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十三章第二节《立方根》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来源 :现代教育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sq2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等略) 教学过程采用了复习平方根的概念及性质,为新知的学习做好铺垫.创设了一个学生生活实际中常常见到的问题,让学生从课本开头问题情境中感受立方根的计算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体会学习立方根的必要性。引导学生归纳得出立方根的概念及表示。探究与讨论数的立方根的特征时,根据课本探究栏目要求学生根据立方根的意义,求出两个正数,两个负数和0的立方根,又通过课本归纳栏目得出立方根的特征。注意与平方根特征的对比,通过学习小组互相探索并归纳平方根与立方根的异同。
  【关键词】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过程;课后反思
  
  1.课题: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十三章第二节《立方根》第一课时
  2.教材分析
  2.1 本节要求能说出开立方、立方根定义记住正数、零、负数立方根不同结论;能用符号 表示a立方根并指出被开方数、根指数会正确读出符号 知道开立方与立方互为逆运算;求数的平方根和立方根的运算是数学的基本运算之一,在根式运算、解方程及几何图形解法等问题中经常要用到。本节的内容,是在学习了算术平方根、平方根的有关概念的基础上提出来的,从具体的计算出发归纳给出立方根的概念,然后讨论立方与开立方的互逆关系,研究立方根的特征。
  2.2 学习立方根的意义在于:(1)它有着广泛应用,因为空间形体都是三维的,关于有关体积的计算经常涉及开立方。(2)立方根是奇次方根的特例,就像平方根是偶次方的特例一样,立方根对进一步研究奇次方根的性质具有典型意义。
  3.学情分析
  3.1 由于平方根与立方根的学习有很多相似之处,学生对立方根概念的理解和求法与平方根的概念的理解和求法分不清。立方根运算误为平方根运算。
  3.2 学生认知发展分析:在全面回顾平方根的基础上,再来引导学生进行立方根知识的学习,让学生感觉到其实立方根知识并不难,可以与平方根知识对比着学,这样可以克服学生学习新知识的陌生心理。
  3.3 学生认知障碍点:立方根的特征与平方根的特征易混。
  4.教学目标
  4.1 知识与技能目标
  4.1.1 了解立方根的概念,初步学会用根号表示一个数的立方根。
  4.1.2 了解开立方与立方互为逆运算,会用立方运算求某些数的立方根。
  4.1.3 让学生体会一个数的立方根的惟一性,分清一个数的立方根与平方根的区别。
  4.2 过程与方法目标
  用类比的方法探寻出立方根的运算及表示方法,并能自我总结出平方根与立方根的异同。
  4.3 情感与态度目标
  4.3.1 在立方根概念、符号、运算及性质的探究过程中,锻炼学生克服困难意志,建立自信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
  4.3.2 学生通过对实际问题的解决,体会数学的实用价值。
  5.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立方根的概念和求法。
  难点:立方根与平方根的区别。
  6.教学过程
  6.1 填空:
  6.1.1 平方根的定义:一般的,如果一个数的平方等于a,那么这个数就叫做 。
  6.1.2 平方根的性质:
  正数有 平方跟,它们 。0的平方根是 。
  负数 平方根 。
  6.1.3 平方根的表示方法:
  a的平方根表示为 。
  教师提问题学生的回答结果,并对学生掌握不准的地方进行纠正。 明确的告诉学生立方根与平方根定义与性质有相似的地方,引出课题。 学生积极思考,合作完成填空,看谁记忆准。听老师讲,明确要学内容, 积极思考立方根的定义与性质。
  6.2 设情景引课题
  6.2.1 要制作一个体积为27立方厘米的正方体盒子,则它的边长为多少厘米?
  教师听取学生解题过程,对学生的回答总结:
  因为33=27,
  所以x=3.
  即这种包装箱的边长应为3 m。
  在此基础上引入新课。
  6.2.2 类比平方根的定义,你能给立方根下个定义吗?
