,迪士尼一百多年的历史,经营的一个词是“梦幻”,包含了一个人从儿童到成年人,所有对梦想的需求。所以,真正的市场导向一定是从经营产品转到经营用户,苹果、星巴克、亚马逊和国内的BAT都是这样。
互联网时代,大家都在提倡跨界融合。那么跨界和融合背后的本质现象是什么?在學界来讲,是叫跨市场的网络效应,或者叫双边、多边市场,一个公司(平台)同时服务一个主要和一个次要的产品用户群 ,比如报纸发行商,既卖报纸给读者,又卖广告给广告客户;一个产品的价值依赖于另一个产品用户的数量,比如广告版面要依赖于读者数的多少。
大数据时代的商业与公共服务创新
从上述分析,陈煜波得出结论:在大数据时代,无论是商业创新,还是公共服务的创新,本质上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最核心的,是要以用户为中心的跨市场网络效应的战略管理。智慧城市政府作为平台,一边是广大的市民和用户,一边是广大的企业。智慧城市的价值可以是商业价值,也可以是公共价值,其最终取决于真正的用户群和有效的用户群。无论是政府,还是所有平台机构,抑或是所有的企业,都是以用户为中心的跨市场网络效应的战略管理,本质上有两个,一个是经营产品,一个是经营用户。从政府角度看,是从服务行业转到服务用户;从企业角度看,是从经营产品向经营用户转变。可以预见,在大数据时代,政府治理也好,公共服务也好,都会产生根本性的倒逼和深层次的改革,这将是一个更加艰难和更加长期的过程。
其次,是数据运营向运营数据转变。数据运营是指从每个企业的流程数据化,而运营数据是指经营用户和服务用户。如何做到以用户为中心呢?就是要对用户全生命周期、全价值链、全渠道实行社会互动的管理。现在的市场已经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传统的市场是企业创造价值,顾客消费价值,现在恰恰相反,是顾客在创造价值,企业在消费价值。所以,现在更多的是企业、顾客进行价值共创。传统市场的功能是资源配置和价值交换,谁在创造价值、谁在消费价值的边界很清晰,而现在这种边界变得越来越模糊,两者更多的是做资源整合和价值共创。如果哪个企业仍然觉得我是创造价值,顾客消费价值,实际上其思维还是停留在工业大生产时代。传统市场的调整机制是供求价值,而现在很多的价值创造在产品投放之前,价格还没有生成,这就是市场中的社会互动。
中国的制造业和传统产业的转型不可能再走德国、美国的传统的路子,他们是通过资本的高度集中产生了GE、西门子。在出现了越来越多业态的现在,基于大数据和云计算,中国的制造业一定会像手机一样,有一个IOS操作系统,很多中小企业上面有很多的APP,不需要走传统工业化的整合、兼并、产生几大寡头的老路。
从这个角度讲,大数据时代政府的公共创新一定是提供以用户管理为中心的生态型,由政府提供大数据、云计算的应用支撑平台,而大量的中小型企业通过这个平台能够真正洞察它这个行业用户的潜在需求,尽管它仍然可能是一个小企业,但一定是一个美的企业。所以,一定会出现很多所谓隐形冠军,而不是那种特别大的通过纯粹的资本整合的平台,这也是中国下一步尤其是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