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语文教学费时多,负担重,学生读写能力不尽人意。如何把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结合起来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一直困扰着广大的教师。叶老曾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习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巧。”所以,在语文教学中必须明确:“读”是“写”的基础,无论是词汇的积累,句式的掌握,修辞方法的应用,篇章结构的学习,都离不开教材,而要把上述诸方面知识变为学生能力,就必须教会学生阅读,在阅读中提高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学到作者表情达意的写作方法,达到“读”为“写”服务的目的,反过来,“写”又能促进学生有目的地阅读相关的材料。
一、抓住读写结合点
以前的语文教学,把读与写截然分开,读归读,写归写,互不搭界,这是一种认识上的误区。在实践中,我逐步认识阅读过程中包含两个方面:一是读懂文章写了什么内容;二是读懂文章是如何运用语言文字来表达这一内容的。第二方面与写作的心理过程是相通的,其思维方式是一致的。因此我将这两个方面有机的结合起来,形成了在阅读中理解语言文字,在写作中加深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在阅读中感悟语言文字,在写作中运用语言文字表情达意;阅读中学习写作方法,在写作中运用写作方法。这样做,读与写成了连动关系,优化其中的一个环节,另一个环节也同时得到了优化。
在教学中我把那些能体现教学目标,又便于向写作迁移的重点训练内容作为读写结合点,用认真钻研教材之后确立的读写结合点让学生通过“读懂读好——迁移说写——认识规律”的学习过程,实现读与写的结合,以实现语文教学的整体优化。
二、抓住读写强化点
在语文教学中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强化读写训练:
1.强化读的训练。在教学中要求学生在读的方面做到:初读感受,听读领悟,熟读迁移。讲是为了助读,以讲促读,以读代讲,并将培养学生感悟语言文字的能力作为强化读的重要任务。
2.强化词和句的训练。在字、词、句、段、篇的训练中,重点抓词和句的训练,并保证有一定的训练 量。如强调通过词素的理解来理解词语,进而理解句子;通过对句子的理解和朗读,让学生感悟含义。我还要求每位学生有一个摘抄本,注意积累,这既是阅读的需要,也是积累写作语言和素材的需要。
3.强化读写训练。这种强化不是指单纯的增加训练的量,而是通过训练,强化学生对读写规律的认识,训练一定要到位。从说课文内容的训练到观察活动之后说所见所闻的训练;从写一句完整的话逐步过渡到写几句话。直至一篇短文的训练等等,都有其规律可循。在训练中着重启发学生发现规律,把握规律,运用规律。在具体的说定训练中,特别强调让学生自说、互说、评说、起草、评改、自改这几个环节,以训练学生独立操作的能力。
三、以模仿实现读写迁移
仿写在写作中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我在教学中,根据教材的编排意图,一是安排对例文的模仿,再是安排对课文的某一角度(或某一局部)的模仿。
1.对例文的模仿
小学三年级,作文教学要求有顺序地比较细致地观察图画和事物,写出内容比较具体的片断,这是写好命题作文的初级阶段。怎样指导小学生写好片段呢?提供适当的范文比任何讲解都来得重要,来得直观,来得一目了然人。如第五册语文《作文3》,要求学生看图写一段话。我在教学时,先指学生看图,而后指导学生从学习写人物外貌的角度,认真读例文和写作要点讨论,使学生弄清例文是从哪几个方面写人物外貌的。最后在引得学生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帮助学生归纳出描写人物外貌的要点,即写出人物的身材、长相、表情、穿戴方面的内容,组织学生仔细观察自己的同桌,并组织语言,当众讲述,然后把观察、想象到的内容系统地整理一下写出来。 这样例文就给学生以启发,使学生知道同类型的片段怎样写。
2.对课文(某一角或某一局部)的模仿
在阅读教学中,精选出课文中一些优美的语句、典型的段式、新颖的立意、独特的片段等等,让学生进行模仿的训练。这种“花时少、难度小、见效快”的训练,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语言训练的实效。
(1)模仿课文的句式。如教《泉城》一文第一自然段时,先引导学生说出泉城的特点,再指导有感情的朗读,体会作者描绘的真情细致,然后仿写句式“有的……有的……有的……有的……”以课间活动为内容写一段话。教学中,还可以对不同关系的复句句式进行练习。
(2)模仿课文的段式。如学过《庐山的云雾》后,指导学生反复吟读,感知每段几句话的关系是先总写后分述,然后让学生由此及彼,依照这样的结构特点进行写段的训练:
围绕下面的总述句,写一段话。(任选一题)
“我的妈妈真勤劳!”
“花坛里的花真美啊!”
“新世纪的喷泉真漂亮啊!”
“课外兴趣小组活动真是丰富多彩!”
除了上述总分式的构段方式可以借鉴仿写以外,并列式、递进式、顺承式等构段方法都可以精选出来进行仿写的训练,使学生有法可依。
(3)模仿课文的立意。如《第八次》学完后,指导学生以“第一次”、“第二次”、 “第三次”为题,仿照课文写一件事,可以写读书、写字或亲身经历的其它事,经过怒力终于成功(可选用以下词语:失败、失去信心、不灰心、成功);再如学习《赶海》一课后,指导学生以“记一次有趣的活动”为题,仿照课文,写一次自己认为最开心的活动。
(4)模仿课文某一章的写法。如学《东方之珠》一课后,指导学生仿照课文第五自然段的写法围绕中心句写东海县城的夜景——“成了灯的海洋。”
四、扩大语文外延,丰富读写内容训练
语文学习仅局限于课本是不够的,应把读写活动扩大到生活实践中去,做到学与用结合,动脑与动手相结合,我在教学实践中主要抓好两点:
1.营造氛围,强化学生课外阅读。如在班级内 建立“小小图书角”,设计“阅读栏”,组织主题班会,开展读书活动,指导学生诵读并摘抄书中的优美章节,丰富其语言仓库;开展“小记者”采访活动,指导他们自办手抄小报,鼓励他们积极向有关刊物上投稿,提高其阅读与写作的积极性。
2.指导观察,积累写作素材。观察是写作的前提,只有观察才能把千变万化的大千世界通过语言文字反映处理。观察的越仔细,反映的就越逼真、越生动。我在平时注意结合班队活动,组织学生开展观察活动,让学生观察静物或动物,并写出观察日记,这样,既丰富了学生的生活,又有助于学生表达时做到言之有理,言之有序。
经过几年的实验,我对读写结合的理论与实践作了有益的探索,学生的语文素质得到了全面的提高,语文教学越来越显示出生动活泼的局面。在教学中切实抓住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结合点,加强语言文字的训练,定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小学语文教学费时多,负担重,学生读写能力不尽人意。如何把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结合起来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一直困扰着广大的教师。叶老曾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习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巧。”所以,在语文教学中必须明确:“读”是“写”的基础,无论是词汇的积累,句式的掌握,修辞方法的应用,篇章结构的学习,都离不开教材,而要把上述诸方面知识变为学生能力,就必须教会学生阅读,在阅读中提高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学到作者表情达意的写作方法,达到“读”为“写”服务的目的,反过来,“写”又能促进学生有目的地阅读相关的材料。
一、抓住读写结合点
以前的语文教学,把读与写截然分开,读归读,写归写,互不搭界,这是一种认识上的误区。在实践中,我逐步认识阅读过程中包含两个方面:一是读懂文章写了什么内容;二是读懂文章是如何运用语言文字来表达这一内容的。第二方面与写作的心理过程是相通的,其思维方式是一致的。因此我将这两个方面有机的结合起来,形成了在阅读中理解语言文字,在写作中加深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在阅读中感悟语言文字,在写作中运用语言文字表情达意;阅读中学习写作方法,在写作中运用写作方法。这样做,读与写成了连动关系,优化其中的一个环节,另一个环节也同时得到了优化。
在教学中我把那些能体现教学目标,又便于向写作迁移的重点训练内容作为读写结合点,用认真钻研教材之后确立的读写结合点让学生通过“读懂读好——迁移说写——认识规律”的学习过程,实现读与写的结合,以实现语文教学的整体优化。
二、抓住读写强化点
在语文教学中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强化读写训练:
1.强化读的训练。在教学中要求学生在读的方面做到:初读感受,听读领悟,熟读迁移。讲是为了助读,以讲促读,以读代讲,并将培养学生感悟语言文字的能力作为强化读的重要任务。
2.强化词和句的训练。在字、词、句、段、篇的训练中,重点抓词和句的训练,并保证有一定的训练 量。如强调通过词素的理解来理解词语,进而理解句子;通过对句子的理解和朗读,让学生感悟含义。我还要求每位学生有一个摘抄本,注意积累,这既是阅读的需要,也是积累写作语言和素材的需要。
3.强化读写训练。这种强化不是指单纯的增加训练的量,而是通过训练,强化学生对读写规律的认识,训练一定要到位。从说课文内容的训练到观察活动之后说所见所闻的训练;从写一句完整的话逐步过渡到写几句话。直至一篇短文的训练等等,都有其规律可循。在训练中着重启发学生发现规律,把握规律,运用规律。在具体的说定训练中,特别强调让学生自说、互说、评说、起草、评改、自改这几个环节,以训练学生独立操作的能力。
三、以模仿实现读写迁移
仿写在写作中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我在教学中,根据教材的编排意图,一是安排对例文的模仿,再是安排对课文的某一角度(或某一局部)的模仿。
1.对例文的模仿
小学三年级,作文教学要求有顺序地比较细致地观察图画和事物,写出内容比较具体的片断,这是写好命题作文的初级阶段。怎样指导小学生写好片段呢?提供适当的范文比任何讲解都来得重要,来得直观,来得一目了然人。如第五册语文《作文3》,要求学生看图写一段话。我在教学时,先指学生看图,而后指导学生从学习写人物外貌的角度,认真读例文和写作要点讨论,使学生弄清例文是从哪几个方面写人物外貌的。最后在引得学生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帮助学生归纳出描写人物外貌的要点,即写出人物的身材、长相、表情、穿戴方面的内容,组织学生仔细观察自己的同桌,并组织语言,当众讲述,然后把观察、想象到的内容系统地整理一下写出来。 这样例文就给学生以启发,使学生知道同类型的片段怎样写。
2.对课文(某一角或某一局部)的模仿
在阅读教学中,精选出课文中一些优美的语句、典型的段式、新颖的立意、独特的片段等等,让学生进行模仿的训练。这种“花时少、难度小、见效快”的训练,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语言训练的实效。
(1)模仿课文的句式。如教《泉城》一文第一自然段时,先引导学生说出泉城的特点,再指导有感情的朗读,体会作者描绘的真情细致,然后仿写句式“有的……有的……有的……有的……”以课间活动为内容写一段话。教学中,还可以对不同关系的复句句式进行练习。
(2)模仿课文的段式。如学过《庐山的云雾》后,指导学生反复吟读,感知每段几句话的关系是先总写后分述,然后让学生由此及彼,依照这样的结构特点进行写段的训练:
围绕下面的总述句,写一段话。(任选一题)
“我的妈妈真勤劳!”
“花坛里的花真美啊!”
“新世纪的喷泉真漂亮啊!”
“课外兴趣小组活动真是丰富多彩!”
