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丹峡 赴一场远古之约

来源 :远方的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nlong045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好友的黄河丹峡之邀半年之前就已发出,中间数次以美图相诱惑,这一次,几近决绝:再不来就不要来了!
  于是,第二天,我便从婉约江南来到了这黄土高原,置身于丹霞地貌的亿年传奇之中。那句话怎么说的来着?有时候,就得要逼自己一把。
  好友一路驱车,直奔景区。路上,不无骄傲地说,这些路都是景区开发时新修的,之前,这里只有羊肠小道,住在山里的人,老婆生孩子自家老公负责接生,过着几乎与世隔绝的生活。之前去过的山区不算少,老公给老婆接生这种事还是小小触动到了我。路过一个村子,这个村子是几年前从山里整体搬迁出来的,房子是统一修建的,如今,他们已经基本适应了山外面的生活。
  车子戛然而止,车门一开,迎接自己的竟然是一片——菜园!认识的不认识的,黄瓜茄子辣椒脆生生展现在面前。身穿围裙的阿姨一边招呼着一边递给我一个西红柿:饿了吧?先吃着!于是,之后两天的饮食就以这片小菜地为主了,有栽种的,也不乏野草野菜。第二天从山上下来时,护山的阿姨刚割了一把脆嫩的野韭菜,被我们友好掠走。等到离开时,在车站吃的韭菜水饺便寡淡无味了。


  景区名为“黄河丹峡”,实则由黄河和峡谷两部分组成,黄河丹峡又只是三大峡谷之一,此外还有韶山峡和神仙峡。
  黄河丹峡的入口恰巧便在黄河的拐点处,九曲黄河在这里弯了个90度直角,变西来为北上奔腾向前。一河之隔,两省之界,河的这岸是河南,另一岸,便是山西了,河面最窄处不足三百米。黄河丹峡位于小浪底水库上方,我们去的时候正值黄河调水调沙,水位较低。长长的漂浮栈道静静躺在浅滩里,两旁是长势茂密的野草。大地空旷,天高云淡,执一人之手,缓缓穿行于栈道之上,颇有一番天地为媒的情调。待到蓄水期,则高峡平湖,碧波荡漾,又自有另外一份壮观。那时,滑索、高空飞车、黄河垂钓、纤夫绝唱等便纷纷登场,迎接游人的挑战。
  沿着弯弯曲曲的栈道拾阶而上,正式进入丹霞地貌之中,黄河丹峡之“丹峡”,取的便是“丹霞”的谐音。12亿年之前,这里是汪洋大海,那时,人类尚未出现,而它们,早已不知在海底存在了多久。据说,山顶的石面上,海水冲刷的波纹还清晰可见。如今,眼前却是群山巍峨,壁立千仞,怪石峥嵘。沧海桑田,是地球耗数亿年之力书写的童话,这部童话太过深沉,需得深怀对自然的虔诚与敬畏方能悟其一二。栈道随山势蜿蜒,不时有突出的岩石兀立其上,窄处仅容一人侧身而过,朋友一面在前面带路,一面不时回头提醒:低头,小心!走着走着,栈道中间突然冒出一棵古树来,不用说,这是为了保护他们而给予的特殊照顾。朋友说,为了他们,这整条栈道没少走“弯路”。我们时常将“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挂在嘴边,很高大上的样子,其实,这“和谐”不过在这一点一滴、一草一木之间而已。他们穿越时光的隧道,穿越整个人类历史,来与我们赴一场久远的约会,怎能不挚诚以待?
  有山必有水,或是深邃平静的潭水,或是碧波流淌的溪流,抑或是奔腾湍急的瀑布,不经意间便出现在面前。有时,老远便听到清脆的水声,四下寻找却不得见,只等转过几个弯,一挂瀑布才骄傲地落下,溅起的水珠邀功般蹦跳着跑到身上、衣服上。也有一些地方,水没那么大,浅浅的一层缓缓从岩石表面流过,悄无声息,不仔细看几乎看不到水的存在。然而,他又毕竟是存在的,那岩石便因了这种存在而温润,而细腻,指尖轻触,清凉的柔滑直达心扉。


