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平台在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 :大观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mxj19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时代和社会的进步促进着信息技术的发展,高校学生已成为新信息技术的主要使用群体,微信这一新型即时通讯程序的出现,使高校学生的学习形态从静态的课堂上、书本里走出来,实现了随时随地进行教学,增加了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间的联系。思想政治课作为高校德育教育的主渠道,长期以来形成了重理论教学轻实践教学的情况,高校的发展迫切要求对思政课进行变革。微信公众平台作为新型信息传播技术,在思政课实践教学中引入微信公众平台,以微信公众平台自身具有的强大的功能和优势,使微信公众平台发挥出在思政课实践教学中的作用。
  关键词:微信公众平台;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
  高校思想政治课是指在高校内传播贯彻党的指导思想和执政理念,并对大学生系统地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其课程设置的目的就是要引导大学生树立好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要在教学过程中切实实现这一目的,不仅仅要把系统的理论知识传授给学生,还要做到让学生有能力把理论知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实现知行统一。而在教学中想到做到提升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培养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就要加强实践教学。在信息化时代,面对多样的现代信息技术,选择在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中把微信公众平台引入并加以应用有利于构建出虚拟的实践教学平台。配合理论知识教学,落实并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完成实践教学过程,对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的提高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一、微信公众平台的特点
  微信是腾讯公司开发的一个为智能终端(智能手机、平板等)提供即时通讯服务的应用程序。较之前的QQ及QQ群聊来说,在支持单人、多人参与的同时,把QQ空间的一些功能也移植到了微信上来,使用户可以在智能终端上实现语音、图片、文字甚至视频的传送,并能通过朋友圈、公众平台或第三方应用程序实现与好友间的精彩内容的互动分享。目前微信公众平台已实现了丰富的功能,如群发信息、用户管理等,这些功能应用到高校教学中后可以实现课程查询、成绩查询、信息发布等。其应用特点主要表现在:
  ——信息传播的及时性,老师或学生可以随时随地方便快捷的发布信息并实现同步在线互动。
  ——信息传递的准确性,由于关注微信公众平台的目标用户明确(以本校师生为主),所以相对其他社会性质的公众平台而言,在信息传递的准确性方面要大大高出。
  除此之外微信公众平台的传播内容具有多元性和多样性,实现了动静态视频图片和文字信息的传播,实现了一对一、一对多和多对多的交流模式。
  二、微信公众平台在教学发展中的应用现状
  国内高校教育教学中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由来已久,这种现状的产生源于学校定位、教育教学评价体系、教师定岗等多方面。在教学与科研的矛盾日益显现的情况下,各地高校纷纷以建立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的模式进行改变。但由于学校定位、评价体系等方面的政策尚未完成同步发展,因此工作的重心仍然放在了发表论文的数量与质量上,也就使得教师必然会在科研上的投入更多而使得教学任务得不到提升,这方面在没有经历过系统教学训练的年轻老师身上表现尤为明显。这便使得在开展教师教学工作时,教师在参与度与重视度上常处于被动状态,从自身发展方面也在迫切需求通过创新方式来进行变革。微信公众平台的使用在教师教学、资源分享等方面的优势是显而易见:教师可以充分利用零散时间进行“移动学习”,也能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得到及时的反馈与交流,避免出现常见的时间空间限制。
  但应该看到,虽然把微信公众平台引入教学活动尤其是实践教学中有很多优点,但整体的运行情况却不容乐观。据相关平台的数据显示,已开通微信公众账号的学校有很多,但能实现定期发布信息并提供相关服务的却不到50%。因此微信公众平台在高校教学的发展中尚处于起步状态,如何正确发挥微信公众平台的作用,提升教师教育教学理念、推进高校思政课尤其是实践教学的作用还需要各方面积极投入并做出努力。
  三、在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活动中引入微信平台的可行性