除了上述总分式的构段方式可以借鉴仿写以外,并列式、递进式、顺承式等构段方法都可以精选出来进行仿写的训练,使学生有法可依。
(3)模仿课文的立意。如《第八次》学完后,指导学生以“第一次”、“第二次”、 “第三次”为题,仿照课文写一件事,可以写读书、写字或亲身经历的其它事,经过怒力终于成功(可选用以下词语:失败、失去信心、不灰心、成功);再如学习《赶海》一课后,指导学生以“记一次有趣的活动”为题,仿照课文,写一次自己认为最开心的活动。
(4)模仿课文某一章的写法。如学《东方之珠》一课后,指导学生仿照课文第五自然段的写法围绕中心句写东海县城的夜景——“成了灯的海洋。”
四、扩大语文外延,丰富读写内容训练
语文学习仅局限于课本是不够的,应把读写活动扩大到生活实践中去,做到学与用结合,动脑与动手相结合,我在教学实践中主要抓好两点:
1.营造氛围,强化学生课外阅读。如在班级内 建立“小小图书角”,设计“阅读栏”,组织主题班会,开展读书活动,指导学生诵读并摘抄书中的优美章节,丰富其语言仓库;开展“小记者”采访活动,指导他们自办手抄小报,鼓励他们积极向有关刊物上投稿,提高其阅读与写作的积极性。
2.指导观察,积累写作素材。观察是写作的前提,只有观察才能把千变万化的大千世界通过语言文字反映处理。观察的越仔细,反映的就越逼真、越生动。我在平时注意结合班队活动,组织学生开展观察活动,让学生观察静物或动物,并写出观察日记,这样,既丰富了学生的生活,又有助于学生表达时做到言之有理,言之有序。
经过几年的实验,我对读写结合的理论与实践作了有益的探索,学生的语文素质得到了全面的提高,语文教学越来越显示出生动活泼的局面。在教学中切实抓住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结合点,加强语言文字的训练,定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小学语文教学费时多,负担重,学生读写能力不尽人意。如何把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结合起来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一直困扰着广大的教师。叶老曾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习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巧。”所以,在语文教学中必须明确:“读”是“写”的基础,无论是词汇的积累,句式的掌握,修辞方法的应用,篇章结构的学习,都离不开教材,而要把上述诸方面知识变为学生能力,就必须教会学生阅读,在阅读中提高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学到作者表情达意的写作方法,达到“读”为“写”服务的目的,反过来,“写”又能促进学生有目的地阅读相关的材料。
一、抓住读写结合点
以前的语文教学,把读与写截然分开,读归读,写归写,互不搭界,这是一种认识上的误区。在实践中,我逐步认识阅读过程中包含两个方面:一是读懂文章写了什么内容;二是读懂文章是如何运用语言文字来表达这一内容的。第二方面与写作的心理过程是相通的,其思维方式是一致的。因此我将这两个方面有机的结合起来,形成了在阅读中理解语言文字,在写作中加深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在阅读中感悟语言文字,在写作中运用语言文字表情达意;阅读中学习写作方法,在写作中运用写作方法。这样做,读与写成了连动关系,优化其中的一个环节,另一个环节也同时得到了优化。
在教学中我把那些能体现教学目标,又便于向写作迁移的重点训练内容作为读写结合点,用认真钻研教材之后确立的读写结合点让学生通过“读懂读好——迁移说写——认识规律”的学习过程,实现读与写的结合,以实现语文教学的整体优化。
二、抓住读写强化点
在语文教学中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强化读写训练:
1.强化读的训练。在教学中要求学生在读的方面做到:初读感受,听读领悟,熟读迁移。讲是为了助读,以讲促读,以读代讲,并将培养学生感悟语言文字的能力作为强化读的重要任务。
2.强化词和句的训练。在字、词、句、段、篇的训练中,重点抓词和句的训练,并保证有一定的训练 量。如强调通过词素的理解来理解词语,进而理解句子;通过对句子的理解和朗读,让学生感悟含义。我还要求每位学生有一个摘抄本,注意积累,这既是阅读的需要,也是积累写作语言和素材的需要。
3.强化读写训练。这种强化不是指单纯的增加训练的量,而是通过训练,强化学生对读写规律的认识,训练一定要到位。从说课文内容的训练到观察活动之后说所见所闻的训练;从写一句完整的话逐步过渡到写几句话。直至一篇短文的训练等等,都有其规律可循。在训练中着重启发学生发现规律,把握规律,运用规律。在具体的说定训练中,特别强调让学生自说、互说、评说、起草、评改、自改这几个环节,以训练学生独立操作的能力。
三、以模仿实现读写迁移
仿写在写作中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我在教学中,根据教材的编排意图,一是安排对例文的模仿,再是安排对课文的某一角度(或某一局部)的模仿。
1.对例文的模仿
小学三年级,作文教学要求有顺序地比较细致地观察图画和事物,写出内容比较具体的片断,这是写好命题作文的初级阶段。怎样指导小学生写好片段呢?提供适当的范文比任何讲解都来得重要,来得直观,来得一目了然人。如第五册语文《作文3》,要求学生看图写一段话。我在教学时,先指学生看图,而后指导学生从学习写人物外貌的角度,认真读例文和写作要点讨论,使学生弄清例文是从哪几个方面写人物外貌的。最后在引得学生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帮助学生归纳出描写人物外貌的要点,即写出人物的身材、长相、表情、穿戴方面的内容,组织学生仔细观察自己的同桌,并组织语言,当众讲述,然后把观察、想象到的内容系统地整理一下写出来。 这样例文就给学生以启发,使学生知道同类型的片段怎样写。
2.对课文(某一角或某一局部)的模仿
在阅读教学中,精选出课文中一些优美的语句、典型的段式、新颖的立意、独特的片段等等,让学生进行模仿的训练。这种“花时少、难度小、见效快”的训练,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语言训练的实效。
(1)模仿课文的句式。如教《泉城》一文第一自然段时,先引导学生说出泉城的特点,再指导有感情的朗读,体会作者描绘的真情细致,然后仿写句式“有的……有的……有的……有的……”以课间活动为内容写一段话。教学中,还可以对不同关系的复句句式进行练习。
(2)模仿课文的段式。如学过《庐山的云雾》后,指导学生反复吟读,感知每段几句话的关系是先总写后分述,然后让学生由此及彼,依照这样的结构特点进行写段的训练:
围绕下面的总述句,写一段话。(任选一题)
“我的妈妈真勤劳!”
“花坛里的花真美啊!”
“新世纪的喷泉真漂亮啊!”
“课外兴趣小组活动真是丰富多彩!”
除了上述总分式的构段方式可以借鉴仿写以外,并列式、递进式、顺承式等构段方法都可以精选出来进行仿写的训练,使学生有法可依。
(3)模仿课文的立意。如《第八次》学完后,指导学生以“第一次”、“第二次”、 “第三次”为题,仿照课文写一件事,可以写读书、写字或亲身经历的其它事,经过怒力终于成功(可选用以下词语:失败、失去信心、不灰心、成功);再如学习《赶海》一课后,指导学生以“记一次有趣的活动”为题,仿照课文,写一次自己认为最开心的活动。
(4)模仿课文某一章的写法。如学《东方之珠》一课后,指导学生仿照课文第五自然段的写法围绕中心句写东海县城的夜景——“成了灯的海洋。”
四、扩大语文外延,丰富读写内容训练
语文学习仅局限于课本是不够的,应把读写活动扩大到生活实践中去,做到学与用结合,动脑与动手相结合,我在教学实践中主要抓好两点:
1.营造氛围,强化学生课外阅读。如在班级内 建立“小小图书角”,设计“阅读栏”,组织主题班会,开展读书活动,指导学生诵读并摘抄书中的优美章节,丰富其语言仓库;开展“小记者”采访活动,指导他们自办手抄小报,鼓励他们积极向有关刊物上投稿,提高其阅读与写作的积极性。
2.指导观察,积累写作素材。观察是写作的前提,只有观察才能把千变万化的大千世界通过语言文字反映处理。观察的越仔细,反映的就越逼真、越生动。我在平时注意结合班队活动,组织学生开展观察活动,让学生观察静物或动物,并写出观察日记,这样,既丰富了学生的生活,又有助于学生表达时做到言之有理,言之有序。
经过几年的实验,我对读写结合的理论与实践作了有益的探索,学生的语文素质得到了全面的提高,语文教学越来越显示出生动活泼的局面。在教学中切实抓住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结合点,加强语言文字的训练,定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小学语文教学费时多,负担重,学生读写能力不尽人意。如何把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结合起来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一直困扰着广大的教师。叶老曾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习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巧。”所以,在语文教学中必须明确:“读”是“写”的基础,无论是词汇的积累,句式的掌握,修辞方法的应用,篇章结构的学习,都离不开教材,而要把上述诸方面知识变为学生能力,就必须教会学生阅读,在阅读中提高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学到作者表情达意的写作方法,达到“读”为“写”服务的目的,反过来,“写”又能促进学生有目的地阅读相关的材料。
一、抓住读写结合点
以前的语文教学,把读与写截然分开,读归读,写归写,互不搭界,这是一种认识上的误区。在实践中,我逐步认识阅读过程中包含两个方面:一是读懂文章写了什么内容;二是读懂文章是如何运用语言文字来表达这一内容的。第二方面与写作的心理过程是相通的,其思维方式是一致的。因此我将这两个方面有机的结合起来,形成了在阅读中理解语言文字,在写作中加深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在阅读中感悟语言文字,在写作中运用语言文字表情达意;阅读中学习写作方法,在写作中运用写作方法。这样做,读与写成了连动关系,优化其中的一个环节,另一个环节也同时得到了优化。
在教学中我把那些能体现教学目标,又便于向写作迁移的重点训练内容作为读写结合点,用认真钻研教材之后确立的读写结合点让学生通过“读懂读好——迁移说写——认识规律”的学习过程,实现读与写的结合,以实现语文教学的整体优化。
二、抓住读写强化点
在语文教学中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强化读写训练:
1.强化读的训练。在教学中要求学生在读的方面做到:初读感受,听读领悟,熟读迁移。讲是为了助读,以讲促读,以读代讲,并将培养学生感悟语言文字的能力作为强化读的重要任务。
2.强化词和句的训练。在字、词、句、段、篇的训练中,重点抓词和句的训练,并保证有一定的训练 量。如强调通过词素的理解来理解词语,进而理解句子;通过对句子的理解和朗读,让学生感悟含义。我还要求每位学生有一个摘抄本,注意积累,这既是阅读的需要,也是积累写作语言和素材的需要。
3.强化读写训练。这种强化不是指单纯的增加训练的量,而是通过训练,强化学生对读写规律的认识,训练一定要到位。从说课文内容的训练到观察活动之后说所见所闻的训练;从写一句完整的话逐步过渡到写几句话。直至一篇短文的训练等等,都有其规律可循。在训练中着重启发学生发现规律,把握规律,运用规律。在具体的说定训练中,特别强调让学生自说、互说、评说、起草、评改、自改这几个环节,以训练学生独立操作的能力。
三、以模仿实现读写迁移
仿写在写作中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我在教学中,根据教材的编排意图,一是安排对例文的模仿,再是安排对课文的某一角度(或某一局部)的模仿。
1.对例文的模仿
小学三年级,作文教学要求有顺序地比较细致地观察图画和事物,写出内容比较具体的片断,这是写好命题作文的初级阶段。怎样指导小学生写好片段呢?提供适当的范文比任何讲解都来得重要,来得直观,来得一目了然人。如第五册语文《作文3》,要求学生看图写一段话。我在教学时,先指学生看图,而后指导学生从学习写人物外貌的角度,认真读例文和写作要点讨论,使学生弄清例文是从哪几个方面写人物外貌的。最后在引得学生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帮助学生归纳出描写人物外貌的要点,即写出人物的身材、长相、表情、穿戴方面的内容,组织学生仔细观察自己的同桌,并组织语言,当众讲述,然后把观察、想象到的内容系统地整理一下写出来。 这样例文就给学生以启发,使学生知道同类型的片段怎样写。
2.对课文(某一角或某一局部)的模仿
在阅读教学中,精选出课文中一些优美的语句、典型的段式、新颖的立意、独特的片段等等,让学生进行模仿的训练。这种“花时少、难度小、见效快”的训练,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语言训练的实效。
(1)模仿课文的句式。如教《泉城》一文第一自然段时,先引导学生说出泉城的特点,再指导有感情的朗读,体会作者描绘的真情细致,然后仿写句式“有的……有的……有的……有的……”以课间活动为内容写一段话。教学中,还可以对不同关系的复句句式进行练习。
(2)模仿课文的段式。如学过《庐山的云雾》后,指导学生反复吟读,感知每段几句话的关系是先总写后分述,然后让学生由此及彼,依照这样的结构特点进行写段的训练:
围绕下面的总述句,写一段话。(任选一题)
“我的妈妈真勤劳!”