  我们去的那天没有阳光,雾气迷蒙,黄河丹峡一线天两侧山峰之间的界限不甚明了,恍恍惚惚,看不真切,似是少了几分一线天的惊险与壮观。然而,待到穿过之后回头来看时,两峰对峙,气势逼人,中间雾气如练,渺渺茫茫,颇有几分仙界之韵,仿佛那雾气之后便是道袍长须的世外高人。转身之间,错过与得到自见分晓。之前向那么多达人拷问旅行的意义,其实,世界有多大,看了才知道。
  在韶山峡遇到好多肩扛水泥的工人,朋友说,这里目前只开发了三分之一,还有三分之二正在开发之中。因为都是山路,很多地方甚至没有路,修好的路也大多是台阶栈道,车子根本无法进入,所有施工材料都只能靠人工肩扛背挑。不由想起了泰山、黄山上的挑山工,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创造传奇的同时,也将传奇在一定程度上封印,解开封印,需要经受肉体与意志的双重考验。说着说着,话题便转移到了景区的发现与开发上面。据说,早在2007年的时候,开发者便无意间发现了这方神奇的丹霞地貌,于是,无数次勘察、规划,在荒山野岭之间构筑一个美好的梦想。“还记得前面那个瀑布吗?考察的时候,我们就是从那里爬上来的。”之前的行走,关注点更多的放在美景、美食与人文风情之上,很少将目光投向他们背后的故事。此次,因了好友的关系,壮观的风景有了更深厚的韵味。沧海桑田,你等待了数亿年;跋山涉水,我来到你的怀抱。一切,只为这一场远古之约。
  深入峡谷腹地,除了我们的说话声,谷中仅闻水声与鸟鸣,一切静谧到让人不得不放空自己,抛开杂念,全身心投入山水之间。黄河丹峡是由红色石英砂岩构成的,从谷底到崖壁,温润的砂岩层层堆砌。如同树木的年轮,这堆砌的每一层,都是时间的印记,直至形成眼前红色的峰林石海。


  作为景区的开发者之一,好友的自豪之情溢于言表,一路走一路充当导游。五年来,他们已经保护性地开发了天然壁画、双龙戏珠、七星石、神猴望月、守谷雄狮、石人山、神女池、千层崖、钟乳石、擎天柱、骆驼峰、情人谷、仙女洞、水帘洞、官印台、地质天书、天坑地缝以及由龙凤潭、龙瀑组成的八潭八瀑等50多处自然景点。开发之中还发现了波纹石、树模石等罕见化石,以及石茶等珍贵中药材,此外,还有国家一级保护树种红豆杉。
  终于登至高处,举目四望,谷内怪石林立、峭壁千仞,古树参天、飞瀑湍急,奇山、怪石、险谷、清溪、深潭、密林等奇特的自然景观汇集一处,直令人心旷神怡,不忍离去。已是初秋,漫山碧绿之中已间或显露出点点绯红。之前,好友用来诱惑我的照片中,漫山遍野一片火红,蔚为壮观。想来,红叶遍谷之日已不甚遥远了吧?
  下山的时候,太阳终于赏脸露了一面,抬头仰望峡谷高处,透过半壁处长出来的小树苗的绿叶,点点亮光斑驳地落在崖壁之上,又和无数的斑驳之光连在一起,像是穿越时空隧道般,深远,空透。不经意地一转身,发现远处山崖之上有一团白色在缓缓移动,仿佛白色的云朵,却又没有云朵那么飘渺。好友故意卖关子,让我将镜头拉近了看。一看,竟然是——羊群!那山崖少说也有几百米高,况且,从谷底到崖顶几乎是垂直的,实在难以想象,它们是如何爬上去的。好友却不紧不慢地说,山里老乡家的羊都是这样散养的,春天把它们放进来,临近入冬再赶回家,50头便可能变成70头了,中间,只要定期进来看一下就好。羊的脖颈上都戴着铃铛,一般不会走失。
  待至出口处的小山坡上,有一老乡正在密林之中忙活,好友问他是不是在摘山葡萄,答曰:不是,是八月炸。说着,捧出了一大把类似土豆的东西,有的皮是黄色的,有的则是粉嘟嘟的,颇为可爱。原来,这是山中的一种野果,到了八月成熟之时,厚厚的外皮会自己炸裂开来,便得名“八月炸”。迫不及待掰开一个,果实有些像火龙果,有好多好多籽,果肉却比火龙果更紧实,甜甜的,滋味很是不错。是啊,积蓄了这么久,终于迎来与世人相见之日,怎能没有美味相赠呢?除了八月炸和山葡萄,峡谷之中还不乏野桑葚、五味子等等,能否遇到就看缘分了。
  匆匆两日,这一场远古之约便告一段落。回来的第二天,好友就在微信上炫耀丹峡的蓝天白云,这次用的是视频,手机急速翻转,天地如风云变幻。“红叶节马上就到了,还约吗?”

其他文献
橡树参天的Stellenbosch(斯泰伦博斯)又被称为“橡树之城”。早期的移民——法国胡格诺派(Huguenots)教徒不仅带来了葡萄种植及酿酒技术,也带来了橡树。橡树是这座城市的特色,也是这座城市天然的纪念碑。这里不仅有秀美的景色,而且还有着更多不为人知的美酒等着人们前来品尝!    喜爱葡萄美酒的人们,绝对不会错过法国波尔多。但是,你知道在南非也有个“波尔多”吗?南非的“波尔多”——斯泰伦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