  教师对学生的回答作出总结: 如果一个数的立方等于a,这个数叫做a的立方根(也叫做三次方根),即如果x3=a,那么 叫做a的立方根。立方根的读法和表示法。 已知一个数的立方,求这个数的立方的逆运算。
  6.2.3 指导学生完成教科书77页探究。完成教科书78页归纳。 根据立方根的意义填空,看看0,正数,负数的立方根各有什么特点?(出示幻灯片题),让学生归纳得出立方根的性质。
  6.2.4 同平方根一样,立方根也有自己的表示方法,请你类比平方根得出立方根表示方法。
  6.2.5 由此,你能知道立方根与平方根的区别与联系吗?教师提出问题后,观察学生的回答,并对学生回答进行解释。纠正学生不正确的总结。
  6.2.6 指导学生完成教科书78页探究。学生完成后教师归纳: =- ,强调:求负数的立方根,各以先求出这个负数的绝对值的立方根,然后在取他的相反数。
  6.2.7 学生完成教科书78页例题。教师强调书写格式。
  6.3 练习
  教科书第79页第1、4题。
  学生上黑板板演,出现错误让成绩好的学生上黑板纠正。
  6.4 小结
  引导学生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有哪些收获。
  学生各自发表见解,存在问题让学生互评。
  6.5 作业
  教师布置作业,批改、反馈作业存在问题。
  7.板书设计
  13.2立方根
  7.1 立方根开立方的定义,符号表示法。
  7.2 立方与开方方互为 逆运算。
  7.3 立方根的性质。
  7.4 数的平方根与立方根的异同。
  8.学生学习活动评价设计
  充分利用数学科学习小组互助学习评价,课堂教学中,尤其是在探究合作的教学方式的课堂上,每个小组派代表发言,再互评。对于练习或 作业批改:组长批改副组长的作业,副组长批改组员的作业,教师批改组长的作业。
  9.课后反思
  本节课是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十三章第二节《立方根》第一课时的内容。是在学习了平方根的有关概念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本节从内容上看与上一节平方根的内容基本相同,主要研究立方根的概念和求法;本节是先从具体的计算出发归纳给出立方根的概念,然后讨论立方与开立方的互逆关系,研究立方根的特征。
  在导入新课时,采用了复习旧知,从以平方根的定义、性质、表示法为内容编制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通过复习类比旧知,为新知的学习做好铺垫.创设了一个学生生活实际中常常见到的问题,让学生从课本开头问题情境中感受立方根的计算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体会学习立方根的必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归纳得出立方根的概念及表示。
  在教学中探究与讨论数的立方根的特征时,根据课本探究栏目要求学生根据立方根的意义,求出两个正数,两个负数和0的立方根,又通过课本归纳栏目得出立方根的特征。教学中注意与平方根特征的对比,通过学习小组互相探索并归纳平方根与立方根的异同。教学中注意为学生提供一定的探索和合作交流的空间,在探究活动的过程中以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有效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教学中的一些问题多利用课件,省得时间让学生去思考,去练习,那么这节课效果更好。
  
  收稿日期:2011-12-03
  
其他文献
2011年3月7日早五点20分,带着乌海市对于进一步落实课程改革需要的使命,带着领导、家长和学生对于我们教师不断地提高个人专业化素养的期待,我来到首都北京,参加了教育部“国培计划”内蒙古农村牧区初中生物骨干教师短期集中培训。通过12天的学习,不论是在教育教学理论方面还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实施方面,我都有了很大的提高。这次的培训,在我今后的教学实践中,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这次培训以“基于核心概念
期刊
【摘 要】课前预习——复习旧知——讲授新课——巩固练习,这是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中一种固定不变的模式。很多老师在教学中十分地注重了学生的“课前预习”,无非就是为自己 “讲授新课”是更容易,以便于学生能更快 “接受新知”。所谓如此方式,其实学生的学就十分的被动,就导致了学生在思维上的依赖性,因而也就违背了“学生是课堂的主体”的教学原则,那么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就逐渐丧失。  《新课程标准》中提出:数学教
期刊