  近些年来,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互联网技术有了长足发展,各类即时通讯软件鳞次栉比,技术的发展的带来的是通讯软件功能的不断完善,并从前期的以个人需求为导向转变为以群体需求为导向。在各种此类软件中发展最快、普及程度最广、影响最大的当属微信,尤其是在微信开通公众平台后。微信公众平台的作用使得微信从单一的即时通讯软件转化为了具有网络营销、信息传播、推广功能的公众信息平台。在高校教学中,尤其是像高校思政课这类理论性强实践性弱的课程中引入微信公众平台,不仅能为教师提供协同作业、交流沟通的平台和高速便捷的信息传递,也能扩大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互动、联系。
  根据权威国际性调查机构的数据显示,中国的智能手机普通率已达58%,其中大学生群体已基本实现全员拥有智能手机,而微信软件在智能手机上的使用率几乎已达100%,因此把微信公众平台引入实践教学中来是有广泛资源基础且能实现对学生实践教学和管理。把微信公众平台应用到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中的可行性表现在:
  (一)微信的传播特点契合高校信息化教育的特征
  信息化教学主要是指教育的技术化、现代化、信息化,其中所提到的教育信息化就是指在教育的领域全面深入地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来促进教育改革,这也就必然会是形成信息化教学这一全新教育形态。信息化教育的基本特征可以概括为开放、共享、交互、协作,而这也正好是微信这一即时通讯软件进行传播时的特点,所以从这点来看,把微信引入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过程中作为一种教学手段是可行的。
  (二)微信公众平台的引入能解决思政课师生互动的问题
  各高校院系的专业课教师通过课堂上下形成的对学生的熟悉性和通过院系辅导员联系到学生的便捷及时性原因,容易与学生形成良性互动,从而能促进教学工作的进步。而思政课是一门理论课程,与专业课不同,它面向的是全校各个专业的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及课后时间上学生间的联系很弱,有问题想与学生联系时通过院系辅导员来联系又存在一定的滞后性,且沟通环节的增加无形之中会增加传递者对问题描述保持一致性的考验。所以要想解决好思政课的师生联系与互动的问题,首要解决的就是如何保证与学生间的互动、交流的及时性、普及性和传达率,而微信在学生中拥有庞大受众群体的软件正好可以解决。微信拥有流量消耗少、信息即时传播的特点,且又能与手机通讯录相匹配,这对学生而言无疑是最经济实用的通讯方式。所以,微信公众平台的100%手机端到达率使其能够成为思政课师生间及时互动的桥梁。   (三)微信公众平台的服务性特点使其在思政课教学尤其是实践教学中能更为贴近学生
  在思政课教学中开通微信公共平台,一方面能更加贴近学生的心理需求,另一方面也是出于能使学生更易接受的方面考虑。通过在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中引入微信公众平台这种新型教学方式,能使学生改变对思政课就是理论灌输、思政课的老师就是老古董的传统看法。微信公众平台从学生的心理年龄角度出发,进行积极的正面引导,用现代化和服务去贴近年轻学生,从而实现贴近学生、服务学生、影响学生的目的。
  四、微信公众平台在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中应用时应遵循的原则
  微信公众平台在教学活动特别是实践教学活动中的作用已广为所知,但在具体应用时还应把握好以下原则,以保证微信公众平台在教学过程中的使用效果。
  (一)知识性和思想性原则
  微信公众平台在渗透度和覆盖面上的优势在应用到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时会成为一把双刃剑。在大学生的眼中微信不仅是一种通讯软件,更已经成为了社交和娱乐的手段,微信的功能更多地被定位成消磨时间和娱乐闲聊的方式。所以,想把微信公众平台应用于思政课实践教学的第一个基本原则就是要把微信公众平台的学习作用突显出来。在应用中增加知识性、思想性,减少娱乐性、庸俗性,让微信公众平台成为辅助课堂教学的手段,成为传授给学生与政治社会化相关的专业知识和人生哲理的媒介,起到引导学生建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和生活观的作用。
  (二)参与性与趣味性原则
  随着网络信息时代的发展,学生们的鲜明的个性和实践意识日益增强,对授课的互动性和趣味性要求也在不断增加,对纯理论性的课程如果不能改变教学手段,很容易使学生出现厌烦情绪,从而出现开小差甚至逃课的情况,这都将严重影响课堂教学的效果。所以微信公众平台应用于思政课堂实践教学的第二个基本原则就是参与性和趣味性。在思政课实践教学中教师如果能通过微信公众平台进行覆盖,把声音传给每一个学生,通过带动学生参与其中进行互动,在课前、课后的沟通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增加微信平台内容的趣味性和形式的参与性,让思政课实践教学无论从内容还是从形式上都焕发出新的光彩。
  (三)适度性和工具性原则
  适度性原则就是指在思政课实践教学时不能片面地把微信的作用夸大,把重心完全放在微信平台上,出现以微信平台替代课堂教学的情况。所以,微信应用于思政课现代化信息教学的第三个基本原则是适度性和工具性。这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能分清主次,明确认识到微信公众平台只是现代化教学的手段和工具,只是在需要的时候适度地用于辅助思政课实践教学,不能也不应成为教学的中心。
