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我国城市道路建设的发展,城市道路的施工量越来越大。为实现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道路施工必须走节约路线。施工现场作为道路工程物质和能量的转化场地,也必须走节约道路,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本文通过对目前施工管理的现状和趋势的了解,对节约型道路施工现场的管理模式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 道路施工,现场管理,节约型
1 节约型道路施工管理概述
我国处于全面建设的快速发展时期,工业化、城镇化发展快,消费规模不断扩大,资源和能源的消耗强度高。中央提出,要把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对施工现场进行节约管理,是国家节约资源的重点之一。随着我国城市道路建设的发展,城市道路的施工量越来越大。为实现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道路施工必须走节约路线。施工现场作为道路工程物质和能量的转化场地,也必须走节约道路,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
节约型施工管理的定义是:在施工过程中开展的符合建筑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建筑施工方案优化,建筑施工过程管理,建筑施工新技术、新工艺、新标准的开发以及科技进步、技术创新等内容要求的资源能源节约和循环利用。可见,节约型施工管理体系就是将节约型施工管理形成一个综合体系,从宏观和整体上对施工现场实施节约型施工管理。
从以上定义可知,施工管理体系是手段和目的的统一。手段是:通过各种施工方案、过程管理、科技进步及技术创新等节约措施和管理;目的是从宏观和整体上节约资源能源和成本。
2 节约型道路施工管理的内容
节约型道路施工管理与传统施工管理一样,纵向上是建筑项目全寿命的全过程管理,横向上是多部门的全方位管理。不同的是,节约型施工管理是以节约资源和成本为根本目的的管理体系。它要求各管理部门明确职责,完成拟定的节约标准,它具有如下特点:
资源管理:资源管理是节约型施工管理的重点。除了在组织、制度基础上进行系统管理外,还可采用节材、节电、节水措施,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和成本。为了保护环境、节约资源,施工现场应设收集箱,便于对建筑垃圾进行回收处理。
人员管理:各部门管理人员不仅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还要关注节约型施工管理方向,以便及时调整和组织协调各类工程问题;节约型施工管理还要求施工现场全体人员参与到节约管理,实现全员节约。
质量管理:质量管理的成败是工程能否节约又一关键因素。工程部可采用一定的新技术、新材料,以控制和保证施工质量;同时严格监督、检查,以便及时发现施工问题,防止因施工质量影响工期和成本。
3 节约型道路施工管理体系模式探究
影响道路工程施工的主要因素有:即人员、施工材料、机械设备、施工方法和施工环境。为实现节约型道路施工管理体系,需要依据循环经济、全面性,责权利相结合的模式对这以上因素进行经济的管理控制。
(1)循环经济模式
循环经济追求的是“资源—产品一再生资源”的“循环形”产业链,实际上是把资源尽可能地充分有效利用,使经济发展的成本最低、质量最好、效益最高、污染物排放最少,甚至为零。“循环经济”追求的理念是:世界上没有垃圾,只有放错地方的资源。循环经济的运行模式如下图所示:
控制资源和成本发生的过程,是最终使资源和成本的利用降到尽可能低的水平,使经济效益最大化。控制资源和成本,其实就是控制相关因素。
控制资源和成本的核心内容是将资源和成本的使用量降到合适的水平并保持已降水平。“降到合适水平”是从整体、宏观上考虑和把握的,其中包括采用节约技术措施和创新技术措施,将资源的使用达到预期的效果,还从一定程度上为项目赚取更多的利润。
降低和保持资源和成本使用量的关键是控制相关因素。相关因素就包括了责任、制度的落实,组织、培训等人力资源的管理,还包括相关节约技术和管理措施等。
要控制好相关因素,就是要全面、系统、充分和准确地识别和确定相关因
素,并逐步完善提高相关因素性质的过程:认识一理解一掌握一运用。
(2)全面性模式
节约意识是节约型施工管理的灵魂,从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施工现场资源和成本的利用。为了更好地实施节约管理工作,提高全体工作人员的节约意识是十分必要的。施工节约管理的控制是全员、全过程的控制,少数的或个别的管理人员是节约不了多少资源的。只有全体工作人员参与了节约行动,节约型施工管理才能得以实施。
(3)责权利相结合
要真正实现节约管理,除了建立一个可操作的节约型管理体系,还需要从机制上构建责权利对等的管理框架。现代管理学认为:要进行有效地管理,就必须责权利对等。职责、权力、利益是三个对等的部分,任何有一部分过多或过少都会造成体系不稳。如果权责或职责不清,将使工作发生重复或遗漏、推诿现象。特定的职责,必定赋予对等的权力和利益。否则,管理者责大权小或有责无权,凡事都要请示上级,由上级决策、批准;责大利小或有责无利,就不可能发挥其主观能动性,管理也就不可能卓有成效。
