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倡导“学生自主独立探究”,“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满足每一个学生终身的需要,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而高中课程内容多、课时少,学生掌握知识的水平参差不齐,那么教师如何既按质按量完成教学任务,又能运用新课程理念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习惯呢?校本选修课的开设就是一个良好的选择。在这里,笔者就近三年昆明市官渡区第一中学开设校本选修课的具体做法与大家分享与探讨。
一、针对教学对象,选择恰当内容
以学生发展为本是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为了有效地组织学生开展独立、自主的探究学习活动,又不影响有限的教学时间,教师可以合理利用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鼓励学生自主地提出各种假设或预见,并设计实验加以验证,培养学生设计、完成实验的能力。
但因高中学生的知识水平有限、探究能力差异较大,学校实验设施不同等诸多方面的因素,所以在开设校本选修课的过程中,应结合学生和学校的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内容,适应活动对象。如在教学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选修四)“pH值的相关计算”时,由于概念枯燥、抽象,计算烦琐,又不知学了有何用,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骤减。在这种情况下,我校高二年级化学组充分利用有利条件在高二下学期每周五下午开设了一门颇具云南特色的“普洱茶与pH值”的校本选修课。具体操作过程如下:首先,教师让学生收集有关普洱茶的资料和在冲饮过程中茶水pH值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其次,学生动手设计实验并进行验证。经过两周的准备后,学生到数字实验室按自己设计的方案亲自做实验,并绘制pH与时间的坐标图,结果发现实际的测定结果与资料上所述的“普洱茶在冲泡半小时后pH值为5.5~6.5左右,随时间增加pH减小”有很大出入,这是为什么呢?教师引导学生从实验的一些细节入手,寻找原因所在,两周后学生书面汇报。从汇报的材料中,不同小组总结出的主要原因可归纳为:①所用水质不同;②冲泡烧杯未洗干净;③冲泡时放水、放茶的顺序不同;④由于冲泡用的是烧杯,没有加盖子,温度变化不同……修正实验方案后再进行实验,结论与资料上pH值相差就很小了。
这次校本选修课由于选择的实验内容贴近生活,可操作性强,适应活动对象,不但激发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使他们从中体会到化学反应条件的重要性,了解科学的严谨性,也体现了新课标“质疑→探究→合作→再实践”的意图。
二、把握教学时机,丰富探究过程
新课程倡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究,探究过程就是学生不断了解事物真相、消除疑问、解决问题的过程,而探究兴趣源于疑问。新课程高中化学教材中设计了许多“实践活动”与“科学探究”,学生和教师按教材预设方案进行实验,往往会出现许多预想不到的问题,而教学内容有限,课堂时间又很紧,无法及时解决学生的各种疑问。若能把握时机在课后开设相应内容的校本选修课,无疑可以弥补这一缺陷。如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必修二)“实验探究:原电池的工作原理(锌、铜、稀硫酸组成的原电池)”中,理论上接通后电流表指针偏转,铜片上有气泡,而锌片上无气泡。但实际上学生观察到锌片上也有气泡,于是产生了疑问。针对这一情况,我校高一年级下学期开设了“生活中的简单电池”校本选修课,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寻找方案,利用生活中的器材动手设计、制作一些简易的电池。学生用铁钉、铜丝、导线制作的土豆电池,把两极导线放在舌尖上会有麻麻的感觉;而成熟的番茄电池却能让音乐贺卡响起来,若在成熟的番茄电池中加一些高锰酸钾,则可以听MP3两小时左右。
这些神奇的制作激发了学生学习、探究化学的极大兴趣,提高了学生搜集、整理、归纳、设计、制作的能力,同时也解决了有限课堂无法及时解决的问题,让学生把握住了探索的时机,拓展了学生的思维,提升了学生的学科素养。
三、把握探究深度,充实课程内容
新课程提倡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强调要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即“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入社会”。因此,校本选修课应把握探究深度,充实活动内容。但是教师只有了解学情,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实际出发,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学习,否则就难以达到预期目标。
学生都了解一些生活常识,如“菠菜含鐵高,但不能与豆腐同煮,否则吃了易得肾结石”。在学完“三价铁离子检验:加硫氰化钾溶液变成血红色”后,学校开设了选修课“菠菜中的铁元素和结石”。学生在菠菜叶上或汁中滴入1~2滴硫氰化钾,没有任何变化,通过查阅资料发现,菠菜中铁元素不以离子形式存在,可能以配合物形式存在。于是,学生根据已做实验“海带中提取单质碘”重新设计方案:灼烧菠菜叶→带有菠菜叶灰的溶液→过滤→溶液→加入活性炭过滤→澄清溶液→滴加硫氰化钾→溶液变红。学生再结合方案进行实验探究:取一定量菠菜放入烧杯中,加水刚好没过菠菜即可,煮沸一段时间后,取一定量溶液,滴加氯化钙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再滴加与胃液成分相同的稀盐酸,沉淀不消失。那么此沉淀是否就是形成肾结石的成分呢?学生接着查资料、研究,小组合作交流后书面汇报。这次校本选修课贴近生活,有一定的探究深度,不但使学生巩固了所学知识,而且走进了学生的生活,使学生明白化学来源于生活。