“花坛里的花真美啊!”
“新世纪的喷泉真漂亮啊!”
“课外兴趣小组活动真是丰富多彩!”
除了上述总分式的构段方式可以借鉴仿写以外,并列式、递进式、顺承式等构段方法都可以精选出来进行仿写的训练,使学生有法可依。
(3)模仿课文的立意。如《第八次》学完后,指导学生以“第一次”、“第二次”、 “第三次”为题,仿照课文写一件事,可以写读书、写字或亲身经历的其它事,经过怒力终于成功(可选用以下词语:失败、失去信心、不灰心、成功);再如学习《赶海》一课后,指导学生以“记一次有趣的活动”为题,仿照课文,写一次自己认为最开心的活动。
(4)模仿课文某一章的写法。如学《东方之珠》一课后,指导学生仿照课文第五自然段的写法围绕中心句写东海县城的夜景——“成了灯的海洋。”
四、扩大语文外延,丰富读写内容训练
语文学习仅局限于课本是不够的,应把读写活动扩大到生活实践中去,做到学与用结合,动脑与动手相结合,我在教学实践中主要抓好两点:
1.营造氛围,强化学生课外阅读。如在班级内 建立“小小图书角”,设计“阅读栏”,组织主题班会,开展读书活动,指导学生诵读并摘抄书中的优美章节,丰富其语言仓库;开展“小记者”采访活动,指导他们自办手抄小报,鼓励他们积极向有关刊物上投稿,提高其阅读与写作的积极性。
2.指导观察,积累写作素材。观察是写作的前提,只有观察才能把千变万化的大千世界通过语言文字反映处理。观察的越仔细,反映的就越逼真、越生动。我在平时注意结合班队活动,组织学生开展观察活动,让学生观察静物或动物,并写出观察日记,这样,既丰富了学生的生活,又有助于学生表达时做到言之有理,言之有序。
经过几年的实验,我对读写结合的理论与实践作了有益的探索,学生的语文素质得到了全面的提高,语文教学越来越显示出生动活泼的局面。在教学中切实抓住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结合点,加强语言文字的训练,定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小学语文教学费时多,负担重,学生读写能力不尽人意。如何把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结合起来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一直困扰着广大的教师。叶老曾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习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巧。”所以,在语文教学中必须明确:“读”是“写”的基础,无论是词汇的积累,句式的掌握,修辞方法的应用,篇章结构的学习,都离不开教材,而要把上述诸方面知识变为学生能力,就必须教会学生阅读,在阅读中提高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学到作者表情达意的写作方法,达到“读”为“写”服务的目的,反过来,“写”又能促进学生有目的地阅读相关的材料。
一、抓住读写结合点
以前的语文教学,把读与写截然分开,读归读,写归写,互不搭界,这是一种认识上的误区。在实践中,我逐步认识阅读过程中包含两个方面:一是读懂文章写了什么内容;二是读懂文章是如何运用语言文字来表达这一内容的。第二方面与写作的心理过程是相通的,其思维方式是一致的。因此我将这两个方面有机的结合起来,形成了在阅读中理解语言文字,在写作中加深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在阅读中感悟语言文字,在写作中运用语言文字表情达意;阅读中学习写作方法,在写作中运用写作方法。这样做,读与写成了连动关系,优化其中的一个环节,另一个环节也同时得到了优化。
在教学中我把那些能体现教学目标,又便于向写作迁移的重点训练内容作为读写结合点,用认真钻研教材之后确立的读写结合点让学生通过“读懂读好——迁移说写——认识规律”的学习过程,实现读与写的结合,以实现语文教学的整体优化。
二、抓住读写强化点
在语文教学中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强化读写训练:
1.强化读的训练。在教学中要求学生在读的方面做到:初读感受,听读领悟,熟读迁移。讲是为了助读,以讲促读,以读代讲,并将培养学生感悟语言文字的能力作为强化读的重要任务。
2.强化词和句的训练。在字、词、句、段、篇的训练中,重点抓词和句的训练,并保证有一定的训练 量。如强调通过词素的理解来理解词语,进而理解句子;通过对句子的理解和朗读,让学生感悟含义。我还要求每位学生有一个摘抄本,注意积累,这既是阅读的需要,也是积累写作语言和素材的需要。
3.强化读写训练。这种强化不是指单纯的增加训练的量,而是通过训练,强化学生对读写规律的认识,训练一定要到位。从说课文内容的训练到观察活动之后说所见所闻的训练;从写一句完整的话逐步过渡到写几句话。直至一篇短文的训练等等,都有其规律可循。在训练中着重启发学生发现规律,把握规律,运用规律。在具体的说定训练中,特别强调让学生自说、互说、评说、起草、评改、自改这几个环节,以训练学生独立操作的能力。
三、以模仿实现读写迁移
仿写在写作中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我在教学中,根据教材的编排意图,一是安排对例文的模仿,再是安排对课文的某一角度(或某一局部)的模仿。
1.对例文的模仿
小学三年级,作文教学要求有顺序地比较细致地观察图画和事物,写出内容比较具体的片断,这是写好命题作文的初级阶段。怎样指导小学生写好片段呢?提供适当的范文比任何讲解都来得重要,来得直观,来得一目了然人。如第五册语文《作文3》,要求学生看图写一段话。我在教学时,先指学生看图,而后指导学生从学习写人物外貌的角度,认真读例文和写作要点讨论,使学生弄清例文是从哪几个方面写人物外貌的。最后在引得学生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帮助学生归纳出描写人物外貌的要点,即写出人物的身材、长相、表情、穿戴方面的内容,组织学生仔细观察自己的同桌,并组织语言,当众讲述,然后把观察、想象到的内容系统地整理一下写出来。 这样例文就给学生以启发,使学生知道同类型的片段怎样写。
2.对课文(某一角或某一局部)的模仿
在阅读教学中,精选出课文中一些优美的语句、典型的段式、新颖的立意、独特的片段等等,让学生进行模仿的训练。这种“花时少、难度小、见效快”的训练,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语言训练的实效。
(1)模仿课文的句式。如教《泉城》一文第一自然段时,先引导学生说出泉城的特点,再指导有感情的朗读,体会作者描绘的真情细致,然后仿写句式“有的……有的……有的……有的……”以课间活动为内容写一段话。教学中,还可以对不同关系的复句句式进行练习。
(2)模仿课文的段式。如学过《庐山的云雾》后,指导学生反复吟读,感知每段几句话的关系是先总写后分述,然后让学生由此及彼,依照这样的结构特点进行写段的训练:
围绕下面的总述句,写一段话。(任选一题)
“我的妈妈真勤劳!”
“花坛里的花真美啊!”
“新世纪的喷泉真漂亮啊!”
“课外兴趣小组活动真是丰富多彩!”
除了上述总分式的构段方式可以借鉴仿写以外,并列式、递进式、顺承式等构段方法都可以精选出来进行仿写的训练,使学生有法可依。
(3)模仿课文的立意。如《第八次》学完后,指导学生以“第一次”、“第二次”、 “第三次”为题,仿照课文写一件事,可以写读书、写字或亲身经历的其它事,经过怒力终于成功(可选用以下词语:失败、失去信心、不灰心、成功);再如学习《赶海》一课后,指导学生以“记一次有趣的活动”为题,仿照课文,写一次自己认为最开心的活动。
(4)模仿课文某一章的写法。如学《东方之珠》一课后,指导学生仿照课文第五自然段的写法围绕中心句写东海县城的夜景——“成了灯的海洋。”
四、扩大语文外延,丰富读写内容训练
语文学习仅局限于课本是不够的,应把读写活动扩大到生活实践中去,做到学与用结合,动脑与动手相结合,我在教学实践中主要抓好两点:
1.营造氛围,强化学生课外阅读。如在班级内 建立“小小图书角”,设计“阅读栏”,组织主题班会,开展读书活动,指导学生诵读并摘抄书中的优美章节,丰富其语言仓库;开展“小记者”采访活动,指导他们自办手抄小报,鼓励他们积极向有关刊物上投稿,提高其阅读与写作的积极性。
2.指导观察,积累写作素材。观察是写作的前提,只有观察才能把千变万化的大千世界通过语言文字反映处理。观察的越仔细,反映的就越逼真、越生动。我在平时注意结合班队活动,组织学生开展观察活动,让学生观察静物或动物,并写出观察日记,这样,既丰富了学生的生活,又有助于学生表达时做到言之有理,言之有序。
经过几年的实验,我对读写结合的理论与实践作了有益的探索,学生的语文素质得到了全面的提高,语文教学越来越显示出生动活泼的局面。在教学中切实抓住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结合点,加强语言文字的训练,定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小学语文教学费时多,负担重,学生读写能力不尽人意。如何把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结合起来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一直困扰着广大的教师。叶老曾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习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巧。”所以,在语文教学中必须明确:“读”是“写”的基础,无论是词汇的积累,句式的掌握,修辞方法的应用,篇章结构的学习,都离不开教材,而要把上述诸方面知识变为学生能力,就必须教会学生阅读,在阅读中提高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学到作者表情达意的写作方法,达到“读”为“写”服务的目的,反过来,“写”又能促进学生有目的地阅读相关的材料。
一、抓住读写结合点
以前的语文教学,把读与写截然分开,读归读,写归写,互不搭界,这是一种认识上的误区。在实践中,我逐步认识阅读过程中包含两个方面:一是读懂文章写了什么内容;二是读懂文章是如何运用语言文字来表达这一内容的。第二方面与写作的心理过程是相通的,其思维方式是一致的。因此我将这两个方面有机的结合起来,形成了在阅读中理解语言文字,在写作中加深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在阅读中感悟语言文字,在写作中运用语言文字表情达意;阅读中学习写作方法,在写作中运用写作方法。这样做,读与写成了连动关系,优化其中的一个环节,另一个环节也同时得到了优化。
在教学中我把那些能体现教学目标,又便于向写作迁移的重点训练内容作为读写结合点,用认真钻研教材之后确立的读写结合点让学生通过“读懂读好——迁移说写——认识规律”的学习过程,实现读与写的结合,以实现语文教学的整体优化。
二、抓住读写强化点
在语文教学中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强化读写训练:
1.强化读的训练。在教学中要求学生在读的方面做到:初读感受,听读领悟,熟读迁移。讲是为了助读,以讲促读,以读代讲,并将培养学生感悟语言文字的能力作为强化读的重要任务。
2.强化词和句的训练。在字、词、句、段、篇的训练中,重点抓词和句的训练,并保证有一定的训练 量。如强调通过词素的理解来理解词语,进而理解句子;通过对句子的理解和朗读,让学生感悟含义。我还要求每位学生有一个摘抄本,注意积累,这既是阅读的需要,也是积累写作语言和素材的需要。
3.强化读写训练。这种强化不是指单纯的增加训练的量,而是通过训练,强化学生对读写规律的认识,训练一定要到位。从说课文内容的训练到观察活动之后说所见所闻的训练;从写一句完整的话逐步过渡到写几句话。直至一篇短文的训练等等,都有其规律可循。在训练中着重启发学生发现规律,把握规律,运用规律。在具体的说定训练中,特别强调让学生自说、互说、评说、起草、评改、自改这几个环节,以训练学生独立操作的能力。
三、以模仿实现读写迁移
仿写在写作中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我在教学中,根据教材的编排意图,一是安排对例文的模仿,再是安排对课文的某一角度(或某一局部)的模仿。
1.对例文的模仿
小学三年级,作文教学要求有顺序地比较细致地观察图画和事物,写出内容比较具体的片断,这是写好命题作文的初级阶段。怎样指导小学生写好片段呢?提供适当的范文比任何讲解都来得重要,来得直观,来得一目了然人。如第五册语文《作文3》,要求学生看图写一段话。我在教学时,先指学生看图,而后指导学生从学习写人物外貌的角度,认真读例文和写作要点讨论,使学生弄清例文是从哪几个方面写人物外貌的。最后在引得学生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帮助学生归纳出描写人物外貌的要点,即写出人物的身材、长相、表情、穿戴方面的内容,组织学生仔细观察自己的同桌,并组织语言,当众讲述,然后把观察、想象到的内容系统地整理一下写出来。 这样例文就给学生以启发,使学生知道同类型的片段怎样写。
2.对课文(某一角或某一局部)的模仿
在阅读教学中,精选出课文中一些优美的语句、典型的段式、新颖的立意、独特的片段等等,让学生进行模仿的训练。这种“花时少、难度小、见效快”的训练,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语言训练的实效。
(1)模仿课文的句式。如教《泉城》一文第一自然段时,先引导学生说出泉城的特点,再指导有感情的朗读,体会作者描绘的真情细致,然后仿写句式“有的……有的……有的……有的……”以课间活动为内容写一段话。教学中,还可以对不同关系的复句句式进行练习。
(2)模仿课文的段式。如学过《庐山的云雾》后,指导学生反复吟读,感知每段几句话的关系是先总写后分述,然后让学生由此及彼,依照这样的结构特点进行写段的训练:
围绕下面的总述句,写一段话。(任选一题)
“我的妈妈真勤劳!”
