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进程中,应坚持以市场人才需求为导向,进行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以“需求导向型”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模式经实践证明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中比较有发展前景的,它体现了“以市场就业为需求导向”的办学思想,顺应了高职院校发展的时代要求。
关键词:“需求导向型”人才培养模式;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课程体系构建方案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115(2013)12-104-2一、课程体系构建主体的确定
在常规的职业教育模式里,学校是课程体系构建的唯一主体;而在“需求导向型”课程体系的建设框架下,课程建设的主体是学校与企业,是学校与企业合作完成的,是一种全方位、多层次的合作,决不仅限于企业为学校学生提供就业岗位,学校为企业提供人才,而是一种人才培养“渗透式”的合作,学校应该保证人才培养符合企业的人才需求规格,而企业的参与和课程的制定应符合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规律。课程体系方案的构建与实施应由校企双方共同制定,对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内容需进行符合企业需要的个性化开发,在课程体系中的各类课程的设置与职责分工应进行明确。如表1。
二、 界定“需求导向型”校企合作企业的人才需求规格
“需求导向型”人才培养模式实质就是以“量体裁衣”为核心的办学体系,主要根据订单合作企业工作岗位的需求来确定课程内容,具有较强的就业定向性。鉴于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就业方向主要面向广告公司、营销策划公司、电脑设计公司、展览中心、企事业单位设计部门、传媒出版行业、网络营销、印刷等视觉相关的设计企业,主要从事数字化媒体的设计与制作等工作,所以视觉传达专业的人才需求规格的确定应符合企业和学校的双重要求。
因此,在人才需求规格的确定方面,我们采取以下途径来获取订单式合作企业的用人信息,进而确定视觉传达专业的人才需求规格:(1)在网上通过对各大门户招聘网站进行调研,了解视觉传达专业人才的招聘行业需求、岗位要求以及对人才能力的要求;(2)针对设计行业中平面设计、网页设计、营销策划等主要就业岗位与就业单位的主管进行对应岗位的交流,了解岗位需要的人才知识、能力、素质的要求;(3)与往届优秀毕业生进行“毕业生岗位能力”座谈交流,了解毕业学生在该岗位所应具备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并对该岗位在学校的课程设置提出建议,归纳总结出人才需求规格的要求。以下为总结出来的平面设计岗位的人才需求规格分析,见表2。
三、构建课程体系的基本框架
“需求导向型”培养模式下的课程体系的框架建立,应按订单合作单位的岗位能力需求进行合理化设置,因此,根据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相关岗位的调研将课程体系确定为四大模块,分别为公共基础课程模块、专业基础课程模块、需求导向型特色课程模块和能力拓展课程模块。
公共基础课程模块旨学生的基本能力的培养,如思想道德素质、英语与计算机应用能力等;专业基础课程模块旨在专业核心能力的培养,为需求导向型能力的培养做专业性的铺垫;需求导向型特色课程模块旨在根据学生将来的就业岗位的能力需要,有针对性地开设符合岗位能力结构的特色课程,实现学生毕业后向工作岗位的零距离过度;能力拓展课程模块旨在拓宽和加深学生的社会能力,增强学生毕业后在工作岗位上的综合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以下是以平面设计方向为例的课程体系的构建框架,见表3。
四、课程体系的实施与完善
课程体系的构建是学校适应社会人才就业发展的第一步,在“需求导向型”培养模式下,课程体系顺利运行有赖于学校与企业在合作中进一步调整和完善。课程体系的运行质量应由学校和企业双方共同跟进和把关,并根据各自在教学资源方面的优势对课程的设置进行任务分工。在课程设置的过程中,教学任务设置的重点应是与职业核心能力直接相关的课程的确定。课程体系中的专业实践课程一部分应在合作企业进行,由企业提供真实的工作环境,让学生接受真正的岗位训练,并在过程中对课程体系的实施效果进行实时评价,从而及时发现问题,不断调整和完善课程体系,保证课程体系的实施效果能与企业工作岗位人才需求规格无缝对接。让实践证明“需求导向型”人才培养模式才是最适合社会人才就业需求规格的高等职业教学课程体系,并得到其他高职院校的认可。
参考文献:
[1]刘丽. 高职院校“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下课程体系构建研究——以房地产经营与估价专业为例[J].国土资源高等职业教育研究,2011,Z1.
[2]王廷臣. 基于“订单”培养模式的高职课程改革与实践[J].交通职业教育,2010,(03).
[3]王著名,潘望远.订单式职业教育课程开发和胜任能力模型构建的比较研究 [J].天津工程师范学院学报,2007,(02).[4]付涛,许慧雯.“订单式培养”模式中课程模块与质量监控研究[J].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06).