【摘 要】创新教育是目前我国新的教育模式下对各学科在教学方式上的一个主观要求。本文以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写作教学为例,简单分析了目前我国高中写作教学在创新上所存在的问题,并参考新时期下高中作文写作教育的创新要求,对高中写作的创新教育进行简单研究。  【关键词】创新教育;高中语文;写作教育     随着目前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各种学科在教育模式上都实现了深化改革和完善,在改革的过程中所运用最多的就
期刊
1.为什么要加强数学应用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1.1 新编《全日制普通高中数学教学大纲》(试验修订本)对数学作了如下的解释:“数学是研究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科学,数学能够处理数据、观测资料、进行计算,推理和证明,可提供自然现象和社会系统的数学模型。”这就决定了数学不仅是从事生产、生活、学习、研究的基础,而且是一门解决实际问题的工具。高中数学的学习目的之一,就是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求学生会提
期刊
国培,本以为这是国家教育局又玩什么花样,不好好弄点实际的东西让我们学习,反而让我们百忙中抽出时间来浪费。既做班主任又教两个重点班的我抱着非常反感的态度,算是完成政治性任务的心态,参加了国培的学习。刚开始还不知道如何去学习,慢慢探索后,知道了个大概。  原来,国培有着自己一套严格的考核系统和完整的学习体系。在网上可以随时查到自己的分数,发表的文章也能及时在班级论坛出现,还可以与老师们交流,这点让我感
期刊
长期以来,初中数学教学侧重于对教的研究,但是对学生如何去学,如何通过有效的目标来调整数学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自主能力与创新能力,缺乏明确的认识与研究,因此在新课标条件下,初中数学教学方法就有必要进行更进一步的探索与研究,以适应教学改革的需要.  1.明确教学目标,优化教学方法   目前,初中数学的教学目标不再是简单地完成教学任务,而是根据我国教育的性质、任务和课程目标,以及结
期刊
【摘 要】课堂结尾要以精炼的语言,通过归纳总结、实践活动、转化升华和设置悬念等方式,对所学知识和技能及时地进行系统巩固和运用,使新知识有效地纳入学生的认识结构中的过程。完善、精要的结尾,可以使课堂教学锦上添花,余味无穷。另外,新颖的结课会使课堂气氛活跃,沟通师生情感交流,有助于师生活动的顺利进行。  【关键词】布惑置疑;首尾呼应     常言道:“善始善终”才算一堂优质课。良好的开头虽然是成功的
期刊
【摘 要】在我们平时做的高考模拟题中,诗歌鉴赏往往侧重于表达技巧的考查,但综观近几年的高考真题,技巧类的考查越来越边缘化。比如,在2009年全国18套试卷中,只有6套直接考查了表达技巧,与此相对的是,有11套考查了诗歌中诗人的情感。所以我们在复习时若将精力还放在表达技巧方面,恐怕有缘木求鱼之嫌。那么面对鉴赏诗歌情感的题型,我们该从哪些方面入手呢?  【关键词】高中语文;诗歌鉴赏     1.从诗
期刊
【摘 要】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丰富多彩的艺术形象,引人入胜的深邃意境,凝练生动的优美词句,强烈感人的抒情色彩。作为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让学生不断感受、体验这些以教材内容为本的审美内容及形式外,还要遵循学生审美的规律,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体验到评判,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这样,才能更好地在阅读教学中进行美的渗透,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与审美能力。  【关键词】语文教学;培养;审美能力     下
期刊
21世纪是“创造教育”的世纪,综合国力的增强,高新技术的应用依靠大批具有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人才。这种人才的培养依靠科学的教育。语文学科作为各门学科的基础,在创造教育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作文是学生语文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综合运用,也是语文水平和语文素质的全面反映,更是创新教育的落脚点。新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鼓励有创意的表达”,这就对作文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试就作文教学中创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