“花坛里的花真美啊!”
“新世纪的喷泉真漂亮啊!”
“课外兴趣小组活动真是丰富多彩!”
除了上述总分式的构段方式可以借鉴仿写以外,并列式、递进式、顺承式等构段方法都可以精选出来进行仿写的训练,使学生有法可依。
(3)模仿课文的立意。如《第八次》学完后,指导学生以“第一次”、“第二次”、 “第三次”为题,仿照课文写一件事,可以写读书、写字或亲身经历的其它事,经过怒力终于成功(可选用以下词语:失败、失去信心、不灰心、成功);再如学习《赶海》一课后,指导学生以“记一次有趣的活动”为题,仿照课文,写一次自己认为最开心的活动。
(4)模仿课文某一章的写法。如学《东方之珠》一课后,指导学生仿照课文第五自然段的写法围绕中心句写东海县城的夜景——“成了灯的海洋。”
四、扩大语文外延,丰富读写内容训练
语文学习仅局限于课本是不够的,应把读写活动扩大到生活实践中去,做到学与用结合,动脑与动手相结合,我在教学实践中主要抓好两点:
1.营造氛围,强化学生课外阅读。如在班级内 建立“小小图书角”,设计“阅读栏”,组织主题班会,开展读书活动,指导学生诵读并摘抄书中的优美章节,丰富其语言仓库;开展“小记者”采访活动,指导他们自办手抄小报,鼓励他们积极向有关刊物上投稿,提高其阅读与写作的积极性。
2.指导观察,积累写作素材。观察是写作的前提,只有观察才能把千变万化的大千世界通过语言文字反映处理。观察的越仔细,反映的就越逼真、越生动。我在平时注意结合班队活动,组织学生开展观察活动,让学生观察静物或动物,并写出观察日记,这样,既丰富了学生的生活,又有助于学生表达时做到言之有理,言之有序。
经过几年的实验,我对读写结合的理论与实践作了有益的探索,学生的语文素质得到了全面的提高,语文教学越来越显示出生动活泼的局面。在教学中切实抓住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结合点,加强语言文字的训练,定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小学语文教学费时多,负担重,学生读写能力不尽人意。如何把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结合起来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一直困扰着广大的教师。叶老曾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习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巧。”所以,在语文教学中必须明确:“读”是“写”的基础,无论是词汇的积累,句式的掌握,修辞方法的应用,篇章结构的学习,都离不开教材,而要把上述诸方面知识变为学生能力,就必须教会学生阅读,在阅读中提高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学到作者表情达意的写作方法,达到“读”为“写”服务的目的,反过来,“写”又能促进学生有目的地阅读相关的材料。
一、抓住读写结合点
以前的语文教学,把读与写截然分开,读归读,写归写,互不搭界,这是一种认识上的误区。在实践中,我逐步认识阅读过程中包含两个方面:一是读懂文章写了什么内容;二是读懂文章是如何运用语言文字来表达这一内容的。第二方面与写作的心理过程是相通的,其思维方式是一致的。因此我将这两个方面有机的结合起来,形成了在阅读中理解语言文字,在写作中加深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在阅读中感悟语言文字,在写作中运用语言文字表情达意;阅读中学习写作方法,在写作中运用写作方法。这样做,读与写成了连动关系,优化其中的一个环节,另一个环节也同时得到了优化。
在教学中我把那些能体现教学目标,又便于向写作迁移的重点训练内容作为读写结合点,用认真钻研教材之后确立的读写结合点让学生通过“读懂读好——迁移说写——认识规律”的学习过程,实现读与写的结合,以实现语文教学的整体优化。
二、抓住读写强化点
在语文教学中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强化读写训练:
1.强化读的训练。在教学中要求学生在读的方面做到:初读感受,听读领悟,熟读迁移。讲是为了助读,以讲促读,以读代讲,并将培养学生感悟语言文字的能力作为强化读的重要任务。
2.强化词和句的训练。在字、词、句、段、篇的训练中,重点抓词和句的训练,并保证有一定的训练 量。如强调通过词素的理解来理解词语,进而理解句子;通过对句子的理解和朗读,让学生感悟含义。我还要求每位学生有一个摘抄本,注意积累,这既是阅读的需要,也是积累写作语言和素材的需要。
3.强化读写训练。这种强化不是指单纯的增加训练的量,而是通过训练,强化学生对读写规律的认识,训练一定要到位。从说课文内容的训练到观察活动之后说所见所闻的训练;从写一句完整的话逐步过渡到写几句话。直至一篇短文的训练等等,都有其规律可循。在训练中着重启发学生发现规律,把握规律,运用规律。在具体的说定训练中,特别强调让学生自说、互说、评说、起草、评改、自改这几个环节,以训练学生独立操作的能力。
三、以模仿实现读写迁移
仿写在写作中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我在教学中,根据教材的编排意图,一是安排对例文的模仿,再是安排对课文的某一角度(或某一局部)的模仿。
1.对例文的模仿
小学三年级,作文教学要求有顺序地比较细致地观察图画和事物,写出内容比较具体的片断,这是写好命题作文的初级阶段。怎样指导小学生写好片段呢?提供适当的范文比任何讲解都来得重要,来得直观,来得一目了然人。如第五册语文《作文3》,要求学生看图写一段话。我在教学时,先指学生看图,而后指导学生从学习写人物外貌的角度,认真读例文和写作要点讨论,使学生弄清例文是从哪几个方面写人物外貌的。最后在引得学生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帮助学生归纳出描写人物外貌的要点,即写出人物的身材、长相、表情、穿戴方面的内容,组织学生仔细观察自己的同桌,并组织语言,当众讲述,然后把观察、想象到的内容系统地整理一下写出来。 这样例文就给学生以启发,使学生知道同类型的片段怎样写。
2.对课文(某一角或某一局部)的模仿
在阅读教学中,精选出课文中一些优美的语句、典型的段式、新颖的立意、独特的片段等等,让学生进行模仿的训练。这种“花时少、难度小、见效快”的训练,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语言训练的实效。
(1)模仿课文的句式。如教《泉城》一文第一自然段时,先引导学生说出泉城的特点,再指导有感情的朗读,体会作者描绘的真情细致,然后仿写句式“有的……有的……有的……有的……”以课间活动为内容写一段话。教学中,还可以对不同关系的复句句式进行练习。
(2)模仿课文的段式。如学过《庐山的云雾》后,指导学生反复吟读,感知每段几句话的关系是先总写后分述,然后让学生由此及彼,依照这样的结构特点进行写段的训练:
围绕下面的总述句,写一段话。(任选一题)
“我的妈妈真勤劳!”
“花坛里的花真美啊!”
“新世纪的喷泉真漂亮啊!”
“课外兴趣小组活动真是丰富多彩!”