  五、结语
  综上,在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中引入并应用微信公众平台是切实可行的,对它的应用能提升思政课实践教学效果,然而当前微信公众平台的功能仍在不断发展与扩充中,所以虽然微信作为校园文化信息传播载体的速度和影响力越来越大,但应当认识到依托微信公众平台开展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在现阶段也还只是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初步尝试,教学的重心仍应以利用这一平台去合理的引导学生为主,即要能发挥出平台的即时性、互动性,又要能避免学生的过度沉迷,所以只有积极地摸索出适应的管理办法,加强正面引导,才能使之真正能成为有效的教学工具和手段。
  【参考文献】
  [1]海莉花,张涛.微信公众平台在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中的应用简论[J].西安航空学院学报,2016(02):92-96.
  [2]杨艳.微信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6(02):89-92.
  [3]安波,闫政.浅析微信公众平台在高校教学及学生管理中的应用[J].无线互联科技,2014(11):161-162.
  [4]罗先辉,刘允,康小丽.微信公众平台在高校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的应用研究与实践[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5(09):46-48.
  [5]刘志红,王钰雪.“推送舆论”:高校思政教育新媒体化中的应用探究——以微信公众平台为例[J].才智,2015(25):227-228.
其他文献
目的:分析肾动脉狭窄性高血压的介入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在本次研究中选择2016年1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74例肾动脉狭窄性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甲组和乙组,分别给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摘要]目的:观察糖尿病患者居家胰岛素治疗的康复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82例糖尿病患者进行研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两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康复护理千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及血糖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用药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血糖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居家胰岛素治疗的康复护理干预效果明显,可
【摘 要】到目前为止,《劳动合同法》已实施快两年了。可是关于它的争论仍然没有停止的迹象。从害怕加班费与缴纳社会保险,到对无固定期限合同的争议,再到怎样才是保护弱势群体的争论。就在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争论中,《劳动合同法》默默地发挥着它应有的作用,特别是对中小企业的规范约束作用。因为这必定是一个优胜劣汰的过程,所以对影响最大的中小企业不得不调整自身的步伐,跟上社会的节奏,制定有效的应对策略,以使自己平
香港书展上,台湾名人陈文茜批大陆“80后”作家韩寒“没文化”;其言既出,顿成网议热点,这些天延烧到传统媒体上,如发表童大焕的,载狂飞的评论.
摘要:大学生是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深入分析研究现今艺术院校大学生思想行为特点,以及原因,不断探寻加强艺术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可以有效提升艺术院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提高自身的艺德修养。  关键词:艺术院校 ;思想政治状况;对策  艺术院校承担着培养艺术高级专业人才,传承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职责。要使艺术院校大学生成为中国特色
位于四川映秀的地震遗址,一座破碎的钟楼时针停在14时28分,十年没再动过.2008年汶川地震,带走了87150条生命,超过37万人受伤.这一年成为了心理救援元年,十年过去,大多数人身
期刊
日语中的拟声拟态词种类繁多,应用广泛.提起拟声拟态词,不难想到汉语的象声词.日语的拟声拟态词与汉语的象声词,无论是在概念、词性分类以及数量上都存在着很大差异.由此可见
本文以绍兴莲花落自源起至今的传播方式为切入点,分析其艺术特点对初期传播方式的影响.主要探讨电视媒体、互联网等大众传媒对当代绍兴莲花落发展趋势的多重作用,通过合理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