责、权、利三者相结合时,应该考虑以下几个问题:
构建职责分明的组织框架
把组织目标分解到各个部门各单元,通过目标的跟踪管理,层层落实责任。
从流程的角度构建节约管理体系框架
应该从经济性的原则出发,先明确出几个最重要的核心流程,再分别理顺每个流程,明确流程中各部门和各岗位的责任、权利、工作输出和考核目标。
考核和激励
作为管理部门,要有能力和责任把责权利划分清晰,同时要能够识别部门、个人的工作表现,把利益的分配、承担的责任、完成的工作这三者一一对应起来。实际中,由于某些原因,往往出现权利的不平衡,导致无法激励员工发挥作用。我们应从市场经济的原则出发,根据各部门的责任、权利、工作输出和考核目标等绩效评价框架,收集各部门实际的工作表现数据,进行利益的分配。
其它
除了在机制上保证责权利的和谐统一之外,还应该在文化上倡导承担责任的文化。尤其在新的经济社会环境中,要把建立个人责任感和创建学习型组织的工作有机结合在一起,让大家都参与节约,才能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全员节约。
4 展望
在党中央的高度重视和领导下,节约型社会活动正在激烈地开展和进行。本文通过对目前施工管理的现状和趋势的了解,对道路施工的节约型管理体系模式进行了探究,节约型道路施工现场管理体系,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未来有诸多工作需要细化实施。
(1)作为一个系统的管理体系,建立的节约型管理体系不能仅仅选择占用工程费用较多且较容易节约的若干内容,而并非全部。需要更进一步地研究和深化。
(2)作为系统工程,一个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不是一劳永逸的过程,它是一个与时俱进的过程。在具体工程的分析中,还应考虑工程的实际情况,添加相关指标或减少不必要的指标。
(3)未来关于节约型道路施工现场管理体系的软件开发还有待进一步开发与应用。
参考文献
[1] 冯砚,朱学磊.谈降低建筑工程成本的途径[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0.6:34.
[2] 赵质晖.浅谈质量管理体系如何在道路施工项目中有效运行[J].当代经理人,2012,
[3] 陈志雄, 城市道路施工质量控制的管理与技术要领[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8,14: 48-49
[4] 丰世林.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综合评价的研究与实现[J].现代制造工程, 2006,6:29-31
【关键词】 道路施工,现场管理,节约型
1 节约型道路施工管理概述
我国处于全面建设的快速发展时期,工业化、城镇化发展快,消费规模不断扩大,资源和能源的消耗强度高。中央提出,要把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对施工现场进行节约管理,是国家节约资源的重点之一。随着我国城市道路建设的发展,城市道路的施工量越来越大。为实现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道路施工必须走节约路线。施工现场作为道路工程物质和能量的转化场地,也必须走节约道路,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
节约型施工管理的定义是:在施工过程中开展的符合建筑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建筑施工方案优化,建筑施工过程管理,建筑施工新技术、新工艺、新标准的开发以及科技进步、技术创新等内容要求的资源能源节约和循环利用。可见,节约型施工管理体系就是将节约型施工管理形成一个综合体系,从宏观和整体上对施工现场实施节约型施工管理。
从以上定义可知,施工管理体系是手段和目的的统一。手段是:通过各种施工方案、过程管理、科技进步及技术创新等节约措施和管理;目的是从宏观和整体上节约资源能源和成本。
2 节约型道路施工管理的内容
节约型道路施工管理与传统施工管理一样,纵向上是建筑项目全寿命的全过程管理,横向上是多部门的全方位管理。不同的是,节约型施工管理是以节约资源和成本为根本目的的管理体系。它要求各管理部门明确职责,完成拟定的节约标准,它具有如下特点:
资源管理:资源管理是节约型施工管理的重点。除了在组织、制度基础上进行系统管理外,还可采用节材、节电、节水措施,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和成本。为了保护环境、节约资源,施工现场应设收集箱,便于对建筑垃圾进行回收处理。
人员管理:各部门管理人员不仅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还要关注节约型施工管理方向,以便及时调整和组织协调各类工程问题;节约型施工管理还要求施工现场全体人员参与到节约管理,实现全员节约。