除了上述总分式的构段方式可以借鉴仿写以外,并列式、递进式、顺承式等构段方法都可以精选出来进行仿写的训练,使学生有法可依。
(3)模仿课文的立意。如《第八次》学完后,指导学生以“第一次”、“第二次”、 “第三次”为题,仿照课文写一件事,可以写读书、写字或亲身经历的其它事,经过怒力终于成功(可选用以下词语:失败、失去信心、不灰心、成功);再如学习《赶海》一课后,指导学生以“记一次有趣的活动”为题,仿照课文,写一次自己认为最开心的活动。
(4)模仿课文某一章的写法。如学《东方之珠》一课后,指导学生仿照课文第五自然段的写法围绕中心句写东海县城的夜景——“成了灯的海洋。”
四、扩大语文外延,丰富读写内容训练
语文学习仅局限于课本是不够的,应把读写活动扩大到生活实践中去,做到学与用结合,动脑与动手相结合,我在教学实践中主要抓好两点:
1.营造氛围,强化学生课外阅读。如在班级内 建立“小小图书角”,设计“阅读栏”,组织主题班会,开展读书活动,指导学生诵读并摘抄书中的优美章节,丰富其语言仓库;开展“小记者”采访活动,指导他们自办手抄小报,鼓励他们积极向有关刊物上投稿,提高其阅读与写作的积极性。
2.指导观察,积累写作素材。观察是写作的前提,只有观察才能把千变万化的大千世界通过语言文字反映处理。观察的越仔细,反映的就越逼真、越生动。我在平时注意结合班队活动,组织学生开展观察活动,让学生观察静物或动物,并写出观察日记,这样,既丰富了学生的生活,又有助于学生表达时做到言之有理,言之有序。
经过几年的实验,我对读写结合的理论与实践作了有益的探索,学生的语文素质得到了全面的提高,语文教学越来越显示出生动活泼的局面。在教学中切实抓住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结合点,加强语言文字的训练,定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抓住读写结合点
以前的语文教学,把读与写截然分开,读归读,写归写,互不搭界,这是一种认识上的误区。在实践中,我逐步认识阅读过程中包含两个方面:一是读懂文章写了什么内容;二是读懂文章是如何运用语言文字来表达这一内容的。第二方面与写作的心理过程是相通的,其思维方式是一致的。因此我将这两个方面有机的结合起来,形成了在阅读中理解语言文字,在写作中加深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在阅读中感悟语言文字,在写作中运用语言文字表情达意;阅读中学习写作方法,在写作中运用写作方法。这样做,读与写成了连动关系,优化其中的一个环节,另一个环节也同时得到了优化。
在教学中我把那些能体现教学目标,又便于向写作迁移的重点训练内容作为读写结合点,用认真钻研教材之后确立的读写结合点让学生通过“读懂读好——迁移说写——认识规律”的学习过程,实现读与写的结合,以实现语文教学的整体优化。
二、抓住读写强化点
在语文教学中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强化读写训练:
1.强化读的训练。在教学中要求学生在读的方面做到:初读感受,听读领悟,熟读迁移。讲是为了助读,以讲促读,以读代讲,并将培养学生感悟语言文字的能力作为强化读的重要任务。
2.强化词和句的训练。在字、词、句、段、篇的训练中,重点抓词和句的训练,并保证有一定的训练 量。如强调通过词素的理解来理解词语,进而理解句子;通过对句子的理解和朗读,让学生感悟含义。我还要求每位学生有一个摘抄本,注意积累,这既是阅读的需要,也是积累写作语言和素材的需要。
3.强化读写训练。这种强化不是指单纯的增加训练的量,而是通过训练,强化学生对读写规律的认识,训练一定要到位。从说课文内容的训练到观察活动之后说所见所闻的训练;从写一句完整的话逐步过渡到写几句话。直至一篇短文的训练等等,都有其规律可循。在训练中着重启发学生发现规律,把握规律,运用规律。在具体的说定训练中,特别强调让学生自说、互说、评说、起草、评改、自改这几个环节,以训练学生独立操作的能力。
三、以模仿实现读写迁移
仿写在写作中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我在教学中,根据教材的编排意图,一是安排对例文的模仿,再是安排对课文的某一角度(或某一局部)的模仿。
1.对例文的模仿
小学三年级,作文教学要求有顺序地比较细致地观察图画和事物,写出内容比较具体的片断,这是写好命题作文的初级阶段。怎样指导小学生写好片段呢?提供适当的范文比任何讲解都来得重要,来得直观,来得一目了然人。如第五册语文《作文3》,要求学生看图写一段话。我在教学时,先指学生看图,而后指导学生从学习写人物外貌的角度,认真读例文和写作要点讨论,使学生弄清例文是从哪几个方面写人物外貌的。最后在引得学生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帮助学生归纳出描写人物外貌的要点,即写出人物的身材、长相、表情、穿戴方面的内容,组织学生仔细观察自己的同桌,并组织语言,当众讲述,然后把观察、想象到的内容系统地整理一下写出来。 这样例文就给学生以启发,使学生知道同类型的片段怎样写。
2.对课文(某一角或某一局部)的模仿
在阅读教学中,精选出课文中一些优美的语句、典型的段式、新颖的立意、独特的片段等等,让学生进行模仿的训练。这种“花时少、难度小、见效快”的训练,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语言训练的实效。
(1)模仿课文的句式。如教《泉城》一文第一自然段时,先引导学生说出泉城的特点,再指导有感情的朗读,体会作者描绘的真情细致,然后仿写句式“有的……有的……有的……有的……”以课间活动为内容写一段话。教学中,还可以对不同关系的复句句式进行练习。
(2)模仿课文的段式。如学过《庐山的云雾》后,指导学生反复吟读,感知每段几句话的关系是先总写后分述,然后让学生由此及彼,依照这样的结构特点进行写段的训练:
围绕下面的总述句,写一段话。(任选一题)
“我的妈妈真勤劳!”
“花坛里的花真美啊!”
“新世纪的喷泉真漂亮啊!”
“课外兴趣小组活动真是丰富多彩!”
除了上述总分式的构段方式可以借鉴仿写以外,并列式、递进式、顺承式等构段方法都可以精选出来进行仿写的训练,使学生有法可依。
(3)模仿课文的立意。如《第八次》学完后,指导学生以“第一次”、“第二次”、 “第三次”为题,仿照课文写一件事,可以写读书、写字或亲身经历的其它事,经过怒力终于成功(可选用以下词语:失败、失去信心、不灰心、成功);再如学习《赶海》一课后,指导学生以“记一次有趣的活动”为题,仿照课文,写一次自己认为最开心的活动。
(4)模仿课文某一章的写法。如学《东方之珠》一课后,指导学生仿照课文第五自然段的写法围绕中心句写东海县城的夜景——“成了灯的海洋。”
四、扩大语文外延,丰富读写内容训练
语文学习仅局限于课本是不够的,应把读写活动扩大到生活实践中去,做到学与用结合,动脑与动手相结合,我在教学实践中主要抓好两点:
1.营造氛围,强化学生课外阅读。如在班级内 建立“小小图书角”,设计“阅读栏”,组织主题班会,开展读书活动,指导学生诵读并摘抄书中的优美章节,丰富其语言仓库;开展“小记者”采访活动,指导他们自办手抄小报,鼓励他们积极向有关刊物上投稿,提高其阅读与写作的积极性。
2.指导观察,积累写作素材。观察是写作的前提,只有观察才能把千变万化的大千世界通过语言文字反映处理。观察的越仔细,反映的就越逼真、越生动。我在平时注意结合班队活动,组织学生开展观察活动,让学生观察静物或动物,并写出观察日记,这样,既丰富了学生的生活,又有助于学生表达时做到言之有理,言之有序。
经过几年的实验,我对读写结合的理论与实践作了有益的探索,学生的语文素质得到了全面的提高,语文教学越来越显示出生动活泼的局面。在教学中切实抓住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结合点,加强语言文字的训练,定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小学语文教学费时多,负担重,学生读写能力不尽人意。如何把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结合起来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一直困扰着广大的教师。叶老曾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习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巧。”所以,在语文教学中必须明确:“读”是“写”的基础,无论是词汇的积累,句式的掌握,修辞方法的应用,篇章结构的学习,都离不开教材,而要把上述诸方面知识变为学生能力,就必须教会学生阅读,在阅读中提高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学到作者表情达意的写作方法,达到“读”为“写”服务的目的,反过来,“写”又能促进学生有目的地阅读相关的材料。
一、抓住读写结合点
以前的语文教学,把读与写截然分开,读归读,写归写,互不搭界,这是一种认识上的误区。在实践中,我逐步认识阅读过程中包含两个方面:一是读懂文章写了什么内容;二是读懂文章是如何运用语言文字来表达这一内容的。第二方面与写作的心理过程是相通的,其思维方式是一致的。因此我将这两个方面有机的结合起来,形成了在阅读中理解语言文字,在写作中加深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在阅读中感悟语言文字,在写作中运用语言文字表情达意;阅读中学习写作方法,在写作中运用写作方法。这样做,读与写成了连动关系,优化其中的一个环节,另一个环节也同时得到了优化。
在教学中我把那些能体现教学目标,又便于向写作迁移的重点训练内容作为读写结合点,用认真钻研教材之后确立的读写结合点让学生通过“读懂读好——迁移说写——认识规律”的学习过程,实现读与写的结合,以实现语文教学的整体优化。
二、抓住读写强化点
在语文教学中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强化读写训练:
1.强化读的训练。在教学中要求学生在读的方面做到:初读感受,听读领悟,熟读迁移。讲是为了助读,以讲促读,以读代讲,并将培养学生感悟语言文字的能力作为强化读的重要任务。
2.强化词和句的训练。在字、词、句、段、篇的训练中,重点抓词和句的训练,并保证有一定的训练 量。如强调通过词素的理解来理解词语,进而理解句子;通过对句子的理解和朗读,让学生感悟含义。我还要求每位学生有一个摘抄本,注意积累,这既是阅读的需要,也是积累写作语言和素材的需要。
3.强化读写训练。这种强化不是指单纯的增加训练的量,而是通过训练,强化学生对读写规律的认识,训练一定要到位。从说课文内容的训练到观察活动之后说所见所闻的训练;从写一句完整的话逐步过渡到写几句话。直至一篇短文的训练等等,都有其规律可循。在训练中着重启发学生发现规律,把握规律,运用规律。在具体的说定训练中,特别强调让学生自说、互说、评说、起草、评改、自改这几个环节,以训练学生独立操作的能力。
三、以模仿实现读写迁移
仿写在写作中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我在教学中,根据教材的编排意图,一是安排对例文的模仿,再是安排对课文的某一角度(或某一局部)的模仿。
1.对例文的模仿
小学三年级,作文教学要求有顺序地比较细致地观察图画和事物,写出内容比较具体的片断,这是写好命题作文的初级阶段。怎样指导小学生写好片段呢?提供适当的范文比任何讲解都来得重要,来得直观,来得一目了然人。如第五册语文《作文3》,要求学生看图写一段话。我在教学时,先指学生看图,而后指导学生从学习写人物外貌的角度,认真读例文和写作要点讨论,使学生弄清例文是从哪几个方面写人物外貌的。最后在引得学生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帮助学生归纳出描写人物外貌的要点,即写出人物的身材、长相、表情、穿戴方面的内容,组织学生仔细观察自己的同桌,并组织语言,当众讲述,然后把观察、想象到的内容系统地整理一下写出来。 这样例文就给学生以启发,使学生知道同类型的片段怎样写。
2.对课文(某一角或某一局部)的模仿
在阅读教学中,精选出课文中一些优美的语句、典型的段式、新颖的立意、独特的片段等等,让学生进行模仿的训练。这种“花时少、难度小、见效快”的训练,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语言训练的实效。
(1)模仿课文的句式。如教《泉城》一文第一自然段时,先引导学生说出泉城的特点,再指导有感情的朗读,体会作者描绘的真情细致,然后仿写句式“有的……有的……有的……有的……”以课间活动为内容写一段话。教学中,还可以对不同关系的复句句式进行练习。
(2)模仿课文的段式。如学过《庐山的云雾》后,指导学生反复吟读,感知每段几句话的关系是先总写后分述,然后让学生由此及彼,依照这样的结构特点进行写段的训练:
围绕下面的总述句,写一段话。(任选一题)
“我的妈妈真勤劳!”
“花坛里的花真美啊!”
“新世纪的喷泉真漂亮啊!”
“课外兴趣小组活动真是丰富多彩!”