[5]张智,张美欧.“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下的课程开发策略[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09).
作者简介:
赵迪,辽宁美术职业学院教师。
关键词:“需求导向型”人才培养模式;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课程体系构建方案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115(2013)12-104-2一、课程体系构建主体的确定
在常规的职业教育模式里,学校是课程体系构建的唯一主体;而在“需求导向型”课程体系的建设框架下,课程建设的主体是学校与企业,是学校与企业合作完成的,是一种全方位、多层次的合作,决不仅限于企业为学校学生提供就业岗位,学校为企业提供人才,而是一种人才培养“渗透式”的合作,学校应该保证人才培养符合企业的人才需求规格,而企业的参与和课程的制定应符合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规律。课程体系方案的构建与实施应由校企双方共同制定,对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内容需进行符合企业需要的个性化开发,在课程体系中的各类课程的设置与职责分工应进行明确。如表1。
二、 界定“需求导向型”校企合作企业的人才需求规格
“需求导向型”人才培养模式实质就是以“量体裁衣”为核心的办学体系,主要根据订单合作企业工作岗位的需求来确定课程内容,具有较强的就业定向性。鉴于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就业方向主要面向广告公司、营销策划公司、电脑设计公司、展览中心、企事业单位设计部门、传媒出版行业、网络营销、印刷等视觉相关的设计企业,主要从事数字化媒体的设计与制作等工作,所以视觉传达专业的人才需求规格的确定应符合企业和学校的双重要求。
因此,在人才需求规格的确定方面,我们采取以下途径来获取订单式合作企业的用人信息,进而确定视觉传达专业的人才需求规格:(1)在网上通过对各大门户招聘网站进行调研,了解视觉传达专业人才的招聘行业需求、岗位要求以及对人才能力的要求;(2)针对设计行业中平面设计、网页设计、营销策划等主要就业岗位与就业单位的主管进行对应岗位的交流,了解岗位需要的人才知识、能力、素质的要求;(3)与往届优秀毕业生进行“毕业生岗位能力”座谈交流,了解毕业学生在该岗位所应具备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并对该岗位在学校的课程设置提出建议,归纳总结出人才需求规格的要求。以下为总结出来的平面设计岗位的人才需求规格分析,见表2。
三、构建课程体系的基本框架
“需求导向型”培养模式下的课程体系的框架建立,应按订单合作单位的岗位能力需求进行合理化设置,因此,根据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相关岗位的调研将课程体系确定为四大模块,分别为公共基础课程模块、专业基础课程模块、需求导向型特色课程模块和能力拓展课程模块。
公共基础课程模块旨学生的基本能力的培养,如思想道德素质、英语与计算机应用能力等;专业基础课程模块旨在专业核心能力的培养,为需求导向型能力的培养做专业性的铺垫;需求导向型特色课程模块旨在根据学生将来的就业岗位的能力需要,有针对性地开设符合岗位能力结构的特色课程,实现学生毕业后向工作岗位的零距离过度;能力拓展课程模块旨在拓宽和加深学生的社会能力,增强学生毕业后在工作岗位上的综合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以下是以平面设计方向为例的课程体系的构建框架,见表3。
四、课程体系的实施与完善
课程体系的构建是学校适应社会人才就业发展的第一步,在“需求导向型”培养模式下,课程体系顺利运行有赖于学校与企业在合作中进一步调整和完善。课程体系的运行质量应由学校和企业双方共同跟进和把关,并根据各自在教学资源方面的优势对课程的设置进行任务分工。在课程设置的过程中,教学任务设置的重点应是与职业核心能力直接相关的课程的确定。课程体系中的专业实践课程一部分应在合作企业进行,由企业提供真实的工作环境,让学生接受真正的岗位训练,并在过程中对课程体系的实施效果进行实时评价,从而及时发现问题,不断调整和完善课程体系,保证课程体系的实施效果能与企业工作岗位人才需求规格无缝对接。让实践证明“需求导向型”人才培养模式才是最适合社会人才就业需求规格的高等职业教学课程体系,并得到其他高职院校的认可。
参考文献:
[1]刘丽. 高职院校“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下课程体系构建研究——以房地产经营与估价专业为例[J].国土资源高等职业教育研究,2011,Z1.
[2]王廷臣. 基于“订单”培养模式的高职课程改革与实践[J].交通职业教育,2010,(03).
[3]王著名,潘望远.订单式职业教育课程开发和胜任能力模型构建的比较研究 [J].天津工程师范学院学报,2007,(02).[4]付涛,许慧雯.“订单式培养”模式中课程模块与质量监控研究[J].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06).
[5]张智,张美欧.“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下的课程开发策略[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09).
作者简介:
赵迪,辽宁美术职业学院教师。