质量管理:质量管理的成败是工程能否节约又一关键因素。工程部可采用一定的新技术、新材料,以控制和保证施工质量;同时严格监督、检查,以便及时发现施工问题,防止因施工质量影响工期和成本。
3 节约型道路施工管理体系模式探究
影响道路工程施工的主要因素有:即人员、施工材料、机械设备、施工方法和施工环境。为实现节约型道路施工管理体系,需要依据循环经济、全面性,责权利相结合的模式对这以上因素进行经济的管理控制。
(1)循环经济模式
循环经济追求的是“资源—产品一再生资源”的“循环形”产业链,实际上是把资源尽可能地充分有效利用,使经济发展的成本最低、质量最好、效益最高、污染物排放最少,甚至为零。“循环经济”追求的理念是:世界上没有垃圾,只有放错地方的资源。循环经济的运行模式如下图所示:
控制资源和成本发生的过程,是最终使资源和成本的利用降到尽可能低的水平,使经济效益最大化。控制资源和成本,其实就是控制相关因素。
控制资源和成本的核心内容是将资源和成本的使用量降到合适的水平并保持已降水平。“降到合适水平”是从整体、宏观上考虑和把握的,其中包括采用节约技术措施和创新技术措施,将资源的使用达到预期的效果,还从一定程度上为项目赚取更多的利润。
降低和保持资源和成本使用量的关键是控制相关因素。相关因素就包括了责任、制度的落实,组织、培训等人力资源的管理,还包括相关节约技术和管理措施等。
要控制好相关因素,就是要全面、系统、充分和准确地识别和确定相关因
素,并逐步完善提高相关因素性质的过程:认识一理解一掌握一运用。
(2)全面性模式
节约意识是节约型施工管理的灵魂,从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施工现场资源和成本的利用。为了更好地实施节约管理工作,提高全体工作人员的节约意识是十分必要的。施工节约管理的控制是全员、全过程的控制,少数的或个别的管理人员是节约不了多少资源的。只有全体工作人员参与了节约行动,节约型施工管理才能得以实施。
(3)责权利相结合
要真正实现节约管理,除了建立一个可操作的节约型管理体系,还需要从机制上构建责权利对等的管理框架。现代管理学认为:要进行有效地管理,就必须责权利对等。职责、权力、利益是三个对等的部分,任何有一部分过多或过少都会造成体系不稳。如果权责或职责不清,将使工作发生重复或遗漏、推诿现象。特定的职责,必定赋予对等的权力和利益。否则,管理者责大权小或有责无权,凡事都要请示上级,由上级决策、批准;责大利小或有责无利,就不可能发挥其主观能动性,管理也就不可能卓有成效。
责、权、利三者相结合时,应该考虑以下几个问题:
构建职责分明的组织框架
把组织目标分解到各个部门各单元,通过目标的跟踪管理,层层落实责任。
从流程的角度构建节约管理体系框架
应该从经济性的原则出发,先明确出几个最重要的核心流程,再分别理顺每个流程,明确流程中各部门和各岗位的责任、权利、工作输出和考核目标。
考核和激励
作为管理部门,要有能力和责任把责权利划分清晰,同时要能够识别部门、个人的工作表现,把利益的分配、承担的责任、完成的工作这三者一一对应起来。实际中,由于某些原因,往往出现权利的不平衡,导致无法激励员工发挥作用。我们应从市场经济的原则出发,根据各部门的责任、权利、工作输出和考核目标等绩效评价框架,收集各部门实际的工作表现数据,进行利益的分配。
其它
除了在机制上保证责权利的和谐统一之外,还应该在文化上倡导承担责任的文化。尤其在新的经济社会环境中,要把建立个人责任感和创建学习型组织的工作有机结合在一起,让大家都参与节约,才能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全员节约。
4 展望
在党中央的高度重视和领导下,节约型社会活动正在激烈地开展和进行。本文通过对目前施工管理的现状和趋势的了解,对道路施工的节约型管理体系模式进行了探究,节约型道路施工现场管理体系,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未来有诸多工作需要细化实施。
(1)作为一个系统的管理体系,建立的节约型管理体系不能仅仅选择占用工程费用较多且较容易节约的若干内容,而并非全部。需要更进一步地研究和深化。
(2)作为系统工程,一个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不是一劳永逸的过程,它是一个与时俱进的过程。在具体工程的分析中,还应考虑工程的实际情况,添加相关指标或减少不必要的指标。
(3)未来关于节约型道路施工现场管理体系的软件开发还有待进一步开发与应用。
参考文献
[1] 冯砚,朱学磊.谈降低建筑工程成本的途径[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0.6:34.
[2] 赵质晖.浅谈质量管理体系如何在道路施工项目中有效运行[J].当代经理人,2012,
[3] 陈志雄, 城市道路施工质量控制的管理与技术要领[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8,14: 48-49
[4] 丰世林.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综合评价的研究与实现[J].现代制造工程, 2006,6:2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