除了上述总分式的构段方式可以借鉴仿写以外,并列式、递进式、顺承式等构段方法都可以精选出来进行仿写的训练,使学生有法可依。
(3)模仿课文的立意。如《第八次》学完后,指导学生以“第一次”、“第二次”、 “第三次”为题,仿照课文写一件事,可以写读书、写字或亲身经历的其它事,经过怒力终于成功(可选用以下词语:失败、失去信心、不灰心、成功);再如学习《赶海》一课后,指导学生以“记一次有趣的活动”为题,仿照课文,写一次自己认为最开心的活动。
(4)模仿课文某一章的写法。如学《东方之珠》一课后,指导学生仿照课文第五自然段的写法围绕中心句写东海县城的夜景——“成了灯的海洋。”
四、扩大语文外延,丰富读写内容训练
语文学习仅局限于课本是不够的,应把读写活动扩大到生活实践中去,做到学与用结合,动脑与动手相结合,我在教学实践中主要抓好两点:
1.营造氛围,强化学生课外阅读。如在班级内 建立“小小图书角”,设计“阅读栏”,组织主题班会,开展读书活动,指导学生诵读并摘抄书中的优美章节,丰富其语言仓库;开展“小记者”采访活动,指导他们自办手抄小报,鼓励他们积极向有关刊物上投稿,提高其阅读与写作的积极性。
2.指导观察,积累写作素材。观察是写作的前提,只有观察才能把千变万化的大千世界通过语言文字反映处理。观察的越仔细,反映的就越逼真、越生动。我在平时注意结合班队活动,组织学生开展观察活动,让学生观察静物或动物,并写出观察日记,这样,既丰富了学生的生活,又有助于学生表达时做到言之有理,言之有序。
经过几年的实验,我对读写结合的理论与实践作了有益的探索,学生的语文素质得到了全面的提高,语文教学越来越显示出生动活泼的局面。在教学中切实抓住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结合点,加强语言文字的训练,定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小学语文教学费时多,负担重,学生读写能力不尽人意。如何把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结合起来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一直困扰着广大的教师。叶老曾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习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巧。”所以,在语文教学中必须明确:“读”是“写”的基础,无论是词汇的积累,句式的掌握,修辞方法的应用,篇章结构的学习,都离不开教材,而要把上述诸方面知识变为学生能力,就必须教会学生阅读,在阅读中提高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学到作者表情达意的写作方法,达到“读”为“写”服务的目的,反过来,“写”又能促进学生有目的地阅读相关的材料。
一、抓住读写结合点
以前的语文教学,把读与写截然分开,读归读,写归写,互不搭界,这是一种认识上的误区。在实践中,我逐步认识阅读过程中包含两个方面:一是读懂文章写了什么内容;二是读懂文章是如何运用语言文字来表达这一内容的。第二方面与写作的心理过程是相通的,其思维方式是一致的。因此我将这两个方面有机的结合起来,形成了在阅读中理解语言文字,在写作中加深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在阅读中感悟语言文字,在写作中运用语言文字表情达意;阅读中学习写作方法,在写作中运用写作方法。这样做,读与写成了连动关系,优化其中的一个环节,另一个环节也同时得到了优化。
在教学中我把那些能体现教学目标,又便于向写作迁移的重点训练内容作为读写结合点,用认真钻研教材之后确立的读写结合点让学生通过“读懂读好——迁移说写——认识规律”的学习过程,实现读与写的结合,以实现语文教学的整体优化。
二、抓住读写强化点
在语文教学中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强化读写训练:
1.强化读的训练。在教学中要求学生在读的方面做到:初读感受,听读领悟,熟读迁移。讲是为了助读,以讲促读,以读代讲,并将培养学生感悟语言文字的能力作为强化读的重要任务。
2.强化词和句的训练。在字、词、句、段、篇的训练中,重点抓词和句的训练,并保证有一定的训练 量。如强调通过词素的理解来理解词语,进而理解句子;通过对句子的理解和朗读,让学生感悟含义。我还要求每位学生有一个摘抄本,注意积累,这既是阅读的需要,也是积累写作语言和素材的需要。
3.强化读写训练。这种强化不是指单纯的增加训练的量,而是通过训练,强化学生对读写规律的认识,训练一定要到位。从说课文内容的训练到观察活动之后说所见所闻的训练;从写一句完整的话逐步过渡到写几句话。直至一篇短文的训练等等,都有其规律可循。在训练中着重启发学生发现规律,把握规律,运用规律。在具体的说定训练中,特别强调让学生自说、互说、评说、起草、评改、自改这几个环节,以训练学生独立操作的能力。
三、以模仿实现读写迁移
仿写在写作中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我在教学中,根据教材的编排意图,一是安排对例文的模仿,再是安排对课文的某一角度(或某一局部)的模仿。
1.对例文的模仿
小学三年级,作文教学要求有顺序地比较细致地观察图画和事物,写出内容比较具体的片断,这是写好命题作文的初级阶段。怎样指导小学生写好片段呢?提供适当的范文比任何讲解都来得重要,来得直观,来得一目了然人。如第五册语文《作文3》,要求学生看图写一段话。我在教学时,先指学生看图,而后指导学生从学习写人物外貌的角度,认真读例文和写作要点讨论,使学生弄清例文是从哪几个方面写人物外貌的。最后在引得学生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帮助学生归纳出描写人物外貌的要点,即写出人物的身材、长相、表情、穿戴方面的内容,组织学生仔细观察自己的同桌,并组织语言,当众讲述,然后把观察、想象到的内容系统地整理一下写出来。 这样例文就给学生以启发,使学生知道同类型的片段怎样写。
2.对课文(某一角或某一局部)的模仿
在阅读教学中,精选出课文中一些优美的语句、典型的段式、新颖的立意、独特的片段等等,让学生进行模仿的训练。这种“花时少、难度小、见效快”的训练,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语言训练的实效。
(1)模仿课文的句式。如教《泉城》一文第一自然段时,先引导学生说出泉城的特点,再指导有感情的朗读,体会作者描绘的真情细致,然后仿写句式“有的……有的……有的……有的……”以课间活动为内容写一段话。教学中,还可以对不同关系的复句句式进行练习。
(2)模仿课文的段式。如学过《庐山的云雾》后,指导学生反复吟读,感知每段几句话的关系是先总写后分述,然后让学生由此及彼,依照这样的结构特点进行写段的训练:
围绕下面的总述句,写一段话。(任选一题)
“我的妈妈真勤劳!”
“花坛里的花真美啊!”
“新世纪的喷泉真漂亮啊!”
“课外兴趣小组活动真是丰富多彩!”
除了上述总分式的构段方式可以借鉴仿写以外,并列式、递进式、顺承式等构段方法都可以精选出来进行仿写的训练,使学生有法可依。
(3)模仿课文的立意。如《第八次》学完后,指导学生以“第一次”、“第二次”、 “第三次”为题,仿照课文写一件事,可以写读书、写字或亲身经历的其它事,经过怒力终于成功(可选用以下词语:失败、失去信心、不灰心、成功);再如学习《赶海》一课后,指导学生以“记一次有趣的活动”为题,仿照课文,写一次自己认为最开心的活动。
(4)模仿课文某一章的写法。如学《东方之珠》一课后,指导学生仿照课文第五自然段的写法围绕中心句写东海县城的夜景——“成了灯的海洋。”
四、扩大语文外延,丰富读写内容训练
语文学习仅局限于课本是不够的,应把读写活动扩大到生活实践中去,做到学与用结合,动脑与动手相结合,我在教学实践中主要抓好两点:
1.营造氛围,强化学生课外阅读。如在班级内 建立“小小图书角”,设计“阅读栏”,组织主题班会,开展读书活动,指导学生诵读并摘抄书中的优美章节,丰富其语言仓库;开展“小记者”采访活动,指导他们自办手抄小报,鼓励他们积极向有关刊物上投稿,提高其阅读与写作的积极性。
2.指导观察,积累写作素材。观察是写作的前提,只有观察才能把千变万化的大千世界通过语言文字反映处理。观察的越仔细,反映的就越逼真、越生动。我在平时注意结合班队活动,组织学生开展观察活动,让学生观察静物或动物,并写出观察日记,这样,既丰富了学生的生活,又有助于学生表达时做到言之有理,言之有序。
经过几年的实验,我对读写结合的理论与实践作了有益的探索,学生的语文素质得到了全面的提高,语文教学越来越显示出生动活泼的局面。在教学中切实抓住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结合点,加强语言文字的训练,定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小学语文教学费时多,负担重,学生读写能力不尽人意。如何把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结合起来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一直困扰着广大的教师。叶老曾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习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巧。”所以,在语文教学中必须明确:“读”是“写”的基础,无论是词汇的积累,句式的掌握,修辞方法的应用,篇章结构的学习,都离不开教材,而要把上述诸方面知识变为学生能力,就必须教会学生阅读,在阅读中提高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学到作者表情达意的写作方法,达到“读”为“写”服务的目的,反过来,“写”又能促进学生有目的地阅读相关的材料。
一、抓住读写结合点
以前的语文教学,把读与写截然分开,读归读,写归写,互不搭界,这是一种认识上的误区。在实践中,我逐步认识阅读过程中包含两个方面:一是读懂文章写了什么内容;二是读懂文章是如何运用语言文字来表达这一内容的。第二方面与写作的心理过程是相通的,其思维方式是一致的。因此我将这两个方面有机的结合起来,形成了在阅读中理解语言文字,在写作中加深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在阅读中感悟语言文字,在写作中运用语言文字表情达意;阅读中学习写作方法,在写作中运用写作方法。这样做,读与写成了连动关系,优化其中的一个环节,另一个环节也同时得到了优化。
在教学中我把那些能体现教学目标,又便于向写作迁移的重点训练内容作为读写结合点,用认真钻研教材之后确立的读写结合点让学生通过“读懂读好——迁移说写——认识规律”的学习过程,实现读与写的结合,以实现语文教学的整体优化。
二、抓住读写强化点
在语文教学中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强化读写训练:
1.强化读的训练。在教学中要求学生在读的方面做到:初读感受,听读领悟,熟读迁移。讲是为了助读,以讲促读,以读代讲,并将培养学生感悟语言文字的能力作为强化读的重要任务。
2.强化词和句的训练。在字、词、句、段、篇的训练中,重点抓词和句的训练,并保证有一定的训练 量。如强调通过词素的理解来理解词语,进而理解句子;通过对句子的理解和朗读,让学生感悟含义。我还要求每位学生有一个摘抄本,注意积累,这既是阅读的需要,也是积累写作语言和素材的需要。
3.强化读写训练。这种强化不是指单纯的增加训练的量,而是通过训练,强化学生对读写规律的认识,训练一定要到位。从说课文内容的训练到观察活动之后说所见所闻的训练;从写一句完整的话逐步过渡到写几句话。直至一篇短文的训练等等,都有其规律可循。在训练中着重启发学生发现规律,把握规律,运用规律。在具体的说定训练中,特别强调让学生自说、互说、评说、起草、评改、自改这几个环节,以训练学生独立操作的能力。
三、以模仿实现读写迁移
仿写在写作中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我在教学中,根据教材的编排意图,一是安排对例文的模仿,再是安排对课文的某一角度(或某一局部)的模仿。
1.对例文的模仿
小学三年级,作文教学要求有顺序地比较细致地观察图画和事物,写出内容比较具体的片断,这是写好命题作文的初级阶段。怎样指导小学生写好片段呢?提供适当的范文比任何讲解都来得重要,来得直观,来得一目了然人。如第五册语文《作文3》,要求学生看图写一段话。我在教学时,先指学生看图,而后指导学生从学习写人物外貌的角度,认真读例文和写作要点讨论,使学生弄清例文是从哪几个方面写人物外貌的。最后在引得学生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帮助学生归纳出描写人物外貌的要点,即写出人物的身材、长相、表情、穿戴方面的内容,组织学生仔细观察自己的同桌,并组织语言,当众讲述,然后把观察、想象到的内容系统地整理一下写出来。 这样例文就给学生以启发,使学生知道同类型的片段怎样写。
2.对课文(某一角或某一局部)的模仿
在阅读教学中,精选出课文中一些优美的语句、典型的段式、新颖的立意、独特的片段等等,让学生进行模仿的训练。这种“花时少、难度小、见效快”的训练,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语言训练的实效。
(1)模仿课文的句式。如教《泉城》一文第一自然段时,先引导学生说出泉城的特点,再指导有感情的朗读,体会作者描绘的真情细致,然后仿写句式“有的……有的……有的……有的……”以课间活动为内容写一段话。教学中,还可以对不同关系的复句句式进行练习。
(2)模仿课文的段式。如学过《庐山的云雾》后,指导学生反复吟读,感知每段几句话的关系是先总写后分述,然后让学生由此及彼,依照这样的结构特点进行写段的训练:
围绕下面的总述句,写一段话。(任选一题)
“我的妈妈真勤劳!”