综上所述,开设化学校本选修课不但可以弥补高中课程内容多、课时紧造成的不足,更凸显了新课程的相关要求,同时把握好恰当的内容、时机、深度,能更好地挖掘学生的潜能,符合新课程理念。
◇责任编辑 邱 艳◇
一、针对教学对象,选择恰当内容
以学生发展为本是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为了有效地组织学生开展独立、自主的探究学习活动,又不影响有限的教学时间,教师可以合理利用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鼓励学生自主地提出各种假设或预见,并设计实验加以验证,培养学生设计、完成实验的能力。
但因高中学生的知识水平有限、探究能力差异较大,学校实验设施不同等诸多方面的因素,所以在开设校本选修课的过程中,应结合学生和学校的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内容,适应活动对象。如在教学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选修四)“pH值的相关计算”时,由于概念枯燥、抽象,计算烦琐,又不知学了有何用,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骤减。在这种情况下,我校高二年级化学组充分利用有利条件在高二下学期每周五下午开设了一门颇具云南特色的“普洱茶与pH值”的校本选修课。具体操作过程如下:首先,教师让学生收集有关普洱茶的资料和在冲饮过程中茶水pH值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其次,学生动手设计实验并进行验证。经过两周的准备后,学生到数字实验室按自己设计的方案亲自做实验,并绘制pH与时间的坐标图,结果发现实际的测定结果与资料上所述的“普洱茶在冲泡半小时后pH值为5.5~6.5左右,随时间增加pH减小”有很大出入,这是为什么呢?教师引导学生从实验的一些细节入手,寻找原因所在,两周后学生书面汇报。从汇报的材料中,不同小组总结出的主要原因可归纳为:①所用水质不同;②冲泡烧杯未洗干净;③冲泡时放水、放茶的顺序不同;④由于冲泡用的是烧杯,没有加盖子,温度变化不同……修正实验方案后再进行实验,结论与资料上pH值相差就很小了。
这次校本选修课由于选择的实验内容贴近生活,可操作性强,适应活动对象,不但激发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使他们从中体会到化学反应条件的重要性,了解科学的严谨性,也体现了新课标“质疑→探究→合作→再实践”的意图。
二、把握教学时机,丰富探究过程
新课程倡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究,探究过程就是学生不断了解事物真相、消除疑问、解决问题的过程,而探究兴趣源于疑问。新课程高中化学教材中设计了许多“实践活动”与“科学探究”,学生和教师按教材预设方案进行实验,往往会出现许多预想不到的问题,而教学内容有限,课堂时间又很紧,无法及时解决学生的各种疑问。若能把握时机在课后开设相应内容的校本选修课,无疑可以弥补这一缺陷。如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必修二)“实验探究:原电池的工作原理(锌、铜、稀硫酸组成的原电池)”中,理论上接通后电流表指针偏转,铜片上有气泡,而锌片上无气泡。但实际上学生观察到锌片上也有气泡,于是产生了疑问。针对这一情况,我校高一年级下学期开设了“生活中的简单电池”校本选修课,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寻找方案,利用生活中的器材动手设计、制作一些简易的电池。学生用铁钉、铜丝、导线制作的土豆电池,把两极导线放在舌尖上会有麻麻的感觉;而成熟的番茄电池却能让音乐贺卡响起来,若在成熟的番茄电池中加一些高锰酸钾,则可以听MP3两小时左右。
这些神奇的制作激发了学生学习、探究化学的极大兴趣,提高了学生搜集、整理、归纳、设计、制作的能力,同时也解决了有限课堂无法及时解决的问题,让学生把握住了探索的时机,拓展了学生的思维,提升了学生的学科素养。
三、把握探究深度,充实课程内容
新课程提倡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强调要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即“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入社会”。因此,校本选修课应把握探究深度,充实活动内容。但是教师只有了解学情,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实际出发,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学习,否则就难以达到预期目标。
学生都了解一些生活常识,如“菠菜含鐵高,但不能与豆腐同煮,否则吃了易得肾结石”。在学完“三价铁离子检验:加硫氰化钾溶液变成血红色”后,学校开设了选修课“菠菜中的铁元素和结石”。学生在菠菜叶上或汁中滴入1~2滴硫氰化钾,没有任何变化,通过查阅资料发现,菠菜中铁元素不以离子形式存在,可能以配合物形式存在。于是,学生根据已做实验“海带中提取单质碘”重新设计方案:灼烧菠菜叶→带有菠菜叶灰的溶液→过滤→溶液→加入活性炭过滤→澄清溶液→滴加硫氰化钾→溶液变红。学生再结合方案进行实验探究:取一定量菠菜放入烧杯中,加水刚好没过菠菜即可,煮沸一段时间后,取一定量溶液,滴加氯化钙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再滴加与胃液成分相同的稀盐酸,沉淀不消失。那么此沉淀是否就是形成肾结石的成分呢?学生接着查资料、研究,小组合作交流后书面汇报。这次校本选修课贴近生活,有一定的探究深度,不但使学生巩固了所学知识,而且走进了学生的生活,使学生明白化学来源于生活。
综上所述,开设化学校本选修课不但可以弥补高中课程内容多、课时紧造成的不足,更凸显了新课程的相关要求,同时把握好恰当的内容、时机、深度,能更好地挖掘学生的潜能,符合新课程理念。
◇责任编辑 邱 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