“花坛里的花真美啊!”
“新世纪的喷泉真漂亮啊!”
“课外兴趣小组活动真是丰富多彩!”
除了上述总分式的构段方式可以借鉴仿写以外,并列式、递进式、顺承式等构段方法都可以精选出来进行仿写的训练,使学生有法可依。
(3)模仿课文的立意。如《第八次》学完后,指导学生以“第一次”、“第二次”、 “第三次”为题,仿照课文写一件事,可以写读书、写字或亲身经历的其它事,经过怒力终于成功(可选用以下词语:失败、失去信心、不灰心、成功);再如学习《赶海》一课后,指导学生以“记一次有趣的活动”为题,仿照课文,写一次自己认为最开心的活动。
(4)模仿课文某一章的写法。如学《东方之珠》一课后,指导学生仿照课文第五自然段的写法围绕中心句写东海县城的夜景——“成了灯的海洋。”
四、扩大语文外延,丰富读写内容训练
语文学习仅局限于课本是不够的,应把读写活动扩大到生活实践中去,做到学与用结合,动脑与动手相结合,我在教学实践中主要抓好两点:
1.营造氛围,强化学生课外阅读。如在班级内 建立“小小图书角”,设计“阅读栏”,组织主题班会,开展读书活动,指导学生诵读并摘抄书中的优美章节,丰富其语言仓库;开展“小记者”采访活动,指导他们自办手抄小报,鼓励他们积极向有关刊物上投稿,提高其阅读与写作的积极性。
2.指导观察,积累写作素材。观察是写作的前提,只有观察才能把千变万化的大千世界通过语言文字反映处理。观察的越仔细,反映的就越逼真、越生动。我在平时注意结合班队活动,组织学生开展观察活动,让学生观察静物或动物,并写出观察日记,这样,既丰富了学生的生活,又有助于学生表达时做到言之有理,言之有序。
经过几年的实验,我对读写结合的理论与实践作了有益的探索,学生的语文素质得到了全面的提高,语文教学越来越显示出生动活泼的局面。在教学中切实抓住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结合点,加强语言文字的训练,定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小学语文教学费时多,负担重,学生读写能力不尽人意。如何把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结合起来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一直困扰着广大的教师。叶老曾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习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巧。”所以,在语文教学中必须明确:“读”是“写”的基础,无论是词汇的积累,句式的掌握,修辞方法的应用,篇章结构的学习,都离不开教材,而要把上述诸方面知识变为学生能力,就必须教会学生阅读,在阅读中提高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学到作者表情达意的写作方法,达到“读”为“写”服务的目的,反过来,“写”又能促进学生有目的地阅读相关的材料。
一、抓住读写结合点
以前的语文教学,把读与写截然分开,读归读,写归写,互不搭界,这是一种认识上的误区。在实践中,我逐步认识阅读过程中包含两个方面:一是读懂文章写了什么内容;二是读懂文章是如何运用语言文字来表达这一内容的。第二方面与写作的心理过程是相通的,其思维方式是一致的。因此我将这两个方面有机的结合起来,形成了在阅读中理解语言文字,在写作中加深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在阅读中感悟语言文字,在写作中运用语言文字表情达意;阅读中学习写作方法,在写作中运用写作方法。这样做,读与写成了连动关系,优化其中的一个环节,另一个环节也同时得到了优化。
在教学中我把那些能体现教学目标,又便于向写作迁移的重点训练内容作为读写结合点,用认真钻研教材之后确立的读写结合点让学生通过“读懂读好——迁移说写——认识规律”的学习过程,实现读与写的结合,以实现语文教学的整体优化。
二、抓住读写强化点
在语文教学中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强化读写训练:
1.强化读的训练。在教学中要求学生在读的方面做到:初读感受,听读领悟,熟读迁移。讲是为了助读,以讲促读,以读代讲,并将培养学生感悟语言文字的能力作为强化读的重要任务。
2.强化词和句的训练。在字、词、句、段、篇的训练中,重点抓词和句的训练,并保证有一定的训练 量。如强调通过词素的理解来理解词语,进而理解句子;通过对句子的理解和朗读,让学生感悟含义。我还要求每位学生有一个摘抄本,注意积累,这既是阅读的需要,也是积累写作语言和素材的需要。
3.强化读写训练。这种强化不是指单纯的增加训练的量,而是通过训练,强化学生对读写规律的认识,训练一定要到位。从说课文内容的训练到观察活动之后说所见所闻的训练;从写一句完整的话逐步过渡到写几句话。直至一篇短文的训练等等,都有其规律可循。在训练中着重启发学生发现规律,把握规律,运用规律。在具体的说定训练中,特别强调让学生自说、互说、评说、起草、评改、自改这几个环节,以训练学生独立操作的能力。
三、以模仿实现读写迁移
仿写在写作中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我在教学中,根据教材的编排意图,一是安排对例文的模仿,再是安排对课文的某一角度(或某一局部)的模仿。
1.对例文的模仿
小学三年级,作文教学要求有顺序地比较细致地观察图画和事物,写出内容比较具体的片断,这是写好命题作文的初级阶段。怎样指导小学生写好片段呢?提供适当的范文比任何讲解都来得重要,来得直观,来得一目了然人。如第五册语文《作文3》,要求学生看图写一段话。我在教学时,先指学生看图,而后指导学生从学习写人物外貌的角度,认真读例文和写作要点讨论,使学生弄清例文是从哪几个方面写人物外貌的。最后在引得学生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帮助学生归纳出描写人物外貌的要点,即写出人物的身材、长相、表情、穿戴方面的内容,组织学生仔细观察自己的同桌,并组织语言,当众讲述,然后把观察、想象到的内容系统地整理一下写出来。 这样例文就给学生以启发,使学生知道同类型的片段怎样写。
2.对课文(某一角或某一局部)的模仿
在阅读教学中,精选出课文中一些优美的语句、典型的段式、新颖的立意、独特的片段等等,让学生进行模仿的训练。这种“花时少、难度小、见效快”的训练,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语言训练的实效。
(1)模仿课文的句式。如教《泉城》一文第一自然段时,先引导学生说出泉城的特点,再指导有感情的朗读,体会作者描绘的真情细致,然后仿写句式“有的……有的……有的……有的……”以课间活动为内容写一段话。教学中,还可以对不同关系的复句句式进行练习。
(2)模仿课文的段式。如学过《庐山的云雾》后,指导学生反复吟读,感知每段几句话的关系是先总写后分述,然后让学生由此及彼,依照这样的结构特点进行写段的训练:
围绕下面的总述句,写一段话。(任选一题)
“我的妈妈真勤劳!”
“花坛里的花真美啊!”
“新世纪的喷泉真漂亮啊!”
“课外兴趣小组活动真是丰富多彩!”
除了上述总分式的构段方式可以借鉴仿写以外,并列式、递进式、顺承式等构段方法都可以精选出来进行仿写的训练,使学生有法可依。
(3)模仿课文的立意。如《第八次》学完后,指导学生以“第一次”、“第二次”、 “第三次”为题,仿照课文写一件事,可以写读书、写字或亲身经历的其它事,经过怒力终于成功(可选用以下词语:失败、失去信心、不灰心、成功);再如学习《赶海》一课后,指导学生以“记一次有趣的活动”为题,仿照课文,写一次自己认为最开心的活动。
(4)模仿课文某一章的写法。如学《东方之珠》一课后,指导学生仿照课文第五自然段的写法围绕中心句写东海县城的夜景——“成了灯的海洋。”
四、扩大语文外延,丰富读写内容训练
语文学习仅局限于课本是不够的,应把读写活动扩大到生活实践中去,做到学与用结合,动脑与动手相结合,我在教学实践中主要抓好两点:
1.营造氛围,强化学生课外阅读。如在班级内 建立“小小图书角”,设计“阅读栏”,组织主题班会,开展读书活动,指导学生诵读并摘抄书中的优美章节,丰富其语言仓库;开展“小记者”采访活动,指导他们自办手抄小报,鼓励他们积极向有关刊物上投稿,提高其阅读与写作的积极性。
2.指导观察,积累写作素材。观察是写作的前提,只有观察才能把千变万化的大千世界通过语言文字反映处理。观察的越仔细,反映的就越逼真、越生动。我在平时注意结合班队活动,组织学生开展观察活动,让学生观察静物或动物,并写出观察日记,这样,既丰富了学生的生活,又有助于学生表达时做到言之有理,言之有序。
经过几年的实验,我对读写结合的理论与实践作了有益的探索,学生的语文素质得到了全面的提高,语文教学越来越显示出生动活泼的局面。在教学中切实抓住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结合点,加强语言文字的训练,定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小学语文教学费时多,负担重,学生读写能力不尽人意。如何把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结合起来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一直困扰着广大的教师。叶老曾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习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巧。”所以,在语文教学中必须明确:“读”是“写”的基础,无论是词汇的积累,句式的掌握,修辞方法的应用,篇章结构的学习,都离不开教材,而要把上述诸方面知识变为学生能力,就必须教会学生阅读,在阅读中提高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学到作者表情达意的写作方法,达到“读”为“写”服务的目的,反过来,“写”又能促进学生有目的地阅读相关的材料。
一、抓住读写结合点
以前的语文教学,把读与写截然分开,读归读,写归写,互不搭界,这是一种认识上的误区。在实践中,我逐步认识阅读过程中包含两个方面:一是读懂文章写了什么内容;二是读懂文章是如何运用语言文字来表达这一内容的。第二方面与写作的心理过程是相通的,其思维方式是一致的。因此我将这两个方面有机的结合起来,形成了在阅读中理解语言文字,在写作中加深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在阅读中感悟语言文字,在写作中运用语言文字表情达意;阅读中学习写作方法,在写作中运用写作方法。这样做,读与写成了连动关系,优化其中的一个环节,另一个环节也同时得到了优化。
在教学中我把那些能体现教学目标,又便于向写作迁移的重点训练内容作为读写结合点,用认真钻研教材之后确立的读写结合点让学生通过“读懂读好——迁移说写——认识规律”的学习过程,实现读与写的结合,以实现语文教学的整体优化。
二、抓住读写强化点
在语文教学中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强化读写训练:
1.强化读的训练。在教学中要求学生在读的方面做到:初读感受,听读领悟,熟读迁移。讲是为了助读,以讲促读,以读代讲,并将培养学生感悟语言文字的能力作为强化读的重要任务。
2.强化词和句的训练。在字、词、句、段、篇的训练中,重点抓词和句的训练,并保证有一定的训练 量。如强调通过词素的理解来理解词语,进而理解句子;通过对句子的理解和朗读,让学生感悟含义。我还要求每位学生有一个摘抄本,注意积累,这既是阅读的需要,也是积累写作语言和素材的需要。
3.强化读写训练。这种强化不是指单纯的增加训练的量,而是通过训练,强化学生对读写规律的认识,训练一定要到位。从说课文内容的训练到观察活动之后说所见所闻的训练;从写一句完整的话逐步过渡到写几句话。直至一篇短文的训练等等,都有其规律可循。在训练中着重启发学生发现规律,把握规律,运用规律。在具体的说定训练中,特别强调让学生自说、互说、评说、起草、评改、自改这几个环节,以训练学生独立操作的能力。
三、以模仿实现读写迁移
仿写在写作中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我在教学中,根据教材的编排意图,一是安排对例文的模仿,再是安排对课文的某一角度(或某一局部)的模仿。
1.对例文的模仿
小学三年级,作文教学要求有顺序地比较细致地观察图画和事物,写出内容比较具体的片断,这是写好命题作文的初级阶段。怎样指导小学生写好片段呢?提供适当的范文比任何讲解都来得重要,来得直观,来得一目了然人。如第五册语文《作文3》,要求学生看图写一段话。我在教学时,先指学生看图,而后指导学生从学习写人物外貌的角度,认真读例文和写作要点讨论,使学生弄清例文是从哪几个方面写人物外貌的。最后在引得学生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帮助学生归纳出描写人物外貌的要点,即写出人物的身材、长相、表情、穿戴方面的内容,组织学生仔细观察自己的同桌,并组织语言,当众讲述,然后把观察、想象到的内容系统地整理一下写出来。 这样例文就给学生以启发,使学生知道同类型的片段怎样写。
2.对课文(某一角或某一局部)的模仿
在阅读教学中,精选出课文中一些优美的语句、典型的段式、新颖的立意、独特的片段等等,让学生进行模仿的训练。这种“花时少、难度小、见效快”的训练,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语言训练的实效。
(1)模仿课文的句式。如教《泉城》一文第一自然段时,先引导学生说出泉城的特点,再指导有感情的朗读,体会作者描绘的真情细致,然后仿写句式“有的……有的……有的……有的……”以课间活动为内容写一段话。教学中,还可以对不同关系的复句句式进行练习。
(2)模仿课文的段式。如学过《庐山的云雾》后,指导学生反复吟读,感知每段几句话的关系是先总写后分述,然后让学生由此及彼,依照这样的结构特点进行写段的训练:
围绕下面的总述句,写一段话。(任选一题)
“我的妈妈真勤劳!”
“花坛里的花真美啊!”
“新世纪的喷泉真漂亮啊!”
“课外兴趣小组活动真是丰富多彩!”
除了上述总分式的构段方式可以借鉴仿写以外,并列式、递进式、顺承式等构段方法都可以精选出来进行仿写的训练,使学生有法可依。
(3)模仿课文的立意。如《第八次》学完后,指导学生以“第一次”、“第二次”、 “第三次”为题,仿照课文写一件事,可以写读书、写字或亲身经历的其它事,经过怒力终于成功(可选用以下词语:失败、失去信心、不灰心、成功);再如学习《赶海》一课后,指导学生以“记一次有趣的活动”为题,仿照课文,写一次自己认为最开心的活动。
(4)模仿课文某一章的写法。如学《东方之珠》一课后,指导学生仿照课文第五自然段的写法围绕中心句写东海县城的夜景——“成了灯的海洋。”
四、扩大语文外延,丰富读写内容训练
语文学习仅局限于课本是不够的,应把读写活动扩大到生活实践中去,做到学与用结合,动脑与动手相结合,我在教学实践中主要抓好两点:
1.营造氛围,强化学生课外阅读。如在班级内 建立“小小图书角”,设计“阅读栏”,组织主题班会,开展读书活动,指导学生诵读并摘抄书中的优美章节,丰富其语言仓库;开展“小记者”采访活动,指导他们自办手抄小报,鼓励他们积极向有关刊物上投稿,提高其阅读与写作的积极性。
2.指导观察,积累写作素材。观察是写作的前提,只有观察才能把千变万化的大千世界通过语言文字反映处理。观察的越仔细,反映的就越逼真、越生动。我在平时注意结合班队活动,组织学生开展观察活动,让学生观察静物或动物,并写出观察日记,这样,既丰富了学生的生活,又有助于学生表达时做到言之有理,言之有序。
经过几年的实验,我对读写结合的理论与实践作了有益的探索,学生的语文素质得到了全面的提高,语文教学越来越显示出生动活泼的局面。在教学中切实抓住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结合点,加强语言文字的训练,定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小学语文教学费时多,负担重,学生读写能力不尽人意。如何把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结合起来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一直困扰着广大的教师。叶老曾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习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巧。”所以,在语文教学中必须明确:“读”是“写”的基础,无论是词汇的积累,句式的掌握,修辞方法的应用,篇章结构的学习,都离不开教材,而要把上述诸方面知识变为学生能力,就必须教会学生阅读,在阅读中提高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学到作者表情达意的写作方法,达到“读”为“写”服务的目的,反过来,“写”又能促进学生有目的地阅读相关的材料。
一、抓住读写结合点
以前的语文教学,把读与写截然分开,读归读,写归写,互不搭界,这是一种认识上的误区。在实践中,我逐步认识阅读过程中包含两个方面:一是读懂文章写了什么内容;二是读懂文章是如何运用语言文字来表达这一内容的。第二方面与写作的心理过程是相通的,其思维方式是一致的。因此我将这两个方面有机的结合起来,形成了在阅读中理解语言文字,在写作中加深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在阅读中感悟语言文字,在写作中运用语言文字表情达意;阅读中学习写作方法,在写作中运用写作方法。这样做,读与写成了连动关系,优化其中的一个环节,另一个环节也同时得到了优化。
在教学中我把那些能体现教学目标,又便于向写作迁移的重点训练内容作为读写结合点,用认真钻研教材之后确立的读写结合点让学生通过“读懂读好——迁移说写——认识规律”的学习过程,实现读与写的结合,以实现语文教学的整体优化。
二、抓住读写强化点
在语文教学中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强化读写训练:
1.强化读的训练。在教学中要求学生在读的方面做到:初读感受,听读领悟,熟读迁移。讲是为了助读,以讲促读,以读代讲,并将培养学生感悟语言文字的能力作为强化读的重要任务。
2.强化词和句的训练。在字、词、句、段、篇的训练中,重点抓词和句的训练,并保证有一定的训练 量。如强调通过词素的理解来理解词语,进而理解句子;通过对句子的理解和朗读,让学生感悟含义。我还要求每位学生有一个摘抄本,注意积累,这既是阅读的需要,也是积累写作语言和素材的需要。
3.强化读写训练。这种强化不是指单纯的增加训练的量,而是通过训练,强化学生对读写规律的认识,训练一定要到位。从说课文内容的训练到观察活动之后说所见所闻的训练;从写一句完整的话逐步过渡到写几句话。直至一篇短文的训练等等,都有其规律可循。在训练中着重启发学生发现规律,把握规律,运用规律。在具体的说定训练中,特别强调让学生自说、互说、评说、起草、评改、自改这几个环节,以训练学生独立操作的能力。
三、以模仿实现读写迁移
仿写在写作中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我在教学中,根据教材的编排意图,一是安排对例文的模仿,再是安排对课文的某一角度(或某一局部)的模仿。
1.对例文的模仿
小学三年级,作文教学要求有顺序地比较细致地观察图画和事物,写出内容比较具体的片断,这是写好命题作文的初级阶段。怎样指导小学生写好片段呢?提供适当的范文比任何讲解都来得重要,来得直观,来得一目了然人。如第五册语文《作文3》,要求学生看图写一段话。我在教学时,先指学生看图,而后指导学生从学习写人物外貌的角度,认真读例文和写作要点讨论,使学生弄清例文是从哪几个方面写人物外貌的。最后在引得学生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帮助学生归纳出描写人物外貌的要点,即写出人物的身材、长相、表情、穿戴方面的内容,组织学生仔细观察自己的同桌,并组织语言,当众讲述,然后把观察、想象到的内容系统地整理一下写出来。 这样例文就给学生以启发,使学生知道同类型的片段怎样写。
2.对课文(某一角或某一局部)的模仿
在阅读教学中,精选出课文中一些优美的语句、典型的段式、新颖的立意、独特的片段等等,让学生进行模仿的训练。这种“花时少、难度小、见效快”的训练,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语言训练的实效。
(1)模仿课文的句式。如教《泉城》一文第一自然段时,先引导学生说出泉城的特点,再指导有感情的朗读,体会作者描绘的真情细致,然后仿写句式“有的……有的……有的……有的……”以课间活动为内容写一段话。教学中,还可以对不同关系的复句句式进行练习。
(2)模仿课文的段式。如学过《庐山的云雾》后,指导学生反复吟读,感知每段几句话的关系是先总写后分述,然后让学生由此及彼,依照这样的结构特点进行写段的训练:
围绕下面的总述句,写一段话。(任选一题)
“我的妈妈真勤劳!”
“花坛里的花真美啊!”
“新世纪的喷泉真漂亮啊!”
“课外兴趣小组活动真是丰富多彩!”
除了上述总分式的构段方式可以借鉴仿写以外,并列式、递进式、顺承式等构段方法都可以精选出来进行仿写的训练,使学生有法可依。
(3)模仿课文的立意。如《第八次》学完后,指导学生以“第一次”、“第二次”、 “第三次”为题,仿照课文写一件事,可以写读书、写字或亲身经历的其它事,经过怒力终于成功(可选用以下词语:失败、失去信心、不灰心、成功);再如学习《赶海》一课后,指导学生以“记一次有趣的活动”为题,仿照课文,写一次自己认为最开心的活动。
(4)模仿课文某一章的写法。如学《东方之珠》一课后,指导学生仿照课文第五自然段的写法围绕中心句写东海县城的夜景——“成了灯的海洋。”
四、扩大语文外延,丰富读写内容训练
语文学习仅局限于课本是不够的,应把读写活动扩大到生活实践中去,做到学与用结合,动脑与动手相结合,我在教学实践中主要抓好两点:
1.营造氛围,强化学生课外阅读。如在班级内 建立“小小图书角”,设计“阅读栏”,组织主题班会,开展读书活动,指导学生诵读并摘抄书中的优美章节,丰富其语言仓库;开展“小记者”采访活动,指导他们自办手抄小报,鼓励他们积极向有关刊物上投稿,提高其阅读与写作的积极性。
2.指导观察,积累写作素材。观察是写作的前提,只有观察才能把千变万化的大千世界通过语言文字反映处理。观察的越仔细,反映的就越逼真、越生动。我在平时注意结合班队活动,组织学生开展观察活动,让学生观察静物或动物,并写出观察日记,这样,既丰富了学生的生活,又有助于学生表达时做到言之有理,言之有序。
经过几年的实验,我对读写结合的理论与实践作了有益的探索,学生的语文素质得到了全面的提高,语文教学越来越显示出生动活泼的局面。在教学中切实抓住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结合点,加强语言文字的训练,定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